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论文和设计-林书竹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包括墙身管柱、基础及管顶绿植,所述墙身管柱有多个,多个所述墙身管柱安装于所述基础上,所述墙身管柱顶端铺设有管顶绿植;所述墙身管柱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翼板,所述墙身管柱内的下部回填渣石,所述墙身管柱内的上部回填土壤。具有结构简单、节约建材、节省土地、施工快速且造价低的特点,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变化,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布置型式多变,生态美观,水土保持效果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身管柱(1)、基础(2)及管顶绿植(3),所述墙身管柱(1)有多个,多个所述墙身管柱(1)安装于所述基础(2)上,所述墙身管柱(1)顶端铺设有管顶绿植(3);所述墙身管柱(1)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翼板(11),所述墙身管柱(1)内的下部回填渣石(4),所述墙身管柱(1)内的上部回填土壤(5)。

设计方案

1.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身管柱(1)、基础(2)及管顶绿植(3),所述墙身管柱(1)有多个,多个所述墙身管柱(1)安装于所述基础(2)上,所述墙身管柱(1)顶端铺设有管顶绿植(3);

所述墙身管柱(1)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翼板(11),所述墙身管柱(1)内的下部回填渣石(4),所述墙身管柱(1)内的上部回填土壤(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身管柱(1)之间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安装于基础(2)上,且所述挡板(6)抵靠在每个所述墙身管柱(1)的翼板(11)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墙身管柱(1)中,其中一个所述墙身管柱(1)的翼板(11)侧面抵靠在另一个所述墙身管柱(1)的翼板(11)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墙身管柱(1)中,每个所述墙身管柱(1)的翼板(11)的端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墙身管柱(1)中,每个所述墙身管柱(1)的管柱主体的外壁彼此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墙身管柱(1)中,其中一个所述墙身管柱(1)的翼板(11)的端部与另一个所述墙身管柱(1)的管柱主体的外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身管柱(1)为圆形管柱或多边形管柱。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身管柱(1)采用钢丝网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2)采用浆砌石或现浇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管顶绿植(3)采用灌木或藤蔓植物。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修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土综合整治、水利公路、城市建设及环境修复等工程技术领域常采用挡土墙,其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衡重式挡土墙等等,按所用材料可分为浆砌石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和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以及其他各种预制砌块挡土墙等,种类繁多,上述挡土墙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材料消耗量大、占地多、造价高、施工慢、浪费人工且不够生态美观。为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国土综合整治、水利公路和城市化进程的环境修复,急需一种新型的挡土墙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具有结构简单、节约建材、节省土地、施工快速且造价低的特点,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变化,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布置形式多变,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包括墙身管柱、基础及管顶绿植,所述墙身管柱有多个,多个所述墙身管柱安装于所述基础上,所述墙身管柱顶端铺设有管顶绿植;

所述墙身管柱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翼板,所述墙身管柱内的下部回填渣石,所述墙身管柱内的上部回填土壤。

优选地,所述墙身管柱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安装于基础上,且所述挡板抵靠在每个所述墙身管柱的翼板的侧面,具有连接简单、施工快速的优点,有利于排出墙后渗水,消除挡土墙所受的水压力。

优选地,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墙身管柱中,其中一个所述墙身管柱的翼板的侧面抵靠在另一个所述墙身管柱的翼板的侧面,也可以表述为:一个所述墙身管柱的翼板与另一个所述墙身管柱的翼板搭接,这样的布置方式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强,防止因不均匀沉降造成墙身管柱之间接缝宽度拉大,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优选地,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墙身管柱中,每个所述墙身管柱的翼板的端部相连接,适合于填土压力相对较小和地基较好的情况。

优选地,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墙身管柱中,每个所述墙身管柱的管柱主体的外壁彼此相连接,实现墙体增厚的效果,挡土墙抵抗土压力的能力强,适合于墙后填土压力较大的情况。

优选地,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墙身管柱中,其中一个所述墙身管柱的翼板的端部与另一个所述墙身管柱的管柱主体的外壁相连接,相对较节省材料,适合于填土压力一般的情况。

优选地,墙身管柱为圆形管柱或多边形管柱,例如多边形管柱可以是四边形管柱、五边形管柱,具体根据需求选择。

优选地,所述墙身管柱采用钢丝网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基础采用浆砌石或现浇混凝土。

优选地,管顶绿植采用灌木或藤蔓植物。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墙身管柱排列的形式,具有结构简单、节约建材、节省土地、施工快速且造价低的特点,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变化,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布置形式多变,根据填土压力和排水情况选择相应的布置形式即可,并且具有良好的生态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在应用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墙身管柱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的挡板抵靠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的翼板搭接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的顺接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的多丁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的一丁一顺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中的顺接转弯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中的顺接直拐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中的一丁一顺直拐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丁多顺直拐布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墙身管柱、11翼板、2基础、3管顶绿植、4渣石、5土壤、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可用于全国土地综合整治、水利、公路、城市建设环境修复的多个细分领域,下面以应用在梯田领域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组成,如图1所示。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包括墙身管柱1、基础2及管顶绿植3,墙身管柱1有多个,多个墙身管柱1安装于基础2上,具体地,墙身管柱1与基础2采用混凝土粘接或采用螺栓连接,墙身管柱1顶端铺设有管顶绿植3;

墙身管柱1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翼板11,墙身管柱1内的下部回填渣石4,墙身管柱1内的上部回填土壤5。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实施例2增加挡板结构,如图3、8所示,具体为:墙身管柱1之间设置有挡板6,挡板6安装于基础2上,且挡板6抵靠在每个墙身管柱1的翼板11的侧面,具有连接简单、施工快速的优点,有利于排出墙后渗水,消除挡土墙所受的水压力。挡板6与基础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混凝土粘接或螺栓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保证挡板的稳固性,挡板6采用与墙身管柱1相同的材料,如采用钢丝网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3强调挡土墙的布置方式,如图4所示,具体为:两个相邻设置的墙身管柱1中,其中一个墙身管柱1的翼板11的侧面抵靠在另一个墙身管柱1的翼板11的侧面,也可以表述为:一个墙身管柱1的翼板11与另一个墙身管柱1的翼板11搭接,这样的布置方式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强,防止因不均匀沉降造成墙身管柱1之间接缝宽度拉大,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4强调挡土墙的布置方式为顺接布置,如图5所示,具体为:两个相邻设置的墙身管柱1中,每个墙身管柱1的翼板11的端部相连接,适合于填土压力相对较小和地基较好的情况。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5强调挡土墙的布置方式为多丁布置,如图6所示,具体为:两个相邻设置的墙身管柱1中,每个墙身管柱1的管柱主体的外壁彼此相连接,实现墙体增厚的效果,挡土墙抵抗土压力的能力强,适合于墙后填土压力较大的情况。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6强调挡土墙的布置方式为一丁一顺布置,如图7所示,具体为:两个相邻设置的墙身管柱1中,其中一个墙身管柱1的翼板11的端部与另一个墙身管柱1的管柱主体的外壁相连接,相对较节省材料,适合于填土压力一般的情况。

对于上述实施例1-6,墙身管柱1为圆形管柱或多边形管柱,例如多边形管柱可以是四边形管柱、五边形管柱,具体根据需求选择。墙身管柱1采用钢丝网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基础2采用浆砌石或现浇混凝土;管顶绿植3采用灌木或藤蔓植物,可以选择低矮的灌木、草或者花卉等等。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生态管柱式挡土墙由于采用了墙身管柱1,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变化,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布置形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6中所阐述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生态管柱式挡土墙也并不是仅能呈直线排列状,还可以是呈直拐状或弧形转弯状;如图9示出了实施例4中的顺接转弯布置方式,如图10示出了实施例4中的顺接直拐布置方式,如图11示出了实施例6中的一丁一顺直拐布置方式,如图12示出了多丁多顺直拐布置方式,其他布置方式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6364.2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854760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E02D29/02

专利分类号:E02D29/02;A01G9/02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林书竹

第一申请人:林书竹

申请人地址: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11号临沂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发明人:林书竹;刘炜;赵捷;林文涛

第一发明人:林书竹

当前权利人:林书竹

代理人:傅俊朝

代理机构:44563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生态管柱式挡土墙论文和设计-林书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