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分析何鑫

如何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分析何鑫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石供电公司435000

摘要:电网调控运行是电网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实际的电网调控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管理和技术等两个方面,为了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需要在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寻找相关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提高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

1电网运行风险的特点

1.1电网运行风险具有连锁反应

电网结构庞大且繁杂,有一些线路是单电源供电,而且许多线路之间存在T接关系,一条线路出现故障后可能会引起其它多条线路停电,这样一旦风险发生,引起的停电范围将是区域性的。虽然有一些线路是多电源供电,在其中一条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可通过联络开关的合环操作启动另一条线路进行供电,但电网的运行风险还有其它许多未知的因素,比如过负荷、过电流均会触发保护装置动作,引起开关跳闸而造成更大范围的停电。

1.2电网运行风险具有多样性

电网运行风险因素有很多,有内部因素也有外界环境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电网设备过于老旧,电网网络结构存在缺陷,电网调控人员的责任心不足等;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人为偷盗电缆,土建工程项目需要拆除部分线路等。

1.3电网运行风险危害大

现今社会各行业逐步趋于智能化,人们的生活及工业生产对电力的稳定供应更加依赖。电力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事故线路下的所有用电设备断电,加上电网事故引发的连锁反应,很可能会引起更大范围的停电,影响着工业生产甚至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电网运行风险转换为事故发生后对人们的危害非常大。

2电网调控运行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

2.1首先是管理风险

电网调控运行的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和管理模式风险等两个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来说,主要指的是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求不明确,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着相互推脱、所属责任得不到落实等情况,另外一方面,也表现在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责任意识不到位,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习惯性违章等现象出现,对电网调控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风险也就是由目前电网管理模式所引发的安全风险,目前我国电网运行管理普遍采用的是集约化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方式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形成的,将电网运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连接,加强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但是这样的管理模式同样也伴随着相应的管理风险,在集约化管理模式下,如果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会对其他部分造成影响,加大了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的整体难度。

2.2设备运行风险

在实际的电网运行过程中,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大量的电气设备,并且不同运行环节中电气设备的连接相当紧密,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环节的电气设备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其他环节的电气设备造成影响。在另外一个方面,目前的电网结构正在不断地调整,但是电气设备的更新完善情况不容乐观,并且电气设备的运行常常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电气设备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电网调控运行的整体安全风险不断提高,相应的安全问题也会不断出现。

3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为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管控力度。

3.1优化电网调控运行方式

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可以显著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起到了有效的风险防范作用,电力企业应充分掌握当前电网运行方式,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改善原有运行方式中的不足,以此来减少风险。同时,应通过评估和计算,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制定针对性防控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以便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做出应变。如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失效停运的概率、等级等方面的评估,技术人员从计算机管理模块中读取变压器、输电线路、电缆、母线、开关等状态评价结果,确定性风险对于电网系统的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设备故障所导致的系统瘫痪等,以此作为可靠依据进行安全风险防范。

3.2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在开展电网调控运行管理,防范安全风险问题时,需要依托完善的管理机制,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第一,应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以一周、一月、一季度为周期,评估每个员工在安全风险管理方面所取得的工作成果,将考评结果与个人绩效直接挂钩,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第二,应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将安全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及人员身上,清楚划分权责,做到分工明确,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力度,实现安全风险管理的全员参与。第三,应根据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要求,结合电网特点,编制、修订适应调控一体化的标准制度体系,使整个管理方案更加规范化,提高管理方案的可行性。

3.3加大安全工作审核力度

通过对电网调控运行进行审核,可以有效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同时还有利于电网的优化创新。电力企业应设立相应的部门机构,专门负责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的审核,并落实工作责任到具体岗位,将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比如,可以设置值班主任职位,既要对电网的日常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又要根据上级质量完成对电网的检查,同时还可以处理一些简单的电网安全风险事故。另外,在值班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无法处理或者较为严重的安全风险时,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专业人员,并上报上级单位,及时控制风险、降低损失。

3.4改进电网运行管理技术

提高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技术水平,也是降低安全风险发生概率的一种有效措施,所以就需要通过技术改进提供有力支持。一方面,要对电网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包括遥测信息、遥控信息等,提高信息规范化程度,便于安全风险的识别,并根据信息重要程度的不同,分为多种信号形式,包括越极报警限号、一般告警信号、重要告警信号、事故信号等,以此作为依据启动相应的风险应急处理预案。除此之外,还应升级改造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及调度数据网,便于监控人员时刻掌握电网运行情况,真正实现无人值班。

3.5实现电网运行风险评估及管控智能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接入到电力系统,提升着电力行业的智能化水平。也有部分软件平台运用到电网运行风险方面,但大多数软件只是实现对事故的监测,而没有实现电网风险的预控功能。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一套适用性强,功能全面的电网运行风险评估及预控系统软件。此软件要有一套健全的风险等级体系,在获取自动化系统中电力设备实时数据的基础上,对全网设备进行N-1扫描分析,搜索当前电网运行方式下存在哪些风险因素,并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同时针对这些风险生成相对应的处理预案,整个过程均可以图形界面的形式,展示给调度操作人员,最终实现电网运行的风险监测、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定级、风险预控等一体化功能。

结语

调控运行是电网运维生产中的核心工作,而电网调控运行风险管控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调控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保持严谨的态度,不断学习业务技能,提高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个人专业素养。调控部门要高度重视风险管控,强化预警机制,主动排查隐患,优化运行方式,加强本质安全,构建坚强电网,杜绝运行事故的发生,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本阳,元一平,乌鹏涛,郭斌.基于在线稳定分析的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策略[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8,34(02):65-71+78.

[2]谢定鸿.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的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7(09):223+225.

[3]吴克林.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与思考[J].江西电力,2015,39(03):28-29

标签:;  ;  ;  

如何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分析何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