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载流子浓度论文-王树峰,王伟,李渝

自由载流子浓度论文-王树峰,王伟,李渝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由载流子浓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钙钛矿,载流子,激子,光物理

自由载流子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树峰,王伟,李渝[1](2016)在《利用浓度分辨光谱研究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中自由载流子与激子的动态共存》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光伏器件效率已经超过20%,是最有潜力的新一代光伏器件。在器件制备方面人们尝试了多种新的方法,接近最高效率的电池也已经在很多实验室中得以实现,表现出钙钛矿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性能优异的光伏材料。但是,这一材料同时也表现出许多令人困惑的新现象,例如,对于环境、制备方法、以及存储条件敏感,导致重复性较差;效率曲线的回滞效应与器件制备和结构密切相关。基本物理参数也具有不确定性,例如通过多种方法测量获得激子结合能,其结果的变化超过一个量级;实验得到的电子-空穴对有效质量也有数倍之差;激发态寿命在薄样品和厚样品中的差别也达到一个量级,含氯钙钛矿材料的寿命还要再高一个量级。这些结果表明材料具有复杂的多重属性,与传统的半导体材料存在显着差异。基于钙钛矿材料的独特之处,我们设计了全新的光物理研究方法:浓度分辨(瞬态)光谱。这一技术基于瞬态时间分辨光谱,提出了直接观察激发态浓度相关光物理的方法。这使得我们可以在数个量级的激发强度内直接观察自由载流子与激子的动态平衡,从而首次在钙钛矿(乃至半导体)材料中观察到二者的浓度相关热平衡现象。同时,这一技术直接揭示了材料的激子结合能,有效质量,以及离子极化在激子形成中的屏蔽作用。这些光物理参数在单一光学实验中得到,从而使我们发现了样品之间光物理特性的明显差异。这些方法和结果将使我们可以方便地研究基于具体样品的构型与物性关系,从而推进人们对这一材料微观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第叁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05-21)

杨晶晶,何秀坤,曹全喜,施亚申[2](2006)在《掺氮6H-SiC单晶的电阻率、迁移率及自由载流子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测试了国产和美国Cree公司生产的n型6H-SiC低温下的电学参数,包括电阻率、迁移率和自由载流子浓度,并用FCCS软件数据拟合分析得到两种SiC的杂质浓度和能级.实验结果表明:杂质浓度和补偿度对低温下SiC的电性能有很大影响,轻度补偿的掺氮6H-SiC是施主氮的两个能级共同起作用;而重度补偿的6H-SiC在低温时则是受主能级起作用,并且后者迁移率随温度变化曲线的峰值降低并右移.同时发现重度补偿的SiC在较低温度时由n型转变成了p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刘志存[3](2005)在《激光探针监测半导体器件内自由载流子浓度调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基于自由载流子对介质折射率调制作用,而建立的监测半导体器件内自由载流子变化情况的实验装置,该装置能实时反映自由载流子变化情况,且对原电路无任何影响。本方法适用于硅和砷化镓材料的电子和光电子器件,也显示了在测量集成电路内部有源器件特性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05年02期)

马碧兰,邬建根,屈逢源,朱景兵,张继昌[4](1991)在《硅中载流子浓度的红外自由载流子吸收测定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硅材料和硅器件的许多性质和性能都与载流子浓度有直接依赖关系。测定硅中载流子浓度已发展有许多方法,如四探针法、霍耳系数法,C-V法、光致荧光法、杂质吸收法等等。1958年吴仲墀等人利用室温下10.6μm处自由载流子的吸收系数α测定硅中载流子浓度,作者则采用在500~3500cm~(-1)红外波段内测量的吸收系数α,得到了载流子浓度N。(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期刊1991年06期)

自由载流子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测试了国产和美国Cree公司生产的n型6H-SiC低温下的电学参数,包括电阻率、迁移率和自由载流子浓度,并用FCCS软件数据拟合分析得到两种SiC的杂质浓度和能级.实验结果表明:杂质浓度和补偿度对低温下SiC的电性能有很大影响,轻度补偿的掺氮6H-SiC是施主氮的两个能级共同起作用;而重度补偿的6H-SiC在低温时则是受主能级起作用,并且后者迁移率随温度变化曲线的峰值降低并右移.同时发现重度补偿的SiC在较低温度时由n型转变成了p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由载流子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树峰,王伟,李渝.利用浓度分辨光谱研究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中自由载流子与激子的动态共存[C].第叁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2].杨晶晶,何秀坤,曹全喜,施亚申.掺氮6H-SiC单晶的电阻率、迁移率及自由载流子浓度[J].半导体学报.2006

[3].刘志存.激光探针监测半导体器件内自由载流子浓度调制效应[J].激光杂志.2005

[4].马碧兰,邬建根,屈逢源,朱景兵,张继昌.硅中载流子浓度的红外自由载流子吸收测定法[J].稀有金属.1991

标签:;  ;  ;  ;  

自由载流子浓度论文-王树峰,王伟,李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