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厂中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论文和设计-张锡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来水厂中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泵、混凝池、陶瓷膜池、抽水泵和清水池;混凝池连接有混凝剂加药泵,用于向混凝池中投入混凝剂以与混凝池内的泥水进行混合反应;混凝池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微孔曝气装置,所述陶瓷膜池内设置有陶瓷膜组件,陶瓷膜组件包括设置于陶瓷膜池内底壁的第二微孔曝气装置和第二微孔曝气装置上方的陶瓷膜片阵列,第一微孔曝气装置与第二微孔曝气装置连接鼓风装置;气体经所述鼓风装置送入到所述混凝池和所述陶瓷膜池中。该设备占地面积小,可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出水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实现泥水回收利用,节约淡水资源。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来水厂中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泵、混凝池、陶瓷膜池、抽水泵和清水池;所述混凝池连接有混凝剂加药泵,用于向所述混凝池中投入混凝剂以与混凝池内的泥水进行混合反应;所述混凝池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微孔曝气装置,所述陶瓷膜池内设置有陶瓷膜组件,陶瓷膜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膜池内底壁的第二微孔曝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微孔曝气装置上方的陶瓷膜片阵列,所述第一微孔曝气装置与所述第二微孔曝气装置连接鼓风装置;气体经所述鼓风装置送入到所述混凝池和所述陶瓷膜池中;泥水通过进水泵进入到混凝池,在第一微孔曝气装置的曝气搅拌下,泥水与混凝剂进行充分混合并形成絮体,同时促进泥水中的微生物生长;经混凝后的泥水进入到陶瓷膜池中,在抽水泵产生的负压作用下,混凝后的泥水经陶瓷膜片进行过滤净化,净化后的水进入到陶瓷膜片内腔中并由抽水泵抽至清水池中;在所述第二微孔曝气装置的曝气作用下,气体对所述陶瓷膜表面进行吹扫,同时将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

设计方案

1.一种自来水厂中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泵、混凝池、陶瓷膜池、抽水泵和清水池;所述混凝池连接有混凝剂加药泵,用于向所述混凝池中投入混凝剂以与混凝池内的泥水进行混合反应;所述混凝池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微孔曝气装置,所述陶瓷膜池内设置有陶瓷膜组件,陶瓷膜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膜池内底壁的第二微孔曝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微孔曝气装置上方的陶瓷膜片阵列,所述第一微孔曝气装置与所述第二微孔曝气装置连接鼓风装置;气体经所述鼓风装置送入到所述混凝池和所述陶瓷膜池中;

泥水通过进水泵进入到混凝池,在第一微孔曝气装置的曝气搅拌下,泥水与混凝剂进行充分混合并形成絮体,同时促进泥水中的微生物生长;

经混凝后的泥水进入到陶瓷膜池中,在抽水泵产生的负压作用下,混凝后的泥水经陶瓷膜片进行过滤净化,净化后的水进入到陶瓷膜片内腔中并由抽水泵抽至清水池中;在所述第二微孔曝气装置的曝气作用下,气体对所述陶瓷膜表面进行吹扫,同时将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片阵列为平板陶瓷膜片阵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池与所述清水池之间还设置有反冲洗泵与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监测所述陶瓷膜片的工作压差;当所述压力表超过阈值时,所述反冲洗泵将清水池内的清水反抽至所述陶瓷膜片的内腔中,并对所述陶瓷膜片的表面进行清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片阵列还连接有清洗剂加药泵,所述清洗剂加药泵用于向所述陶瓷膜片内腔中投入清洗剂以清洗其内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剂包括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硫酸铝、明矾、硫酸亚铁、三氯化铁、聚合硫酸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装置为磁悬浮式鼓风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曝气装置的曝气孔径为0.5-1.0cm,所述第二微孔曝气装置的曝气孔径为0.2-0.4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膜片阵列两侧的导流栅,所述导流栅使水流以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水平方向穿过所述陶瓷膜片阵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栅包括多个向上倾斜设置的百叶窗条。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来水厂中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自来水厂,排泥水主要来自沉淀池排泥水和砂滤池反冲洗排水,这部分泥水占自来水厂总产水量的4-7%左右。以我国每天2亿吨自来水供水规模计算,每天排泥水规模达到1100万吨\/日,由此每年浪费水资源达到40亿吨\/年,因此排泥水直接排放是对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排泥水中含有各种污染物,包括颗粒物、氨氮、有机物、病菌等,其显著特点是浊度高、含固量大等,具有比较高的生态风险。

在我国,许多自来水厂的排泥水没有经过适当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这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影响河流和湖泊水环境生态。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国社会和政府重视,排泥水的处理和回收势在必行。

我国许多水厂也建立了泥水回收处理设施,主要技术包括沉淀、离心脱水等。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和设施,占地面积比较大,处理后的水质不能达到自来水标准,不能直接回收使用;其回流到自来水厂前端,又影响自来水厂正常运行。

因此,对于自来水厂排泥水回收处理,需要新型技术设备,要求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有效,出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来水厂中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该设备占地面积小,可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出水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实现泥水回收利用,节约淡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来水厂中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泵、混凝池、陶瓷膜池、抽水泵和清水池;所述混凝池连接有混凝剂加药泵,用于向所述混凝池中投入混凝剂以与混凝池内的泥水进行混合反应;所述混凝池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微孔曝气装置,所述陶瓷膜池内设置有陶瓷膜组件,陶瓷膜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膜池内底壁的第二微孔曝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微孔曝气装置上方的陶瓷膜片阵列,所述第一微孔曝气装置与所述第二微孔曝气装置连接鼓风装置;气体经所述鼓风装置送入到所述混凝池和所述陶瓷膜池中;泥水通过进水泵进入到混凝池,在第一微孔曝气装置的曝气搅拌下,泥水与混凝剂进行充分混合并形成絮体,同时促进泥水中的微生物生长;经混凝后的泥水进入到陶瓷膜池中,在抽水泵产生的负压作用下,混凝后的泥水经陶瓷膜片进行过滤净化,净化后的水进入到陶瓷膜片内腔中并由抽水泵抽至清水池中;在所述第二微孔曝气装置的曝气作用下,气体对所述陶瓷膜表面进行吹扫,同时将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

优选地,所述陶瓷膜片阵列为平板陶瓷膜片阵列。

优选地,所述陶瓷膜池与所述清水池之间还设置有反冲洗泵与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监测所述陶瓷膜片的工作压差;当所述压力表超过阈值时,所述反冲洗泵将清水池内的清水反抽至所述陶瓷膜片的内腔中,并对所述陶瓷膜片的表面进行清洗。

进一步优选,所述陶瓷膜片阵列还连接有清洗剂加药泵,所述清洗剂加药泵用于向所述陶瓷膜片内腔中投入清洗剂以清洗其内腔。

更进一步优选,所述清洗剂包括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硫酸铝、明矾、硫酸亚铁、三氯化铁、聚合硫酸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鼓风机为磁悬浮式鼓风机;所述第一微孔曝气装置的曝气孔径为0.5-1.0cm,所述第二微孔曝气装置的曝气孔径为0.2-0.4mm。

优选地,所述陶瓷膜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膜片阵列两侧的导流栅,所述导流栅使水流以垂直于所述气流方向的水平方向穿过所述陶瓷膜片阵列。

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流栅包括多个向上倾斜设置的百叶窗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混凝池、陶瓷膜池与清水池集成在一起,占地面积小,另在混凝池和陶瓷膜池中设置微孔曝气装置,从而将泥水曝气混凝、泥浆生物反应及陶瓷膜超滤一体化集成,保证泥水回收处理过程稳定高效进行,出水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实现泥水回收利用,节约淡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陶瓷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举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物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来水厂中泥水回收处理一体化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泵1、混凝池4、陶瓷膜池8、抽水泵17和清水池19。进水泵1和混凝池之间设置进水电动阀门2和进水流量计3;抽水泵17和清水池19之间设置出水电动阀门16和出水流量计15。

混凝池4连接有混凝剂加药泵21,混凝剂加药泵21与混凝剂储罐20连接。混凝池4的内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微孔曝气装置5;陶瓷膜池8内设置有陶瓷膜组件,陶瓷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膜池内底壁的第二微孔曝气装置12和所述第二微孔曝气装置上方的陶瓷膜片阵列9;第一微孔曝气装置5和第二微孔曝气装置12分别通过第一曝气阀6和第二曝气阀13与鼓风装置24连接;在鼓风装置24的出风口,还设置有压力表25、空气阀门26以及气体流量计27。气体经鼓风装置送入到混凝池的第一微孔曝气装置5和陶瓷膜池的第二微孔曝气装置12中,并以小气泡的形式排出并向上流动;第一微孔曝气装置的曝气孔径为0.5-1.0cm,第二微孔曝气装置的曝气孔径为0.2-0.4mm。鼓风装置优选为磁悬浮式鼓风机;气体为含有氧气的气体,比如空气或氧气。

如图1所示,陶瓷膜片阵列9由若干并行设置的陶瓷膜片组成,本实施例中采用平板陶瓷膜片,其孔径为50-100nm,材质为Al2<\/sub>O3<\/sub>或ZrO2<\/sub>。平板陶瓷膜片的表面密布微孔,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泥水中的小分子物质(比如清水)透过膜进入到陶瓷膜片的内腔,大分子物质被截留在膜片外面。陶瓷膜片阵列9的内腔统一与出水阀10连接,进而与抽水泵17连接。在出水阀10的出口还连接有压力表11,用于监测陶瓷膜片的工作压差。在陶瓷膜池8的底部,还安装有液位计28,用于监测陶瓷膜池的水位。

在陶瓷膜池8与清水池19之间还设置有反冲洗泵18,反冲洗泵18用于在压力表11超过一定阈值后,将清水池19中的清水反抽至陶瓷膜片的内腔中,并对陶瓷膜片的表面进行清洗。

另外,陶瓷膜片还连接有清洗剂加药泵23,清洗剂加药泵23与清洗剂储罐22连接。清洗剂加药泵23用于当压力表11超过一定阈值后,向陶瓷膜片内腔中投入清洗剂以清洗其内腔。

混凝池4和陶瓷膜池8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排空阀7和第二排空阀14,用于将池内的泥水进行排空。

如上各装置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自动控制系统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PLC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该泥水回收处理一体化设备的自动化运行管理。

根据本实施例中混凝池与陶瓷膜池的位置关系,并保证合理的水流动力学要求和陶瓷膜片表面气流擦洗的效果,降低陶瓷膜组件装置制造费用和运行成本,本实施例中的陶瓷膜组件100,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包括:承托架101、定位插槽108、支撑架107、陶瓷膜片109、集水管106、导流栅102、顶板103、定位滑槽104、吊环105和第二微孔曝气装置12。

其中,承托架101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定位插槽108,多个陶瓷膜片109平行逐一插入定位插槽108中组成图1中的陶瓷膜片阵列9,各陶瓷膜片之间的间隙距离为2-4cm,陶瓷膜尺寸为:高103-107cm,宽24-26cm,厚2.5-3.5mm。然后,如图2所示,在第一块陶瓷膜片和最后一块陶瓷膜片的外侧(图中前、后方向)固定安装支撑架107,并和承托架101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

在陶瓷膜片阵列的两侧(图中左、右方向)设置导流栅102,每一侧的导流栅102,其总宽度为200cm,总高度为170cm;导流栅102由多个宽度为2-5cm、长度为2090-2110cm、厚度为0.3-6cm的合金铝材质的百叶窗条组成。各百叶窗条并非平行于水平面设置,而是倾斜设置,其向上倾斜35°左右,且两两百叶窗条之间的垂直间距为2cm。所述导流栅能够允许待处理的水或污水以水平流动方式穿过陶瓷膜片阵列。

在承托架101的下方设置第二微孔曝气装置12,第二微孔曝气装置为一根穿孔管,穿孔管的材质为聚氯乙烯材质,穿孔管的直径为10-20cm;所述穿孔管的长度方向与陶瓷膜片阵列的排列方向相同(如图所示的前后方向)。在穿孔管的两侧斜下方45°角位置各设置有一排微孔111,微孔的直径为0.2-0.4mm;穿孔管与鼓风装置连接,气体由鼓风装置送入到穿孔管内,并由微孔释放气泡,气泡在鼓风装置的推力作用下,从微孔释放出来的气泡先向下运动,然后再垂直向上流动,并对陶瓷膜片的表面进行空气曝气。通过将微孔111设置于穿孔管的斜下方,可以使得释放出的气泡更均匀、更分散。当气泡侧向流动触碰到导流栅102时,则向内侧反弹,以避免流出导流栅之外。

在陶瓷膜片阵列以及支撑架107的上方,还设置有顶板103,顶板103上设置有定位滑槽104、吊环105和集水管106,定位滑槽104用于将陶瓷膜组件100与陶瓷膜池进行固定,吊环105用于起吊陶瓷膜组件100的起吊安装,或者用于起吊检修。集水管106与各陶瓷膜片的内腔连接,用于将过滤后获得的清水汇集到集水管106内,并通过抽水泵输出到清水池。

如上的陶瓷膜组件100,待处理的水或污水在导流栅的作用下横向流动,而曝气装置产生的气体从下往上进行流动,与水流方向垂直,有效克服了传统陶瓷膜组件装置的局限性,保证合理的水流动力学要求和陶瓷膜表面气流擦洗的效果,降低陶瓷膜组件装置制造费用和运行成本。

通过如上的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将排泥水进行回收处理的工艺如下:

排泥水通过进水泵1进入到混凝池4中;通过药剂投加泵21,往混凝池4中投入混凝剂,所述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硫酸铝、明矾、硫酸亚铁、三氯化铁、聚合硫酸铁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时,鼓风装置24向第一微孔曝气装置5中通入含氧气体,通过第一微孔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因其曝气孔径相对较大,能够用曝气作为搅拌方式,相比于其他的搅拌方式,其混合效果更好也更方便;混凝池中通过第一曝气阀6将气水比例调节为4:1,促进混凝剂和泥水充分混合,中和zeta电位,使泥水颗粒脱稳,形成絮体;另外,通过曝气提高溶解氧浓度,促进微生物繁殖生长,提高微生物量,为后续的生物降解反应做好准备。

混凝池4中泥浆混合反应以后,进入与混凝池连接的陶瓷膜池8中,其泥浆浓度最高可达到30000mg\/L。鼓风装置24向第二微孔曝气装置12中通入含氧气体,通过第二微孔曝气装置进行曝气。陶瓷膜池中将第二曝气阀12将气水比例调节为9:1,相较于混凝池中,其气水比例提高,且曝气孔径变得更小,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曝气效率,提升水中溶解氧浓度,更有利于微生物的快速生长。通过第二微孔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具有如下效果:第一,含氧气体向上流动,对泥水进行充分搅拌以避免泥浆沉淀;第二,含氧气体对陶瓷膜表面进行吹扫,避免泥浆粘附在陶瓷膜表面;第三,通过氧气对亚铁和锰离子进行氧化,形成颗粒态的氢氧化铁或氢氧化锰沉淀;第四,为微生物提供氧气,将氨氮转化成为硝酸盐,将有机污染物降解成二氧化碳等。经过曝气作用,小分子的无机物被转化成沉淀,大分子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剩下的小分子仅剩水;平板陶瓷膜片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对经过曝气作用的泥浆水进行过滤,陶瓷膜将泥沙颗粒等大分子物质以及细菌截留在膜外,清洁的水进入到陶瓷膜内腔中,从而获得清洁并消毒的清水,且清水经抽水泵17转移到清水池19中。

当陶瓷膜片的跨膜压差达到30kPa时,停止抽水泵17的工作,切换到反冲洗泵18与清水池19连接,利用清水池的水对所述陶瓷膜片进行反向清洗,使附着在陶瓷膜片表面的沉淀物脱落,避免陶瓷膜片的滤孔被堵塞,进而恢复膜通量。如果所述清水反冲洗仍不能恢复膜通量,则切换到清洗剂加药泵23,将清洗剂注入陶瓷膜片的内腔中以进行化学清洗;清洗剂包括次氯酸钠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且将泥水曝气混凝、泥浆生物反应及陶瓷膜超滤一体化集成,保证泥水回收处理过程稳定高效进行,另外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出水水质稳定并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采用曝气方式,搅拌充分,氧化去除铁和锰离子,生物反应去除氨氮和有机污染物,陶瓷膜片过滤去除浊度和细菌,实现多功能技术一体化集成,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运行成本;(3)平板陶瓷膜片机械强度高,耐污染能力强;(4)平板陶瓷膜片寿命长达20年;(5)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高。

实施例1

从某自来水厂采集排泥水,其浊度为1530-17360NTU,铁离子浓度7.8-56mg\/L,锰离子浓度1.57-15.3mg\/L,氨氮浓度为0.72-2.25mg\/L,CODMn<\/sub>为149-511mg\/L。

将泥水放置到现有的未具备空气曝气的陶瓷膜池中,直接进行陶瓷膜过滤;测试结果表明,其工作膜通量为20L\/m2<\/sup>-h(简称LMH)。而将泥水放置到如图1所示的具备空气曝气的陶瓷膜池中,采用空气曝气,气水比为9:1,则工作膜通量为35LMH,亦即膜通量提高了75%。

另外,将该自来水厂的排泥水通过进水泵泵入到混凝池中,经泥浆混合反应后,进入到与混凝池连接的陶瓷膜池中进行过滤。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数量分别为5、10、20和50mg\/L,图1中陶瓷膜片的工作通量分别提高到35、40、60、65LMH,膜通量得到显著改善。

泥水初始浊度为1530-17360NTU,在连续向混凝池和陶瓷膜池泵入泥水情况下,分别在第4、8、12、16小时取样,测定出水浊度,都是0.4NTU,满足自来水标准限值1NTU要求。

对于铁离子和锰离子,初始浓度范围分别是7.8-56mg\/L和1.57-15.3mg\/L,在在第4、8、12、16小时取样分析,出水铁离子浓度分别是0.11、0.12、0.08和0.07mg\/L,而出水锰离子浓度分别是0.025、0.02、0.0.012、0.014mg\/L,满足自来水标准限值对于铁离子为0.3mg\/L和对于锰离子为0.1mg\/L要求。

对于泥水中氨氮浓度为0.72-2.25mg\/L,分别在第4、8、12、16小时取样分析,出水氨氮浓度分别是0.05、0.11、0.03、0.02mg\/L,满足自来水标准限值0.5mg\/L要求。

对于泥水CODMn<\/sub>为149-511mg\/L,分别在第4、8、12、16小时取样分析,出水CODMn<\/sub>分别是2.4、2.5、2.55、2.35mg\/L,满足自来水标准限值3mg\/L要求,其平均去除率为99%以上。这也说明,泥水中CODMn<\/sub>类物质主要是颗粒态的,易被陶瓷膜过滤截留。

实施例2

从另一个城市自来水厂采集泥水进行检测分析,其浊度为500-700NTU左右,铁离子和锰离子浓度范围分别是3.15-5.25mg\/L和1.25-2.5mg\/L,氨氮浓度为0.54-1.13mg\/L,CODMn<\/sub>浓度为8-23mg\/L。

将泥水放置到现有的未具备空气曝气的陶瓷膜池中,直接进行陶瓷膜过滤;测试结果表明,其工作膜通量为20L\/m2<\/sup>-h(简称LMH)。而将泥水放置到如图1所示的具备空气曝气的陶瓷膜池中,采用空气曝气,气水比为9:1,则工作膜通量为35LMH。

另外,将该自来水厂的排泥水通过进水泵泵入到混凝池中,经泥浆混合反应后,进入到与混凝池连接的陶瓷膜池中进行过滤。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数量分别为5、10、20和50mg\/L,图1中陶瓷膜片的工作通量分别提高到35、40、60、90LMH,膜通量改善非常显著。

泥水初始浊度为500-700NTU,在连续向混凝池和陶瓷膜池泵入泥水情况下,分别在第4、8、12、16小时取样,测定出水浊度,都是0.2NTU左右,满足自来水标准限值1NTU要求。

对于铁离子和锰离子,初始浓度范围分别是3.15-5.25mg\/L和1.25-2.5mg\/L,在在第4、8、12、16小时取样分析,出水铁离子浓度分别是0.18、0.11、0.13和0.09mg\/L,而出水锰离子浓度分别是0.015、0.018、0.0.013、0.011mg\/L,满足自来水标准限值对于铁离子为0.3mg\/L和对于锰离子为0.1mg\/L要求。

对于泥水中氨氮浓度为0.54-1.13mg\/L,分别在第4、8、12、16小时取样分析,出水氨氮浓度分别是0.16、0.14、0.13、0.08mg\/L,满足自来水标准限值0.5mg\/L要求。

对于泥水CODMn<\/sub>为8-23mg\/L,分别在第4、8、12、16小时取样分析,出水CODMn<\/sub>分别是1.8、1.7、1.4、1.1mg\/L,满足自来水标准限值3mg\/L要求,其平均去除率为90%以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自来水厂中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9507.9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721783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C02F9/04

专利分类号:C02F9/04

范畴分类:申请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华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张家港市华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申请人地址: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清华校区

发明人:张锡辉;范小江;刘楚

第一发明人:张锡辉

当前权利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代理人:江耀纯

代理机构:44223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自来水厂中泥水回收处理的一体化设备论文和设计-张锡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