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载体论文_王树清,乔志华,王志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定载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载体,城管,气体,聚乙烯醇,咪唑,麦饭石,硫酸盐。

固定载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树清,乔志华,王志[1](2016)在《分离CO_2固定载体膜工业化制备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CO_2分离膜的大规模工业应用,开发了分离CO_2固定载体膜的工业化制备技术.研制了工业规模连续化制膜装置,利用该装置规模化制备了幅宽1 000mm的分离CO_2固定载体膜[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基胺(PVAm)-哌嗪(PIP)/聚砜(PSf)膜],对于水蒸气饱和的CO_2/N_2混合气,所制膜的CO_2渗透速率可达500GPU,CO_2/N_2分离因子可达87,对于水蒸气饱和的CO_2/CH_4混合气,所制膜的CO_2渗透速率可达300GPU,CO_2/CH_4分离因子可达55,所制膜的CO_2/N_2和CO_2/CH_4渗透选择性能远高于商品膜.研制了卷式膜元件制备装置,利用该装置制备了长度为300mm、膜面积为0.4m~2的1812膜组件,所制膜和膜组件对CO_2/N_2和CO_2/CH_4的渗透选择性能高于商品膜.(本文来源于《膜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赵倩倩[2](2016)在《用于分离CO_2/N_2的固定载体复合膜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膜分离被认为是当今绿色、高效的CO2分离与捕集技术之一,因此,开发低成本、高分离性能的CO2分离膜成为当今研究热点。本文主要是以商业聚砜(PS)超滤膜为底膜,通过Dip-coating和Drop-coating两种制膜方法在PS底膜上涂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gutter layer”层,选用聚乙烯基胺(PVAm)和高分子量的聚醚胺(PEA)作为分离层,一步法简单快速地制备PVAm-PEA/PDMS/PS固定载体复合膜。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所制备的复合膜的气体渗透性能,选出性能最优的复合膜作为底膜,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ZIF-8纳米颗粒,制备用于分离CO2/N2的气体分离膜。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和测试,考察每种复合膜对CO2/N2的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Dip-coating的方法在PS超滤膜表面涂覆不同浓度的PDMS层来制备PDMS/PS复合膜,通过气体渗透性能测试得出在PDMS的质量分数为2%时CO2和N2的气体渗透速率最大,在0.1 MPa下分别达到560 GPU和95 GPU。再以2%PDMS/PS复合膜作为底膜,以相同的方法在膜表面涂覆PVAm-PEA,通过对不同含量的PVAm-PEA/PDMS/PS固定载体复合膜进行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3%时,其CO2的渗透速率(49 GPU)和CO2/N2的分离因子(92)最大。(2)参照上一部分研究成果,通过Drop-coating的制膜方法在商业PS超滤膜上分别涂覆质量分数为2%的PDMS中间层以及对CO2具有促进传递作用的PVAm-PEA分离层,通过对照实验,探索复合膜的形成机理。通过对膜的气体渗透性能测试得到性能最优的复合膜,其CO2渗透速率和CO2/N2分离因子最大,分别达到103 GPU和96。此方法制备的复合膜的CO2/N2渗透性能高于Dip-coating制膜方法所制备的复合膜。(3)室温下,在水溶液中快速、高效地合成粒径大小为60 nm左右的ZIF-8纳米颗粒。以Drop-coating的制膜方法制备出以PVAm-PEA/PDMS/PS复合膜为基膜,通过添加不同量的ZIF-8纳米颗粒制备一系列的固定载体复合膜。通过对不同ZIF-8含量的复合膜进行表征以及气体分离性能测试得出:当ZIF-8的质量分数为0.05%时,CO2的渗透速率和CO2/N2的分离因子最大,分别达到59 GPU和203。由于该复合膜具有高的CO2渗透速率和CO2/N2分离因子,因此,其在分离CO2/N2气体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6-05-01)

刘士心[3](2015)在《社区城管工作室:上门服务群众 及时解决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修正案》,赋予乡、镇人民政府城管执法主体资格。此次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明确,在镇乡范围内将原有的市和区县两级执法体制调整为市、区县、镇乡人民政府叁级执法体制。城管执法重心下沉后,如何更好(本文来源于《上海法治报》期刊2015-06-23)

廖家友[4](2015)在《分离CO_2固定载体膜中高效微环境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下,发展先进的CO2捕集技术,实现CO2分离回收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CO2排放,也能实现碳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CO2膜分离技术简单高效,在众多CO2分离膜中,促进传递膜能突破“Robeson上限”同时具有高渗透速率和高分离因子,因此广受关注。鉴于促进传递膜中移动载体和固定载体各有优缺点,本文通过调控膜中微环境,集合他们的优势,弥补彼此不足。首先,制备了以醚氧链为主链,侧链接枝胺基的两种聚醚胺材料,期望使得CO2在通过醚氧键溶解扩散进入的同时,受到所在位置胺基的摆动传递,在微小范围内创造了一个载体可以高效利用的微环境。结果显示两种聚醚胺/聚砜复合膜都表现出了较好的CO2/N2分离性能,聚醚伯胺/聚砜复合膜在0.11MPa下CO2的渗透速率达593GPU,CO2/N2分离因子为74;而聚醚叔胺/聚砜复合膜表现出了比聚醚伯胺/聚砜复合膜更加优良的CO2分离性能,在0.11MPa下CO2的渗透速率达714GPU,CO2/N2分离因子为89。其次利用水滑石通道中具有移动碳酸根的特性,将其原位构建到固定载体膜材料的分子链间,利用通道中可移动的碳酸根,在膜中构建一个高速传递CO2的微型通道。将水滑石通道构建到PEIE聚合物链间制成PEIE-HT/PSf复合膜。该膜在0.11MPa下CO2渗透速率达到5693GPU,CO2/N2分离因子达到268,分别是PEIE/PSf复合膜的6.7倍和3.8倍。利用类似的方法,将水滑石通道构建到PVAm中制备的PVAm-HT/PSf复合膜,在0.11MPa下CO2渗透速率达到3187GPU,CO2/N2分离因子达296,分别是PVAm/PSf复合膜的7.6倍和4.3倍。另外,利用共混法能简单有效地集合聚合物材料优点的特性,将固定载体膜材料与含碳酸根的离子交换膜材料共混,使得在固定载体周围有一定量的移动载体,可以改善固定载体的被动性,同时固定载体材料也为移动载体提供了柔韧的成膜基质,此外两种材料互穿共混能扰乱规整排列,增加聚合物链间自由空间,使得离子交换膜中被结晶束缚的碳酸根得以解放,也为碳酸根提供自由移动的环境。采用共混法制备的同时含有固定载体胺基和移动载体碳酸根的PVAm-PDDACA/PSf复合膜,在0.11MP时,该膜的CO2渗透速率为909GPU,高于PVAm/PSf复合膜的389GPU和PDDACA/PSf复合膜的446GPU,同时PVAm-PDDACA/PSf复合膜的CO2/N2分离因子也高达102,高于PVAm/PSf复合膜的61和PDDACA/PSf复合膜的59。(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05-01)

狄军贞,江富,朱志涛,戴男男,郭旭颖[5](2015)在《混合硫酸盐还原菌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固定载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多组分煤矿酸性废水(AMD)易受低pH值和高浓度重金属离子抑制、需要添加多种营养盐的问题,采用零价铁与麦饭石作为混合SRB的固定载体,构建上述两种材料分层组装的1#动态柱和混合均匀组装的2#动态柱(两种材料的体积比均为1∶2),进行了连续变负荷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2#动态柱均有较强的pH值调节能力和Fe2+去除能力,两种材料的不同组装方式对其他污染物的去除存在较大差异;1#动态柱对SO2-4的还原速率为468.4 mg/(L·d),相应的COD消耗速率为416.4 mg/(L·d),实际消耗ΔCOD/ΔSO2-4值为0.56~0.89,适合于以高浓度硫酸盐及低有机物含量为特征的AMD处理;2#动态柱适合于以Mn2+、NH3-N为特征污染物的AMD处理,对Mn2+、NH3-N的最大去除速率分别为20.3、11.3mg/(L·d)。(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07期)

黄湛,贺高红,代岩,阮雪华,郭慧敏[6](2014)在《咪唑鎓化聚醚砜CO_2固定载体分离膜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以氯甲基辛基醚(CMOE)、1-甲基咪唑(MIm)和聚醚砜(PES)为材料制备了咪唑鎓化聚醚砜(Im PES),并以其为分离层,聚丙烯(PP)为支撑层制备了用于CO2分离的固定载体复合膜。考察了咪唑鎓化程度、聚合物浓度、操作温度和压力对Im PES/PP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咪唑鎓化程度(DIm)对复合膜的性能影响最大,随着咪唑鎓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当DIm大于50%后,复合膜对CO2的分离性能有很大提高。当取代度DIm为64%、聚合物质量分数为20%、测试温度为30℃、压力为0.4MPa时,Im PES/PP复合膜的纯CO2渗透速率为23.92GPU,CO2/N2理想分离因子为65.34。(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4年12期)

黄湛[7](2014)在《季铵化聚醚砜CO_2固定载体分离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02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和重要碳源,对其分离和捕集具有重要意义。固定载体膜因具有较高的渗透速率和选择性而备受关注。目前CO2固定载体膜材料多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为主,在加湿条件下会发生溶胀,降低膜寿命;此外添加的活性载体多以伯、仲、叔胺基团为主,对季铵基团研究较少。本文以商业化聚醚砜(PES)为基本材料,1-甲基咪唑为季铵化试剂,合成了耐水溶胀性良好的季铵化聚醚砜(ImPES);通过材料本身自有的季铵化基团,不需添加活性载体,制备了具有良好渗透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CO2固定载体膜。首先通过氯甲基化和季铵化反应,成功制备了ImPES。采用溶剂蒸发法,以聚丙烯(PP)微孔膜为支撑膜,制备了季铵化C02固定载体膜ImPES/PP。考察了季铵化程度(DIm)、ImPES浓度和溶剂蒸发温度对ImPESpp膜分离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制膜工艺。结果表明,较温和的溶剂蒸发温度和适宜的ImPES浓度条件下能获得性能较好的ImPES/PP膜,其CO2分离性能随着载体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DIm大于50%,膜内的载体形成趋于连通的促进传递通道,获得较大的C02渗透速率和分离因子。季铵化程度为64%,浓度为20wt.%,溶剂蒸发温度为40℃的ImPES/PP复合膜的C02渗透速率为13.65GPU, CO2/N2和CO2/CH4分离因子为69.03和48.75。适当提高测试温度可以提高载体活性,CO2渗透速率提高到23.92GPU,而CO2/N2和CO2/CH4的分离因子保持在较高水平。适当提高测试压力可使N2、CH4的渗透速率略下降,而CO2的渗透速率提高,从而使CO2选择性增大。在压力为0.4MPa下连续操作10天,复合膜的分离性能没有显着变化,展示了较好的耐压稳定性。为进一步提高膜的性能,采用亲水性较好的PVA与ImPES共混制备复合,提高膜内含水量从而提高载体活性。PVA含量为15%的PVA-ImPES/PP膜的C02渗透速率为10.25GPU, CO2/N2和CO2/CH4分离因子为102.5和78.85。采用PVA亲水改性PP膜后制备具有较薄复合层的ImPES/PVA-PP复合膜,其C02渗透速率为29.63GPU, CO2/N2和C02/CH4分离因子为69.06和50.22。(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6-01)

于型伟,王志,赵娟,袁芳,李诗纯[8](2011)在《一种引入CO_2选择性吸附硅纳米颗粒提高固定载体膜性能的方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Fixed carrier membrane exhibits attractive CO2 permeance and selectivity due to its transport mecha-nism of reaction selectivity (facilitated transport). However, its performance needs improvement to meet cost targets for CO2 captur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develop membranes with multiple permselective mechanisms in order to enhance CO2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fixed carrier membrane. In this study, a novel membrane with multiple permselective mechanisms of solubility selectivity and reaction selectivity was developed by incorporating CO2-selective adsorptive silica nanoparticles in situ into the tertiary amine containing polyamide membrane formed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IP). Various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polyamide and polyam-ide-silica composite membranes. The TGA result shows that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exhibit superior thermal stability than pure polyamide membranes. In addition, gas perme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both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have larger CO2 permeance than pure polyamide membranes. The enhanced CO2/N2 separation per-formance for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is mainly due to the thin film thickness, and multiple permselective mechanisms of solubility selectivity and reaction selectivity.(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2011年05期)

傅迎春,李鹏昊,部丽娟,王婷,谢青季[9](2011)在《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作为高效酶固定载体研制高性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灵敏生物传感技术是疾病诊疗、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重要课题,高效固定生物识别分子是构建生物传感器的关键环节[1]。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OCPs)具有丰富的光、电、磁、热等性质及优异的多孔性、吸附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应用广泛,但未见用于生物传感研究[2]。本文以MOPCs作为高(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3)》期刊2011-05-12)

李杰,张冬冬,袁旭峰,朱万斌,程序[10](2011)在《固定载体卧式厌氧反应器处理糖蜜废水的快速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而设计了固定载体卧式厌氧反应器R1和R2,它是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改进,以活性炭纤维作为生物膜载体固定并充当反应器的折流板,在实验室规模上对R1和R2处理糖蜜废水进行快速启动运行。HRT和ORL是影响R1和R2稳定高效运行及启动的2个重要工艺参数。实验证明:HRT为2 d时,反应器运行最佳。在第30天时,R1的COD去除率达到84.88%,R2达到81.72%。随着进水ORL由1.25 kg/(m3.d)提升到10 kg/(m3.d),沼气容积产气率由0.35 L/(L.d)逐渐增加到4.98 L/(L.d)。进水pH值为3.9?4.5之间,整个启动运行过程中,未调节pH值,R1和R2的出水pH值均在6.7?7.6之间,2个反应器均有较强的抗酸能力,R1的pH波动更为平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污泥流失量小,没有发生堵塞现象,在处理酸性高浓度有机废水时,2个反应器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1年04期)

固定载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膜分离被认为是当今绿色、高效的CO2分离与捕集技术之一,因此,开发低成本、高分离性能的CO2分离膜成为当今研究热点。本文主要是以商业聚砜(PS)超滤膜为底膜,通过Dip-coating和Drop-coating两种制膜方法在PS底膜上涂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gutter layer”层,选用聚乙烯基胺(PVAm)和高分子量的聚醚胺(PEA)作为分离层,一步法简单快速地制备PVAm-PEA/PDMS/PS固定载体复合膜。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所制备的复合膜的气体渗透性能,选出性能最优的复合膜作为底膜,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ZIF-8纳米颗粒,制备用于分离CO2/N2的气体分离膜。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和测试,考察每种复合膜对CO2/N2的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Dip-coating的方法在PS超滤膜表面涂覆不同浓度的PDMS层来制备PDMS/PS复合膜,通过气体渗透性能测试得出在PDMS的质量分数为2%时CO2和N2的气体渗透速率最大,在0.1 MPa下分别达到560 GPU和95 GPU。再以2%PDMS/PS复合膜作为底膜,以相同的方法在膜表面涂覆PVAm-PEA,通过对不同含量的PVAm-PEA/PDMS/PS固定载体复合膜进行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3%时,其CO2的渗透速率(49 GPU)和CO2/N2的分离因子(92)最大。(2)参照上一部分研究成果,通过Drop-coating的制膜方法在商业PS超滤膜上分别涂覆质量分数为2%的PDMS中间层以及对CO2具有促进传递作用的PVAm-PEA分离层,通过对照实验,探索复合膜的形成机理。通过对膜的气体渗透性能测试得到性能最优的复合膜,其CO2渗透速率和CO2/N2分离因子最大,分别达到103 GPU和96。此方法制备的复合膜的CO2/N2渗透性能高于Dip-coating制膜方法所制备的复合膜。(3)室温下,在水溶液中快速、高效地合成粒径大小为60 nm左右的ZIF-8纳米颗粒。以Drop-coating的制膜方法制备出以PVAm-PEA/PDMS/PS复合膜为基膜,通过添加不同量的ZIF-8纳米颗粒制备一系列的固定载体复合膜。通过对不同ZIF-8含量的复合膜进行表征以及气体分离性能测试得出:当ZIF-8的质量分数为0.05%时,CO2的渗透速率和CO2/N2的分离因子最大,分别达到59 GPU和203。由于该复合膜具有高的CO2渗透速率和CO2/N2分离因子,因此,其在分离CO2/N2气体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定载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树清,乔志华,王志.分离CO_2固定载体膜工业化制备技术[J].膜科学与技术.2016

[2].赵倩倩.用于分离CO_2/N_2的固定载体复合膜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6

[3].刘士心.社区城管工作室:上门服务群众及时解决问题[N].上海法治报.2015

[4].廖家友.分离CO_2固定载体膜中高效微环境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5

[5].狄军贞,江富,朱志涛,戴男男,郭旭颖.混合硫酸盐还原菌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固定载体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5

[6].黄湛,贺高红,代岩,阮雪华,郭慧敏.咪唑鎓化聚醚砜CO_2固定载体分离膜的初探[J].化工进展.2014

[7].黄湛.季铵化聚醚砜CO_2固定载体分离膜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8].于型伟,王志,赵娟,袁芳,李诗纯.一种引入CO_2选择性吸附硅纳米颗粒提高固定载体膜性能的方法(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11

[9].傅迎春,李鹏昊,部丽娟,王婷,谢青季.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作为高效酶固定载体研制高性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C].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3).2011

[10].李杰,张冬冬,袁旭峰,朱万斌,程序.固定载体卧式厌氧反应器处理糖蜜废水的快速启动[J].微生物学通报.2011

论文知识图

4-9 Ⅲ #材料剖面结构(400 倍) 图 4-...4-13 Ⅴ #材料剖面结构(400 倍) 图 4...固定于Fe3O4@SiO2-PEO-mal纳米粒子表...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酶反应示意图铜离子配合量对酶固定量(■)及相对活...过氧化氢酶荧光标记图:‘a’Cu(Ⅱ)-...

标签:;  ;  ;  ;  ;  ;  ;  

固定载体论文_王树清,乔志华,王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