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系统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专家系统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一、专家系统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陆明[1](2021)在《地市级供电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 ——以JN供电公司为例》文中提出

王悦[2](2021)在《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Z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2012年1月1日起新审计准则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全面贯穿审计准则。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务中,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从而选择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客户。对于风险较大的客户则采取增加审计证据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确保其风险在事务所可接受范围内。事务只有通过准确地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才能持续的修订和调整审计计划,合理安排审计风险应对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保证审计质量。论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Z事务所为例,对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评价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通过审计底稿的学习和实地调查,发现Z事务所在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过程中存在风险评估难、未能正确设定审计风险、未能定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未能依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准确计算检查风险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相结合,选定合适的审计风险评价指标和重大错报风险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模型量化审计风险,对事务所原有的定性评估审计风险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在量化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上,根据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计算检查风险数值,以计算出的检查风险的高低科学安排审计资源及后续的审计流程。为了检验定量分析模型的科学性,选取Z会计师事务所R项目进行了验证,结合企业的信息及专家打分的结果,对该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认为,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运用该模型定量评价审计风险是可行的。这一研究及构建的定量分析模型为Z事务所及类似的审计机构合理评价审计风险提供了方法参考。

高耀中[3](2020)在《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分析程序的应用研究 ——以A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和业务的多元化增加,审计技术应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面临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力,势必会造成审计成本的额外增加,特别是近年来财务舞弊事件频发,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必须通过详细的测试来降低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而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呈现行业增长缓慢,但竞争十分激烈的态势,很多事务所纷纷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在审计难度加大、行业竞争激烈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分析程序作为一种有效审计方法得到了广泛使用,注册会计师通过在风险评估、实质性程序以及总体复核等三个不同的审计阶段的合理运用可以在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同时,大幅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审计过程中有效的运用分析程序是各大会计师事务所有效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程序对企业进行审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分析程序的理解不到位、缺乏应有的谨慎性和职业判断等原因,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不重视关联方及交易的识别、忽略获取的内外部数据的可靠性、未对行业之间的数据进行对比、对实施分析程序的恰当性未作评估,不重视汇总前信息的运用、忽略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相反方向抵消的情况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可能会造成分析程序未被正确执行,甚至会产生事倍功半的后果,最终影响出具的审计报告的公正客观。因此注册会计师如何在审计过程中有效的运用分析程序已成为审计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并且这一研究意义深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分析程序的应用研究分为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分析程序审计准则、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以及影响分析程序的因素等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同时还提出了本文的三个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对分析程序的相关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等相关的背景进行了阐述,主要介绍了分析程序的定义,并且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委托代理论、信号传递论进行分析以此奠定后面对A公司案例分析的基础,使案例有理可依。接着是对分析程序在审计中应用的前提条件和三个应用阶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下一步案例分析的可行性提供可靠的内容支撑。第三部分是通过A公司的审计案例,对分析程序在风险评估阶段、实质性测试和财务报表整体复核阶段三个阶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A公司存在的财务舞弊问题。第四部分是结合案例,从审计准则内容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提出了现行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通过对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应用存在问题的探究,提出了完善分析程序在审计中应用的改进建议。文章的创新点包括如下三点:一是对分析程序应用的前提条件进行了探究。归纳总结了运用分析程序的前提和条件。二是将个别案例和普遍实务现象相结合,在案例分析中提出了利用财务报表中的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来完善分析性程序。三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整理了现阶段现行分析程序应用存在的问题,力求通过自己的改进建议尽可能对分析程序在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一鸣[4](2020)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S公司商誉减值审计风险评估及防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的迅速推进,有关监管部门制定了适应新的资本市场结构的新政策,从而为上市公司的重组创造了更自由的监管环境,这也加快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速度,随着并购重组交易的日益频繁,相关问题与风险也日益凸显,合并对价虚高、业绩承诺不合理等现象普遍存在,而合并溢价率虚高就意味着企业合并时会确认的商誉偏高,上市公司巨额商誉确认最终引发了2018年上市公司大规模计提商誉减值,由此吸引了资产市场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2019年7月,证监会在会计监管报告中着重提到了资本市场存在商誉虚高的现象,同时也指出部分企业商誉的减值测试存在不合理、不准确的问题,带来了更多新的审计风险。因此就要求审计从业人员对商誉减值带来的审计风险,进行充分地识别和准确评估,并最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本文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出发构建S公司商誉减值审计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主体S公司在2018年对商誉计提减值1.94亿元,直接导致其盈余同比下降86.1%,因此在2018年报期间发生商誉减值的上市公司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商誉本身以及后续计量的特点,再结合S公司的经营环境、外部环境和商誉形成的情况加以分析,得到S公司商誉减值的审计风险包括初始确认时商誉计价不准确、管理层利用商誉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对注册会计师能力要求高、获取充分且适当审计证据难度大。审计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合并对价和资产评估不合理、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商誉减值测试的主观性和复杂性等。为了评估及防范S公司商誉减值的审计风险,在完成对S公司商誉减值审计风险识别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审计风险评估及防范模型。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个层次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并确定风险评估过程。随后将构建的模型应用于S公司商誉减值案例,得到的评价结果为重大错报审计风险较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较低,整体期望审计风险较高。然后针对评价结果,结合各风险因素的权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与对S公司2018年报实施审计的项目组负责人建立持续沟通,取得了2018年报审计的重要性水平资料,并将其与前文模型应用的结果做定量地参照分析,并参考关键审计事项和最终的审计意见做出定性对比,已达到定性与定量结合地对模型的应用效果和实用性验证的目的。最后再从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加强行业监管以及加快发展信息化审计三个层面提出模型应用的保障措施。

陈嘉瑞[5](2020)在《业绩归因分析在审计风险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文中提出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经济业务的需要,审计模式在不断地进行改进。然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仍然有诸多失败的审计案例,究其原因,多数为审计人员依据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预判和实施审计活动,进而导致未能发现企业相应风险的情况。与此同时,在以往的研究文献中,业绩归因分析主要应用于管理学,而较少的与审计相关研究结合使用,然而,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对业绩产生影响的因素与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因素是存在关联的,比如企业的经营战略、治理结构、经济环境、政府政策等。为解决审计风险的识别不够全面问题,本文研究引入审计风险识别的新方法-业绩归因分析法,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总结,结合理论与事实,探索业绩归因分析法的应用模式,即利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通过图表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辅助呈现研究结果。本文的创新之处为:业绩归因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和其经营环境的分析方法,综合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以及自外界环境收集到的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其分析理念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相符,均为从宏观角度考虑审计风险,是一种有效的审计风险识别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为首先对审计风险识别和业绩归因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类总结,分析业绩归因分析在审计风险识别应用的可行性,为下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然后,对本文所运用到归因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阐述,同时对业绩归因、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识别等概念进行总结和界定,将企业的业绩影响因素划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而分析业绩归因法与审计风险识别的具体联系以及应用优势,以便业绩归因分析法在实际案例中使用;接着,将业绩归因分析应用于康美药业这一具体案例中,从内外部两个方面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影响企业业绩的具体风险点,并将之与审计风险相联系,最终识别出审计风险,表明业绩归因分析法在审计风险识别中应用的有效性;最后,综合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的结果,总结业绩归因分析在审计风险识别在的应用要点,为此分析方法能够在实际中得以有效运用提出应用建议。本文选择的康美药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作为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的龙头企业,康美药业代表了医药行业的基本经营情况,并且出现的审计失败问题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冲击,影响审计行业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康美药业包含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中可能遇到的大多数审计风险,所涉及到的风险种类更全,使用业绩归因分析时也能更全面的展现本分析方法的分析过程、分析成果,对后续其他类型或行业的企业进行分析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业绩归因分析法的应用识别出康美药业在财务报表层次存在战略风险、治理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和持续经营风险,在认定层次存在存货认定风险、财务费用认定风险和资产减值损失认定风险,证实了业绩归因分析法的实用性,对审计风险的防范有一定的作用,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冯昱诚[6](2020)在《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面临着高速发展,企业间发生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由于旧版审计报告存在着格式模板化、披露的信息不详细等缺点,审计报告的改革成为大势所趋,而新版审计报告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关键审计事项的提出。由于关键审计事项准则从提出到正式执行时间尚短,可供实务界参考的案例并不多,虽然准则有公布相关的决策框架,但实务中的情况错综复杂,注册会计师应如何识别关键审计事项,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另一方面,准则规定的理论框架是否完善,在实务工作中是否可行,这些都是值得讨论和探究的问题。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和目的,选取了DT公司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先描述注册会计师确定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的整个流程,然后将注册会计师的做法与审计准则的要求做对比,尝试分析注册会计师在决策流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或者在整个决策流程中是否存在值得讨论和争议的地方,针对这些事项,从案例中归纳启示、提出建议,为注册会计师确定出最贴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的关键审计事项提供相应的借鉴。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关键审计事项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汇总,其次对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概念与决策框架进行介绍,接下来详细阐述了案例涉及双方的基本情况、完整的审计业务流程以及注册会计师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的整个过程,之后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流程进行详细分析,认为在本案例中,注册会计师的做法可能存在着决策起点不恰当、决策流程不完整、决策理由不适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得出以下启示:注册会计师在判断某些事项是否足够重要进而构成关键审计事项时,应以“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为决策起点,遵循完整的决策流程,同时,还要基于合理、恰当的理由进行关键审计事项的识别。最后,本文从三个角度提出建议,认为只有注册会计师、会计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共同发挥作用,互相协调,加强沟通,才能确定出最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而才能更好地满足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郑肖洁[7](2020)在《公立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在改革的浪潮中,公立医院弊案频发,使加强公立医院审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公立医院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也逐步成为我国政府审计的重点关注领域。目前我国审计实务中缺乏一套统一、规范、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当前实际需求不相适应,更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制约作用的发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走向纵深,许多学者也开始致力于以公立医院领导干部为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但经分析发现,其中少有能够结合公立医院的特殊性,同时兼顾新医改政策的相关要求和经济责任审计特点的指标体系。因此,本文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普遍适用于公立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既能满足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体现其公益性特点。首先,本文以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论、免疫系统论等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为基础,以实践需要为出发点,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现状、传统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和常用评价模式的缺点,总结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本文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选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3个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综合评价。再次,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设计,最终形成了4个目标13个准则35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了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接着,通过S医院W院长经济责任审计的个案进行验证,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量化数据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对象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笔者通过比较发现,与原有评价方法相比,运用本文指标体系得出的审计结论更具优势,并提出了该体系在构建过程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对策,以期能为下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思路和方向。

王雪晗[8](2020)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审计研究 ——以A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为例》文中指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估是整个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重要构成。从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估的现实发展意义来看,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估,强化项目审计很有必要。其中,PPP项目模式下,以政府为发起者,整个投资项目相关实施者、参与单位在内,可有效消除以往常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共产出质量与效率。正因如此,21世纪以来,伴随着城镇化加快,各类市政工程项目、社会基建工程、水利与发电设施等公共事业型工程建设中,政府财政预算不足以完全支撑规模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所以PPP项目模式凭借着独有的优势被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推广、倡导。但是也开始暴露出系列问题,即PPP项目监管、合同风险、违规操作等。针对这一普遍现象,近几年界内专家学者研究中一致发现,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PPP项目绩效审计实施受阻,即尚未完全形成系统且可实现具体化匹配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本文研究立足当前这一背景环境,结合所在地区政府部门PPP项目及其绩效审计实际运营状况,引入全过程风险管理、项目全生命周期等理论,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及其国内界内发展改革成绩。尝试着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PPP项目管理、操作流程、风险防控等全过程视角,综合审视绩效审计的必要性与可循路径,旨在为PPP项目的审计工作提供实务支持。首先,围绕着本文研究对象,即十三五期间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的发展建设实际,针对性阐述PPP项目及绩效审计所处背景、社会发展意义。系统评估归纳,明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主题方向。其次,进一步围绕着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审计的概念、相关理论基础予以介绍。再次,以某一PPP项目工程的整体实施情况,根据PPP项目管理咨询经验、PPP项目整改情况、最新绩效管理指引等,构建绩效评价指标,列举具体审计事项。最后,综合分析挖掘绩效审计操作层面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建议。

黄睿婷[9](2020)在《IPO审计风险研究 ——以龙宝参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发展,IPO成为许多企业融资扩张的主要手段,但是IPO大热也带来诸多问题,新股发行进快影响投资环境,IPO造假频发挫伤投资信心.对于IPO造假舞弊,不少企业被处罚的同时也导致部分中介机构被牵连,这表明了IPO市场对上市企业越加严格的要求,同时也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敲响了警钟,随着2019年《新证券法》的通过,证券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变革.IPO企业的审计失败,不仅仅会给企业本身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为其服务的会计事务所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严重者审计业务和审计客户数量都会极大下滑最终很难继续维持经营,因此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如何应对IPO审计中出现的审计风险,进一步提高IPO审计质量,是当前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IPO审计风险展开研究.通过阅读审计风险和IPO审计的相关文献,与审计风险相关的重要概念进行分析,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近年的IPO审核、IPO处罚以及事务所IPO审计收人等数据进行梳理,进而从理论层面对常见的IPO审计风险点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对龙宝参茸审计案例中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会计师事务所在该案例的IPO审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案例进行思考,提出了防范IPO审计风险的措施建议,通过对龙宝参茸审计案例分析,不难发现IPO审计风险的常见问题在不同的案例中都可能出现,常见的风险点例如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缺乏合理的职业怀疑等,需要注册会计师提高自身职业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进一步的审计程序,而对于特殊行业存在的特殊风险,也需要专门的防控手段,在健全IPO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设立特殊行业审计项目组降低特殊企业的IPO审计风险.

黄威[10](2020)在《PPP项目绩效审计研究 ——淮安主城区控源截污PPP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PPP(Public-Private Part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英文简称。PPP项目相比传统公共项目而言所需投资成本更少、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效率更高,因而在供给侧改革中被广泛推广并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包括供排水、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污水处理、教育等领域。其中,控源截污作为污水处理领域的主要手段,通过采用PPP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在融合社会资本优势下可以缓解政府支出压力、降低风险承担成本、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等。但就控源截污PPP项目按效付费与监管方面,由于审计机关参与较少,按效付费的真实性与公众监督等监管方式则很难得到保障。随着PPP项目高速发展,项目由普遍立项期转为运营期,绩效审计监督体系的不健全所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证PPP项目的顺利实施,审计机关有必要介入此类项目开展绩效审计。首先,本文通过PPP项目及审计背景研究,了解并发现了传统公共项目审计模式因PPP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运营周期长、利益主体多元化等特点将不再适宜。接着,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出PPP项目绩效审计现状主要存在缺乏PPP项目绩效审计实务框架、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和绩效审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及原因。其次,基于绩效管理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论构建了兼具时效性、全面性和效果性的阶段式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审计实务框架,在该框架中提出了绩效审计目标是确保绩效信息的真实性与促进绩效的提升、绩效审计组织方式是“结合预算执行开展1+N审计”、绩效审计方法是采用成熟的传统投资审计方法与现代数字化审计工具相结合,并设计了全生命周期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以及具体指标评价标准。然后,将所构建的实务框架应用于淮安主城区控源截污PPP项目中,并根据项目目前建设实际指标情况按照构建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评价。最后,针对PPP项目绩效审计现状中其他问题给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PPP项目和绩效审计的发展。

二、专家系统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家系统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Z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审计风险
        2.1.2 审计失败
        2.1.3 风险导向审计
        2.1.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信息经济学理论
    2.3 审计风险评价的方法
第三章 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Z会计师事务所现状
        3.1.1 Z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3.1.2 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的现状
    3.2 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3.2.1 审计风险评估过分依赖审计人员职业判断
        3.2.2 审计风险未能定量评估
        3.2.3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不合理
        3.2.4 审计风险评估程序未得到充分运用
第四章 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方法的改进
    4.1 引入模型定量评估审计风险
        4.1.1 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估模型的步骤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审计风险的方案框架
    4.2 审计风险的定量分析
        4.2.1 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
        4.2.2 建立评判集
        4.2.3 构建权重集
        4.2.4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4.2.5 审计风险综合评估
    4.3 重大错报风险的定量分析
        4.3.1 建立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4.3.2 建立重大错报风险判断集
        4.3.3 构建重大错报风险权重集
        4.3.4 建立重大错报风险模糊关系矩阵
        4.3.5 重大错报风险综合评估
    4.4 定量计算检查风险
        4.4.1 计算检查风险
        4.4.2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第五章 审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于R项目案例研究
    5.1 R项目简介
        5.1.1 R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5.1.2 R公司内部因素分析
    5.2 审计风险评估模型的运用
        5.2.1 审计风险评估
        5.2.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5.2.3 评价结果分析
    5.3 定量计算检查风险
        5.3.1 计算检查风险
        5.3.2 Z事务所风险控制的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Z会计师事务所计划阶段审计风险评估表
    附录二 R项目重大错报风险指标权重调查表
    附录三 R项目重大错报风险评价调查表
    附录四 审计风险评价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分析程序的应用研究 ——以A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分析程序的相关概念和发展历程
    2.1 分析程序的相关概念
    2.2 分析程序的理论基础
    2.3 分析程序的发展历程
    2.4 分析程序在审计中应用的前提条件和阶段
3 A公司被审计案例中分析程序的应用分析
    3.1 A公司基本情况
    3.2 A公司被审计案例中分析程序的应用分析
    3.3 A公司分析性程序在审计中应用的总结和评价
4 现行分析程序在审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现行分析程序在审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4.2 现行分析程序在审计中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完善分析程序在审计中应用的对策建议
    5.1 实施有效的分析审计程序
    5.2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
    5.3 建立行业资料库
    5.4 加强对审计软件的应用
    5.5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制度
6 研究结论
    6.1 基本结论
    6.2 存在不足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S公司商誉减值审计风险评估及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S公司商誉减值审计风险识别与成因分析
    2.1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概况
        2.1.1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总额概况
        2.1.2 商誉减值与审计报告意见类型
        2.1.3 商誉减值与关键审计事项
    2.2 S公司经营环境及商誉减值概况
        2.2.1 S公司概况
        2.2.2 S公司经营环境
        2.2.3 S公司商誉的形成及减值
    2.3 S公司商誉减值的审计风险识别
        2.3.1 初始确认时商誉计价不准确
        2.3.2 管理层利用商誉减值进行盈余管理
        2.3.3 对注册会计师能力要求高
        2.3.4 获取充分且适当审计证据难度较大
    2.4 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2.4.1 合并对价和资产评估不合理
        2.4.2 企业外部环境变化
        2.4.3 商誉减值测试的主观性及复杂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公司商誉减值审计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1 审计风险评估方法
        3.1.1 定性评估审计风险的局限
        3.1.2 审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2 建立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2.1 建立重大错报风险指标体系
        3.2.2 建立检查风险指标体系
    3.3 风险评估过程
        3.3.1 建立评语集和确定权重
        3.3.2 模糊综合评价与结果分析
    3.4 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3.4.1 重大错报风险应对策略
        3.4.2 检查风险应对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审计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及实务验证
    4.1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
        4.1.1 确定因素权重
        4.1.2 模糊综合评价
    4.2 检查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
        4.2.1 确定因素权重
        4.2.2 模糊综合评价
        4.2.3 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
    4.3 应用结果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
        4.3.1 审计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4.3.2 商誉减值风险防范措施
    4.4 应用结果的实务验证
        4.4.1 重要性水平验证
        4.4.2 审计意见及关键审计事项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型应用的保障措施
    5.1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5.1.1 加大培训力度
        5.1.2 强化风险意识
    5.2 加强行业监管
        5.2.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5.2.2 持续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5.3 加快发展信息化审计技术
        5.3.1 开发审计软件
        5.3.2 建立审计数据库
        5.3.3 对模型参数动态调整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业绩归因分析在审计风险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业绩归因的研究
        1.2.2 关于审计风险识别的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业绩归因
        2.1.2 风险导向审计
        2.1.3 审计风险识别
    2.2 理论基础
        2.2.1 自利性归因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风险管理理论
    2.3 理论分析
        2.3.1 业绩归因分析与审计风险识别的联系
        2.3.2 业绩归因分析在审计风险识别应用优势
3 业绩归因分析法在康美药业案例中的应用
    3.1 康美药业案例简介
        3.1.1 公司背景
        3.1.2 康美药业财务报表审计中的问题
        3.1.3 康美药业披露的业绩及归因信息
    3.2 康美药业业绩归因分析
        3.2.1 内部归因分析
        3.2.2 外部归因分析
    3.3 基于业绩归因分析识别出的康美药业审计风险因素
        3.3.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因素
        3.3.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3.3.3 检查风险因素
    3.4 针对康美药业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3.4.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应对措施
        3.4.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4 业绩归因分析法在审计风险识别中的应用要点和应用建议
    4.1 业绩归因分析在审计风险识别中的应用要点
        4.1.1 区分特别风险与一般风险
        4.1.2 灵活应对业绩和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
        4.1.3 分析业绩影响因素时要有所侧重
    4.2 业绩归因分析在审计风险识别中应用建议
        4.2.1 加强记录和复核工作
        4.2.2 建立制度进行规范
        4.2.3 提升审计人员的分析判断能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因素研究
        1.2.2 关键审计事项的效果研究
        1.2.3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不足与改进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概念
        2.1.1 关键审计事项的含义与作用
        2.1.2 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框架
        2.1.3 关键审计事项段的描述要求
        2.1.4 关键审计事项段与强调事项段的区别与联系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键审计事项总体分析
    3.1 总体情况分析
    3.2 关键审计事项涉及的主要领域
        3.2.1 资产减值问题
        3.2.2 收入确认问题
        3.2.3 企业合并与长期股权投资问题
        3.2.4 负债类事项
    3.3 年报审计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的确定过程介绍
    4.1 案例涉及双方简介
        4.1.1 DT公司情况简介
        4.1.2 H会计师事务所情况简介
    4.2 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的确定过程
        4.2.1 计划审计工作阶段
        4.2.2 风险评估阶段
        4.2.3 风险应对阶段
        4.2.4 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阶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确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决策起点不恰当
        5.1.1 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起点要求
        5.1.2 注册会计师确定决策起点时存在的问题分析
        5.1.3 小结
    5.2 决策流程不完整
        5.2.1 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流程要求
        5.2.2 决策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2.3 小结
    5.3 确定理由不适当
        5.3.1 相关要求
        5.3.2 确定理由的恰当性分析
        5.3.3 小结
    5.4 不恰当的关键审计事项会带来各种负面影响
        5.4.1 新旧审计报告信息含量对比
        5.4.2 披露不恰当的关键审计事项所带来的问题分析
        5.4.3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启示与建议
    6.1 案例启示
        6.1.1 应以“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为起点确定关键审计事项
        6.1.2 需要完善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流程
        6.1.3 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的理由要恰当
    6.2 相关建议
        6.2.1 注册会计师角度
        6.2.2 会计师事务所角度
        6.2.3 被审计单位角度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公立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公立医院
        2.1.2 经济责任
        2.1.3 经济责任审计
    2.2 理论基础
        2.2.1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论
        2.2.2 免疫系统论
        2.2.3 审计评价理论
第3章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原则及方法
    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3.1.1 审计实务中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3.1.2 传统评价方法无法适应“新医改”的要求
        3.1.3 常用评价模式未能体现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3.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3.2.1 合法合规性原则
        3.2.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3.2.3 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原则
        3.2.4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3.2.5 可比性原则
    3.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第4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4.1 构建步骤
        4.1.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4.1.2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确定指标权重
        4.1.3 进行综合评价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设计
        4.2.1 总体架构设计
        4.2.2 指标权重设置
    4.3 评价内容和标准
        4.3.1 评价内容
        4.3.2 评价标准
第5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个案验证
    5.1 项目背景
        5.1.1 被审单位基本情况
        5.1.2 院长W同志任职情况
    5.2 审计目标、范围和重点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3.1 管理责任的评价
        5.3.2 财务责任的评价
        5.3.3 社会责任的评价
        5.3.4 廉政责任的评价
        5.3.5 综合评价结果
    5.4 审计结论
    5.5 验证结果分析
        5.5.1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
        5.5.2 构建中遇到的困难
        5.5.3 解决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审计研究 ——以A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公共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二、PPP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三、项目管理与绩效审计中合同风险、进度控制研究现状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二章 PPP项目绩效审计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PPP项目及绩效审计概述
        一、PPP项目
        二、绩效审计
        三、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审计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全生命周期理论
        二、合同风险管理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PPP项目发展及绩效审计开展现状
    第一节 制度背景
    第二节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PPP项目发展现状
    第三节 PPP项目绩效审计发展
        一、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二、PPP项目绩效审计开展现状与问题
第四章 A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绩效审计实务分析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内容
        二、项目背景
        三、项目进展
    第二节 基于 PPP 项目管理视角的绩效审计重点
        一、识别阶段、准备阶段
        二、采购阶段
        三、执行阶段
    第三节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PPP项目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一、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的要求与思路
        二、绩效审计指标
        三、绩效审计程序
        四、绩效审计评价
    第四节 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绩效审计开展阻力
        二、项目绩效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第五章 开展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审计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节 增强PPP项目绩效审计程序效力
    第二节 强化PPP项目绩效审计风险控制
    第三节 PPP项目绩效审计应注效益、重效果、创新方式
        一、坚持全生命周期、突出重点
        二、完善配套工作机制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
第六章 结论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关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9)IPO审计风险研究 ——以龙宝参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审计风险
        二、IPO审计风险
        三、IPO审计风险的防范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文章框架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审计风险的内涵界定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第二节 审计风险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审计风险与IPO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与会计师事务所
        三、审计风险与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理性经济人理论
第三章 我国IPO现状与IPO审计风险分析
    第一节 我国IPO现状
        一、上市公司的IPO动机
        二、近年我国IPO情况概述
    第二节 IPO现行规范及审计阶段风险点
        一、IPO现行规范
        二、IPO审计阶段的风险点
    第三节 IPO过程中面临的审计风险
        一、重大错报风险
        二、检查风险
    第四节 IPO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行业环境层面分析
        二、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分析
        三、被审计单位层面分析
第四章 基于龙宝参茸IPO审计风险分析
    第一节 案例基本情况
        一、龙宝参茸IPO财务造假案情回顾
        二、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第二节 龙宝参茸IPO过程中的重大错报及其审计风险分析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三、特别风险分析
    第三节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风险分析
        一、审计项目承接风险
        二、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三、缺乏职业怀疑
        四、CPA审计程序缺乏合理性
第五章 IPO审计风险控制的对策
    第一节 针对重大错报的应对措施
        一、重视风险评估程序
        二、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采取总体措施
        三、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二节 防范检查风险的建议
        一、审慎选择IPO审计项目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怀疑能力
        三、健全IPO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四、设置特殊行业审计项目组
第六章 结论及不足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10)PPP项目绩效审计研究 ——淮安主城区控源截污PPP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PP项目研究
        1.2.2 PPP项目审计研究
        1.2.3 绩效审计研究
        1.2.4 PPP项目绩效审计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PPP项目
        2.1.2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
        2.1.3 绩效审计模式
        2.1.4 PPP项目绩效审计
    2.2 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2.1 绩效审计必要性分析
        2.2.2 绩效审计可行性分析
    2.3 PPP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2.3.1 绩效管理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3 委托代理理论
        2.3.4 协同治理理论
        2.3.5 国家治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J省PPP项目绩效审计现状调查
    3.1 J省PPP项目审计实施情况
        3.1.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收回
        3.1.2 PPP项目审计现状调查
        3.1.3 PPP项目审计组织方式、方法调查
        3.1.4 PPP项目绩效审计应关注的主要内容调查
    3.2 PPP项目绩效审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2.1 缺乏PPP项目绩效审计实务框架
        3.2.2 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
        3.2.3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3.2.4 绩效审计机制不健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PP项目绩效审计实务框架的构建
    4.1 PPP项目绩效审计实务框架
        4.1.1 绩效审计目标
        4.1.2 绩效审计组织方式
        4.1.3 绩效审计客体
        4.1.4 绩效审计方法
        4.1.5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4.1.6 绩效审计运行机制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PP项目绩效审计实务框架的应用
    5.1 项目简介
    5.2 项目实施绩效审计必要性分析
    5.3 审计实施方案
    5.4 控源截污绩效审计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PPP模式审计调查问卷
详细摘要

四、专家系统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市级供电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 ——以JN供电公司为例[D]. 陆明. 山东财经大学, 2021
  • [2]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Z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价研究[D]. 王悦.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2)
  • [3]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分析程序的应用研究 ——以A公司为例[D]. 高耀中. 西南大学, 2020(05)
  • [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S公司商誉减值审计风险评估及防范研究[D]. 关一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业绩归因分析在审计风险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D]. 陈嘉瑞. 河南大学, 2020(02)
  • [6]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案例研究[D]. 冯昱诚.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7]公立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郑肖洁. 扬州大学, 2020(05)
  • [8]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审计研究 ——以A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为例[D]. 王雪晗.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9]IPO审计风险研究 ——以龙宝参茸为例[D]. 黄睿婷.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PPP项目绩效审计研究 ——淮安主城区控源截污PPP项目为例[D]. 黄威.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专家系统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