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包括机架,其中机架内设有至少二个包箍机构,包箍机构包括弧形左抱合件、弧形右抱合件、左滑行件、右滑行件、定位架、滑行柱、第三前活动板、第四前活动板和气缸,弧形左抱合件和左滑行件相连接,弧形右抱合件和右滑行件相连接,滑行柱固定于定位架内,左滑行件和右滑行件分别置于滑行柱上,左滑行件和第三前活动板相铰接,右滑行件和第四前活动板相铰接,第三前活动板或第四前活动板与气缸的驱动端相连接,气缸一端固定在定位架上,第四前活动板和第三前活动板相铰接并且置于定位架上。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内设有至少二个包箍机构,包箍机构包括弧形左抱合件(201)、弧形右抱合件(202)、左滑行件(203)、右滑行件(204)、定位架(205)、滑行柱(206)、第三前活动板(210)、第四前活动板(211)和气缸(3),弧形左抱合件(201)和左滑行件(203)相连接,弧形右抱合件(202)和右滑行件(204)相连接,滑行柱(206)固定于定位架(205)内,左滑行件(203)和右滑行件(204)分别置于滑行柱(206)上,左滑行件(203)和第三前活动板(210)相铰接,右滑行件(204)和第四前活动板(211)相铰接,第三前活动板(210)或第四前活动板(211)与气缸(3)的驱动端相连接,气缸(3)一端固定在定位架(205)上,第四前活动板(211)和第三前活动板(210)相铰接并且置于定位架(205)上。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内设有至少二个包箍机构,包箍机构包括弧形左抱合件(201)、弧形右抱合件(202)、左滑行件(203)、右滑行件(204)、定位架(205)、滑行柱(206)、第三前活动板(210)、第四前活动板(211)和气缸(3),弧形左抱合件(201)和左滑行件(203)相连接,弧形右抱合件(202)和右滑行件(204)相连接,滑行柱(206)固定于定位架(205)内,左滑行件(203)和右滑行件(204)分别置于滑行柱(206)上,左滑行件(203)和第三前活动板(210)相铰接,右滑行件(204)和第四前活动板(211)相铰接,第三前活动板(210)或第四前活动板(211)与气缸(3)的驱动端相连接,气缸(3)一端固定在定位架(205)上,第四前活动板(211)和第三前活动板(210)相铰接并且置于定位架(20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左抱合件(201)位于左滑行件(203)的顶端处,弧形右抱合件(202)位于右滑行件(204)的顶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205)的底面处设有延伸板(207),延伸板(207)、第四前活动板(211)和第三前活动板(210)之间通过活动板铰接轴(21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前活动板(210)或第四前活动板(211)与气缸(3)的驱动端之间通过气缸连接轴(30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行件(203)活动连接有第一后活动板(208),右滑行件(204)活动连接有第二后活动板(209),第一后活动板(208)和第二后活动板(209)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205)上设有开口,气缸(3)一端穿过该开口并且气缸(3)一端固定在该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205)的侧壁安装有角码(2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连接有安装板(101),安装板(101)与机架(1)相焊接而成,包箍机构安装于安装板(10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1)设有用于让钢管放置和定位的定型凹位(10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箍机构分为第一包箍机构(2)和第二包箍机构(4),第一包箍机构(2)和第二包箍机构(4)分别位于机架(1)的左端和右端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矫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不锈钢管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大量生产不锈钢管,大部分钢管制作完成会进行套膜包装,然后进行抱紧捆扎,钢管在两端和中间部位用胶带缠绕而为了缠绕紧密,缠绕时在缠胶带位置附近要箍紧。
钢管存在直径小和长度大,自身弯曲度高,多支钢管堆在一起时容易绞在一起。三组抱箍抱住钢管后会形成钢管错位的情况。这样错位捆扎后的钢管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不同捆的钢管接触会形成点接触而不是线接触,导致钢管局部被压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能解决钢管扭曲打捆现象,提升稳定性及效果,还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自动钢管矫正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包括机架,其中机架内设有至少二个包箍机构,包箍机构包括弧形左抱合件、弧形右抱合件、左滑行件、右滑行件、定位架、滑行柱、第三前活动板、第四前活动板和气缸,弧形左抱合件和左滑行件相连接,弧形右抱合件和右滑行件相连接,滑行柱固定于定位架内,左滑行件和右滑行件分别置于滑行柱上,左滑行件和第三前活动板相铰接,右滑行件和第四前活动板相铰接,第三前活动板或第四前活动板与气缸的驱动端相连接,气缸一端固定在定位架上,第四前活动板和第三前活动板相铰接并且置于定位架上。
具体进一步,所述弧形左抱合件位于左滑行件的顶端处,弧形右抱合件位于右滑行件的顶端处。
具体进一步,所述定位架的底面处设有延伸板,延伸板、第四前活动板和第三前活动板之间通过活动板铰接轴相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三前活动板或第四前活动板与气缸的驱动端之间通过气缸连接轴相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左滑行件活动连接有第一后活动板,右滑行件活动连接有第二后活动板,第一后活动板和第二后活动板相铰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定位架上设有开口,气缸一端穿过该开口并且气缸一端固定在该开口处。
具体进一步,所述定位架的侧壁安装有角码。
具体进一步,所述机架内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与机架相焊接而成,包箍机构安装于安装板上。
具体进一步,所述安装板设有用于让钢管放置和定位的定型凹位。
具体进一步,所述包箍机构分为第一包箍机构和第二包箍机构,第一包箍机构和第二包箍机构分别位于机架的左端和右端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结构通过机架内设有至少二个包箍机构,起到能解决钢管扭曲打捆现象,提升稳定性及效果,还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包箍机构结构示意图。
以下是附图标记说明:
机架1;安装板101;定型凹位102;第一包箍机构2;弧形左抱合件201;弧形右抱合件202;左滑行件203;右滑行件204;定位架205;滑行柱206;延伸板207;第一后活动板208;第二后活动板209;第三前活动板210;第四前活动板211;活动板铰接轴212;角码213;气缸3;气缸连接轴301;第二包箍机构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自动钢管矫正机构,包括机架1,其中机架1内设有至少二个包箍机构,包箍机构包括弧形左抱合件201、弧形右抱合件202、左滑行件203、右滑行件204、定位架205、滑行柱206、第三前活动板210、第四前活动板211和气缸3,弧形左抱合件201和左滑行件203相连接,弧形右抱合件202和右滑行件204相连接,滑行柱206固定于定位架205内,左滑行件203和右滑行件204分别置于滑行柱206上,左滑行件203和第三前活动板210相铰接,右滑行件204和第四前活动板211相铰接,第三前活动板210或第四前活动板211与气缸3的驱动端相连接,气缸3一端固定在定位架205上,第四前活动板211和第三前活动板210相铰接并且置于定位架205上。
本结构通过机架内设有至少二个包箍机构,起到能解决钢管扭曲打捆现象,提升稳定性及效果,还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更具体地说:气缸3的驱动端驱动第三前活动板210或第四前活动板211,使第三前活动板210或第四前活动板211展开或靠拢,第三前活动板210带动左滑行件203移位,第四前活动板211带动右滑行件204移位,也使左滑行件203和右滑行件204在滑行柱206上移位,实施靠拢或远离;同时左滑行件203和右滑行件204分别带动弧形左抱合件201、弧形右抱合件202相互靠拢或分离。其中,在靠拢时对钢管进行整理,由弧形左抱合件201、弧形右抱合件202本身的形状,使钢管依次排列成圆形状或偏圆形状,此时可以进行捆扎,起到能解决钢管扭曲打捆现象,提升稳定性及效果,还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上述的结构使钢管与钢管之间相互紧贴并且间隙进一步减小,解决人工操作存在压偏等现象发生。
本结构所述弧形左抱合件201位于左滑行件203的顶端处,弧形右抱合件202位于右滑行件204的顶端处,有助方便进行捆扎作用。另外,所述定位架205的底面处设有延伸板207,延伸板207、第四前活动板211和第三前活动板210之间通过活动板铰接轴212相连接,使第四前活动板211和第三前活动板210展开的角度进一步增大,有助适配较大数量的钢管捆扎作用。
本结构所述第三前活动板210或第四前活动板211与气缸3的驱动端之间通过气缸连接轴301相连接,起到方便连接作用;另外,所述左滑行件203活动连接有第一后活动板208,右滑行件204活动连接有第二后活动板209,第一后活动板208和第二后活动板209相铰接,提升整体可靠性,使左滑行件203和右滑行件204同步移位作用。
本结构所述定位架205上设有开口,气缸3一端穿过该开口并且气缸3一端固定在该开口处,起到方便气缸3固定位置。另外,所述定位架205的侧壁安装有角码213,其中角码213起到将定位架205固定在安装板101上。另外,所述机架1内连接有安装板101,安装板101与机架1相焊接而成,包箍机构安装于安装板101上,起到方便安装包箍机构作用。另外,所述安装板101设有用于让钢管放置和定位的定型凹位102,更有利于钢管捆扎成指定的形状,避免相互压偏作用;所述包箍机构分为第一包箍机构2和第二包箍机构4,第一包箍机构2和第二包箍机构4分别位于机架1的左端和右端处,能对钢管左右位置进行整理,本结构还优选设置五个包箍机构,使钢管均匀受力进行整理钢管位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2477.3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581980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5B 13/18
专利分类号:B65B13/18
范畴分类:34A;
申请人:佛山市尊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尊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江沥北路南沙工业村一期厂房7-1(住所申报)
发明人:罗建国;文志华
第一发明人:罗建国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尊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卢志文
代理机构:44293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定位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