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问题论文-张娜

开端问题论文-张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开端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社会现实,总问题

开端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娜[1](2019)在《马克思社会政治思想的总问题及其开端》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都塞通过认识论断裂说与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主义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从而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侵袭中保卫了马克思,但认识论断裂说也造成了对马克思的人本质与实践、意识形态与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论问题的不当理解。当前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对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说的批判,而在于对其"以马克思的方式研究马克思"的方法的扬弃,阿尔都塞找到了马克思思想的总体却错失马克思思想的总问题。社会现实是马克思社会政治思想乃至整个思想的开端甚至全部,不仅是马克思自始至终的问题域,而且建构了马克思思想的主体内容,并最终开启了思想领域的哲学变革。(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王东美,桑志芹[2](2019)在《现代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开端——兼论心理治疗中国化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心理治疗最初传入中国经历了叁个阶段:第一本民间心理治疗着作、作为学科开始的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建设的心理卫生运动。就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脉络来看,这叁者都与当时的社会思想有关,当古老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时候,当时的知识分子在科学与民主的感召下,呼唤"个人"的进场,又难以摆脱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于是,诞生于西方的现代心理治疗在传入中国社会的早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潮:中国化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卫生中国化。前者是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概念解释心理卫生,后者则是在西方心理卫生基础上进行中国化。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将心理卫生运动推向高潮。本文在挖掘了大量珍贵史料的基础之上,回顾了心理治疗最初传入中国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当今心理治疗中国化道路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可以成为中国心理治疗的理论资源;需要反思心理因素背后的社会文化条件,重视社会文化脉络;心理治疗需要打开学科界限,尤其需要重视与人文思想界的互动。(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姬政鹏[3](2019)在《《半边天》监制贾樟柯:让观众听到女性的声音,是解决问题的开端》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27日,北京大雨,在中国美术馆旁边的一处文创园内,贾樟柯一身休闲装,半靠在会议室的沙发上,一边抽着雪茄,一边回答媒体提问。会议室正对面的橱窗里,摆放着贾樟柯在世界各地收获的奖杯,其中最新的一个,是刚刚获得的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8年度导演荣(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影报》期刊2019-05-01)

余玥[4](2018)在《本质与幻相:哲学史视野下黑格尔《逻辑学》本质论开端处的给予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解读黑格尔《逻辑学》本质论存在两重困难:其哲学背景的隐晦及其结构安排的变化。克服它们需要了解黑格尔在此与谁做怎样的斗争。所有这些斗争的关键都是给予性问题。通过斯宾诺莎,黑格尔找到了被给予者与给予活动的原初同一性,即本质活动,但他在此活动中引入了歧义性:一方面,本质活动要从被给予的幻相开始,另一面却要使之虚无化。黑格尔由此批评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对给予性问题解决不彻底,并将自己的本质论理解为一场彻底的虚无主义运动。(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8年06期)

罗久[5](2018)在《宗教、立法与自由——“卢梭问题”与黑格尔思想的开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黑格尔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方向的形成过程中,卢梭的思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卢梭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揭示了启蒙自身的异化,启蒙不仅未能实现理性和自由,反而导致了更多的不平等和不自主,损害了人类的天性,但他也意识到,自然状态往而不返,关键在于如何在对现代社会的重新理解和重新奠基中,恢复人类天性中的自由和善良。黑格尔青年时代的哲学和神学着作中,充分吸收了卢梭关于宗教与立法的讨论,并以卢梭的"公民宗教"为蓝本提出了自己的"民族宗教"和"主观宗教"的构想,希望以此来改造传统的基督教,使自然与规范、自由与权威最终在这种新宗教中统一起来,从而在一个更为根本和整全的意义上实现人的自由。可以说,充分把握黑格尔思想的这一开端,将为我们理解黑格尔思想发展和成熟时期的哲学体系提供一个可靠的参照。(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俞宣孟[6](2018)在《关于“间性”和哲学开端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2017年6月29日—30日,在美国密歇根州州立大河谷大学召开了以讨论interality为主题的学术会议。Interality这个词词典上还查不到,根据构词法,词干"inter-"意为"之间"加上后缀"-ality",那么interality就是关于具有"之间"性质的东西,汉语译为"间性"。会标表明,这次会议是关于"间性"的第一届国际研讨会,看样子今后还要继续研讨下去。事实上,北美近年已经有杂志就这个问题出过专辑,另外还有专门的论集出版。(本文来源于《哲学分析》期刊2018年03期)

陈赟[7](2018)在《“叁代王制”与中国思想的开端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国思想奠基的意义来看,孔子及其集团与六经乃是最为重要的事件。孔子及其集团通过对六经的整理,一方面总结了上古政教遗产,类型化地区分了帝、王两种政教史观,另一方面又开辟了治教出于二的新格局。叁代王制对于中国思想奠基的意义必须通过孔子之道才可以理解。孔子集团从叁代之法中提炼出叁代之道,对西周王制的总结而建立的"家天下"的理念,实际上为自秦至清的传统中国政制奠定了理念根基。而从经史之学的视角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加以重新诠释,上溯孔子及其集团,乃可以重释中国思想的开端。(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贾冬阳[8](2018)在《“凡事开端最重要”——柏拉图《泰阿泰德》“序幕”中的基要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泰阿泰德》的显白议题是"什么是知识?",这似乎意味着,苏格拉底和泰阿泰德试图探究"知识的本性",即所谓的"知识论"问题。但柏拉图的"笔法"表明,苏格拉底并没让"哲学"和"泰阿泰德"仅仅停留在试图发现"知识"是"什么",而是引导泰阿泰德在探问"知识"的途中领悟一种政治性的探问:为何求知?换言之,单单追问所谓"知识论"问题,很可能就丢失了柏拉图更为紧迫的教诲。柏拉图精心设计的这个"开端",为我们理解《泰阿泰德》提供了纲领性的线索:只有将一显一隐两个议题结合起来,我们才有可能领会,苏格拉底-柏拉图式的"灵魂学"所探问的"知识",究竟具有怎样的整全面相。(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8年01期)

沈晓群[9](2017)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高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精心创设和妙用导语情境是一门学问,它必须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难点,努力做到先声夺人、先声引入,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和教师以良好的状态及时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情境,同时进入课堂教学的角色。(本文来源于《人生十六七》期刊2017年30期)

贾红雨[10](2017)在《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开端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开端难题,应从绝对者的本性来理解。绝对者作为思维所内含的自身与自身的"原始分裂",标志着其本质结构,是其得以开始运动的内在动力,是其整个辩证运动的"灵魂"。这种"原始分裂",就其首先显现为一种自身与自身的对立关系而言,即是外在反思所代表的那种"两分的观点"。抽象的反思或知性,构成了绝对者最初显现。因而,从反思开始的必然性,正是由绝对者的本性所决定的。但与开端相关的且直接影响到黑格尔整个体系方案成立与否的一个问题在于:将哲学家的思维运动内化为对象自己的思维运动,从而使两者合一,并不能解决理念运动的发生学问题。(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开端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代心理治疗最初传入中国经历了叁个阶段:第一本民间心理治疗着作、作为学科开始的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建设的心理卫生运动。就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脉络来看,这叁者都与当时的社会思想有关,当古老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时候,当时的知识分子在科学与民主的感召下,呼唤"个人"的进场,又难以摆脱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于是,诞生于西方的现代心理治疗在传入中国社会的早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潮:中国化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卫生中国化。前者是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概念解释心理卫生,后者则是在西方心理卫生基础上进行中国化。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将心理卫生运动推向高潮。本文在挖掘了大量珍贵史料的基础之上,回顾了心理治疗最初传入中国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当今心理治疗中国化道路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可以成为中国心理治疗的理论资源;需要反思心理因素背后的社会文化条件,重视社会文化脉络;心理治疗需要打开学科界限,尤其需要重视与人文思想界的互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端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娜.马克思社会政治思想的总问题及其开端[J].山东社会科学.2019

[2].王东美,桑志芹.现代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开端——兼论心理治疗中国化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姬政鹏.《半边天》监制贾樟柯:让观众听到女性的声音,是解决问题的开端[N].中国电影报.2019

[4].余玥.本质与幻相:哲学史视野下黑格尔《逻辑学》本质论开端处的给予性问题[J].现代哲学.2018

[5].罗久.宗教、立法与自由——“卢梭问题”与黑格尔思想的开端[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俞宣孟.关于“间性”和哲学开端问题[J].哲学分析.2018

[7].陈赟.“叁代王制”与中国思想的开端问题[J].船山学刊.2018

[8].贾冬阳.“凡事开端最重要”——柏拉图《泰阿泰德》“序幕”中的基要问题[J].现代哲学.2018

[9].沈晓群.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高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看法[J].人生十六七.2017

[10].贾红雨.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开端问题[J].哲学研究.2017

标签:;  ;  ;  ;  

开端问题论文-张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