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论文和设计-侯满哲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涉及电动汽车用电池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为了使的电池组拥有更加强的散热功能,且不会引发整车的安全事故的问题。所述电池组外壳体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连接有冷却池,所述冷却池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机,所述冷却池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冷却液注入管,所述电池组外壳体的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有四个,所述上盖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正极接头,所述正极接头的外部安装有第一连接螺母,且第一连接螺母有四个,所述正极接头的一侧设置有负极接头,所述电池组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外壳体。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外壳体(1)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冷却管(4),所述冷却管(4)的一端连接有冷却池(5),所述冷却池(5)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机(18),所述冷却池(5)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冷却液注入管(6),所述电池组外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上盖(2),所述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螺栓(3),且固定螺栓(3)有四个,所述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正极接头(7),所述正极接头(7)的外部安装有第一连接螺母(9),且第一连接螺母(9)有四个,所述正极接头(7)的一侧设置有负极接头(8),所述电池组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外壳体(10),所述电池外壳体(10)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电池外壳体(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槽(12),所述电池外壳体(10)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电池正极(13),所述电池正极(13)的外部安装有第二连接螺母(15),所述电池正极(13)的一侧设置有电池负极(14),所述电池外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电解液(16),所述电解液(16)的内部设置有隔膜(17)。

设计方案

1.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外壳体(1)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冷却管(4),所述冷却管(4)的一端连接有冷却池(5),所述冷却池(5)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机(18),所述冷却池(5)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冷却液注入管(6),所述电池组外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上盖(2),所述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螺栓(3),且固定螺栓(3)有四个,所述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正极接头(7),所述正极接头(7)的外部安装有第一连接螺母(9),且第一连接螺母(9)有四个,所述正极接头(7)的一侧设置有负极接头(8),所述电池组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外壳体(10),所述电池外壳体(10)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电池外壳体(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槽(12),所述电池外壳体(10)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电池正极(13),所述电池正极(13)的外部安装有第二连接螺母(15),所述电池正极(13)的一侧设置有电池负极(14),所述电池外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电解液(16),所述电解液(16)的内部设置有隔膜(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4)与电池组外壳体(1)为一体成型,所述冷却池(5)与电池组外壳体(1)为一体成型,所述冷却液注入管(6)与冷却池(5)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的大小与固定槽(12)的大小一致,所述固定块(11)和固定槽(12)均与电池外壳体(10)为一体成型,且固定块(11)安装在固定槽(1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与电池组外壳体(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3)连接,所述正极接头(7)与负极接头(8)的外表面上均套接有两个第一连接螺母(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体(10)的长度大小与电池组外壳体(1)内部宽度大小一致,所述电池外壳体(10)数量不少于六个,且电池外壳体(10)之间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17)位于电池外壳体(10)的内部,且电池正极(13)与电池负极(14)分别对称分布在隔膜(17)的两侧位置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用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除了配套设施不完善之外,电动汽车的续航一致是购车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达到更长的续航里程,人们采用了存电量更加大的电池组。

现有的电池组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使的电池组拥有更加强的散热功能,且不会引发整车的安全事故;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为了使的电池组拥有更加强的散热功能,且不会引发整车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外壳体,所述电池组外壳体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连接有冷却池,所述冷却池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机,所述冷却池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冷却液注入管,所述电池组外壳体的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有四个,所述上盖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正极接头,所述正极接头的外部安装有第一连接螺母,且第一连接螺母有四个,所述正极接头的一侧设置有负极接头,所述电池组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外壳体,所述电池外壳体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电池外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电池外壳体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电池正极,所述电池正极的外部安装有第二连接螺母,所述电池正极的一侧设置有电池负极,所述电池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液的内部设置有隔膜。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与电池组外壳体为一体成型,所述冷却池与电池组外壳体为一体成型,所述冷却液注入管与冷却池为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大小与固定槽的大小一致,所述固定块和固定槽均与电池外壳体为一体成型,且固定块安装在固定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盖与电池组外壳体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正极接头与负极接头的外表面上均套接有两个第一连接螺母。

优选的,所述电池外壳体的长度大小与电池组外壳体内部宽度大小一致,所述电池外壳体数量不少于六个,且电池外壳体之间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膜位于电池外壳体的内部,且电池正极与电池负极分别对称分布在隔膜的两侧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组外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冷却管,在电池组外壳体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冷却池,冷却管的一端与冷却池连接,另一端与引流机连接,当该电池组在进行充电或放电时,引流机开始工作,将冷却池内部的冷却液输送至冷却管中,使得冷却液做循环流动,对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使得电池可以稳定高效的工作。

2、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外壳体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固定块,在电池外壳体的另一侧外表面上设置固定槽,固定块安装在固定槽内,且电池外壳体的长度大小与电池组外壳体的内部宽度大小一致,所以电池外壳体可以牢固的安装在电池组外壳体的内部。

3、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组外壳体的上端安装上盖,上盖与电池组外壳体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可以便于电池组外壳体内的电池外壳体的安装与检修,通过在正极接头与负极接头的外表面上均安装两个第一连接螺母,可以很好的将该电池组与电动汽车的接线头固定连接,使得电能的输送更加的稳定。

4、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正极与电池负极的外表面上分别安装两个第二连接螺母,可以使得每个电池外壳体之间串联的更加牢固,同时保证了电池组的内部连接更加的稳定,为电动汽车提供了稳定的电能供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外壳体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外壳体内部结构图。

图中:1、电池组外壳体;2、上盖;3、固定螺栓;4、冷却管;5、冷却池;6、冷却液注入管;7、正极接头;8、负极接头;9、第一连接螺母;10、电池外壳体;11、固定块;12、固定槽;13、电池正极;14、电池负极;15、第二连接螺母;16、电解液;17、隔膜;18、引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外壳体1,电池组外壳体1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冷却管4,冷却管4的一端连接有冷却池5,冷却池5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机18,冷却池5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冷却液注入管6,电池组外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上盖2,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螺栓3,且固定螺栓3有四个,上盖2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正极接头7,正极接头7的外部安装有第一连接螺母9,且第一连接螺母9有四个,正极接头7的一侧设置有负极接头8,电池组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外壳体10,电池外壳体10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块11,电池外壳体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槽12,电池外壳体10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电池正极13,电池正极13的外部安装有第二连接螺母15,电池正极13的一侧设置有电池负极14,电池外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电解液16,电解液16的内部设置有隔膜17。

进一步,冷却管4与电池组外壳体1为一体成型,冷却池5与电池组外壳体1为一体成型,冷却液注入管6与冷却池5为一体成型,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固定块11的大小与固定槽12的大小一致,固定块11和固定槽12均与电池外壳体10为一体成型,且固定块11安装在固定槽12的内部。

进一步,上盖2与电池组外壳体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3连接,正极接头7与负极接头8的外表面上均套接有两个第一连接螺母9,可以使得连接的更加稳定。

进一步,电池外壳体10的长度大小与电池组外壳体1内部宽度大小一致,电池外壳体10数量不少于六个,且电池外壳体10之间串联连接,使得电池组可以稳定的工作。

进一步,隔膜17位于电池外壳体10的内部,且电池正极13与电池负极14分别对称分布在隔膜17的两侧位置处。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电池外壳体10安装在电池组外壳体1的内部,由于在电池外壳体10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块11,在电池外壳体10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槽12,将固定块11安装在固定槽12的内部,因此可以牢牢的将电池外壳体10安装在电池组外壳体1的内部,再将内部的电池外壳体10进行串联连接,将安装完毕的电池组外壳体1安装在电动汽车的指定位置处,再将正极接头7和负极接头8有电动汽车的内部接头连接,此时将冷却液通过冷却液注入管6注入到冷却池5的内部,由于冷却池5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机18,在引流机18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管4,冷却管4的一端连接冷却池5,当该电池组放电或充电时,引流机18开始工作,使得冷却液在冷却池5与冷却管4内循环流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设计图

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5127.1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088033U

授权时间:20190709

主分类号:H01M 10/613

专利分类号: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7;H01M2/02;H01M2/04;H01M2/10;H01M2/20;H01M2/30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第一申请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申请人地址: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朝阳西大街13号

发明人:侯满哲;孙长山;祁佳斌;贾玉贵;贾慧慧;秦景;庞永俊;孙冰心;王强;葛泰;茹慧英

第一发明人:侯满哲

当前权利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代理人:赵东阳

代理机构:32365

代理机构编号: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电动汽车用超低温锂电池组论文和设计-侯满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