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机论文和设计-覃杰

全文摘要

一种吹风机,包括主体壳体、手柄壳体、设在所述主体壳体内的电机、PCB板和设在所述PCB板上的电子器件,所述PCB板的一端设在手柄壳体内、另一端伸入主体壳体内,所述电机的出风口对着位于所述主体壳体内的PCB板。本实用新型将电机的出风口对着PCB板,可以通过对流散热降低PCB板上的电子器件的温度,增加吹风机的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吹风机,包括主体壳体(1)、手柄壳体(2)、设在所述主体壳体(1)内的电机(3)、PCB板(4)和设在所述PCB板(4)上的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4)的一端设在手柄壳体(2)内、另一端伸入所述主体壳体(1)内,所述电机(3)的出风口对着位于所述主体壳体(1)内的PCB板(4)。

设计方案

1.一种吹风机,包括主体壳体(1)、手柄壳体(2)、设在所述主体壳体(1)内的电机(3)、PCB板(4)和设在所述PCB板(4)上的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4)的一端设在手柄壳体(2)内、另一端伸入所述主体壳体(1)内,所述电机(3)的出风口对着位于所述主体壳体(1)内的PCB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包括电机轴(31)、套在所述电机轴上的定子组件(32)、风叶(33)、与所述定子组件间隔设置的环形壳体(34),所述环形壳体(34)与所述定子组件(32)之间的空间为第一风道(35),所述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为电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叶(33)设于电机的进风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4)上设有供所述定子组件(32)穿过的通孔(41),所述通孔(41)的直径大于所述定子组件(32)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壳体(34)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4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主体壳体(1)内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支架(5)、设于所述主体壳体(1)的进气口处的后盖(6),所述后盖(6)与所述支架(5)之间设有细孔入风网(7),所述后盖上设有若干第一入风口(61),所述细孔入风网(7)的侧面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入风口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支架(5)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第三开口(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上设有放置所述细孔入风网(7)的安装板(52),所述安装板(52)上设有定位所述细孔入风网的定位凸台(5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2)与所述后盖(6)之间还设有一圈与所述主体壳体贴合的消音棉(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壳体(1)内的隔热筒(9),隔热筒(9)内设有一个连接所述定子组件(32)和隔热筒(9)前端的导风筒(10),所述导风筒(10)与隔热筒(9)之间形成第二风道(20),所述第二风道(20)内设有加热丝(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筒(9)的前端正对所述第二风道(20)处设有若干第四开口(9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口(91)为同心设置的环形开孔,所述环形开孔上设有若干绕其圆心均布的加强筋。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传统吹风机通常在手柄部设有一块主PCB, 发热较小的电子器件放于这块PCB上,而一些工作时发热较大的电子器件为避免过热影响其性能,需要吹风散热,往往会固定在电吹风内部的发热线架上或另一块小PCB上,为形成一个完整电路,主PCB与内部发热较大的电子器件间必然有很多连接导线,结构复杂,增加了装配难度与成本,不良率也较高。

所以,如何开发一种既便于电子器件散热又能简化结构方便装配的整体式集成PCB组件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既便于电子器件散热又能简化结构方便装配的整体式集成PCB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吹风机。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吹风机,包括主体壳体、手柄壳体、设在所述主体壳体内的电机、PCB板和设在所述PCB板上的电子器件,所述PCB板的一端设在手柄壳体内、另一端伸入主体壳体内,所述电机的出风口对着位于所述主体壳体内的PCB板。

优选地,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套在所述电机轴的定子组件、风叶、与所述定子组件间隔设置的环形壳体,所述环形壳体与所述定子组件之间的空间为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为电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叶设于电机的进风口处。

优选地,所述PCB板上设有供所述定子组件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环形壳体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优选地,还包括设在所述主体壳体内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支架、设于所述主体壳体的进气口的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细孔入风网,所述后盖上设有若干第一入风口,所述细孔入风网的侧面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入风口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第三开口。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放置所述缓细孔入风网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定位所述细孔入风网的定位凸台。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后盖之间还设有一圈与所述主体壳体贴合的消音棉。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壳体内的隔热筒,隔热筒内设有一个连接所述定子组件和隔热筒前端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与隔热筒之间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内设有加热丝。

优选地,所述隔热筒的前端正对所述风道处设有若干第四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四开口为同心的设置的环形开孔,所述环形开孔上设有若干绕其圆心均布的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风机,其PCB板从手柄壳体延伸到主体壳体内,并且电机的出风口对着位于主体壳体内的PCB板,可能通过主动对流的方式对PCB板上的电子器件进行散热,又简化了结构方便装配,增加了吹风机的稳定性;在主体壳体的进气口设增加了一个细孔入风网,使外部的空气先经过衰减后再从主体壳体的出气口吹出,有效降低了噪音,提高了用户体验感;隔热筒上采用双环形开孔的出风口,使电吹风内的气流通过双环形开口均匀喷射出,风温均匀,风速较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为图1的右视图;

图6为现用技术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包括主体壳体1、手柄壳体2、电机3、PCB板4和电子器件,电机设在主体壳体内,PCB板从手柄壳体内延伸到主体壳体内,电机3的出风口对着位于主体壳体内的PCB板,电机的出风口吹向主体壳体内的PCB板部分,从而对PCB上的电子器件进行对流散热,从而降低了电子器件的温度,增加了吹风机的稳定性。

电机3包括电机轴31、定子组件32、风叶33、环形壳体34,定子组件32套在电机轴31靠近电机出风口端,风叶33也是套在电机轴上,风叶设在电机的进风口端,环形壳体与定子组件之间的空间为第一风道35,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为电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PCB板4上设有通孔41,定子组件32的端部穿过通孔41,通孔41的直径大于所述定子组件32的外径,从电机的出风口吹出的风可以从定子组件与通孔之间的间隙吹向主体壳体的出气口。较优地,环形壳体34的内径大于通孔41的直径,也就是第一风道的一部分覆盖了一部分PCB板,这样就有一部分从第一风道来的风会直接吹向PCB板,会沿着PCB板吹向其它位置,对PCB板上的电子器件进行散热。为了更好的散热,可以把较大功率的电子器件设于壳体主体内的PCB板上,通过对流进行散热,把较小功率的电子器件设于手柄壳体内的PCB板上。

在主体壳体内还设有支架5,支架5用来安装电机,在主体壳体的进气口处还设有一个后盖6,在后盖6与支架5之间设有一个细孔入风网7,在支架5上设有与电机的进风口连通的第三开口51,细孔入风网把第三开口完全覆盖,在细孔入风网的侧面设有若干数量的第二开口,在后盖的圆周的周边设有若干数量的第一入风口,第一入风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相互连通,外界的空气从第一入风口进入,经过细孔入风网的缓冲,再从第二开口流向第三开口,然后经过电机,可以减少吹风机的嗓音,提升用户体验。如图6所示,传统的吹风机由一个固定于马达支架100上的马达200带动风叶旋转,当风叶旋转时,空气从吹风机尾部进风口300吸入,穿过马达支架,再经过置于马达架前端的发热线架400,最后从出风口500直接吹风来,发热线架上发热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气流带走,从出风口出来的就是热风;发热线不工作时,从出风口出来的就是冷风。此类吹风机的气流从其尾部穿过,直通马达支架,没有消音结构的设计,马达工作的噪音及气流通过入风网等内部零件产生的摩擦噪音从里面直接毫无衰减地传了出来,噪音较大,影响用户体验感。增加细孔入风网,并将进风方式改变为细孔入风网侧进风方式,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减少其噪音。

支架5上设有放置所述细孔入风网7的安装板52,在安装板52上设有定位所述细孔入风网的定位凸台521,细孔入风网的一端放置在安装板上,另一端抵合在后盖的内表面。安装板52与后盖6之间还设有一圈消音棉8,消音棉与主体壳体贴合。

在主体壳体1内还设有隔热筒9,隔热筒为筒状结构,隔热筒9的前端与定子组件之间设有导风筒10,隔热筒的外侧壁与主体壳体的内壁贴合,导风筒与隔热筒9之间形成了第二风道20,第二风道20内设有加热丝30。PCB板与主体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距,电机的出风口吹出的风会分别从通孔41、PCB板与主体壳体之间的间距汇集到第二风道内,再从隔热筒的出气口吹出。隔热筒9的前端正对第二风道20的圆周上设有若干第四开口91。较优地,第四开口91为同心的设置的环形开孔;优选双环形开孔,如图5所示,在双环形开孔上设有若干绕其圆心均布的加强筋,加强筋可以增加环形开口的结构强度。

如图4所示,在手柄壳体处还设有套筒40、与PCB板连接的插头60、固定电源线的护线套50,这些常用部件在此就不再做赘述,支架5也可以采用两半部件的组装式结构。

上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详细的说明仅仅限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对上述方案进行的各种润饰、等效变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吹风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7644.1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628899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A45D 20/12

专利分类号:A45D20/12

范畴分类:15G;

申请人:深圳市今日电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今日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李松蓢社区第一工业区第73号第2栋第一层

发明人:覃杰

第一发明人:覃杰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今日电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尹彦;胡朝阳

代理机构:44247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吹风机论文和设计-覃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