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舱玻璃论文_肖淑华,范金娟,于爱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座舱玻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座舱,玻璃,强度,应力,光学,疲劳,附着力。

座舱玻璃论文文献综述

肖淑华,范金娟,于爱珍[1](2018)在《飞机座舱盖玻璃开裂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飞机的座舱盖前弧端面出现一条穿透性裂纹,其边缘粘接位置出现若干条微裂纹。采用目视、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裂纹外观和断口进行宏观、微观观察,沿航向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和拉伸模量测试。结果显示:穿透性裂纹断口上同时存在疲劳弧线和应力-溶剂腐蚀形貌,其它微裂纹断口上仅存在疲劳弧线,未见应力-溶剂腐蚀形貌,表明裂纹先发生疲劳开裂,后产生应力-溶剂腐蚀;座舱盖的抗拉强度明显下降,远小于航空材料手册中相同牌号和相应厚度有机玻璃的典型值。综合分析,座舱盖发生疲劳开裂,主要与其抗拉强度下降有关。(本文来源于《材料开发与应用》期刊2018年01期)

刘战合,姬金祖,王晓璐,王菁[2](2017)在《飞机座舱玻璃铌掺杂ITO镀膜工艺参数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飞机座舱玻璃镀膜能够有效提高飞机的头向隐身性并能优化座舱光电性能参数。针对座舱玻璃铌掺杂ITO镀膜,重点研究参与溅射的靶材数目、氧气流量等工艺参数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参与溅射的靶材数目增加,方块电阻快速降低,之后下降斜率变小,趋于定值;透光率振荡变化,且当方块电阻大小稳定后逐渐变小。氧气流量增加时,方块电阻先减小后增加,当氧气流量大于6sccm时,方块电阻迅速增加,透光率振荡后降低。不同基底的铌掺杂ITO薄膜,其方块电阻和透光率变化不大,仅影响真空度等其他工艺过程。各工艺参数对薄膜颜色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来源于《航空工程进展》期刊2017年01期)

沈安慰,周舟,郭基联,李媛[3](2016)在《飞机座舱玻璃鸟撞试验符合性准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行器发生鸟撞事故将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进行鸟撞试验符合性准则研究意义重大。而飞行器座舱玻璃鸟撞试验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仅靠传统试验表明其符合性的验证方法难以适用。因此在传统"X块玻璃+X次试验+问题归零"单一试验模式的基础上,从统计分析角度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密切结合工程试验,评估计算了给定置信度和失效次数条件下鸟撞试验的试验次数。与传统试验方案相比,降低了试验次数,节约了成本,从而进一步指导鸟撞工程试验。(本文来源于《探索 创新 交流(第7集)——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上册)》期刊2016-10-31)

黄爱凤[4](2014)在《飞机座舱有机玻璃频率相关疲劳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玻璃这一透明度最高的塑料,在日常生活和工程结构中大量使用,如飞机座舱盖、风挡、车辆窗户等。有机玻璃是高分子聚合物,力学行为常表现出粘弹性,即力学性能具有较强的时间温度依赖性。其疲劳特性也具有时间相关性。随着有机玻璃在重要结构件中的应用,对有机玻璃疲劳特性的认识和疲劳寿命预测等问题的研究愈加重要。但目前对有机玻璃疲劳寿命的研究仍借用金属材料的方法,对其粘弹性特点考虑不多。因此本文对有机玻璃进行了一些时(频率)相关疲劳试验和理论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塑料的有别于金属材料的几个力学特点如粘弹性,时间温度应力等效,银纹现象等以及相关研究情况。介绍了工程应用中有机玻璃比较受关注的一些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特别是其中频率相关疲劳的研究。为分析疲劳过程中的蠕变影响和了解有机玻璃的蠕变特性,本文进行了室温下的蠕变试验,得到了蠕变曲线和蠕变断裂时间,分析了有机玻璃的时间应力等效关系,得到了有机玻璃时间应力平移因子公式,并由此方便地用经验方程描述了蠕变曲线。论文重点进行了1Hz,0.5Hz,0.1Hz和0.03Hz等几个不同频率的疲劳试验,记录了应力应变响应。得到了不同频率的S-N曲线。分析了不同频率下的力学响应,采用非线性粘弹性模型描述了滞后环。比较了疲劳和蠕变的断口形貌特征。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频率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原因,频率小于1Hz时,蠕变和疲劳强度率相关是两个主要因素。提出了用于有机玻璃疲劳寿命估算的频率修正蠕变-疲劳损伤演化模型,采用微分进化算法,方便地得到了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模型对有机玻璃不同频率疲劳寿命的描述和预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从模型建立的思路看,本文的模型也可以用于带保载的情况。另外,高聚物常作为重要结构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体,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较大影响,现在也已经开始关注粘弹性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的影响。对高聚物材料粘弹性疲劳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掌握复合材料的疲劳特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4-05-01)

欧迎春,李要辉,祁丹,陈云红,闫冰[5](2013)在《大曲率座舱玻璃光学角偏差及光学畸变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计算了产品厚度、曲率半径、曲率半径局部变化率、入射角等因素对大曲率座舱玻璃光学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光学角偏差对产品的曲率半径、厚度、入射角的变化非常敏感,产品光学畸变受上述因素的影响相对较低;产品曲率局部变化会带来光学畸变。增大曲率半径、降低产品厚度及厚度变化量、降低入射角将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光学角偏差。(本文来源于《2013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5-18)

田辉[6](2012)在《胶粘剂与座舱玻璃复合体材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J-189胶粘剂材料与有机玻璃等非金属材料的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对J-189胶粘剂与有机玻璃等非金属材料粘接成型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进行分析,结合在飞机上的使用条件,研究复合体材料的使用状况,包括高低温下复合体材料的性能。通过材料单体和复合体材料的性能分析比较,找到复合体材料与单体材料在使用中的性能、使用极限和使用范围等方面存在的异同点,满足特殊条件下的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2012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2-08-21)

李玉杰,陈东林,李玉琴,王长伟,周留成[7](2012)在《飞机座舱有机玻璃与ITO薄膜附着力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飞机座舱有机玻璃与ITO薄膜附着力差这一现象,提出了在磁控溅射法镀ITO薄膜前,先对有机玻璃基体进行低温等离子体表面轰击、预镀SiO2过渡层的改进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薄膜与基体的附着力得到了显着增强,且光电性能满足应用要求。(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于金苓,王石磊,王会利,邸祥发[8](2010)在《不同大气状态对座舱盖玻璃温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我国典型地区部分高空大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各个地区随高度变化的最高温度曲线和最低温度曲线,并与国际标准大气曲线进行对比,对我国实际大气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典型飞参数据作为计算输入,比较了不同大气状态下座舱盖玻璃温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大气状态下座舱盖玻璃温度计算结果存在着显着差别。研究的结果对于座舱盖强度计算和使用寿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飞机设计》期刊2010年06期)

王大勇[9](2010)在《聚硅氧烷涂层对飞机座舱玻璃抗银纹能力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飞机座舱玻璃银纹产生原因和聚硅氧烷涂层性质,通过涂覆后板材性能测试证明,涂层可以提高座舱玻璃抗银纹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玻璃》期刊2010年09期)

赵锋[10](2010)在《玻璃化座舱在某型直升机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某型直升机采用了玻璃化座舱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其玻璃化座舱主要设备及其功能,以及某型直升机玻璃化座舱使用体会。(本文来源于《直升机技术》期刊2010年03期)

座舱玻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飞机座舱玻璃镀膜能够有效提高飞机的头向隐身性并能优化座舱光电性能参数。针对座舱玻璃铌掺杂ITO镀膜,重点研究参与溅射的靶材数目、氧气流量等工艺参数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参与溅射的靶材数目增加,方块电阻快速降低,之后下降斜率变小,趋于定值;透光率振荡变化,且当方块电阻大小稳定后逐渐变小。氧气流量增加时,方块电阻先减小后增加,当氧气流量大于6sccm时,方块电阻迅速增加,透光率振荡后降低。不同基底的铌掺杂ITO薄膜,其方块电阻和透光率变化不大,仅影响真空度等其他工艺过程。各工艺参数对薄膜颜色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座舱玻璃论文参考文献

[1].肖淑华,范金娟,于爱珍.飞机座舱盖玻璃开裂原因分析[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8

[2].刘战合,姬金祖,王晓璐,王菁.飞机座舱玻璃铌掺杂ITO镀膜工艺参数选择[J].航空工程进展.2017

[3].沈安慰,周舟,郭基联,李媛.飞机座舱玻璃鸟撞试验符合性准则研究[C].探索创新交流(第7集)——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上册).2016

[4].黄爱凤.飞机座舱有机玻璃频率相关疲劳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5].欧迎春,李要辉,祁丹,陈云红,闫冰.大曲率座舱玻璃光学角偏差及光学畸变计算与分析[C].2013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2013

[6].田辉.胶粘剂与座舱玻璃复合体材料性能研究[C].2012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

[7].李玉杰,陈东林,李玉琴,王长伟,周留成.飞机座舱有机玻璃与ITO薄膜附着力优化[J].塑性工程学报.2012

[8].于金苓,王石磊,王会利,邸祥发.不同大气状态对座舱盖玻璃温度的影响[J].飞机设计.2010

[9].王大勇.聚硅氧烷涂层对飞机座舱玻璃抗银纹能力的改进[J].玻璃.2010

[10].赵锋.玻璃化座舱在某型直升机上的应用[J].直升机技术.2010

论文知识图

待测航空玻璃样品以及应力分布测试结果...材质与光照效果下飞机座舱玻璃...有序银纹无序银纹总之,银纹的产生包括内外应力...钉孔裂纹图微爆索穿盖弹射救生图

标签:;  ;  ;  ;  ;  ;  ;  

座舱玻璃论文_肖淑华,范金娟,于爱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