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其包括刀架以及向刀架输送线缆的送线装置,刀架上设置有用于切割线缆的绝缘层的刀具以及用于分离绝缘层与导体的分离器,刀具设置在刀架的进线端,分离器设置在刀架的出线端。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送线装置将线缆向刀架处输送,刀架上的刀具便能够将线缆上的绝缘层切开,且当绝缘层被切割后的电缆在经过分离器时,分离器能够使绝缘层与导体分离,从而完成剥离绝缘层的工作,该线缆剥皮装置使线缆中绝缘层的剥离更加的方便,进而提高线缆剥皮的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1)以及向所述刀架(1)输送线缆的送线装置(2),所述刀架(1)上设置有用于切割线缆的绝缘层的刀具(3)以及用于分离绝缘层与导体的分离器(4),所述刀具(3)设置在所述刀架(1)的进线端,所述分离器(4)设置在所述刀架(1)的出线端。
设计方案
1.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1)以及向所述刀架(1)输送线缆的送线装置(2),所述刀架(1)上设置有用于切割线缆的绝缘层的刀具(3)以及用于分离绝缘层与导体的分离器(4),所述刀具(3)设置在所述刀架(1)的进线端,所述分离器(4)设置在所述刀架(1)的出线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线架和收线架,所述放线架、所述送线装置(2)、所述刀架(1)和所述收线架依次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架包括第一架体(51)和放线盘(52),所述放线盘(52)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5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架包括第二架体(61)、收线盘(62)和收线电机(63),所述收线盘(62)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61)上,且所述收线电机(63)与所述收线盘(62)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1)上设置有第一夹具(7),所述刀具(3)通过所述第一夹具(7)设置在所述刀架(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7)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夹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刀架(1)上,所述第二夹块通过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上,所述刀具(3)通过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夹紧固定在所述刀架(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3)包括左切刀和右切刀,所述第一夹具(7)的数量为两个,左切刀和右切刀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夹具(7)上,且所述左切刀和所述右切刀的刃口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1)上还设置有第二夹具(8),所述分离器(4)通过所述第二夹具(8)设置在所述刀架(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1)上还设置有防止线缆掉落的支撑轮(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集绝缘层的收集装置(1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的结构包括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绝缘层是包裹在导体表面并起到保护导体以及绝缘的作用。
在包裹绝缘层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材料本身问题,很容易发生绝缘层的厚度不均的问题,导致绝缘层局部放电试验不合格,从而使线缆报废的情况发生,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然而企业为了降低损失,需要将不合格的绝缘层剥离后,在导体上重新挤包一层绝缘层;
但是,将绝缘层剥离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特别是中高压力缆的绝缘层的厚度高达13mm,使剥离绝缘层的工作变得更加的困难;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将绝缘层从导体上剥离的剥皮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剥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线缆中绝缘层不易剥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包括刀架以及向所述刀架输送线缆的送线装置,所述刀架上设置有用于切割线缆的绝缘层的刀具以及用于分离绝缘层与导体的分离器,所述刀具设置在所述刀架的进线端,所述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刀架的出线端。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该线缆剥线装置还包括放线架和收线架,所述放线架、所述送线装置、所述刀架和所述收线架依次成直线排列设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放线架包括第一架体和放线盘,所述放线盘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收线架包括第二架体、收线盘和收线电机,所述收线盘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上,且所述收线电机与所述收线盘传动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刀架上设置有第一夹具,所述刀具通过所述第一夹具设置在所述刀架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夹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刀架上,所述第二夹块通过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上,所述刀具通过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夹紧固定在所述刀架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刀具包括左切刀和右切刀,所述第一夹具的数量为两个,左切刀和右切刀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夹具上,且所述左切刀和所述右切刀的刃口相对设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刀架上还设置有第二夹具,所述分离器通过所述第二夹具设置在所述刀架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刀架上还设置有防止线缆掉落的支撑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该线缆剥皮装置还包括用于收集绝缘层的收集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送线装置将线缆向刀架处输送,刀架上的刀具便能够将线缆上的绝缘层切开,且当绝缘层被切割后的电缆在经过分离器时,分离器能够使绝缘层与导体分离,从而完成剥离绝缘层的工作,该线缆剥皮装置使线缆中绝缘层的剥离更加的方便,进而提高线缆剥皮的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还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为该线缆剥皮装置还包括放线架和收线架,该放线架和收线架的设置,使线缆在放线过程以及导体的收集过程更加的方便,从而提高该线缆剥皮装置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为收线架包括第二架体、收线盘和收线电机,收线电机可以带动收线盘在第二线架上转动,使该收线盘可以主动的将导体收卷在收线盘上,并使线缆产生一定的张力,从而使刀具在切割线缆上的绝缘层时更加的稳定。
(3)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为刀具包括左切刀和右切刀,左切刀和右切刀的刃口相对设置,使线缆穿过左切刀和右切刀之间便可以完成绝缘层的切割,从而使该线缆剥皮装置在剥线时更加的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为刀架上还设置有支撑轮,该支撑轮可以有效的防止线缆掉落,使线缆的进线端的位置保持不便,从而使刀具能够更加稳定的完成绝缘层的切割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剥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剥皮装置中的刀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剥皮装置中的刀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刀架;2、送线装置;3、刀具;4、分离器;51、第一架体;52、放线盘;61、第二架体;62、收线盘;63、收线电机;7、第一夹具;8、第二夹具;9、支撑轮;10、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刀架1以及向刀架1输送线缆的送线装置2,刀架1上设置有用于切割线缆的绝缘层的刀具3以及用于分离绝缘层与导体的分离器4,刀具3设置在刀架1的进线端,分离器4设置在刀架1的出线端。
通过上述结构的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线缆的始端通过送线装置2向刀架1处输送,使刀架1上的刀具3将线缆上的绝缘层切开,使导体可以从绝缘层的切口取出,且在线缆的绝缘层被切割后,线缆还会继续向刀架1的出线端移动并经过分离器4,该分离器4可以将贴合在导体上的绝缘层分离,从而完成剥离绝缘层的工作,该线缆剥皮装置使线缆中绝缘层的剥离更加的方便,进而提高线缆剥皮的效率。
优化的,该线缆剥皮装置还包括放线架和收线架;该放线架、送线装置2、刀架1和收线架依次排列设置;线缆可以由放线架放出,然后通过送线装置2向刀架1输送,并在绝缘层与导体分离后,收线架能够完成导体的收集工作,整个剥皮工作过程不需要工作人员的操作便能够完成,使该线缆剥皮装置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具体的,放线架包括第一架体51和放线盘52,放线盘52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架体51上;其中,放线盘52即为缠绕有线缆的线盘,该放线盘52上的线缆即为绝缘层厚度不均匀的报废线缆,该线缆受到送线装置2的牵引力自动的放出,且使线缆向刀架1处移动,并通过刀架1上的刀具3以及分离器4的作用,使导体和绝缘层分离,以完成剥线的工作。
优选的,该放线盘52可拆卸的设置在上述的第一架体51上,使放线盘52的更换更加的方便;当放线盘52的线缆被剥离完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空的放线盘52由第一架体51上拆下,并将缠绕满的线缆的放线盘52安装在第一架体51上,使该线缆剥皮装置能够继续进行剥皮的工作。
优化的,上述的收线架包括第二架体61、收线盘62和收线电机63;其中,
收线盘62转动设置在第二架体61上,且收线电机63的动力输出端与收线盘62传动连接,使收线盘62在收线电机63的带动下能够在第二架体61上转动;当刀架1上的刀具3以及分离器4将线缆的绝缘层以及导体分离后,导体能够通过收线盘62的收卷,使导体能够自动的缠绕在收线盘62上,使导体的收集更加的方便。
优选的,上述的收线架也为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架体61上;当收线盘62上缠绕满导体时,工作人员便可以将收线盘62由第二架体61上取下,并将没有缠绕有导体的收线盘62安装在第二架体61上,以继续收集被剥离出的导体。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的刀架1上设置有第一夹具7,刀具3通过第一夹具7设置在刀架1上;其中,
第一夹具7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连接件,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通过连接件连接,而上述的刀具3便可以通过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夹紧固定,使刀具3在切割线缆的的过程中,刀具3不会从第一夹具7上脱出,从而使该线缆剥皮装置可以更好的完成剥皮工作。
其中,连接件可以为螺栓或者螺杆,该螺栓或者螺杆设置在第一夹块上,第二夹块上设置有与螺栓或者螺杆相适应的穿孔,将第二夹块上的穿孔对螺栓或者螺杆安装在第一夹块上,并通过螺母拧紧固定;当需要更换刀具3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螺母拧松,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松动,工作人员便能够将刀具3取下,并将新的刀具3安装在第一夹具7上,以完成刀具3的更换。
优化的,上述的刀具3包括左切刀和右切刀,第一夹具7也分为左、右两个,左切刀和右切刀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夹具7上,且左切刀和右切刀的刃口相对设置,使线缆在经过左切刀和右切刀之间时,线缆上绝缘层被两侧的左切刀和右切刀切割而形成两道刀痕,从而使绝缘层的剥离更加的方便。
优选的,左切刀和右切刀上均设置有腰形孔,该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线缆的进线方向垂直;当工作人员需要调整左切刀与右切刀之间的间距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松动用于紧固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螺栓和螺母,使夹紧刀具3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松动,此时,工作人员便可以直接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已调整左切刀与右切刀之间的间距,从而使该线缆剥皮装置能够更好的切割线缆上的绝缘层,且不损伤线缆中的导体,使该线缆剥皮装置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优化的,上述的刀架1上还设置有第二夹具8,上述的分离器4通过第二夹具8设置在刀架1上;当线缆经过刀具3切割绝缘层后,有的绝缘层还会紧紧地贴着导体,而该分离器4便可以使绝缘层与导体分离,从而使导体的收集更加的方便。
其中,分离器4可以为刀片或者其他的平板状结构物体,即能够使绝缘层与导体分离,且不损伤导体的物体便可以使用。
优化的,上述的刀架1上还设置有支撑轮9,该支撑轮9滚动的设置在刀架1上,当线缆由送线装置2向刀架1上的刀具3一端移动时,支撑轮9可以有效的避免线缆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下沉,导致线缆在经过刀具3时,刀具3无法正常的切割线缆上的绝缘层,使该线缆剥皮装置无法正常的工作的情况发生。
此外,滚动设置的支撑轮9可以有效的减小支撑轮9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该线缆剥皮装置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优化的,该线缆剥皮装置还包括用于收集绝缘层的收集装置10,该收集装置10可以避免被切割后的绝缘层散落在地面上的情况发生。
该收集装置10可以为与收线架相同结构的装置,使绝缘层的收集也更加的方便;此外,该收集装置10还可以为筐体结构,使被剥离的绝缘层直接掉落在筐体结构内,避免绝缘层散落在地面上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上述的送线装置2为履带式牵引机;其中,
履带式牵引机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一种牵引机,其具体结构便不再做详细的阐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9206.5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4(宁夏)
授权编号:CN209169837U
授权时间:20190726
主分类号:H02G 1/12
专利分类号:H02G1/12
范畴分类:37D;
申请人: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53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正谊路北、青年路西
发明人:李宝春;张惠芳;何鹏;赵燕;马文庆;刘岩;闫伟
第一发明人:李宝春
当前权利人: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涂凤琴
代理机构:114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线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