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威:无意识活动的数学公式论文

唐孝威:无意识活动的数学公式论文

应用心理学

摘要考察无意识活动的特性,提出无意识活动的数学公式,包括脑内不同内容的无意识活动项目之间关系的公式,无意识活动的心脑关系的公式,无意识活动的心身关系的公式,无意识活动的心物关系的公式,以及有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之间相互转变条件的公式。

关键词 无意识活动 信息加工 数学公式

脑内存在大量的无意识活动。在无意识活动时,个体脑内有信息加工,但是个体没有相关信息的主观体验。脑内多种多样的无意活动的信息加工是并行进行的,它们竞争注意资源(水仁德等,2003;周仁来,2004)。

但丁韪良也是京师同文馆的教习,其译文表述必须借助中国译员的协助,方能将浸淫传统理学、只识文言文的清朝大员纳入目标读者群的序列。这就给了本土文化的主导意识形态控制译者声音的可乘之机。毕竟以培养中国译员为目标的京师同文馆本身即清政府的官办机构。

本文从脑功能原理出发,在脑的系统水平上考察无意识活动的特性(唐孝威,2003,2008),提出无意识活动的数学公式来描述这些特性。

无意识活动的各种信息加工具有不同的强度。不同强度的无意识活动相应于信息加工脑区(神经环路)激活的不同激活水平。用心理量U表示无意识心智活动的强度。Ui、Uj等分别表示脑内不同内容的无意识活动项目的信息加工的强度。

(1)脑内不同内容的无意识活动项目之间关系的公式。

无意识活动的心物关系的例子是:在意识阈值以下的环境物理刺激引起无意识的心智活动。用U表示无意识信息加工的强度,用P表示环境物理刺激的强度。在简单情况下,U和P之间可能有以下关系:

Ui=mUjr

(1)

(4)无意识活动的心物关系的公式。

a′是比例系数,它包括量纲的变换。

在脑内进行无意识信息加工时,相应的脑区(神经环路)有激活。用U表示无意识信息加工的强度,用A表示无意识加工信息的脑区(神经环路)的激活水平。在简单情况下,U和A之间可能有以下关系:

U=a′A

(2)

(2)无意识活动的心脑关系的公式。

有机农业植物保护是有机农业生产中的重难点,由于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农药或其他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因此,要依据“有机农业生产产品的加工认证规范”,以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的理念开展有机农业植物保护工作。

U=s′logP

经过1978—1985年的反贫困努力,我国的贫困因子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制度约束性贫困转变为区域性条件约束性与贫困户能力约束性贫困。基于此,1986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农村专项扶贫计划,旨在通过专项政策,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措施有: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4年后改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开始以贫困县为重点瞄准扶贫对象;安排了专项扶贫资金等。

U=q′φβ

增密减氮对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鹤宇,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胡树平,赵晓宇(26)

(3)

q′是比例系数,β是幂指数。

m是比例系数,r是幂指数。

在脑内同时进行的、不同内容的无意识心智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由于这些相互作用,项目i和项目j的无意识信息加工的强度Ui和Uj之间可表达为以下关系

无意识活动的心身关系的例子是:脑内无意识信息加工引起身体一定的生理活动。用U表示无意识信息加工的强度,用φ表示相应的身体生理活动的强度。无意识的心身关系中,U和φ之间可能有以下关系:

本文所提的区块链结构如图4所示,区块头包含了版本号、前区块哈希值、时间戳、随机数和该区块哈希值。前一区块哈希值又称为父哈希,用于和前一个区块进行连接,形成链式结构;生成每一个区块的时间就是时间戳;最先找到并正确验证随机数的矿用拥有该区块的记账权;Merkle根中记录了所有交易时所用的信息。

(4)

s′是比例系数。

(3)无意识活动的心身关系的公式。

(5)有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之间的相互转变条件的公式。

当无意识活动项目得到增强,使得与之相应的脑区(神经环路)的激活水平达到意识阈值时,无意识活动项目就转变为有意识活动(唐孝威,20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从之前的通信工具成为生活必需品,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手机的功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许多日常生活中的需求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知识群体,具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很快就成为使用功能强大、个性化、智能化手机的主力军。然而,手机的普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利的一面,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使用手机,尤其是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情况屡禁不止,对大学的教育教学产生较大影响,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上课使用手机已经严重影响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效果,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获取质量,也对课堂教学管理产生严峻挑战。

意识涌现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为:

α>0;β>0;γ>1;γA≥Ac

(5)

α是脑内意识觉醒的支持系统的活动度,β是脑内意识全局传播系统的全局广播度,γ是脑内注意控制系统对脑区(神经环路)激活的增强系数,A是脑区(神经环路)的激活水平,A_c是意识阈值。

当有意识活动项目受到抑制,与之相应的脑区(神经环路)的激活水平降低到意识阈值以下时,有意识活动项目就转变为无意识活动。

随着创新科技的广泛应用,数字出版物的形式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例如,随着增强现实技术(AR)的逐渐成熟,增强现实技术(AR)的图书出版也正在飞速发展。增强现实技术(AR)图书将单调的平面图像、人物角色变为栩栩如生的3D立体形象,给予读者视觉、听觉的直观感受。在国内外大型图书博览会上,这种增强现实技术(AR)图书已经出现,并且吸引了相当的读者群体,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由于实验技术的限制,目前这方面尚无定量的实证研究文献,希望这些数学公式今后得到实验(如内隐学习实验、内隐记忆实验等)的检验。

参考文献

水仁德,丁海杰,&沈模卫.(2003).汉语阈下语义启动无意识机制研究.心理科学,26(6),1025-1029.

唐孝威.(2003).脑功能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

唐孝威.(2008).心智的无意识活动.浙江大学出版社.

唐孝威.(2017).意识定律.应用心理学,23(3),283-286.

周仁来.(2004).阈下知觉研究中觉知状态测量方法的发展与启示.心理科学进展,12(03),321-329.

MathematicalFormulasofUnconsciousActivity

TANGXiao-wei

(Bio-X Laboratory,Department of Physics,and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China)

Abstract

The properties of unconscious activity are discussed and mathematical formulas of unconscious activity are proposed,including the formula of relation between unconscious items with different contents,the formula of mind-brain relation of unconscious activity,the formula of mind-body relation of unconscious activity,the formula of mind-environment relation of unconscious activity,and the formula of the condition of transition between unconscious activity and conscious activity.

Keywords:unconscious activity,information processing,mathematical formulas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020(2019)-01-0095-02

通信作者:唐孝威,男,e-mail:fmrilab@zju.edu.cn。

标签:;  ;  ;  ;  ;  ;  ;  ;  ;  ;  ;  ;  

唐孝威:无意识活动的数学公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