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同播期与不同植物保护剂互作效应试验研究

玉米不同播期与不同植物保护剂互作效应试验研究

1.永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永靖县农业农村局

摘要:永靖县位于甘肃西南部,地理位置东经102°53′至103°39′,北纬35°47′至36°12′。海拔在1560-2851米之间,县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山地气候特征。由于特殊的环境地理条件,早春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为了研究探索不同播期与不同植物保护剂耦合对我县春玉米抗冻避灾效果,为全县玉米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本试验。

一、试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新型植物保护剂与玉米不同播种期相耦合,探索提高植物抗冻性的有效途径,减少早春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试验材料

1、药剂:碧护植物强壮剂(诱导作物提高抗性,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健壮,提高移栽成活率,促进花器官和果实发育,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天威植物防冻液(提高作物对低温的耐受,提高品质);天达-2116(增强植物自身的抗干旱、耐高温、抗干热风、耐低温、抗冻害、耐水涝、耐弱光、抗药害、抗病害);旱立停(在干旱或半干旱环境条件下,能提高作物的抗病免疫力,降低植物水分蒸腾,使植物保持水分,促进光合作用,达到增产抗旱的目的)。

2、作物:中晚熟玉米(沈单16号)。

三、试验地点

试验安排在红泉镇滩子村滩子社农户杨国兴的承包地中,土壤肥力中等的旱梯田地,海拔高度约为2180米,前茬作物马铃薯。试验地块去年秋季畜力耕作打耱,于2018年3月12日顶凌覆全膜双垄。结合全膜双垄沟覆膜亩施农家肥3000kg左右,过磷酸钙50kg,尿素25kg,大喇叭期追尿素15kg,株距38-40cm,行距55cm,亩保苗3200株左右,不同播期采用人工点播。

四、试验设计与方法

选用该区域内种植的主栽品种沈单16号,采用多因素裂区实验,以播种期处理为主区,不同植物保护剂处理为副区,共40个处理,小区面积为30m2,(详见表1)。

五、试验结果

1、从表2田间记载来看,喷施药液的处理植株叶色较深,长势较旺,株高较高,抗病性强。

表1同一品种玉米不同播期+不同植物保护剂对比试验设计

表2同一品种玉米不同播期+不同植物保护剂对比试验记载表

2、产量情况:从表2各处理的玉米亩产量来看,喷施药液的处理在处理较对照区产量都有所提高。原因是今年我县遭受了多年罕见的旱灾,玉米生长前期缺水严重,因此喷施药液和清水都对提高玉米产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特别是喷施抗旱药液对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增产效果更加明显。从玉米播种时间来看播期过早,难于抵制我县阴历四月初的霜冻天气,易于受冻害,播期过晚,不利于中晚熟品种正常成熟,从试验来看,我县双垄沟播玉米适宜在四月中下旬种植。

六、结论

从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使用不同植物保护剂处理后我县玉米增产效果明显。旱作农业区双垄沟播玉米应在四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参考文献

[1]查胜利,王久平.川中丘陵地玉米避灾减灾栽培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3(06):38-41.

[5]刘永红,何文铸.洪涝灾害后的旱粮减灾增产技术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07(08):22.

标签:;  ;  ;  

玉米不同播期与不同植物保护剂互作效应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