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段晓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设备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梯井道,电梯井道内滑动设置有电梯轿厢,电梯井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和固定板,连接板上滑动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设置为格栅板,连接板和防护板均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板和防护板设置在电梯井道的两侧,连接板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联动防护板打开对检修人员起到防护作用;这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通过在电梯底坑内设置防护机构,使检修人员在电梯轿厢的底部进行维修检查的时候对检修人员进行一定的防护,防止在进行检修工作的时候电梯轿厢意外坠落导致的安全事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包括电梯井道(1),所述电梯井道(1)内滑动设置有电梯轿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上滑动连接有防护板(4),所述连接板(3)和防护板(4)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3)和防护板(4)设置在电梯井道(1)的两侧。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包括电梯井道(1),所述电梯井道(1)内滑动设置有电梯轿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上滑动连接有防护板(4),所述连接板(3)和防护板(4)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3)和防护板(4)设置在电梯井道(1)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上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51)、与第一电机(51)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轴(52)、与转轴(52)固定连接的蜗杆(53)、与蜗杆(53)啮合的涡轮(54)、与涡轮(54)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的螺杆(55),所述防护板(4)与螺杆(55)螺纹配合,所述驱动机构(5)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机构(5)内设置有两根螺杆(55),所述连接板(3)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所述螺杆(55)转动插接在限位板(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设置为格栅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护板(4)靠近电梯井道(1)中间位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台阶板(7),所述台阶板(7)为交错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的外侧壁开设有卡接槽(8),所述电梯井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上设置有限位机构(10),所述限位机构(10)包括与固定板(9)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101)、与第二电机(101)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盘(102)、与转盘(102)的偏心位置转动连接的连杆(103)、与连杆(103)远离转盘(102)一端转动连接的滑移杆(104)、与滑移杆(104)固定连接的卡接杆(105),所述卡接杆(105)与卡接槽(8)匹配卡接,所述滑移杆(104)与固定板(9)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1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1),所述固定板(9)上开设有燕尾槽(12),所述燕尾槽(12)与滑块(11)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杆(1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板(7)上设置有咬紧纹齿(1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升降式电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机械运载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商场、高层办公楼及高层住宅楼中。

但是电梯作为运载工具,往返于高层和地面之间,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修维护,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保证乘梯人员的安全。电梯检修过程中,通常需要使轿厢具有固定及运行两种检修状态。虽然目前一些电梯中设置有检修固定装置,以在电梯的检修维护过程中固定轿厢,也有一些电梯中设置有检修运行安全装置,例如缓冲器、限位开关等,以在电梯的检修试运行过程中,防止轿厢失控发生冲顶或蹲底事故,保护底坑和轿顶作业人员的安全。

但是现有技术中,电梯轿架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滑动地设置有插棒,电梯轿厢导轨上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插孔,在电梯检修时,为避免轿厢运动,检修人员会将插棒插入插孔中,实现轿厢相对于导轨的固定。由于插棒上缺少定位装置,故插棒一旦意外动作,会脱离插孔,造成电梯轿厢运动,危及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在电梯正常运行时,插棒的意外动作使得插棒插入插孔中,这样插棒可能会被折断。进一步来说,插棒插入插孔使得在机械原理上轿厢固定不动,但是此时电梯的电气线路如安全回路是通的,这样一旦电梯意外启动,则插棒被折断,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其通过在电梯底坑内设置防护机构,使检修人员在电梯轿厢的底部进行维修检查的时候对检修人员进行一定的防护,防止在进行检修工作的时候电梯轿厢意外坠落导致的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包括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内滑动设置有电梯轿厢,所述电梯井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滑动连接有防护板,所述连接板和防护板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和防护板设置在电梯井道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修工作人员在电梯井道的底坑内进行检修的时候,可以将电梯井道两侧的防护板打开,使防护板相匹配卡接,从而可以对检修人员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可以防止爱检修过程中,电梯轿厢意外坠落,从而对检修人员起到防护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轴、与转轴固定连接的蜗杆、与蜗杆啮合的涡轮、与涡轮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的螺杆,所述防护板与螺杆螺纹配合,所述蜗杆、涡轮以及螺杆设置有两组,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螺杆转动插接在限位板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啮合涡轮转动,涡轮带动螺杆转动,两根螺杆能够稳定的带动防护板进行滑移,从而可以使防护板打开或者收缩,在检修的时候将防护板打开进行防护。

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护板设置为格栅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栅板的设置能够保证检修人员在底坑内的透气性,从而可以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性和检修时的舒适性。

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防护板靠近电梯井道中间位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台阶板,所述台阶板为交错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台阶板相互匹配,从而两个防护板能够相互卡接,使防护板在打开的时候能够连接得更加稳定,放置两个防护板之间的缝隙过大,能够使防护更加严密。

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护板的外侧壁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电梯井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盘、与转盘的偏心位置转动连接的连杆、与连杆远离转盘一端转动连接的滑移杆、与滑移杆固定连接的卡接杆,所述卡接杆与卡接槽匹配卡接,所述滑移杆与固定板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连杆转动,连杆位移带动滑移杆在固定板上滑动,滑移杆带动卡接杆滑移,卡接杆能够与卡接槽相匹配卡接,从而卡接杆能够对防护板进行限位,使防护板能够更加稳定的连接在一起,提供更加稳定的防护。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移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与滑块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移杆滑动的时候,滑块能够与燕尾槽相匹配,使滑移杆有一定的限位,从而使卡接杆更加稳定的与卡接槽相匹配,使限位更加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卡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块的设置能够增加卡接杆与卡接槽摩擦力,在卡接杆与卡接槽卡接的时候能够卡接得更加的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台阶板上设置有咬紧纹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咬紧齿纹能够增加台阶板之间的摩擦力,在台阶板相互卡紧匹配的时候能够使两个防护板连接得更加的紧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工作人员在检修的时候,可以将两侧的防护板打开,对电梯底坑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防护;

2、在两个防护板相贴合的时候,台阶板能够相互卡紧,使两个防护板之间的缝隙较小,从而能够提供更好的防护;

3、在两个防护板相卡接的时候,可以使卡接杆与防护板侧壁的卡接槽匹配卡接,从而能够为防护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防护板的防护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电梯井道和电梯轿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固定板上端限位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井道;2、电梯轿厢;3、连接板;4、防护板;5、驱动机构;51、第一电机;52、转轴;53、蜗杆;54、涡轮;55、螺杆;56、驱动轮;57、皮带轮;6、限位板;7、台阶板;8、卡接槽;9、固定板;10、限位机构;101、第二电机;102、转盘;103、连杆;104、滑移杆;105、卡接杆;11、滑块;12、燕尾槽;13、橡胶块;14、咬紧纹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梯井道1,电梯井道1内滑动设置有电梯轿厢2,电梯井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和固定板9,连接板3上滑动连接有防护板4,防护板4设置为格栅板,连接板3和防护板4均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板3和防护板4设置在电梯井道1的两侧,连接板3上设置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能够联动防护板4打开对检修人员起到防护作用。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5包括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51、与第一电机51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轴52、与转轴52固定连接的蜗杆53、与蜗杆53啮合的涡轮54、与涡轮54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的螺杆55,防护板4与螺杆55螺纹配合,驱动机构5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机构5内设置有两根螺杆55,两根螺杆55上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轮56,两个驱动轮56上联动有皮带轮57,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螺杆55转动插接在限位板6中,启动第一电机51,第一电机51带动转轴52转动,转轴52转动带动蜗杆53转动,蜗杆53啮合涡轮54转动,涡轮54带动螺杆55转动,螺杆55带动驱动轮56转动,皮带轮57联动两根螺杆55同步转动,螺杆55联动防护板4向电梯井道1的中间移动,对检修人员进行防护。

如图3所示,两个防护板4靠近电梯井道1中间位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台阶板7,台阶板7为交错状设置,台阶板7上设置有咬紧纹齿14,台阶板7能够防止两块防护板4之间的间隙过大,能够起到更严密的防护。

如图4所示,防护板4的外侧壁开设有卡接槽8,固定板9上设置有限位机构10,限位机构10包括与固定板9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101、与第二电机101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盘102、与转盘102的偏心位置转动连接的连杆103、与连杆103远离转盘102一端转动连接的滑移杆104、与滑移杆104固定连接的卡接杆105,卡接杆105与卡接槽8匹配卡接,滑移杆104与固定板9滑动连接,滑移杆1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1,固定板9上开设有燕尾槽12,燕尾槽12与滑块11滑动配合,启动第二电机101,第二电机101带动转盘102转动,转盘102带动连杆103转动,连杆103位移带动滑移杆104在固定板9上滑动,滑移杆104带动卡接杆105滑移,卡接杆105能够与卡接槽8相匹配卡接,卡接杆1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3,橡胶块13能够与卡接槽8的内壁卡紧,使卡接更加稳定,不会出现脱离的现象。

具体工作过程:当检修人员在电梯底坑进行检修的时候,启动第一电机51,第一电机51带动转轴52转动,转轴52转动带动蜗杆53转动,蜗杆53啮合涡轮54转动,涡轮54带动螺杆55转动,螺杆55带动驱动轮56转动,皮带轮57联动两根螺杆55同步转动,螺杆55联动防护板4向电梯井道1的中间移动,使两块防护板4呈拼接状态,对检修人员起到防护作用。

在防护板4拼接的时候,启动第二电机101,第二电机101带动转盘102转动,转盘102带动连杆103转动,连杆103位移带动滑移杆104在固定板9上滑动,滑移杆104带动卡接杆105滑移,卡接杆105能够与卡接槽8相匹配卡接,从而卡接杆105能够对防护板4进行限位,使防护板4能够起到更稳定的防护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8851.2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35667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B66B 5/00

专利分类号:B66B5/00

范畴分类:32F;33B;

申请人:北京联合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联合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西路36号院5号楼1103室

发明人:段晓明;李长辉;曹璐平

第一发明人:段晓明

当前权利人:北京联合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电梯底坑检修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段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