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新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浅析

以人为本新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浅析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0010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加工、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们浏览、阅读、参考的机构,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的职能。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服务时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人性化的管理,拓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坚持科学谋划、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改善阅读软环境,一切服务以读者为初衷,全心全意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问题;管理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化高校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图书馆是高校建设的重点之一,是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进行高校图书馆建设是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个概念首先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著作中被提出,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因为归根结底人是人类社会的主体,是人类历史演变中的主导分子。如果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没有丰富的思想,因此人才是社会发展中的根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逐步追求人的进步和解放,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从基础角度讲即是人性化服务理念。其理念的核心本质是落实以人为本,关怀人文的思想理念,广大师生的需求得到实际上的满足。在推行“以人为本”的过程中,书籍的推荐、引导都要时时刻刻体现人文关怀,读者的需求要时刻关注,尊重图书馆管理人员,尊重图书馆读者就是“以人为本”的本质。

2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依然在沿用以前旧的管理理念,总体来说管理较为松散,也不完善。笔者主要从管理、机构、运行和创新情况等几个方面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现状。首先,从整体管理方面来说,图书馆主要还是实行馆长负责制。而在对馆长的聘用过程中,虽然是能者居之,但是却比学校的其他部门少了许多限制和要求,并不需要专门的证书或者证明,只要有相应的资历即可。其次,从机构安排上来说,目前的高校图书馆主要由图书阅览室、办公室、技术支持室、采购室和电子图书室等部门和科室组成,这些传统的部室合起来组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系。这种传统的安排在过去对图书馆的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目前会使部室与部室之间缺乏联系,而其各自职能的不同又阻碍了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3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措施

3.1坚持人性化的管理

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就是满足读者的需求,尊重读者的权力,以充满人文关怀与和谐的方式来开展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图书馆人性化管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即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要人性化,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到馆读者应提供科学化、个性化服务。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开展人性化工作的重要保障,图书馆应保障对工作人员科学化的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引导工作人员更新学习理念,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提倡以工作人员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此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但同时不能只关注工作人员的工作成绩,还应通过工会关注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情绪。力所能及地帮助工作人员解决相关问题,为工作人员提供帮助,体现对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要对到馆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做到阅读环境人性化、资源建设人性化、组织活动人性化等,从各个方面体现对读者的人性化服务,时刻为读者着想,从读者角度出发,为读者提供方便,做到有耐心,并热情地为读者解决各种问题。

3.2建立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在实施自身人性化管理以后,也要为服务对象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具体做法包括:①图书馆需要增加硬件设施的人性化程度和舒适度,提高读者的阅读舒适感。例如,为节约利用空间,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图书馆可以多设置一些便民座椅,或设置一些可坐的台阶、高台等,方便读者休息。②图书馆可以多设置一些电源插座,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方便使用电子产品辅助学习,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③图书馆在运营期间要多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些图书展览和图书捐赠活动,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④完善自助服务系统的功能,让读者更便捷地利用图书馆。⑤图书馆可以为个别有个性化需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⑥鼓励读者为图书馆管理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3.3强化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首先,工作人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遵守相关管理工作制度与工作守则。其次,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在工作中要致力于服务使用者,做到主动、热情、周到。最后,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应该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体系中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工作人员培训体系。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帮助工作人员掌握新的管理设备使用方法与先进的管理工作理念,通过培训来帮助工作人员适应工作环境,同时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方面不断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乏味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坚持认真负责的原则,避免记录信息的出错,因此,做好管理工作人员思想层面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要。

3.4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改善阅读软环境

图书馆是启迪智慧的殿堂,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宽敞优雅的馆内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是高校图书馆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环境可以愉悦身心,使人保持良好的状态。图书馆在阅读环境建设方面要充分考虑各类人群的需要,从细节上多下功夫,给读者的阅读提供方便。例如,在图书馆设置阅览室方位指示图,在各个楼层角落设置指示标志,方便读者快速准确地找到阅览室的位置。阅览室内的书架、桌椅等摆放应充分考虑读者借阅的方便,书架之间的距离须符合读者的舒适度。设计残疾人电梯,使残障人士可以无障碍入馆接受服务。在书架旁提供取书凳,方便读者取阅高处的图书,在书架旁提供阅览座位。在自习区安置电源插座,方便进入图书馆学习和阅读的读者给携带的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充电续航等。在图书馆的空旷处摆放绿色植物,美化环境。监督读者安静阅读,共同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在自习室的墙上挂上名言警句,提升图书馆的文化氛围,提升读者学习的动力。总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细心耐心,从细微处着手,从读者角度出发,努力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管理新理念是以人性化服务为宗旨的具有一定人文色彩的理念,其本质是随着知识的爆炸,人们需求的多元化,通过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来满足人的不同需求。在管理和服务的工作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新理念,同时,“以人为本”的管理新理念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做到不能死板,要灵活,通过收集需求者在实践中得出的相关意见,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制定读者需求的书籍清单,来全面优化提升在管理图书方面的内容。要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智能化,建成智能图书馆,达到促进高校图书馆全面、综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洁.浅谈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理念的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9):320-322.

[2]高智红.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J].学理论,2010.

[3]薛晶.新视野下“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西域图书馆论坛,2011(1):30-34.

标签:;  ;  ;  

以人为本新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