浅谈历史兴趣教学

浅谈历史兴趣教学

福建省泉州九中362000

摘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如何在遵循教学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起来,而后与主动学习相结合,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提高成绩,达到我们共同的目标——学好历史这门课程。

关键词:历史教学兴趣

一、兴趣教学的作用

兴趣是主动积极的内在动力。学历史最好利用影视、文学作品,特别是他们自小知道、熟悉的人物,刺激学生,使他们感到新奇,产生学历史的欲望。在给学生讲述教学内容之前不要急于去介绍内容,平铺直叙,而是让学生自己把能够知道的点点滴滴累积起来,这样学生的情绪也活跃起来,教师再进一步补充。除此之外,课本内容中还涉及到了建筑历法、文学史学、绘画,通过这些方面的讲述一方面学生对当时的文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史热情,寓教于乐中知道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璀璨的文化底蕴无处不闪烁其光芒。其次,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出在科技文化光芒的背后,是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后盾的,让学生潜移默化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创设情境法。情境教学法在各科目中都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历史科中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方法。因为逼真的历史情境,能以丰富的情感感染人,以生动的形象吸引人,使学生仿佛进入历史当中。如讲“鸦片输入的严重危害”,我先描述鸦片输入对百姓的毒害,展示吸食者本人及其家庭的悲惨遭遇。接下来进一步分析鸦片输入对国家的危害,并把它形容为“黑的进来,白的出去,”并以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中的恳切之词来强化学生对鸦片输入严重危害的认识:“(鸦片)流毒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

2.点面交叉法。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在讲九年级下册“动荡的中东地区”一课时,结合2011年的利比亚事件,分析“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不感觉历史枯燥无味,而是活鲜鲜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为什么本来是一件小事,却引来这么多大国的介入?”用现实中的敏感话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三、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我在授课时,就曾组织学生编演《戊戌变法》历史剧,让同学分别扮演各种历史人物。把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表演出来。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四、贴近生活,联系现实,深化兴趣

由于历史学科所讲述的内容大都远离现实生活,而初中生知识范围狭小,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所以许多历史问题是很难理解的,时间久了,他们总感到历史教学老是陈年老帐,尽放马后炮,中看不中用,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事实上历史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是正在谱写的历史。李大钊说:“历史是死的,但解喻是活的,与时俱化。”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及时捕捉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宋朝的经济”一课中“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时,我联系现实生活,请同学上台当了一回顾客和营业员,让同学分别用笨重的铁钱和轻便的纸币分别来购买商品,使学生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购买彩电、空调等电器时,假如还用当时的铁钱的话,那真是太麻烦了,从而使学生理解当时交子产生的原因。事实证明,一旦历史与时事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的情绪马上就会高涨起来,兴趣被激发,学习气氛变得非常活泼。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学好历史的前提,改进课堂教学艺术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关键。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艺术,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岗兴趣教学与智力开发[J].基础教育研究,2006,(06)。

[2]吴传敏张炜兴趣教学势在必行——教改探微[J].西昌学院学报,2004,(04)。

标签:;  ;  ;  

浅谈历史兴趣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