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身代词论文_安丽卿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身代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代词,自闭症,习得,西宁,效应,局部性,倾向性。

反身代词论文文献综述

安丽卿[1](2019)在《西宁话的反身代词和疑问代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因特殊的历史沿革,西宁话的代词中有不少异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独特语法现象,集中体现在西宁话的反身代词和疑问代词方面。文章从组合能力、语法功能及语义特征叁方面讨论了反身代词"各家",将疑问代词分为"阿"系疑问词和其他疑问代词两类加以论述。(本文来源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陈文静[2](2019)在《“自己”类反身代词的多维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自己”类反身代词,选取“自己、本人、自身、本身”为研究对象,从句法、语义、语用以及历时等多个维度对其进行描写解释与对比分析。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二、叁、四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概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从“自己”类反身代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以及与其他成分组合充当句法成分两个角度对它们的句法分布进行详尽描写,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它们充当句法成分的倾向性。“自身”的主要句法功能为充当定语,“本人、本身”的主要句法功能为充当主语;“自己”光杆时主要充当定语,与其他成分组合时,主要充当主语,呈互补分布。我们发现这组词充当宾语情况较少,这与汉语宾语位置的对象倾向于无定而反身代词又具有较强的可及性有关。第叁章对“自己”类反身代词作语义和语用分析。这组词都兼具指代性和照应性,照应用法时其他叁词不能像“自己”一样被长距离约束。我们还运用语料库数据对它们的几组基本语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这组词各自的语义特征集合。在语用方面,本文考察了“自己”类反身代词的强调功能、移情功能和语体色彩。它们的照应用法和指代用法都具有强调功能,但各有侧重;都具有移情功能,可以转换视角,但没有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移情时语气明显。第四章结合古代汉语语料考察“自己”类反身代词的历时演变。它们先后完成词汇化,具有了指代这一用法,并都逐步语义虚化,在历时发展中获得并保留了指代性、照应性这两个汉语“自己”类反身代词共有的语义特点。第五章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杨莉莉[3](2019)在《中学生英语反身代词习得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汉反身代词在受先行词约束方面存在异同点,这使得中学生在习得英语反身代词A原则上存在困难。本研究通过White et al.(1997)基于小故事的真值判断任务问卷,对漳州市某中学60名初、高中生的英语反身代词习得情况进行测试,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21.0)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试图回答:1)中学生在英语反身代词习得过程中存在主语倾向性吗?2)中学生在英语反身代词习得过程中受汉、英语反身代词参数差异的影响吗?3)不同水平中学生在单子句、限定性双子句和非限定性双子句中习得英语反身代词存在差异吗?研究结果如下: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初、高中组的“水平”主效应显着,F(1,58)=11.954,P=0.001<0.05,“句型”的主效应也呈现显着水平,F(1,58)=24.073,P=0.000<0.05,初、高中组在“单子句主语型”上的均值(M_初=3.000和M_高=3.300)都高于“单子句宾语型”(M_初=2.933和M_高=3.133),说明初、高中组在习得“单子句主语型”上比“单子句宾语型”上有显着区别。此外,初、高中组中分别有76%和86%的受试者在单子句中选择接受主语作先行词高于67%和70%选择宾语作先行词,这些均表明初、高中学生在英语反身代词习得过程中存在主语倾向性。2)在限定性双子句中,初、高中组分别只有23%和50%的受试者正确选择了反身代词的约束语域,重设了参数值,而33%和26%的初、高中受试者将汉语的参数值带到英语反身代词的习得中,选择远距离约束,没有正确选择反身代词的约束语域。在非限定性双子句中,20%和67%初、高中组受试者正确选择反身代词的约束语域,重设了参数值,而27%和23%初、高中受试者将汉语的参数值带到英语反身代词的习得中,未能重设参数值。3)单因数方差分析结果中,初中组受试者在单子句、限定性双子句和非限定性双子句中对英语反身代词的习得差异显着((F(5,179)=16.399,P=0.000<0.05),但事后检验表明他们在“单子句主语型”和“限定性双子句近距离型”差异显着(P=0.000<0.05),“单子句主语型”和“限定性双子句远距离型”差异显着(P=0.000<0.05),“单子句主语型”和“非限定性双子句近距离型”差异显着(P=0.001<0.05),“单子句主语型”和“非限定性双子句远距离型”差异显着(P=0.000<0.05)。“单子句宾语型”和“限定性双子句近距离型”差异显着(P=0.000<0.05),“单子句宾语型”和“限定性双子句远距离型”差异显着(P=0.000<0.05),“单子句宾语型”和“非限定性双子句近距离型”差异显着(P=0.003<0.05)“单子句宾语型”和“非限定性双子句远距离型”差异显着(P=0.000<0.05),而其他类型之间并不显着。高中组受试者单子句、限定性双子句和非限定性双子句中对英语反身代词的习得差异显着F(5,179)=7.716,P=0.000<0.05),但事后检验表明只有“单子句主语型”和“限定性双子句远距离型”差异显着(P=0.000<0.05),“单子句主语型”和“非限定性双子句远距离”差异显着(P=0.002<0.05),“单子句宾语型”和“限定性双子句远距离型”差异显着(P=0.004<0.05),“单子句宾语型”和“非限定性双子句远距离型”差异显着(P=0.018<0.05),而其他类型之间并不显着。此外,在习得情况百分比中,高中组在六种子类型的正确率均高于初中组,非限定性双子句的正确率高于限定性双子句。而这些差异的出现,语段理论能够给予合理的解释。以上结果表明:1)初、高年级中学生在英语反身代词的习得过程中均存在主语约束的倾向性。2)初、高级中学生在英语反身代词习得过程中受汉、英语反身代词约束的参数差异的影响。3)不同水平中学生在单子句、限定性双子句和非限定性双子句中习得英语反身代词的约束存在差异,高中组习得英语反身代词的约束特性明显好于初中组。两组受试者在双子句中习得英语反身代词近距离约束的这一特性时,非限定性双子句中的习得情况显着好于限定性双子句。因此,在教学中,首先中学英语教师要重视英语反身代词的教学,增加第二语言知识的输入并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教学;其次,关注英汉反身代词受先行词约束的异同点,适当进行对比教学;最后,要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中学生对英语反身代词的约束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金美娜[4](2019)在《「自分」和“自己”的反身/非反身代词用法的曰中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的「自分」、汉语的“自己”的词性属于人称代词子范畴的“反身代词”,其功能是回指句中已出现过的名词或代词,避免重复。但日语的「自分」和汉语的“自己”除了拥有回指功能以外,汉语的“自己”还有强调先行的名词或代词的“强调”功能,日语的「自分」也有相当于「私」、「あなた」的“人称代词”功能。过去几十年间,特别是乔姆斯基提出“约束理论”后,反身代词一直是代词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同时,从生成语法以外的理论对反身代词日语的「自分」和汉语的“自己”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行。但通过对先行研究的考察可知,在日汉反身代词的范围界定等问题上,学术界一直意见纷纷,迄今未有定论。且,日汉反身代词的对比研究成果偏少。此外,反身代词的既有研究使用的往往都是内省语料,由于这些语料脱离了具体的使用语境,因此存在说服力不足的问题。这些都是既有研究的局限之处。基于以上的问题,本研究采取了从语料库中抽取日汉各500例句进行分类统计的方式来研究此问题。论文主体部分,主要是对日语的「自分」、汉语的“自己”的反身代词用法和非反身代词用法进行了各方面的比较。具体来说,对于反身代词用法,本研究从“语法功能”、“句法结构”和“复合用法”等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语法功能”中考察并对比了日汉反身代词可充当的句子成分;在“句法结构”中对比了长距离约束的定义的范围以及先行词的生命度等;在“复合用法”中考察对比了日汉反身代词的复数标记以及惯用语结合的情况。而在非反身代词用法中,本研究对日语反身代词的人称代词、泛指和敬称等用法,以及对汉语反身代词的强调和泛指的用法进行了考察与对比。此外,论文中也尝试对日语的「自分」和汉语的“自己”的部分相同点和不同点作出了解释。(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24)

刘艾娟,童兴红[5](2019)在《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的阻断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着重评介了Cole&Sung (1994)的解释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的"阻断效应"的纯句法分析方法,并提出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的"阻断效应"部分归于纯句法的原因,部分归于语义或语用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综合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解释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的"阻断效应"。(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08期)

杨梅,徐富平[6](2019)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原则的汉语反身代词二语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真值判断任务,通过控制动词语义指向和事件语境,调查不同条件下二语学习者对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理解。研究发现:(1)与母语者类似,二语者对"自己"的理解受动词语义指向和事件语境交互影响;(2)二语者对局部指向动词的掌握好于长距离指向动词;(3)语义语境信息的合作可以提高"自己"二语理解准确率,语义语境信息的竞争会影响判断。文章在二语习得复杂适应系统原则(CASP)基础上,分析了母语知识、二语语义复杂度、语境等因素如何合作与竞争、共同影响汉语"自己"的二语理解。(本文来源于《世界汉语教学》期刊2019年02期)

何乃平[7](2018)在《话语表达理论下英汉反身代词照应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意义理论下进行英语反身代词对比,运用话语表达理论(DRT)的动态语义方法对反身代词"自己"长距离照应关系进行研究,把传统模型论单句语义的静态研究扩展到句子序列,强调形式语义学不仅要研究语言形式与内在意义的联系,还要研究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如何去把握语言形式和内在意义的联系。(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郭雯[8](2018)在《二语习得中代词和反身代词不对称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主要分析、阐述了二语习得中代词、反身代词不对称的存在性。基于约束理论原则B下研究了英语代词的二语习得,从母语迁移、句子处理和结构平行性等理论角度对学习者二语习得中单子句中存在代词解读问题作了解释。以优选论思路解释二语习得中反身代词在约束特性上的差异,研究指出显着性限制在英语复合反身代词约束内,比局部限制的地位要低,但是在汉语复合反身代词约束内则地位要高。(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7期)

李汝亚[9](2018)在《反身代词约束阻断效应的儿童语言获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普通话儿童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获得。实验发现,4岁以上儿童对"自己"长距离约束阻断效应的判断与成人相似,但在局部域内选择先行语方面还与成人有差异。本文采用Progova(1992)提出的AGR语链概念来定义局部域,并区分了局部域内和局部域外的长距离约束,以此来揭示汉语儿童的约束知识。本文从局部性和显着性两方面来解释儿童对反身代词的理解。儿童对阻断效应的判断反映他们具有成人的局部性知识,儿童对先行语的选择反映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综合运用成人语法系统中显着性知识的能力。显着性以及显着性与近距性的综合运算能力是一种语法接口能力,其获得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18年04期)

杨雅淇[10](2018)在《普通话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代词及反身代词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闭症是一种发育障碍,其显着特征表现为存在社交和沟通障碍。近年来,随着自闭症儿童人数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研究逐渐转向这类儿童。而国内现有的文献和研究的主要与语言干预或者语言训练相关,而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习得或语言发展,尤其是对其语法能力的研究关注甚少。本研究应用约束理论,考察普通话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对代词及反身代词的习得表现。为了深入探究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代词及反身代词的习得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进行了两组对比实验。参加实验的受试有两组,实验组由12名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年龄范围为4岁到6岁7个月)组成,而控制组则由12名与实验组进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年龄范围为4岁到6岁3个月)组成。实验一采用表演任务和选图任务检测代词及反身代词的理解,实验二则采用诱导产出任务检测代词及反身代词的产出。实验数据由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与正常儿童相比,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代词及反身代词的习得表现稍差。在代词的习得方面,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对代词的理解和产出与正常儿童相比均有显着差异,差异具体体现在代词“他/她”的理解及代词“你”的产出。对此,我们认为“约束原则B的延迟效应”或者语用方面的受损都可能导致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代词的理解和产出上产生差异。在反身代词的习得方面,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只在理解上与正常儿童有显着差异,而产出上不具有显着差异。我们认为,Perovic等人(2013a;2013b)提出的假设仅有部分能够解释这种情况。该假设认为,自闭症儿童大脑中有关约束原则A的知识缺失或者受损,尤其是成分统制(c-command)知识受损,以至于这类儿童倾向采用线性规则来理解反身代词。本研究结果表明,普通话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是具备成分统制(c-command)知识的,且约束原则A并未缺失,而在反身代词的习得表现上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高功能自闭症儿童采用错误的模式解读反身代词。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之前从未有过相关研究考察普通话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对约束理论的习得,因此,本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充实了自闭症儿童的习得研究。另一方面,了解自闭症儿童对代词及反身代词的习得模式有利于采取恰当的语言干预或语言治疗。(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6-01)

反身代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自己”类反身代词,选取“自己、本人、自身、本身”为研究对象,从句法、语义、语用以及历时等多个维度对其进行描写解释与对比分析。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二、叁、四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概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从“自己”类反身代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以及与其他成分组合充当句法成分两个角度对它们的句法分布进行详尽描写,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它们充当句法成分的倾向性。“自身”的主要句法功能为充当定语,“本人、本身”的主要句法功能为充当主语;“自己”光杆时主要充当定语,与其他成分组合时,主要充当主语,呈互补分布。我们发现这组词充当宾语情况较少,这与汉语宾语位置的对象倾向于无定而反身代词又具有较强的可及性有关。第叁章对“自己”类反身代词作语义和语用分析。这组词都兼具指代性和照应性,照应用法时其他叁词不能像“自己”一样被长距离约束。我们还运用语料库数据对它们的几组基本语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这组词各自的语义特征集合。在语用方面,本文考察了“自己”类反身代词的强调功能、移情功能和语体色彩。它们的照应用法和指代用法都具有强调功能,但各有侧重;都具有移情功能,可以转换视角,但没有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移情时语气明显。第四章结合古代汉语语料考察“自己”类反身代词的历时演变。它们先后完成词汇化,具有了指代这一用法,并都逐步语义虚化,在历时发展中获得并保留了指代性、照应性这两个汉语“自己”类反身代词共有的语义特点。第五章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身代词论文参考文献

[1].安丽卿.西宁话的反身代词和疑问代词[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

[2].陈文静.“自己”类反身代词的多维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9

[3].杨莉莉.中学生英语反身代词习得的实证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

[4].金美娜.「自分」和“自己”的反身/非反身代词用法的曰中对比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5].刘艾娟,童兴红.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的阻断效应[J].海外英语.2019

[6].杨梅,徐富平.基于复杂适应系统原则的汉语反身代词二语习得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9

[7].何乃平.话语表达理论下英汉反身代词照应关系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8].郭雯.二语习得中代词和反身代词不对称习得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9].李汝亚.反身代词约束阻断效应的儿童语言获得研究[J].中国语文.2018

[10].杨雅淇.普通话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代词及反身代词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上海手语中的反身代词和相互代词均值交互作用图,能很直观的看出两...高中组和教师组在单子句中选择反身、不定代词的,如“我们今天复习了代词...“自己”和.“他自己”的局部回指的比较高中组在限定性双子句和非限定性双子...

标签:;  ;  ;  ;  ;  ;  ;  

反身代词论文_安丽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