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龙足迹论文_李大庆,邢立达,Martin,G.,Lockley,Laura,Pi,uela,张建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翼龙足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垩,足迹,翼龙,化石,白垩纪,即墨,东阳。

翼龙足迹论文文献综述

李大庆,邢立达,Martin,G.,Lockley,Laura,Pi,uela,张建平[1](2015)在《中国甘肃一例前足迹主导的翼龙足迹组合:对行为学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翼龙是已知的、最早飞上天际的脊椎动物,目前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件化石,代表着这一大家族从晚叁迭世到晚白垩世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史.自2004年甘肃盐锅峡地区首次报道翼龙足迹以来,中国陆续发现了一批翼龙足迹化石,绝大多数的足迹点都保存了翼龙的前后足迹.2013年,我们在盐锅峡地区发现了至少20个翼龙前足迹的凸型足迹,而没有发现任何后足迹,这些足迹可归于一个单独翼龙遗迹属——Pteraichnus.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由前足迹主导的翼龙足迹组合,这可能反映了翼龙前后足迹在同等保存条件下的不同深度.更重要的是,盐锅峡的这批翼龙足迹与当地发现的大量虫迹相关,一些足迹甚至就保存在虫迹面上,这些虫迹包括Cochlichnus,Spongeliomorpha和Paleophycus,因此推断这批翼龙造迹者很可能以这些无脊椎动物造迹者为食.(本文来源于《Science Bulletin》期刊2015年02期)

陈荣军,吕君昌,朱杨晓,东洋一,郑文杰[2](2013)在《浙江东阳晚白垩世早期翼龙足迹(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中国浙江东阳上白垩统金华组发现的4个翼龙足迹,建立翼龙一新的遗迹种:东阳翼龙足迹。它具有以下特征:手迹的第Ⅱ和第Ⅲ指夹角为29°,第Ⅰ指和第Ⅱ指的夹角为52°;足迹的长与宽的比率为0.17,除了翼龙足迹外,在同一层位中还发现有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帯蹼和不具蹼的鸟类足迹。这些足迹化石的发现,为研究该地区的古生态环境及以后动物的骨骼化石,尤其是翼龙骨骼化石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3年05期)

姬少亭,刘宝森[3](2012)在《即墨发现罕见翼龙足迹化石》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生物学者15日宣称,在山东即墨市区发现翼龙足迹化石,这表明翼龙曾在距今一亿年前的山东半岛上空飞翔。  证据    据介绍,这次发现的翼龙足迹有5个。据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研究生邢立达介绍,5个翼龙足迹中,包括两对前后肢足迹及一个后肢足迹(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期刊2012-03-16)

吕君昌,陈荣军,东洋一,郑文杰,田中郁子[4](2010)在《浙江省东阳晚白垩世早期新的翼龙足迹(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浙江东阳发现的中国第2个翼龙足迹化石点,也是亚洲发现的第8个翼龙足迹化石点。化石足迹产于晚白垩世早期方岩组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发现有3个手的印迹和1个右足印。手的印迹的长宽分别为6.5 cm和4cm.非对称具有3个指的印迹。足迹9 cm长和1.5 cm宽。该足迹不同于以前发现的,可能代表一新的类型。除了翼龙足迹外,还发现鸟类、小型兽脚类、鸟脚类及蜥脚类脚印,形成一个丰富的动物群,它的发现为研究该地区的古生态环境及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以后在该地区发现这些造迹动物的骨骼化石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期刊2010-08-05)

吕君昌,陈荣军,东洋一,郑文杰,田中郁子[5](2010)在《浙江省东阳晚白垩世早期新的翼龙足迹(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浙江东阳发现的中国第2个翼龙足迹化石点,也是亚洲发现的第8个翼龙足迹化石点。化石足迹产于晚白垩世早期方岩组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发现有3个手的印迹和1个右足印。手的印迹的长宽分别为6.5cm和4cm.非对称具有3个指的印迹。足迹9cm长和1.5cm宽。该足迹不同于以前发现的,可能代表一新的类型。除了翼龙足迹外,还发现鸟类、小型兽脚类、鸟脚类及蜥脚类脚印,形成一个丰富的动物群,它的发现为研究该地区的古生态环境及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以后在该地区发现这些造迹动物的骨骼化石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0年S1期)

彭冰霞,杜远生,李大庆,白仲才[6](2004)在《甘肃永靖盐锅峡早白垩世翼龙足迹的发现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永靖盐锅峡恐龙足迹 1号化石点中保存有翼龙足迹 ,该足迹是我国翼龙足迹的首次发现 .翼龙足迹为四足行走 ,行迹宽 .前脚为不对称叁趾型 ,趾行式 ,其中Ⅱ趾最短 ,Ⅳ趾最长 ,足迹外偏 ,偏角大 ,Ⅳ趾与行迹交角为 16 0°~ 180° .后脚外形为近长方形 ,四趾型 ,Ⅱ、Ⅲ趾较Ⅰ、Ⅳ趾长 ,行式 ,脚长为宽的 3倍 ,足迹外偏 ,偏角 30° .足迹特征表明该翼龙足迹属于一新种 .沉积特征表明翼龙足迹产于湖岸环境 .(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04年01期)

翼龙足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中国浙江东阳上白垩统金华组发现的4个翼龙足迹,建立翼龙一新的遗迹种:东阳翼龙足迹。它具有以下特征:手迹的第Ⅱ和第Ⅲ指夹角为29°,第Ⅰ指和第Ⅱ指的夹角为52°;足迹的长与宽的比率为0.17,除了翼龙足迹外,在同一层位中还发现有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帯蹼和不具蹼的鸟类足迹。这些足迹化石的发现,为研究该地区的古生态环境及以后动物的骨骼化石,尤其是翼龙骨骼化石提供了重要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翼龙足迹论文参考文献

[1].李大庆,邢立达,Martin,G.,Lockley,Laura,Pi,uela,张建平.中国甘肃一例前足迹主导的翼龙足迹组合:对行为学的影响(英文)[J].ScienceBulletin.2015

[2].陈荣军,吕君昌,朱杨晓,东洋一,郑文杰.浙江东阳晚白垩世早期翼龙足迹(英文)[J].地质通报.2013

[3].姬少亭,刘宝森.即墨发现罕见翼龙足迹化石[N].新华每日电讯.2012

[4].吕君昌,陈荣军,东洋一,郑文杰,田中郁子.浙江省东阳晚白垩世早期新的翼龙足迹(英文)[C].第叁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2010

[5].吕君昌,陈荣军,东洋一,郑文杰,田中郁子.浙江省东阳晚白垩世早期新的翼龙足迹(英文)[J].地球学报.2010

[6].彭冰霞,杜远生,李大庆,白仲才.甘肃永靖盐锅峡早白垩世翼龙足迹的发现及意义[J].地球科学.2004

论文知识图

莲花保寨化石点保存翼龙足迹与...莲花保寨化石点翼龙足迹与其他...研究区位置示意图翼龙行迹表4-1.盐锅峡翼龙足迹...莲花保寨足迹点(A),南宋时期想象图...自第5对脚印起行迹稍微有点向左偏转但...

标签:;  ;  ;  ;  ;  ;  ;  

翼龙足迹论文_李大庆,邢立达,Martin,G.,Lockley,Laura,Pi,uela,张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