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特征论文_韩彬,何秀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滑坡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滑坡,特征,涌浪,成因,稳定性,地质,评价。

滑坡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韩彬,何秀红[1](2019)在《崇阳县大药菇山区滑坡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灾害频发已严重制约了崇阳县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崇阳县滑坡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对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也为崇阳县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初步的基础地质依据。(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36期)

贾伟洁,王治华[2](2019)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滑坡活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以东苗家滑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综合校正后的2002—2016年间9景高分辨率影像、加密的ASTER GDEM高程数据产品和1∶20万洛阳市幅区域地质图,采用数字滑坡技术解译了洛阳市东苗家滑坡地形地貌,分析了滑坡形成条件和活动特征,并推测了滑坡稳定性现状。结果显示,东苗家滑坡过程可以分为首次滑坡活动、随后牵引活动、前部滑坡活动和后续滑坡活动4个阶段;形成7个平台和前部陡坡的四级台地地形;东苗家滑坡的总方量约为425. 4万m3;整体和各局部无明显变形位移现象,状态稳定。(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遥感》期刊2019年04期)

黄光锡,饶涛[3](2019)在《某滑坡成灾特征分析及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某滑坡的勘查成果,在对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抗滑桩+截排水+裂缝填塞+坡面生态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最终达到消除滑坡隐患的效果,为该滑坡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韩林峰,王平义,王梅力,刘云[4](2019)在《碎裂岩体滑坡运动特征及近场涌浪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收集叁峡库区48组典型岩体滑坡参数及裂隙发育情况,在遵循相似准则的基础上,结合万州河段地形资料建立浅水区碎裂岩体滑坡涌浪叁维物理模型.通过多组模型试验,测定不同形状及方量的岩体滑坡水上运动特征以及滑坡淹没率对近场涌浪最大波幅的影响.结果表明:破碎后的岩体滑坡沿厚度方向产生速度梯度,使得滑坡体分层滑向水面,且滑坡最大厚度随着滑动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当滑坡淹没率小于极限淹没率时,近场涌浪最大波幅随着水深的减小而急剧降低.通过对无量纲参数的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碎裂岩体滑坡最大厚度衰减公式、浅水区滑坡淹没率经验公式以及叁维涌浪近场最大波幅的预测方程.红岩子滑坡和龚家坊滑坡现场观测资料分析结果验证了方程在浅水中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王忠禹[5](2019)在《关于牡丹江市地区滑坡形态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天仙宫滑坡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查明牡丹江市地区地质灾害中滑坡体的发育分布规律,本文依托于《牡丹江市城市多要素地质综合调查》项目以天仙宫滑坡体为例,根据其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周边环境分析其成因类型。并以此为参考依据对比牡丹江市地区滑坡灾害发育结构特征与成因类型并作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33期)

尚敏,刘昱廷,侯时平,马锐,廖芬[6](2019)在《叁峡库区秭归县盐关滑坡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盐关滑坡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长江一级支流香溪河的右岸.由于香溪河右岸的构造原因,盐关滑坡是一个反向堆积层滑坡,其所在的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是滑坡易发区,通过现场勘察确定滑坡滑体、滑带和滑床的岩土工程性质,结合现场调查的滑坡变形特征,综合滑坡所处的地形地貌以及区域地质构造情况,分析并确定滑坡失稳破坏的原因.经调查发现,库水位上涨并保持高位运行是滑坡破坏的诱发因素,连续降雨是滑坡的变形破坏触发因素,特别是在遇到连续降雨时,库区水位的强烈波动对滑坡的稳定性造成巨大影响,最终导致滑坡失稳破坏.(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孟超,许程[7](2019)在《某公路构造碎裂岩质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巧家县白鹤滩镇白泥沟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工程勘探及滑坡变形监测等勘测手段,确定滑坡体形态和性质,确定滑带土岩体力学特征,分析碎裂岩滑坡的形成机制,并对滑坡在天然状态、暴雨及地震工况下滑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构造碎裂岩质滑坡具有利滑动的地层及岩体结构及复杂的构造环境,在采石场边坡开挖、暴雨及地震等诱因作用下,滑坡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S1期)

周进,杨春杰[8](2019)在《南京牛首山南侧山体滑坡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牛首山南侧山体滑坡位于南京牛首山森林公园内,2015年6月发生滑坡后,为保护山脚在建建筑及牛首山景区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单位及时开展应急抢险工作,于2016年3月完工。但随后因强降雨,滑坡后缘再次出现新张拉裂缝,经多方专家学者论证,该滑坡需进行详细勘查。论文在详细勘查的基础上,依据钻探、物探及位移监测等资料介绍了滑坡体的结构特征及变形特征,从滑坡的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分析了滑坡成因,对应急抢险前后的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可为该滑坡的下一步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21期)

程志友,王平义,杨成渝,周昔东[9](2019)在《山区航道滑坡涌浪对中小型船舶的破坏特征及防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防控滑坡涌浪对船舶造成破坏,以山区航道中小型船舶为对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分析滑坡涌浪的传播衰减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滑坡涌浪对船舶稳性和浮性的破坏特征,并给出山区航道中小型船舶防控滑坡涌浪的建议。结果表明,对于处在航行、锚泊、系泊状态的船舶,其破坏特征各不相同;对于山区航道中小型船舶,其浮性比稳性更容易受到涌浪破坏;船舶在直射区内比直射区外更容易受到破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李晶晶[10](2019)在《正山滑坡破坏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发生率最高的地质灾害之一,是全球性的地质灾害。为了了解位于S206线省道东南侧正山滑坡的滑坡机制,基于现场调查资料和室内试验数据,结合滑坡区域的地形地质、气候环境特点,对某滑坡的破坏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主体为粉砂岩风化残坡积土层,富含亲水矿物,遇水易软化,且层面产状与边坡相近,顺倾。坡体发育两组不利结构面,破坏了边坡土体的整体性,且充当水分进入边坡的主要通道。同时因路堑挖方使坡脚地带形成了高陡的临空面,破坏了边坡土体的原有平衡状态,降低了坡体的抗滑能力,滑坡后缘发育弧形裂缝。在持续降雨情况下,裂隙和滑面充水软化,诱发边坡失稳。(本文来源于《湖北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滑坡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综合校正后的2002—2016年间9景高分辨率影像、加密的ASTER GDEM高程数据产品和1∶20万洛阳市幅区域地质图,采用数字滑坡技术解译了洛阳市东苗家滑坡地形地貌,分析了滑坡形成条件和活动特征,并推测了滑坡稳定性现状。结果显示,东苗家滑坡过程可以分为首次滑坡活动、随后牵引活动、前部滑坡活动和后续滑坡活动4个阶段;形成7个平台和前部陡坡的四级台地地形;东苗家滑坡的总方量约为425. 4万m3;整体和各局部无明显变形位移现象,状态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滑坡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韩彬,何秀红.崇阳县大药菇山区滑坡特征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2].贾伟洁,王治华.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滑坡活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以东苗家滑坡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19

[3].黄光锡,饶涛.某滑坡成灾特征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19

[4].韩林峰,王平义,王梅力,刘云.碎裂岩体滑坡运动特征及近场涌浪变化规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5].王忠禹.关于牡丹江市地区滑坡形态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天仙宫滑坡体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9

[6].尚敏,刘昱廷,侯时平,马锐,廖芬.叁峡库区秭归县盐关滑坡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王孟超,许程.某公路构造碎裂岩质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J].灾害学.2019

[8].周进,杨春杰.南京牛首山南侧山体滑坡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9].程志友,王平义,杨成渝,周昔东.山区航道滑坡涌浪对中小型船舶的破坏特征及防控[J].水运工程.2019

[10].李晶晶.正山滑坡破坏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基础数据管理功能结构设计图基础数据管理功能结构设计图滑坡最终边界特征解译边界江该分叁维数字模型流程图现场调查基岩褶曲与断层特征王大龙滑坡全貌及滑坡地貌特征

标签:;  ;  ;  ;  ;  ;  ;  

滑坡特征论文_韩彬,何秀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