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论文和设计-吴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内固定安装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环形翅片,所述冷却室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储水仓,所述冷却管与储水仓相连通,所述储水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储水仓相连通,所述出气管内固定安装有气体单向阀,且出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室外,所述储水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储水仓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底端延伸至冷却室外,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水阀。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以降低氢气收集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降低收集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室(2),所述冷却室(2)内固定安装有冷却管(3),所述冷却管(3)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套管(4),所述套管(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环形翅片(5),所述冷却室(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储水仓(6),所述冷却管(3)与储水仓(6)相连通,所述储水仓(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与储水仓(6)相连通,所述出气管(7)内固定安装有气体单向阀(8),且出气管(7)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室(2)外,所述储水仓(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与储水仓(6)相连通,所述出水管(9)的底端延伸至冷却室(2)外,所述出水管(9)上设有水阀(10),所述冷却室(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进气孔(11),所述进气孔(11)与冷却管(3)相连通,所述冷却室(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12)与进气孔(11)相连通,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槽(13),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的进水口与水槽(13)相连通,所述水泵(14)的出水口与冷却室(2)相连通,所述冷却室(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与冷却室(2)相连通,且排水管(15)的一端延伸至水槽(13)内。

设计方案

1.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室(2),所述冷却室(2)内固定安装有冷却管(3),所述冷却管(3)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套管(4),所述套管(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环形翅片(5),所述冷却室(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储水仓(6),所述冷却管(3)与储水仓(6)相连通,所述储水仓(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与储水仓(6)相连通,所述出气管(7)内固定安装有气体单向阀(8),且出气管(7)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室(2)外,所述储水仓(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与储水仓(6)相连通,所述出水管(9)的底端延伸至冷却室(2)外,所述出水管(9)上设有水阀(10),所述冷却室(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进气孔(11),所述进气孔(11)与冷却管(3)相连通,所述冷却室(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12)与进气孔(11)相连通,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槽(13),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的进水口与水槽(13)相连通,所述水泵(14)的出水口与冷却室(2)相连通,所述冷却室(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与冷却室(2)相连通,且排水管(15)的一端延伸至水槽(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水泵(14)的进水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出气管(7)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出水管(9)上固定套设有第2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2)的顶部内壁上开设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排水管(15)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座,所述水泵座与水泵(14)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氢气回收是指把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氢气进行除尘、除油、除氧、除水等处理,使氢气质量重新达到生产要求,二次循环使用的系统统称,将排出含有固体杂质和气体杂质的氢气,经过过滤器除大部分固体杂质,进入淋洗塔用水除去气体杂质、氨气,进入冷却系统进行热量交换,氢气的露点由出炉时43~47℃下降到15℃,氢气在淋洗过程和冷却过程中除去90%左右的水分,水分由汽水分离器分离出来,氢气中剩余的水分进入干燥塔,经硅胶和分子筛吸附后,达到需要的露点,最后将净化后的氢气循环使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氢气在回收去除水分时需要通过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冷却系统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却,导致能耗增加,同时,增加冷却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内固定安装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环形翅片,所述冷却室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储水仓,所述冷却管与储水仓相连通,所述储水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储水仓相连通,所述出气管内固定安装有气体单向阀,且出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室外,所述储水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储水仓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底端延伸至冷却室外,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水阀,所述冷却室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冷却管相连通,所述冷却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进气孔相连通,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槽,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槽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冷却室相连通,所述冷却室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冷却室相连通,且排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水槽内。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却室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出气管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室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出水管上固定套设有第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室的顶部内壁上开设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排水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座,所述水泵座与水泵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水槽、冷却室、冷却管、套管、环形翅片、出气管、气体单向阀、出水管、水阀、进气管、水槽、水泵、排水管相配合,使用时,启动水泵,水泵将水槽内的水泵入冷却室内,使冷却管完全浸泡在水中,水通过排水管再流会水槽内,实现水循环利用,经过淋洗后的含有水汽的氢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冷却室内的冷却管中,在套管和环形翅片的作用下,加速气体的热量交换,通过水循环将热量排出,降低气体的热量,此时,气体内的水汽形成水珠,通过冷却管流入储水仓内,可以通过控制水阀将水从出水管流出,氢气通过气体单向阀从出气管排出被收集;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以降低氢气收集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降低收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翅片和套管的连接结构立体图。

图中:1、底座;2、冷却室;3、冷却管;4、套管;5、环形翅片;6、储水仓;7、出气管;8、气体单向阀;9、出水管;10、水阀;11、进气孔;12、进气管;13、水槽;14、水泵;15、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室2,冷却室2内固定安装有冷却管3,冷却管3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套管4,套管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环形翅片5,冷却室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储水仓6,冷却管3与储水仓6相连通,储水仓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7,出气管7与储水仓6相连通,出气管7内固定安装有气体单向阀8,且出气管7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室2外,储水仓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9,出水管9与储水仓6相连通,出水管9的底端延伸至冷却室2外,出水管9上设有水阀10,冷却室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进气孔11,进气孔11与冷却管3相连通,冷却室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12,进气管12与进气孔11相连通,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槽13,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4,水泵14的进水口与水槽13相连通,水泵14的出水口与冷却室2相连通,冷却室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5,排水管15与冷却室2相连通,且排水管15的一端延伸至水槽13内;

水槽1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出水孔,出水孔与水泵14的进水口相连通,冷却室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出气管7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却室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出水管9上固定套设有第2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却室2的顶部内壁上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排水管15相连通,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座,水泵座与水泵14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14、水槽13、冷却室2、冷却管3、套管4、环形翅片5、出气管7、气体单向阀8、出水管9、水阀10、进气管12、水槽13、水泵14、排水管15相配合,使用时,启动水泵14,水泵14将水槽13内的水泵入冷却室2内,使冷却管3完全浸泡在水中,水通过排水管15再流会水槽13内,实现水循环利用,经过淋洗后的含有水汽的氢气通过进气管12进入冷却室2内的冷却管3中,在套管4和环形翅片5的作用下,加速气体的热量交换,通过水循环将热量排出,降低气体的热量,此时,气体内的水汽形成水珠,通过冷却管3流入储水仓6内,可以通过控制水阀10将水从出水管9流出,氢气通过气体单向阀8从出气管7排出被收集,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以降低氢气收集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降低收集成本。

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水泵14,水泵14将水槽13内的水泵入冷却室2内,使冷却管3完全浸泡在水中,水通过排水管15再流会水槽13内,实现水循环利用,经过淋洗后的含有水汽的氢气通过进气管12进入冷却室2内的冷却管3中,在套管4和环形翅片5的作用下,加速气体的热量交换,通过水循环将热量排出,降低气体的热量,此时,气体内的水汽形成水珠,通过冷却管3流入储水仓6内,可以通过控制水阀10将水从出水管9流出,氢气通过气体单向阀8从出气管7排出被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4179.6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5(内蒙古)

授权编号:CN209442636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C01B 3/50

专利分类号:C01B3/50

范畴分类:19A;23A;

申请人:内蒙古庆华集团乌斯太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内蒙古庆华集团乌斯太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50336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乌斯太经济开发区庆华工业园

发明人:吴华;李京原;许延龙;李俊刚;陈凯龙;刘飞;闫娜;秦玉东;马利强

第一发明人:吴华

当前权利人:内蒙古庆华集团乌斯太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甲醇驰放气中氢气的回收装置论文和设计-吴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