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论文和设计-高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滑槽、固定栓、第一钢筋、放置槽、第一滑块和卡槽,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靠近砖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其中,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的连接处,所述固定栓设置于第二底座的两端,且固定栓与第一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槽,所述第一钢筋设置于第二底座靠近砖块的一侧,所述第一钢筋靠近砖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钢筋。该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通过该装置的第二钢筋、第一钢筋和连接钢筋构成圆筒网状结构与放置槽之间的卡合可以方便的对砖块进行固定,让圆筒结构内部注入合水泥可以增加该装置的整体强度,方便了该装置的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滑槽(4)、固定栓(5)、第一钢筋(6)、放置槽(9)、第一滑块(11)和卡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3),所述第一底座(1)靠近砖块(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3),其中,所述第一滑槽(4)设置于第一底座(1)与第二底座(3)的连接处,所述固定栓(5)设置于第二底座(3)的两端,且固定栓(5)与第一底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槽(10);所述第一钢筋(6)设置于第二底座(3)靠近砖块(2)的一侧,所述第一钢筋(6)靠近砖块(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钢筋(7),所述第二钢筋(7)与第一钢筋(6)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钢筋(8),所述放置槽(9)开设于砖块(2)靠近第二钢筋(7)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11)设置于第二底座(3)远离砖块(2)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11)与第一底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滑槽(12),所述卡槽(13)开设于第一底座(1)远离第二底座(3)的一侧,且卡槽(13)与第二底座(3)设置于第一底座(1)的同一面上。

设计方案

1.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滑槽(4)、固定栓(5)、第一钢筋(6)、放置槽(9)、第一滑块(11)和卡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3),所述第一底座(1)靠近砖块(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3),其中,

所述第一滑槽(4)设置于第一底座(1)与第二底座(3)的连接处,所述固定栓(5)设置于第二底座(3)的两端,且固定栓(5)与第一底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槽(10);

所述第一钢筋(6)设置于第二底座(3)靠近砖块(2)的一侧,所述第一钢筋(6)靠近砖块(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钢筋(7),所述第二钢筋(7)与第一钢筋(6)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钢筋(8),所述放置槽(9)开设于砖块(2)靠近第二钢筋(7)的一侧;

所述第一滑块(11)设置于第二底座(3)远离砖块(2)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11)与第一底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滑槽(12),所述卡槽(13)开设于第一底座(1)远离第二底座(3)的一侧,且卡槽(13)与第二底座(3)设置于第一底座(1)的同一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3)通过第一滑槽(4)与第一底座(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7)的数量为六个,且6个第二钢筋(7)均匀分布于第一钢筋(6)的外侧,且第二钢筋(7)、第一钢筋(6)和连接钢筋(8)构成圆筒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9)的直径尺寸与第二钢筋(7)、第一钢筋(6)和连接钢筋(8)构成圆筒网状结构的直径尺寸相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1)的剖面形状尺寸与第二滑槽(12)的剖面形状尺寸相吻合,且第一滑块(11)与第二滑槽(12)滑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

背景技术

墙体是一种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的建筑部分,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

在一些房屋建筑的内部会使用到一种能够方便快速施工的墙体,通过材料的快速拼接和组装可以达到节省时间的效果。

但市场上大多数的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在表面涂抹水泥,且强度不够,不能方便对不同大小的砖头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在表面涂抹水泥,且强度不够,不能方便对不同大小的砖头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滑槽、固定栓、第一钢筋、放置槽、第一滑块和卡槽,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靠近砖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其中,

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的连接处,所述固定栓设置于第二底座的两端,且固定栓与第一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槽;

所述第一钢筋设置于第二底座靠近砖块的一侧,所述第一钢筋靠近砖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与第一钢筋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钢筋,所述放置槽开设于砖块靠近第二钢筋的一侧;

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二底座远离砖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卡槽开设于第一底座远离第二底座的一侧,且卡槽与第二底座设置于第一底座的同一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底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钢筋的数量为六个,且6个第二钢筋均匀分布于第一钢筋的外侧,且第二钢筋、第一钢筋和连接钢筋构成圆筒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直径尺寸与第二钢筋、第一钢筋和连接钢筋构成圆筒网状结构的直径尺寸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剖面形状尺寸与第二滑槽的剖面形状尺寸相吻合,且第一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

1.通过该装置的第二钢筋、第一钢筋和连接钢筋构成圆筒网状结构与放置槽之间的卡合可以方便的对砖块进行固定,让圆筒结构内部注入合水泥可以增加该装置的整体强度,方便了该装置的使用。

2第二底座通过第一滑槽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滑块在第二滑槽内部滑动,可以方便稳定的对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连接钢筋之间构成的圆筒网状结构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

3.通过卡槽固定模板,然后在模板与砖块之间的间隙注入水泥,这也可以达到快速对该装置的表面进行涂抹水泥的效果,方便了该装置的快速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底座,2、砖块,3、第二底座,4、第一滑槽,5、固定栓,6、第一钢筋,7、第二钢筋,8、连接钢筋,9、放置槽,10、固定螺栓槽,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槽,1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包括第一底座1、砖块2、第二底座3、第一滑槽4、固定栓5、第一钢筋6、第二钢筋7、连接钢筋8、放置槽9、固定螺栓槽10、第一滑块11、第二滑槽12和卡槽13,所述第一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2,所述第一底座1靠近砖块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3,所述第二底座3通过第一滑槽4与第一底座1滑动连接,方便了对圆筒网状结构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其中,

所述第一滑槽4设置于第一底座1与第二底座3的连接处,所述固定栓5设置于第二底座3的两端,且固定栓5与第一底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槽10;

所述第一钢筋6设置于第二底座3靠近砖块2的一侧,所述第一钢筋6靠近砖块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钢筋7,所述第二钢筋7的数量为六个,且6个第二钢筋7均匀分布于第一钢筋6的外侧,且第二钢筋7、第一钢筋6和连接钢筋8构成圆筒网状结构,通过在圆筒网状结构内部注入水泥可以增加该装置的整体强度,所述第二钢筋7与第一钢筋6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钢筋8,所述放置槽9开设于砖块2靠近第二钢筋7的一侧,所述放置槽9的直径尺寸与第二钢筋7、第一钢筋6和连接钢筋8构成圆筒网状结构的直径尺寸相一致,通过放置槽9与第二钢筋7、第一钢筋6和连接钢筋8构成圆筒网状结构的卡合,可以方便的对砖块2进行固定,方便了该装置的快速使用;

所述第一滑块11设置于第二底座3远离砖块2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11的剖面形状尺寸与第二滑槽12的剖面形状尺寸相吻合,且第一滑块11与第二滑槽12滑动连接,方便了对第二底座3进行移动,方便了该装置的调节,所述第一滑块11与第一底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滑槽12,所述卡槽13开设于第一底座1远离第二底座3的一侧,且卡槽13与第二底座3设置于第一底座1的同一面上。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时,首先将该装置固定在所需要的地方,在使用的时候通过砖块2的放置槽9与第一钢筋6、第二钢筋7和连接钢筋8之间构成的圆筒网状结构组合么可以方便的对砖块2进行固定,在固定砖块2之后可以通过往第一钢筋6、第二钢筋7和连接钢筋8之间构成的圆筒网状结构内部内部注入水泥让砖块2与第一钢筋6、第二钢筋7和连接钢筋8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让墙体的强度得到增加,且该装置的第二底座3可以通过第一滑槽4进行移动,方便了对第一钢筋6、第二钢筋7和连接钢筋8之间构成的圆筒网状结构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方便根据砖块2的大小进行调节,且第二底座3移动的时候,第一滑块11在第二滑槽12内部滑动可以增加第二底座3的稳定性,在移动到合适距离之后可以通过旋转固定栓5进行固定,然后注入水泥,这样可以让该装置的轻度得到提升,在需要对装置外侧涂抹水泥的时候,可以通过卡槽13固定模板,然后通过模板与砖块2之间的间隙添加水泥,达到快速涂抹水泥的效果,方便了该装置的快速施工,这就是该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的使用过程,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0712.5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5(内蒙古)

授权编号:CN209509238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E04B 2/00

专利分类号:E04B2/00;E04B2/10;E04B2/68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高伟

第一申请人:高伟

申请人地址:0172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兴泰钢结构305室

发明人:高伟;韩伟;闫俊;李鹏祥;侯璠

第一发明人:高伟

当前权利人:高伟

代理人:李海鹏

代理机构:44409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墙体论文和设计-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