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类土论文_韩亚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土类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土,特征,营养元素,酸雨,南水北调,路基,地下水。

黄土类土论文文献综述

韩亚萍[1](2013)在《酸雨对黄土类土的化学侵蚀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酸雨问题层出不穷,酸雨成为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而我国对酸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方等酸雨多发地区。西北地区的酸雨问题现已突显,而酸雨对西北地区黄土类土的元素迁移行为影响尚不清楚,所以深入研究酸雨对西北地区土壤的影响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论文根据西安市降雨化学组成配制5个不同梯度的模拟酸雨,利用陕西杨凌叁种典型黄土类土壤(标准黄土、粘土和腐殖土)进行土柱淋溶试验,通过对叁种黄土类典型土壤的淋滤液和土壤化学指标的对比来研究酸雨对土壤的元素释放及其迁移特性规律,包括土壤的酸化效应、营养元素磷、盐基离子钙和镁的释放和迁移规律。论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酸雨对土壤造成的酸化效应:酸雨的pH值越小,土壤淋滤液的pH值也越小。酸雨淋溶土壤后,土壤会被一定程度的酸化,酸度越大的酸雨淋溶后土壤酸化越严重,叁种土壤对酸雨的缓冲能力为:标准黄土>粘土>腐殖土。标准黄土和粘土的酸化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而腐殖土酸化主要发生在土壤底层,酸雨侵蚀后腐殖土酸化最严重。(2)酸雨淋溶后土壤营养磷素淋失规律:随着酸雨累积淋溶量的增加,土壤磷的释放总量呈增加趋势,但淋失率下降至平稳。土壤经酸雨淋溶后全磷的含量随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标准黄土在pH值为5.6和6.5的酸雨侵蚀下各剖面磷含量低于背景值含量,酸雨侵蚀作用下营养元素磷大量流失。酸雨的pH为5、5.6时造成土壤磷的累积淋失量最大,酸雨对腐殖土的磷具有最强侵蚀效应。(3)酸雨淋溶土壤钙的淋失规律:土壤钙释放率随着酸雨淋溶量的增加先快速下降,然后逐渐平稳,长期的淋溶作用会造成土壤钙的持续释放;土壤水溶性钙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腐殖土在酸雨持续淋溶下钙的释放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标准黄土和粘土的钙释放速度随着淋溶进行而逐渐减小。pH值为3的酸雨淋溶时叁种土壤的钙释放量均为最大,强酸性降雨易引起土壤盐基钙离子的淋失。腐殖土在酸雨侵蚀作用下钙淋失最小,标准黄土在酸雨淋溶作用下土壤发生矿物风化,大量酸溶性钙被释放出来,经酸雨淋溶后土壤剖面的钙含量均大于土壤背景钙含量。(4)酸雨淋溶土壤造成镁的淋失现象:随着酸雨累积淋溶量的增加,土壤镁的释放总量呈增加趋势,而淋失率逐渐下降;土壤水溶性镁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略微增大。pH值为3的酸雨淋溶时叁种土壤的镁释放量均为最大,强酸性降雨易引起土壤盐基离子的淋失,腐殖土在酸雨侵蚀作用下镁淋失最小。标准黄土在酸雨淋溶作用下土壤发生矿物水解,大量酸溶性镁水解释放出来,酸雨淋溶后土壤剖面的镁含量均大于土壤背景值含量。(5)选择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3种土壤在不同酸雨酸度作用下土壤磷、钙和镁的释放量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腐殖土在各个酸度作用下释放量均无显着差异,而标准黄土和粘土在酸雨酸度差别大时有差异性。长期的酸雨侵蚀会导致土壤磷、钙、镁营养的流失,造成土壤养分贫瘠化。(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王志刚,王树奎,曹东勇[2](2008)在《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渠段黄土类土工程地质特征简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黄土类土的分布、主要的粘土矿物成分、结构、湿陷性及湿陷机理、渗透变形,黄土类土的地基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概述。(本文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工程》期刊2008年S1期)

陈宝玉,赵建国,王红菊,赵更武[3](2008)在《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黄土类土湿陷性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实际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及数据为依据,全面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分布的黄土状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并作出了评价,评价结论为渠段内黄土大部分不具湿陷性,局部具较弱湿陷性,个别场地具中等湿陷性,对工程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期刊2008年01期)

易秀[4](2005)在《黄土类土对无机外源砷的缓冲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黄土类土对不同浓度外源As的缓冲性及其随平衡时间、污染物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阐明了黄土类土对As的缓冲速率与平衡时间的关系;确定了黄土类土对As的缓冲动力学方程,为更准确的评价黄土类土对As的污染-净化能力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易秀[5](2005)在《利用土柱淋滤试验确定黄土类土中铬砷环境容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环境容量是对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与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在生产实际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利用土柱淋滤试验研究土壤环境容量的机理和模型的基础上,对黄土类土的耕层、犁底层、粘化层和钙积层进行土柱淋滤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通过建立方程求解,从而确定土壤环境容量。方法简单,环境因子易控制。从试验得出,黄土类土中粘化层铬、砷的环境容量最大,分别为88.2mg/kg和6.65mg/kg,各土层铬、砷的平均环境容量分别为42.6mg/kg和5.62mg/kg,该结果为干旱半干旱区合理利用污水资源,充分利用黄土的净化能力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05年06期)

石纲,曾锋[6](2005)在《叁峡库区巫山客运港区黄土类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巫山客运港水域建筑为桩基础的客运双缆车道,陆域主要建筑为客运大楼,地基土主要为黄土类土。介绍了该客运港区黄土类土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能,分析了黄土类土的湿陷性与含水量及干重度的关系,论述了黄土类土对巫山港区复建工程的影响。勘测成果及分析表明,非自重湿陷黄土对载客缆车道的桩基础影响不大,但黄土类土的湿陷性对客运大楼等陆域建筑物地基有一定影响,可采用强夯法消除地基湿陷量。(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05年03期)

丁立,关惠平,刘有录[7](2004)在《地质环境对黄土类土回弹模量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类土路基作为我国西北地区交通道路路基工程的重要形式,路基土的回弹模量直接受到其地质成因的影响与控制.通过对不同地质成因的黄土类路基土回弹模量大量试验结果的统计计算与分析,总结出了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分别给出了p-l和p-Ee关系曲线,对于西北地区交通路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陈平和,王庆利,吴献华,陈会师[8](2003)在《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黄土类土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省渠段穿越外方山、嵩山等山前丘陵岗地与倾斜平原交接地带,在邙山孤柏咀跨越黄河,在太行山东麓洪积扇及丘岭间冲洪积平原蜿延展布,沿线黄土、黄土类土分布长度369.86km,除黄河南岸邙山孤柏咀一带为风成原生黄土外,其余为次生的黄土类土,其中禹县、新郑、郑州一带以冲积成因的黄土类土为主,豫北焦作、新乡、安阳一(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期刊2003年06期)

易秀[9](2003)在《黄土类土对铬、砷的净化机理及地下水防污安全埋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是黄土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在人类农事活动和水事活动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包括土壤层在内的黄土地层自身的净水作用,保护地下水不受污染,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价值,这是本论文的立项依据。作者在论文中依次研究了如下问题,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1)通过论证黄土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结构特性,得出利用广布而深厚的黄土地层净化污水,以保证地下水的供给安全,这在黄土地区是可行的,并具有重大意义。 (2)分析了由于农事和水事活动所发生的土层入渗水中的污染元素,确定了毒性强、数量大、易迁移的铬、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黄土类土中的行为作用有代表性意义。 (3)开展试验从静态角度揭示土壤对铬、砷的净化机制、净化能力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①黄土类土中Cr(Ⅲ)被净化主要是Cr(Ⅲ)形成Cr(OH)_3的沉淀作用; ②黄土类土对Cr(Ⅵ)和As(Ⅴ)的吸附主要为专性吸附,Cr(Ⅵ)被吸附的形态是HCrO_4~-; ③根据测得的土壤吸附量利用朗格谬方程计算出整个黄土土层对Cr(Ⅵ)的平均最大吸附量为162μg/g,As(Ⅴ)为552μg/g; ④黄土中Cr(Ⅵ)被净化,是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的综合表现。对As(Ⅴ)的净化机制不只限于吸附作用,还包括沉淀等其他理化作用; ⑤影响黄土对Cr(Ⅵ)、As(Ⅴ)起净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pH、有机质、铁、铝、钙化合物、土壤粘粒含量等。 (4)通过土柱淋滤试验,从动态角度研究得出铬、砷在黄土中具有以下迁移规律及特点: ①Cr(Ⅵ)、As(Ⅴ)在黄土中的吸附和迁移与土壤中的粘粒含量有关。迁移速度顺序为Cr(Ⅵ)>As(Ⅴ)。黄土对As(Ⅴ)的净化能力比净化Cr(Ⅵ)强; ②Cr(Ⅵ)在黄土中的迁移形式为CrO_4~(2-),As(Ⅴ)的迁移形式为HAsO_4~(2-); ③当一定深度的土壤层达到吸附饱和状态时,如果持续增加污水淋入量时,则吸附饱和状态的界限就会向深部移动,淋出液中的Cr(Ⅵ)、As(Ⅴ)亦会随水向深部转移; ④当污水入渗液中铬、砷浓度小于10.0mg/L时,黄土5m深度可作为Cr(Ⅵ)的净化深度,1.5m深度可作为As(Ⅴ)的净化深度。 (5)研究了Cr(Ⅵ)和As(Ⅴ)与营养元素钙、镁、磷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初步发现钙、镁对黄土吸附Cr(Ⅵ)有减小作用,对吸附As(Ⅴ)有增大作用;Cr(Ⅵ)和As(Ⅴ)同时存在时,似乎在黄土中的吸附量有相互促进趋势。 (6)在全面阐述土壤环境容量模型的基础上,用土柱淋滤试验方法研究首次得出了黄土类土中铬、砷的土壤环境容量分别为95.9kg/ha和12.6kg/ha。 (7)在陕西关中交口灌区进行了相关的野外试验研究,进而选用不同模型耦合计算得出当灌溉水中铬、砷浓度不超过10.0m目1时,黄土地下水“防污埋深”对铬不小于5.0m,对砷不小于1.5m。 以上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保证黄土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3-06-01)

孙胜利,代巧技,王新奇[10](2001)在《黄土类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及在高土石坝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小浪底土石坝土料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以及针对黄土类土的特性和小浪底工程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1-10-01)

黄土类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黄土类土的分布、主要的粘土矿物成分、结构、湿陷性及湿陷机理、渗透变形,黄土类土的地基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概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土类土论文参考文献

[1].韩亚萍.酸雨对黄土类土的化学侵蚀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王志刚,王树奎,曹东勇.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渠段黄土类土工程地质特征简述[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

[3].陈宝玉,赵建国,王红菊,赵更武.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黄土类土湿陷性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

[4].易秀.黄土类土对无机外源砷的缓冲动力学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

[5].易秀.利用土柱淋滤试验确定黄土类土中铬砷环境容量初探[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

[6].石纲,曾锋.叁峡库区巫山客运港区黄土类土研究[J].人民长江.2005

[7].丁立,关惠平,刘有录.地质环境对黄土类土回弹模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

[8].陈平和,王庆利,吴献华,陈会师.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黄土类土的分布[J].河南水利.2003

[9].易秀.黄土类土对铬、砷的净化机理及地下水防污安全埋深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3

[10].孙胜利,代巧技,王新奇.黄土类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及在高土石坝中的应用[C].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

论文知识图

黄土类土各土层Cr(Ⅵ)、As环境静...黄土类土中As(V)对Cr(VI)吸附作...黄土类土各土层Cr(VI)、As(V)环...黄土类土中Cr(VI)对As(V)吸附作...黄土类土湿陷系数(δs)与孔隙比(...黄土类土湿陷系数(δs)与天然含水...

标签:;  ;  ;  ;  ;  ;  ;  

黄土类土论文_韩亚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