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价值观论文_张丽丝,邱吉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导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价值观,主导,主流,核心价值观,社会,央视春晚,保守主义。

主导价值观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丝,邱吉[1](2019)在《从“央视春晚”看改革开放以来主导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观念也随之变迁,这其中就包括主导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变迁。37届"央视春晚"是呈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导价值观与社会思潮变迁的典型文艺形态,其主题反映了倡导幸福美好生活与提升国家认同的主旋律,而受欢迎节目则反映了从20世纪80年代人道主义的核心议题到20世纪90年代功利主义的膨胀,再到21世纪以来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的变迁轨迹。"央视春晚"主题与受欢迎节目也呈现了主导价值观与社会思潮关系变迁的历程,即20世纪80年代的冲突状态、20世纪90年代的张力关系、21世纪初的整合尝试与新时代的引领趋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共识的重要举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与引领多元社会思潮,就需要创造更加旗帜鲜明的传播内容、多元的传播主体与媒介、日常化的传播方式,并运用传播规律来提升主导价值观的宣传效果。(本文来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曹学娜[2](2019)在《传统主导价值观的基础建构及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主导价值观即儒家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信"。西汉时期,传统主导价值观得以基本建构。分析来看,其建构是综合推进的结果,主要是通过入法建制形成制度保障、加强教育教化得以广泛普及、进行社会有效传播获得普遍认同、推进家庭实践达到个体养成等一系列举措,使其得以在全社会广泛确立。研究传统主导价值观的基本建构,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理论探讨》期刊2019年03期)

耿晓华,张辉[3](2018)在《外语教育中西方价值观对我国主导价值观的侵蚀和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关注外语教育中西方价值观对我国主导价值观的侵蚀十分重要,教学中通过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对比,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自信,深刻洞察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辩证思维,避免知识结构畸形化、价值观念盲从化。(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22期)

裴学进[4](2018)在《论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导价值观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对社会其他价值观发挥着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国家权威机构为其实际主体。主流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中由主流民众认同与信奉的,在各种各样的价值取向互动中汇合成的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念体系,人民群众是其主体。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主导价值观必须具备五个方面条件才能在转化为主流价值观后造福于国家和社会:必须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就是它要反映社会的客观状况、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必须真正是目标性的,而不是手段性的;必须是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必须具有一定超越性;必须要体现特定国家的传统文化。与此相联系,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具有两重性: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主导价值观,转化后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背离、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主导价值观,转化后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破坏。我们必须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和趋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8年02期)

裴学进[5](2016)在《论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及其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导价值观就是在一个社会中由统治阶级所倡导、推行,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为支撑占统治地位的,对社会其他价值观及其发展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其主体是统治阶级,基本作用机制包括规导和灌输。主流价值观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里,由绝大多数民众即主流民众认同、遵从的,在各种价值取向互动过程中汇合而成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念体系,主体是人民群众,共识和认同构成其主要作用机制。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的本质在于统治阶级(国家)的倡导转变成人民的行动,呈现出四个特点:转化时限的模糊性、转化前后存在状况的特殊性、转化过程的双向性、转化过程的动态性等。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内在机理为驱力与张力的辩证统一。以上述分析为框架,在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就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自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进程;适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科学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形态相适应的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求实》期刊2016年11期)

李学才,陈庆渊[6](2016)在《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社会主导价值观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社会主导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导价值观统领人们多元价值观念,帮助人们选择和建构与之相统一的价值观,以促进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时代体现。(本文来源于《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覃喆[7](2016)在《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导价值观的建构——对文化保守主义理念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转型期价值观的多重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社会问题,文化保守主义将其归因于价值迷茫和精神缺失,主张以儒家传统为本位寻求解决市场弊病和重构价值体系之道。这些反思为当代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启示,但也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着困境。当前重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导价值观,迫切的任务是弘扬以互利主义为本质的集体主义道德,而不是提倡个人主义精神。(本文来源于《德州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田斌[8](2016)在《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央视春晚是国家主导媒介在大众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联欢晚会的形式为国民奉上的集欢庆娱乐、艺术共赏、价值导向为一体的文化大餐。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重要的宣传媒介,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央视春晚作为全国人民最为关注的电视节目,具有受众广、关注多、表现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可控等特点,这必然使其成为社会主导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平台。在新的形势下,深入研究与积极发挥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独特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方法及论文创新处。其次,论述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分别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并分析央视春晚的特质及其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宣传、激励、引领、凝聚四个方面的作用。再次,论述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突出内容:国家层面,经济建设实现富强、政治建设实现民主、文化建设实现文明、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实现和谐;社会层面,制度内的自由突显、各领域的平等呼唤、规范化的公正诉求、全社会的法治氛围;个人层面,坚定不移的爱国观、尽职奉献的敬业观、诚实守信的诚信观、善良宽容的友善观。第四部分论述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主要方法:各类节目的表达、先进人物的示范、宣传口号的推进、主持话语的解读、屏幕影像的渲染、身份标识的反复。然后论述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所面临的满足群众增长性的新需求、应对媒介现代化的新变化、适应文化多元化的新特点、实现民族复兴梦的新要求这四个方面的压力。继而通过传播的主导意识、媒介技术、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四个方面,论述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对策建议,使央视春晚在新形势下,更好地面对压力与挑战,更好地达到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传播。(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谢新栋,翟优[9](2016)在《主导价值观在德育中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我国的主导价值观被边缘化,其在德育中的困境并不是主导价值观本身造成的,而是我们在理论与实践各层面工作做得不好造成的.特别是由于知与行的分裂,理论与实际的分离以及主导价值观与非主导价值观的互斥,造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被边缘化;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被当作笑谈;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失去认同感.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主要是做好叁点:即党员干部必须践行主导价值观,给人民大众做出表率和榜样;在思想上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个体本位的合理性;理论上必须面对社会现实,理清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张明海,张友奇[10](2015)在《政务微博传播中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的融合与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导价值观的网络传播是微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引领和规范主流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政务微博用权威和理性凸显了主导价值观,推动了"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交融,成为"主导"与"主流"融合的有效平台。促进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的融合与互动,提高政务微博传播主导价值观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机制、构建微传播话语体系和完善网络行政大厅公共服务体系。(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主导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主导价值观即儒家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信"。西汉时期,传统主导价值观得以基本建构。分析来看,其建构是综合推进的结果,主要是通过入法建制形成制度保障、加强教育教化得以广泛普及、进行社会有效传播获得普遍认同、推进家庭实践达到个体养成等一系列举措,使其得以在全社会广泛确立。研究传统主导价值观的基本建构,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导价值观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丝,邱吉.从“央视春晚”看改革开放以来主导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变迁[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9

[2].曹学娜.传统主导价值观的基础建构及当代启示[J].理论探讨.2019

[3].耿晓华,张辉.外语教育中西方价值观对我国主导价值观的侵蚀和对策[J].海外英语.2018

[4].裴学进.论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J].学术界.2018

[5].裴学进.论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及其转化[J].求实.2016

[6].李学才,陈庆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社会主导价值观教育[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

[7].覃喆.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导价值观的建构——对文化保守主义理念的反思[J].德州学院学报.2016

[8].田斌.央视春晚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

[9].谢新栋,翟优.主导价值观在德育中的困境与出路[J].衡水学院学报.2016

[10].张明海,张友奇.政务微博传播中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的融合与互动[J].湖南社会科学.2015

论文知识图

当前网络环境的价值观主导情况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模型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维度模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主体主导...大学生和老师的相处情况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模型

标签:;  ;  ;  ;  ;  ;  ;  

主导价值观论文_张丽丝,邱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