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栅微阵列制备与特性研究

偏振光栅微阵列制备与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偏振成像提供人类视觉系统无法察觉的偏振信息。当前高分辨率下的偏振成像传感器可以实现从线偏振光中提取一系列完整的偏振特性,同时得到目标物更多的偏振信息。偏振片是偏振成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入射光的遮蔽和透射。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亚波长金属光栅已被证明是具有良好偏振特性的光学元件。这种偏振光栅由于其体积小、易于集成,在偏振成像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利用电子束曝光技术与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制备偏振光栅微阵列,并研究其偏振特性。首先,本文概述了偏振光栅微阵列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目前的研究和发展现状,以及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并对分析偏振光栅偏振特性的等效介质理论和设计偏振光栅结构的斯托克斯理论进行了论述。其次,在工艺制造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束曝光技术与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详细介绍了电子束曝光系统,并分析了电子束曝光技术的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和参数设置,以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总结了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技术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和影响因素。并利用电子束曝光技术制备不同周期的偏振光栅微阵列、同周期不同曝光剂量的偏振光栅微阵列。同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与扫描电镜对偏振光栅微阵列进行了表征,通过两者表征后的形貌图分析计算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过程中铝与光刻胶的刻蚀比。同时也介绍了聚焦离子束刻蚀系统,研究了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实现的功能优势、制备流程和相应参数设置,以及各工艺参数的影响。并利用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制造不同深宽比的偏振光栅微阵列、以及相邻两层光栅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错位位移构成的双层偏振光栅微阵列。最后在偏振性能测试方面,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偏振光栅微阵列的性能检测系统,分别对不同周期、不同曝光剂量、不同深宽比的偏振光栅微阵列进行性能检测及分析,同时分析相邻两层光栅结构水平方向上错位位移不同对双层偏振光栅微阵列的性能影响,并给出了计算偏振光栅微阵列性能参数消光比与最大偏振透过率的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偏振光栅微阵列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铝金属光栅的偏振特性理论与结构设计
  •   2.1 光栅的偏振特性
  •     2.1.1 等效介质理论
  •     2.1.2 偏振光栅微阵列的结构设计
  •   2.2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束——ICP刻蚀技术制备偏振光栅微阵列
  •   3.1 电子束-ICP刻蚀技术制造光栅结构
  •   3.2 电子束曝光工艺
  •     3.2.1 电子束曝光概述
  •     3.2.2 电子束曝光工艺的主要流程
  •     3.2.3 实验结果分析
  •     3.2.4 电子束曝光工艺参数的影响
  •   3.3 ICP刻蚀工艺
  •     3.3.1 ICP刻蚀工艺概述
  •     3.3.2 ICP刻蚀工艺的主要流程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4 ICP刻蚀工艺参数的影响
  •   3.4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偏振光栅微阵列
  •     3.4.1 原子力显微镜简介
  •     3.4.2 实验步骤
  •     3.4.3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制备偏振光栅微阵列
  •   4.1 聚焦离子束刻蚀工艺
  •     4.1.1 聚焦离子束刻蚀概述
  •     4.1.2 聚焦离子束刻蚀主要流程
  •     4.1.3 实验结果分析
  •   4.2 聚焦离子束刻蚀工艺参数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偏振光栅微阵列的性能检测及分析
  •   5.1 引言
  •   5.2 偏振光栅微阵列性能检测
  •   5.3 光栅结构参数对偏振性能的影响
  •     5.3.1 深宽比对偏振性能的影响
  •     5.3.2 周期对偏振性能的影响
  •     5.3.3 曝光剂量对偏振性能的影响
  •     5.3.4 相位对偏振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陈星

    导师: 宋贵才,王作斌

    关键词: 偏振成像,偏振光栅微阵列,电子束曝光,聚焦离子束刻蚀,双层偏振光栅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物理学

    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

    基金: 欧盟地平线计划EUH2020–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FabSufWARNos.2016YFE0112100and644971),欧盟地平线计划EUH2020–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MNR4SCellNos.2017YFE0112100and734174)

    分类号: O436.3

    总页数: 57

    文件大小: 3260K

    下载量: 173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新型金属光栅结构透射增强特性研究[J]. 光通信技术 2017(03)
    • [2].基于FDTD的光栅结构模型设计[J]. 包装工程 2015(07)
    • [3].基于光栅结构的砷化镓高效率吸收层设计[J]. 发光学报 2013(06)
    • [4].纳秒激光刻蚀玻璃基质铬薄膜直写微光栅结构[J]. 光子学报 2009(02)
    • [5].基于光栅滤波效应的测速方法研究[J]. 激光杂志 2018(02)
    • [6].薄膜太阳电池二元光栅结构[J]. 半导体光电 2012(05)
    • [7].铝基微结构光栅几何参数反演[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7(11)
    • [8].一维光栅结构中电场分布的计算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02)
    • [9].大面积银微纳光栅的制备及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特性研究[J]. 电镀与涂饰 2019(07)
    • [10].光栅结构金薄膜的异常光透射研究[J]. 科技视界 2018(07)
    • [11].底表面光栅结构对于红外热探测器效率影响的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7(04)
    • [12].基于复合型光栅组合的多色集束匀滑方案[J]. 光学学报 2018(08)
    • [13].基于FDTD方法的光栅结构光谱特性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1)
    • [14].平面波导系统中线性光栅的设计与分析[J]. 光电子技术 2018(04)
    • [15].用于应力测量的可调谐光栅[J]. 光学精密工程 2018(07)
    • [16].金属光栅结构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影响[J]. 中国激光 2013(11)
    • [17].硅基相移啁啾切趾光栅的光谱特性分析[J]. 光通信研究 2017(06)
    • [18].基于介质光栅导模共振的多频率点的单向通光[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19].利用激光干涉的方法制备亚微米光栅结构图形衬底[J].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2(01)
    • [20].金属/介质/金属光栅结构强化吸收特性[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02)
    • [21].一种敏感位移的光栅结构优化分析[J]. 光通信研究 2020(05)
    • [22].金属光栅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偏振依赖性研究[J]. 光散射学报 2018(01)
    • [23].二维光栅制备及衍射特性研究[J]. 大学物理实验 2018(04)
    • [24].三层亚波长光栅结构的透射特性(英文)[J].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2013(05)
    • [25].双层局部非对称光栅的偏振无关宽带反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26].一维弯曲光栅的泰伯效应[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27].基于光栅结构光双目视觉的动态三维测量方法研究[J]. 中国测试 2018(09)
    • [28].偏振无关多齿谐振光栅反射镜的参数分析[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8(04)
    • [29].基于铋纳米颗粒的自由沉降法制作X射线吸收光栅[J]. 光子学报 2019(10)
    • [30].大口径融石英光栅反射衍射的SBS损伤分析[J]. 中国激光 2018(01)

    标签:;  ;  ;  ;  ;  

    偏振光栅微阵列制备与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