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浸膏论文_陈晓红,何世伟,沈称意,蔡美强,金米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雷公藤浸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浸膏,雷公藤,液相,高效,乙酸乙酯,色谱,溶剂。

雷公藤浸膏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红,何世伟,沈称意,蔡美强,金米聪[1](2013)在《LC-MS法同时测定雷公藤浸膏中雷公藤新碱和雷公藤碱戊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准确的雷公藤浸膏中雷公藤新碱和雷公藤碱戊含量的LC-MS法。方法雷公藤浸膏样品经氯仿溶解后用稀盐酸(2.0 mol·L~(-1))溶液提取,上清液移入Oasis(?)MCX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然后样品在Zorbax Plus RRHD C_(18)柱(50 mm×2.1 mm,1.8μm)上,以醋酸铵缓冲液[0.05%醋酸-酸酸铵溶液(5 mmol·L~(-1))]-乙腈(30:70)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应用LC-MS法,在大气压化学电离正离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下测定,雷公藤新碱和雷公藤碱戊的定量离子分别为m/z806和m/z 779。结果雷公藤新碱和雷公藤碱戊的绝对回收率为87.0%~97.5%,在含量1.0~200.0μg·kg~(-1)内均具有良好线性,日内RSD均<9.8%,日间RSD均<14.7%,定量检出限均为1.0μg·kg~(-1)。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干扰少、特异性好,可用于雷公藤浸膏中雷公藤新碱和雷公藤碱戊含量的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学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彭义平,晏哲,杭智辉[2](2011)在《黄藤浸膏片中雷公藤内酯醇含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藤浸膏片为雷公藤药材经水煎煮的浓缩浸膏与雷公藤细粉制成颗粒压制而成的片剂。为本院验方制剂,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雷公藤的化学成分复杂,含有生物碱、二萜、叁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等70多种,仅二萜类化合物就有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乙素、雷公藤丙素、雷公藤酮、雷公藤内(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11年09期)

陈晓红,蔡美强,金米聪[3](2011)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雷公藤浸膏中4种倍半萜类生物碱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可靠的雷公藤浸膏中4种倍半萜类雷公藤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雷公藤浸膏样品经氯仿溶解后用稀盐酸(2.0 mol·L~(-1))提取,Waters Oasis.MCX小柱进行净化,以0.05%(V/V)醋酸-醋酸铵溶液(5 mmol·L~(-1))/乙腈(45/55,V/V)为流动相,采用Zorbax SB C_(18)柱(250mm×4.6mm,5μm)分离,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正离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测定,雷公藤春碱、雷公藤定碱、雷公藤吉碱和雷公藤次碱的定量离子分别为m/z874、884、858和868。结果 4种雷公藤生物碱的绝对回收率为86.5%~96.0%,质量浓度在1.0~200.0μg·L~(-1)内具有良好线性,批内RSD<7.4%,批间RSD<9.3%,定量检出限均为1.0μg·kg~(-1)。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干扰少、特异性好,可用于雷公藤浸膏中4种倍半萜类雷公藤生物碱含量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学杂志》期刊2011年02期)

白洁,杨更亮,李保芝,王利娟,费美玲[4](2005)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鉴别雷公藤生药和浸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雷公藤甲素进行了鉴别,色谱条件C18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18nm,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60∶40(V/V)和甲醇水—5050(V/V);通过实验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鉴定出雷公藤甲素的方法,为生药真伪的快速鉴别及药品的质量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常雪灵,陈华兵,徐辉碧,杨祥良,蒙缔亚[5](2003)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雷公藤浸膏中甲素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液固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浸膏(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甲素含量的方法。用LichrospherC18色谱柱,以甲醇∶水=60∶40(V/V)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8nm。方法回收率为99.4%,变异系数为0.53%,方法快速,重现性及准确度能满足雷公藤浸膏中甲素含量测定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柏学东,张理星,陈涛,李冠忠,王学海[6](2003)在《醋酸乙酯提取雷公藤浸膏后的溶剂回收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提高雷公藤浸膏提取后的醋酸乙酯回收量 ,降低生产成本。方法 :向醋酸乙酯提取雷公藤浸膏后的药渣中 ,加入 3倍量饱和食盐水常压蒸馏回收醋酸乙酯 ,回收后的含水醋酸乙酯用无水硫酸钠处理。结果 :处理后的醋酸乙酯可重复使用 ,溶剂回收率达 85 %以上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结论 :此法完全适合于大生产(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03年03期)

柏学东,陈涛,李冠忠,王学海,张卫国[7](2002)在《乙酸乙酯提取雷公藤浸膏后的溶剂回收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雷公藤浸膏提取过程中 ,采用加入 3倍量饱和食盐水常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 ,回收后的含水乙酸乙酯用无水硫酸钠处理后可重复使用 ,溶剂回收率达 85 %以上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工业》期刊2002年01期)

黄芒莉,夏义武,熊玮,吴亦帆[8](2000)在《雷公藤地上部分浸膏的抗炎、镇痛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大、小鼠对雷公藤地上部分浸膏进行抗炎、镇痛研究。结果表明 :雷公藤地上部分浸膏对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炎症、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弗氏完全佐剂所诱发的大鼠原发性病变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对继发性病变也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还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00年02期)

李昌,王可信[9](1991)在《小剂量雷公藤加莨菪浸膏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7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院自1986年6月至1989年8月,用小剂量雷公藤治疗67例类风湿关节炎住院病人,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本组按蒋民主提出的标准:1.3个肢体的关节有肿胀,活动受限,关节强直,并至少有对侧的一相应关节有类似病变,经观察持续6周以上;2.X线改变;3.类风湿因子阳性。以上有两项即可诊断者计67例,男40例,女27例;年龄13~63岁(本文来源于《福建医药杂志》期刊1991年03期)

王玉玺,李汉保,王曙东,赵仲坤,翟守道[10](1990)在《影响雷公藤水浸膏片疗效的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七十年代始,我院使用安徽产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及皮肤科疾病,取得了肯定疗效。病人既为疾病康复而欣喜,也为服用汤药不便而苦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将雷公藤进行水提取,制成水浸膏片,每片折合生药4g。投放临床后,病人反映欠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1990年02期)

雷公藤浸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藤浸膏片为雷公藤药材经水煎煮的浓缩浸膏与雷公藤细粉制成颗粒压制而成的片剂。为本院验方制剂,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雷公藤的化学成分复杂,含有生物碱、二萜、叁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等70多种,仅二萜类化合物就有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乙素、雷公藤丙素、雷公藤酮、雷公藤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雷公藤浸膏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晓红,何世伟,沈称意,蔡美强,金米聪.LC-MS法同时测定雷公藤浸膏中雷公藤新碱和雷公藤碱戊含量[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3

[2].彭义平,晏哲,杭智辉.黄藤浸膏片中雷公藤内酯醇含量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1

[3].陈晓红,蔡美强,金米聪.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雷公藤浸膏中4种倍半萜类生物碱含量[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1

[4].白洁,杨更亮,李保芝,王利娟,费美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鉴别雷公藤生药和浸膏[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

[5].常雪灵,陈华兵,徐辉碧,杨祥良,蒙缔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雷公藤浸膏中甲素的含量[J].分析科学学报.2003

[6].柏学东,张理星,陈涛,李冠忠,王学海.醋酸乙酯提取雷公藤浸膏后的溶剂回收工艺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

[7].柏学东,陈涛,李冠忠,王学海,张卫国.乙酸乙酯提取雷公藤浸膏后的溶剂回收工艺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2002

[8].黄芒莉,夏义武,熊玮,吴亦帆.雷公藤地上部分浸膏的抗炎、镇痛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0

[9].李昌,王可信.小剂量雷公藤加莨菪浸膏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7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1

[10].王玉玺,李汉保,王曙东,赵仲坤,翟守道.影响雷公藤水浸膏片疗效的因素[J].中国中药杂志.1990

论文知识图

:微乳剂配制示意图二Fig.8-1Technol...%雷公藤提取物乳油Fig225%extraetsof...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示意图对雷公藤甲素保留率的影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1L)示意图化合物1~9的结构

标签:;  ;  ;  ;  ;  ;  ;  

雷公藤浸膏论文_陈晓红,何世伟,沈称意,蔡美强,金米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