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管理创新

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管理创新

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管理创新

余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60)

作者简介:余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企业管理中,加强知识的共享,可以大大促进企业创新管理的实现。通过比较可以查证的各种关于显性知识在企业管理中担当角色的文献资料,关于隐性知识在企业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分析了基于SECI模型的企业知识管理中有关隐性知识的转化及共享途径,以实现企业管理创新

关键词:隐性知识管理SECI模型传播与共享

经理人和学者已经开始认识到知识将作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Grant,1997)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其稀缺、有价值、不可完全模仿与替代的资源(Barney,1991),如技术、信息、知识和组织程序等,而企业所拥有的具自身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专有知识又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MoodyandShanks,1999;Schuhze,1998;Zack,1999),在企业这个“加工厂”里,被加工的对象已不再是简单的物理形态,而是更高级的知识形态,知识已成为创造财富的第一要素。谁掌握了最新的知识,谁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谁发明和创造了更新的知识,谁生产了包含更多知识的使用价值,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魏江,2000)。

隐性知识创造了可被他人模仿的学习曲线并且提供了让企业长期发展的竞争优势。(Kikoskiandkikoski,2004),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企业知识中隐性知识特征,基于SECI模型,探讨其传播和共享途径所遇障碍和解决方法,助于企业管理创新。

1知识管理

随着组织可获取知识量的不断增加,便需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配置。但这并非易事,这一些通常以书面形式出现的知识比较容易界定与获取,但大量的知识却是隐性的,并且,当个人离开组织的时候,一些知识也会随之而去。因此,知识的界定与配置需要一种有效的战略,即KM。

1.1知识管理的界定

ErikSveiby(1996)“KM是一种从组织的无形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艺术。而Schwabe(1999)的定义就更为宽泛,他认为KM就是促进知识运作的一种管理职能。这些定义以组织为焦点,把KM看成企业价值的提升过程。

随着时间的前进,KM的定义也在不断的拓展,Schuhze(1998)的观点则是,“KM,事于组织知识的生产、提取、存储、转移、转换、应用和保护,它同时也涉及环境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以便于知识在其中的进化。”该定义详细界定了KM中所涉及的各项活动,而且还指出了会影响KM的两个重要因素.

尽管目前理论界并未对KM给出准确的概念界定,但对其基本的内容和范围已初步达成共识。一般而言,企业的KM主要体现为将分散的知识进行集成,并通过信息技术使员工与知识充分结合,从而加速知识的生成和共享,加速人对知识的利用、创造等复杂的过程。

1.2隐性知识管理

1.2.1隐性知识的定义

Polanyi用概括性的说明“Weknowmorethanwecantell”揭示了隐性知识的本质并且进一步用普通的例子阐明了正如我们有能力去辨认一张熟悉的面孔,骑自行车或者滑雪,却从没有想过去解释这些东西是如何完成(Polanyi,1966,p4)

隐性知识是每个个人所拥有的独特的知识并且一旦被合理的创造和传播,就会为企业带来卓越的贡献。“那些无法言语和表达的东西就是隐性知识的储藏室”(Kikoskiandkikoski,2004,p66).因此,认识隐性知识对企业创造新知识,制造新产品,革新商业制度来谋求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企业必须创造一个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创造并有效传播隐性知识的环境。每一个员工应该为企业建立的知识库做最大的贡献以求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竞争优势。如何在企业中运用隐性知识并且关注它们如何传播,这是创新过程,以及企业获得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

1.2.2隐性知识的转化

在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创造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条件。新的知识总是来源于个人,个人的知识在组织间传播,扩大,并且对整个组织产生价值。使个人知识在组织内部广泛传播是企业知识创新的重心活动。它在组织的各个层级间持续发生。在组织的互动中产生了知识的加工过程,我们称之为知识转化(Nonakaetal,2000)

日本学者Nonakaetal和Takeuchi提出的SECI模型揭示了组织内显性知(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的转化过程,它是一个支持个人和组织创造性活动成功模式。

①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一个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而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这是个体隐性知识积累和不断传递的过程,仅仅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②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外化(Externalization)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其转化手法。有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等,属于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群体的显性知识,是一个知识质变过程。这是知识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③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综合(Combination)是将群体的显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收集并整合显性知识的过程,知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文档、会议或交流等形式在组织成员之问进行交换和再造。

④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内化(Intema1ization)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汇总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成员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性知识。它实质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个人通过内化过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2隐性知识的转化和传播

通过SECI模型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出影响隐性知识传播的因素隐性知识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和人际交往中的互动.在这种传播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①要被传播的隐性知识本身的含糊。这对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达成一致造成了很大影响②当接受者不能处理隐性知识的模糊,由于缺少吸收的能力,隐性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就会引发失败③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信息平稳传播的巨大障碍。

如何有效地管理其传播和转化呢?具体来说企业应该专注于人际关系的因素比如激励,承诺,期望和奖励,这些都是固有和外在的价值系统的组成部分。

①建立传播隐性知识的平台。员工必须给予时间,空间和机会去用语言的形式将隐性知识表达出来并将之传播,这来源于企业的组织文化。比如在企业做一个决定的过程当中,人力资源部门的政策,绩效评估等.

②建立促进员工、团队间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对拥有隐性知识的个人的可持续贡献,工作能力,劳动态度,发展潜力等,配给一定的认股权,让之与企业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制度,使知识所有者获得相应的职务,工资和良好的福利待遇。

③加强公司内部合作。组织内部员工频繁和亲密的合作可以加强共同的信任感。可以促进建立隐性知识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内部合作程度高的企业会比那些低的企业得到更多的利益。

④组织结构的适当调整。组织结构要随之所处的行业相适应以使得一个公司或者部门的结构能很好的支持知识的转化和传播。LianGao(2003)曾强调确认知识的等级结构是为了有效率的并且成功的探索出组织内部转化隐性知识的方法。

3结论与启示

知识的转化与传播已经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实质性来源。本文基于SECI模型对隐性知识的转化和传播以及传播过程中遇见的障碍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概括。提出合理解决方法,以助企业实现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雷亚萍.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转移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6).

[2]戚永红,宝贡敏.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3.

标签:;  ;  ;  

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管理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