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论文和设计-张粤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包括支撑底架、活动连接组合、操作台板和动力组合;所述支撑底架由托架和动力L杆构成,所述托架上焊接有前定位圆轴和后定位圆轴,所述动力L杆的中部位置侧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托架通过圆孔和所述前定位圆轴配合连接;活动连接组合由下弧形板、上弧形板和回位弹簧构成,所述下弧形板内弧面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弧形滑槽,所述上弧形板外弧面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弧形滑条,所述上弧形板通过弧形滑条和所述弧形滑槽的配合与所述下弧形板连接且可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操作简单,省力,效率高,适合推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架(1)、活动连接组合(2)、操作台板(3)和动力组合(4);所述支撑底架(1)由托架(11)和动力L杆(12)构成,所述托架(11)上焊接有前定位圆轴(111)和后定位圆轴(112),所述动力L杆(12)的中部位置侧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托架(11)通过圆孔和所述前定位圆轴(111)配合连接;活动连接组合(2)由下弧形板(21)、上弧形板(22)和回位弹簧(23)构成,所述下弧形板(21)内弧面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弧形滑槽(211),所述上弧形板(22)外弧面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弧形滑条(221),所述上弧形板(22)通过弧形滑条(221)和所述弧形滑槽(211)的配合与所述下弧形板(21)连接且可相对滑动;所述操作台板(3)的底部侧壁焊接有四个承载柱(31),所述承载柱(3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上弧形板(22)内弧面的侧壁上;所述动力组合(4)由驱动轴(41)、驱动齿轮(42)、传动齿条(43)和连接所述驱动轴(41)与传动齿条(43)的限位齿轮套(44)构成,所述限位齿轮套(44)内设置有齿轮腔(441)和滑道,所述齿轮腔(44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配合孔,所述限位齿轮套(44)通过配合孔套设在所述驱动轴(41)上且可相对转动,所述驱动齿轮(42)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轴(41)上且位于所述齿轮腔(441)内,所述传动齿条(43)的一端贯穿滑道且和所述驱动齿轮(42)相啮合;所述托架(11)上焊接有两个固定板(113),所述固定板(113)上开设有回转孔,所述驱动轴(41)的两端贯穿套设在回转孔内且可转动,所述下弧形板(21)外弧面侧壁上焊接有腰型滑道(212)和连接柱(213),所述腰型滑道(212)和所述动力L杆(12)一端相配合,所述动力L杆(12)的短臂端和所述传动齿条(4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柱(213)的一端侧壁贯穿焊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柱(213)通过连接套套设在所述后定位圆轴上且可相对转动。

设计方案

1.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架(1)、活动连接组合(2)、操作台板(3)和动力组合(4);

所述支撑底架(1)由托架(11)和动力L杆(12)构成,所述托架(11)上焊接有前定位圆轴(111)和后定位圆轴(112),所述动力L杆(12)的中部位置侧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托架(11)通过圆孔和所述前定位圆轴(111)配合连接;

活动连接组合(2)由下弧形板(21)、上弧形板(22)和回位弹簧(23)构成,所述下弧形板(21)内弧面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弧形滑槽(211),所述上弧形板(22)外弧面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弧形滑条(221),所述上弧形板(22)通过弧形滑条(221)和所述弧形滑槽(211)的配合与所述下弧形板(21)连接且可相对滑动;

所述操作台板(3)的底部侧壁焊接有四个承载柱(31),所述承载柱(3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上弧形板(22)内弧面的侧壁上;

所述动力组合(4)由驱动轴(41)、驱动齿轮(42)、传动齿条(43)和连接所述驱动轴(41)与传动齿条(43)的限位齿轮套(44)构成,所述限位齿轮套(44)内设置有齿轮腔(441)和滑道,所述齿轮腔(44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配合孔,所述限位齿轮套(44)通过配合孔套设在所述驱动轴(41)上且可相对转动,所述驱动齿轮(42)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轴(41)上且位于所述齿轮腔(441)内,所述传动齿条(43)的一端贯穿滑道且和所述驱动齿轮(42)相啮合;

所述托架(11)上焊接有两个固定板(113),所述固定板(113)上开设有回转孔,所述驱动轴(41)的两端贯穿套设在回转孔内且可转动,所述下弧形板(21)外弧面侧壁上焊接有腰型滑道(212)和连接柱(213),所述腰型滑道(212)和所述动力L杆(12)一端相配合,所述动力L杆(12)的短臂端和所述传动齿条(4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柱(213)的一端侧壁贯穿焊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柱(213)通过连接套套设在所述后定位圆轴上且可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L杆(12)的长臂端呈U型槽状,所述U型槽内位于口部侧壁上焊接有圆轴,所述圆轴上套设有可回转的耐磨套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槽(211)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弧形弹簧槽,所述弧形滑条(221)一侧位于中部位置焊接有复位柱(2211),所述复位柱(2211)位于弧形弹簧槽内,两个所述回位弹簧(23)位于所述弧形弹簧槽内且一端和所述复位柱(2211)外边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弧形板(21)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弧形滑槽(211),所述螺纹孔内套设有定位螺栓(6),所述定位螺栓(6)的一端和所述弧形滑条(221)的一侧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1)通过轴承和所述配合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1)的两端焊接有旋转把手(4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板(3)顶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定位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类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新产品开发时,需要进行生产样机来检测其性能和结构,样机的地盘通常采用各部分焊接件组合而成,而对于焊接件的加工,需要投入相关的设备,比如起吊作用的行吊,定位焊接的工装夹具,还需要大量的人员投入,这样就导致人力物力投入量大。

焊接分为平焊,立焊和仰焊等,其中平焊的焊接质量最高,当对各个部分工件焊接时,需要多个焊接工装投入,焊接过程中为实现工件的最大化平焊操作,需要频繁使用吊车更换工装夹具,效率低下,同时工件上下料时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人力物力投入量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操作简单,省力,效率高,适合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包括支撑底架、活动连接组合、操作台板和动力组合;

所述支撑底架由托架和动力L杆构成,所述托架上焊接有前定位圆轴和后定位圆轴,所述动力L杆的中部位置侧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托架通过圆孔和所述前定位圆轴配合连接;

活动连接组合由下弧形板、上弧形板和回位弹簧构成,所述下弧形板内弧面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弧形滑槽,所述上弧形板外弧面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弧形滑条,所述上弧形板通过弧形滑条和所述弧形滑槽的配合与所述下弧形板连接且可相对滑动;

所述操作台板的底部侧壁焊接有四个承载柱,所述承载柱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上弧形板内弧面的侧壁上;

所述动力组合由驱动轴、驱动齿轮、传动齿条和连接所述驱动轴与传动齿条的限位齿轮套构成,所述限位齿轮套内设置有齿轮腔和滑道,所述齿轮腔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配合孔,所述限位齿轮套通过配合孔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且可相对转动,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且位于所述齿轮腔内,所述传动齿条的一端贯穿滑道且和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

所述托架上焊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回转孔,所述驱动轴的两端贯穿套设在回转孔内且可转动,所述下弧形板外弧面侧壁上焊接有腰型滑道和连接柱,所述腰型滑道和所述动力L杆一端相配合,所述动力L杆的短臂端和所述传动齿条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侧壁贯穿焊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柱通过连接套套设在所述后定位圆轴上且可相对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动力L杆的长臂端呈U型槽状,所述U型槽内位于口部侧壁上焊接有圆轴,所述圆轴上套设有可回转的耐磨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滑槽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弧形弹簧槽,所述弧形滑条一侧位于中部位置焊接有复位柱,所述复位柱位于弧形弹簧槽内,两个所述回位弹簧位于所述弧形弹簧槽内且一端和所述复位柱外边侧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弧形板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弧形滑槽,所述螺纹孔内套设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一端和所述弧形滑条的一侧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和所述配合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轴的两端焊接有旋转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台板顶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驱动齿轮带动传动齿条在限位齿轮套内前后运动可以实现和活动连接组合固定连接的操作台板翻转,操作台板竖直状态时可以方便悬挂需焊接的工件,同时也可下料,操作台板旋转至水平状态时操作人员可以进行焊接,由此可实现单人操作上下料,省力;

2、当需要对工件侧面进行焊接时,手动推动操作台板,上弧形板上的弧形滑条在下弧形板上的弧形滑槽内弧形滑动,由此可以将工件侧面转换成焊接面朝上的位置,方便工件侧面的平焊,提高焊接效率,操作方便;

3、采用手动驱动操作台板旋转,手动上下料,无需借助外部行吊,同时无需更换其他焊接平台,即可实现所有焊接面的平焊工作,降低生产投入。

4、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操作简单,省力,效率高,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连接组合剖视和操作台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滑条、弧形滑槽和回位弹簧配合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架、11-托架、111-前定位圆轴、112-后定位圆轴、113-固定板、12-动力L杆、2-活动连接组合、21-下弧形板、211-弧形滑槽、212-腰型滑道、213-连接柱、22-上弧形板、221-弧形滑条、2211-复位柱、23-回位弹簧、3-操作台板、31-承载柱、4-动力组合、41-驱动轴、411-旋转把手、42-驱动齿轮、43-传动齿条、44-限位齿轮套、441-齿轮腔、5-耐磨套管、6-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包括支撑底架1、活动连接组合2、操作台板3和动力组合4;

所述支撑底架1由托架11和动力L杆12构成,所述托架11上焊接有前定位圆轴111和后定位圆轴112,所述动力L杆12的中部位置侧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托架11通过圆孔和所述前定位圆轴111配合连接;

活动连接组合2由下弧形板21、上弧形板22和回位弹簧23构成,所述下弧形板21内弧面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弧形滑槽211,所述上弧形板22外弧面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弧形滑条221,所述上弧形板22通过弧形滑条221和所述弧形滑槽211的配合与所述下弧形板21连接且可相对滑动;

所述操作台板3的底部侧壁焊接有四个承载柱31,所述承载柱3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上弧形板22内弧面的侧壁上;

所述动力组合4由驱动轴41、驱动齿轮42、传动齿条43和连接所述驱动轴41与传动齿条43的限位齿轮套44构成,所述限位齿轮套44内设置有齿轮腔441和滑道,所述齿轮腔44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配合孔,所述限位齿轮套44通过配合孔套设在所述驱动轴41上且可相对转动,所述驱动齿轮42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轴41上且位于所述齿轮腔441内,所述传动齿条43的一端贯穿滑道且和所述驱动齿轮42相啮合;

所述托架11上焊接有两个固定板113,所述固定板113上开设有回转孔,所述驱动轴41的两端贯穿套设在回转孔内且可转动,所述下弧形板21外弧面侧壁上焊接有腰型滑道212和连接柱213,所述腰型滑道212和所述动力L杆12一端相配合,所述动力L杆12的短臂端和所述传动齿条4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柱213的一端侧壁贯穿焊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柱213通过连接套套设在所述后定位圆轴上且可相对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动力L杆12的长臂端呈U型槽状,所述U型槽内位于口部侧壁上焊接有圆轴,所述圆轴上套设有可回转的耐磨套管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滑槽211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弧形弹簧槽,所述弧形滑条221一侧位于中部位置焊接有复位柱2211,所述复位柱2211位于弧形弹簧槽内,两个所述回位弹簧23位于所述弧形弹簧槽内且一端和所述复位柱2211外边侧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弧形板21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弧形滑槽211,所述螺纹孔内套设有定位螺栓6,所述定位螺栓6的一端和所述弧形滑条221的一侧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轴41通过轴承和所述配合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轴41的两端焊接有旋转把手4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台板3顶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定位孔。

工作原理:首先对需要焊接的大型工件进行上料,手动旋转旋转把手411,由驱动轴41带动驱动齿轮42旋转,驱动齿轮42通过啮合传动带动传动齿条43在限位齿轮套44内的滑道内斜上方运动,传动齿条43的另一端和动力L杆12的短臂端铰接,动力L杆12开始绕前定位圆轴111顺时针旋转,动力L杆12长臂端通过其上的耐磨套管5在腰型滑道212内的滑动推动活动连接组合2上的连接柱213绕后定位圆轴112顺时针旋转实现操作台板3的旋转并呈竖直状态,然后将需要焊接的工件贴合在操作台板3上,借助外部定位销和定位孔的配合将工件固定在操作台板3上,然后手动反向旋转旋转把手411,使操作台板3携带工件反向旋转为水平状,这样就实现大型工件的上料,同时下料也可采用此操作方法,这样无需借助外部起吊设备即可实现单人上料,节省投入,省力;在对工件进行焊接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侧面焊接时,只需要手动推动操作台板3的一侧,和操作台板3连接的上弧形板22利用其底部的两个弧形滑条在下弧形板21上的弧形滑槽211内滑动,进而出现倾斜状,然后借用扳手旋转定位螺栓6,定位螺栓6的一端挤压弧形滑条,可以限制上弧形板22和下弧形板21之间的相对运动,由此可将工件的侧面显露出,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平焊,焊接完毕后,松开定位螺栓,工件处于倾斜状态时,由于复位柱2211对弧形弹簧槽内一侧的回位弹簧23压缩,此时回位弹簧23伸张驱动复位柱2211运动到中间位置,进而使操作台板3重新处于水平位置,同时需要对工件另一侧进行焊接时,同理反向推动操作台板3即可,操作简单,效率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2525.2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465898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B23K 37/047

专利分类号:B23K37/047

范畴分类:25E;

申请人:张粤荣;彭日;韦海全

第一申请人:张粤荣

申请人地址:342300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罗江乡新屋村皂角组019号

发明人:张粤荣;彭日;韦海全

第一发明人:张粤荣

当前权利人:张粤荣;彭日;韦海全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焊接用多功能操作台论文和设计-张粤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