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施工质量管理浅析

交叉施工质量管理浅析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上海201512

摘要:在常规岛现场施工活动中,因大量施工作业面和工序交接点出现交叉重叠,不同专业、不同工序易出现交叉施工的情况,这给现场质量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本文以交叉施工中出现的几例质量案列展开分析,探讨交叉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提升。

关键词:交叉施工;管理提升

1、交叉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案例

1.1高位水箱跑水

2016年6月17日上午,管焊队在进行4CEX002、003PO凝泵带载试车先决条件检查时,发现高位水箱液位计显示水箱已无存水,不满足闭式水泵启动时1.8m的水位要求。随后管焊队试压班施工人员打开高位水箱补水阀对高位水箱进行了补水。在补水过程中操作人员发现地面浸水,立即关闭补水阀同时对高位水箱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高位水箱靠近底部位置的液位开关接管封头已被电仪队仪表施工人员打开,但尚未连接正式仪表设备,导致此处跑水。

1.2启动给水泵无票作业

2016年06月21日下午,项目领导在现场带班过程中,发现上游单位正带领厂家技术服务人员对4MX启动给水泵电机进行拆除,通过询问和检查,这次施工作业仅通过电话与个别人员沟通联系,对电机的电加热装置进行断电,采取了一些简单的隔离措施,便擅自对已安装的设备进行拆卸,属于无票违规作业。

1.3发电机气密试验边界破坏

2016年6月25日上午,4MX发电机系统经过一夜的连续保压,气密试验即将完成,发电机底部突然传出较大的气流喷射噪声,同时试验人员观测到压力显示迅速降低。机械队迅速安排人员对试验边界进行检查,发现管焊队施工人员正在发电机底部进行GRV系统管道的消缺施工,将发电机底部一处氢气供应引出管的临时边界磨开,导致气密边界破坏。发电机气密试验不得不中止,重新安排试验。

图5管焊队施工管线图6被破坏的管道临时边界2、交叉施工中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2.1高位水箱跑水原因分析

电仪队在对已投用系统的进行消缺时,未办理正式的工作票,仅在现场与工程部的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口头沟通后便进行施工;

工程部现场管理人员在向电仪队许可消缺窗口后,未及时向系统边界内其他施工方进行通报和协调,也未在后续工作开展中进行合理的调度和提示;

电仪队没有在未完成的消缺区域内设置警示标识,同时管焊队在进水前未再次组织人员对边界状态进行检查和确认。

2.2无票作业原因分析

工程公司组织施工前,未向我部发布正式通知,只是与工程部管理人员进行电话沟通,且未经我部人员陪同和指导便擅自带领作业人员在我部辖区内作业;

工程部管理人员在接到工程公司的口头通知后,未对工作票进行确认或查验,且未以正式渠道向调试队下达隔离指令;

调试队在收到工程部管理人员口头通知后,未对工作票进行核实,且在不明确施工许可范围时便对启动给水泵发电机电加热保养系统进行断电操作。

2.3边界破坏原因分析

机械队在正式气密试验前,未发布正式通知,也未根据边界情况对涉及到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必要的交底和宣贯,只有机械队试验人员熟悉气密试验的边界和起止时间,边界内其他施工单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泄漏处管道临时边界由管焊队进行施工,而机械队才是边界实际使用单位,临时边界控制权未进行明确分交和挂牌,易出现管理盲区;

8.5m层发电机及汽轮机区域有专门的控制区且有人员值守,但0m层有脚手架直抵发电机下方,管焊队施工人员直接绕过控制区门岗,导致区域控制失效。

2.4交叉施工质量问题根本原因分析

从以上3例交叉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来看,现场交叉施工中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边界管理不到位,二是组织管理不到位,三是程序执行不到位,四是协调沟通不到位,五是监督管理不到位。

3、交叉施工中质量管理提升探讨

针对交叉施工中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改进和提升。

3.1交叉施工区域的集中化管理

在交叉施工区域内指定主导部门,由其负责边界内所有施工作业的审核,边界隔离标识的制作和安装,边界内多专业施工的组织协调等;边界内其他参与施工的部门在边界内作业前向主导部门提交申请,由主导部门审核后以区域隔离工作票的形式提供窗口,其他部门根据工作票的时间和范围作业;参与部门只在区域隔离工作票的时间和范围内有相对的控制权,必须服从主导部门的监督管理,同时在隔离的小边界内进行标识,作业完成后及时反馈。

3.2交叉施工组织优化

交叉施工组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是在交叉施工作业时间和范围内指定一个全权负责人,负责施工周期内各项活动的安排,保证指令来源的唯一性,避免多头管理而造成的冲突;其次根据交叉施工区域或系统情况,将边界影响范围内的单位引入机构,规避外部或无关单位,同时将接口扁平化,保证机构运转简洁高效;最后是组织内成员分工必须明确,每个成员负责的职能避免出现交集,也要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区域。组内成员定期向负责人汇报工作开展情况,负责人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或纠偏。

3.3交叉施工管理程序落实

在交叉施工管理相关程序中对隔离边界的交接范围和方式等进行明确,特别是要落实交叉施工相关单位的权责范围和隔离活动的执行顺序,保证程序的可操作性,另外根据工程进展制定计划,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宣贯,特别是针对重点交叉施工区域和系统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相关参与单位进行交叉施工交底,保证交叉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4交叉施工管理过程优化

各交叉施工单位在每次施工活动前,由主导单位发布隔离活动通知,通知中需包含活动起止时间和范围,同时对涉及单位相关负责人(最好到班组负责人)进行隔离边界交底。作为交叉施工活动的负责人,必须随时关注现场的施工进展,对现场情况了如指掌,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要及时纠偏。若由必要,将管理接口下沉至各具体施工班组,减少指令流传层级,避免多层转述出现效率低下和内容偏差。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隔离施工台账,由相关人员将隔离边界内的施工进展进行更新,所有边界内成员单位可以查看状态,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沟通和施工安排。

3.5隔离施工检查屏障优化

严格执行“三检制”在现场进行隔离施工活动前,各施工单位根据作业票查看自己的作业范围是否有效。配合隔离施工作业时,要求对方提供有效的工作票,查看工作票内容是否在范围内,无票或超票拒绝配合。各职能部门在现场巡检时,对已移交系统或存在交叉施工的活动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制止无票或超票作业。

4、结束语

交叉施工管理一直是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难点,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质量管理方面,当然也不能完全靠质量管理提升来改善。所以我们在探讨改进方式时,结合了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齐抓共管,系统优化的策略,对后续交叉施工管理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思路。弥补和加强了以往交叉施工管理活动中的短板,在提升整体管理效能的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交叉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万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的事前质量控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年08期.

[2]戚振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标签:;  ;  ;  

交叉施工质量管理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