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体会

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体会

(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艾滋病感染者采用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教育措施。方法:我院自2015年起对老年艾滋病感染者实施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综合干预,选取2013年1月起在我院接受抗病毒治疗至2017年3月的老年艾滋病感染者39例,观察一般干预和综合干预时段依从性改变情况和治疗效果。综合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84.6%显著优于一般干预的服药依从性56.4%(P<0.05),实施干预后的CD4+T淋巴细胞细胞计数显著优于干预前。结论:老年艾滋病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字】老年艾滋病感染;抗病毒治疗;依从性

艾滋病(HIV)一种严重的传染性慢性免疫系统疾病,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人体抵抗力逐渐下降,甚至基本消失[1]。人体因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出现一系列疾病症状,包括各种感染、肿瘤等。目前尚无有效治愈药物,但可控制病情发展,通过规范的联合抗病毒治疗,终生服药控制病毒的复制。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老年患者独居等因素,导致服药依从性较差,发生耐药,甚至治疗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2]。因此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治疗效果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对我院接诊的老年艾滋病感染者服用抗病毒药物依从性实施综合干预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治艾滋病老年感染者370人,自2015年起,我院对老年艾滋病感染者实施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综合干预,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起在我院接受抗病毒治疗至2017年3月的老年艾滋病感染者39例,男性30例,女性9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6.2±3.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学历患者7例,初中及以下学历患者32例。

1.2.方法

1.2.1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感染者年龄60岁~80岁;②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符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标准;③抗病毒治疗时间均始于2013年。④治疗期间未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排除标准:①非自愿参与本次实验;②患有精神性疾病;③存在意识障碍;④排除药物毒副作用引起的依从性不良。

1.2.2数据统计方法

根据老年感染者每次复诊时护士清点并记录患者的药品剩余量计算服药依从性,采集研究对象2013年和2014年实施一般干预和2015年1月起实施综合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改变的数据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

1.2.3一般干预和综合干预措施

一般干预:感染者转介到抗病毒门诊,由医务人员提供的服务,具体措施如下:?抗病毒治疗前:三次预约门诊,提供两次依从性教育咨询和一次医生上药前咨询,确保感染者能完全配合治疗。?第一次领取抗病毒药物:提供用药指导,发放服药依从性教育处方。③建立抗病毒治疗档案,随访时监督服药情况。④提供随访预约卡和抗病毒治疗门诊咨询电话。

综合干预:在一般干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依从性教育处方与流程,具体措施如下:①治疗前评估:a心理状态评估包括情绪、躯体感受、对生活的满意度等等;b认知能力评估有无交流障碍c收集病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病程及严重程度,建档。②制作依从性教育PPT和小视频,内容浅显易懂,利于老年人理解吸收相关知识。③制定计划:协助老年人及其家属制定诊疗计划,包括服药、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行为。遵循“个性化”原则,对于认知能力与记忆力较差的老年人要为其建立专档,详细记录家庭情况和联系方式,以及服药存在的问题。定期电话跟踪随访,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④心理干预:由于人们的歧视,家属的抱怨等因素使艾滋病感染者极容易出现消极、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上药前医务人员对老年感染者家属进行反歧视教育,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与老人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老年人战胜疾病的信心。⑤用药指导:反复讲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耐药的发生,服药要求,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督促坚持用药,使老人认识到复诊的重要性。⑥家庭与社会支持:动员老年人和家属共同参与依从性教育计划,使老人能够获得家属的理解和关怀,服药得到家属的监督和提醒,通过家庭的温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每季度举办一次依从性教育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老年感染者重复吸收掌握。协同社会关爱组织志愿者进行同伴教育,包括正确的引导、协助、支持与解决问题,减少老年人内心的孤独感,防止出现抑郁症、焦躁症等情况。⑦为老年人提供24小时咨询电话,随时为老人解惑答疑。⑧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定抗病毒依从性教育处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组织医护人员多次参加区内外学习,通过专家授课、资深护师现场教学等方式增强医护人员沟通技巧。

1.3评估指标

①依从性评估:依从性通过按时按量服药方面进行评估,护理人员随访时清点患者的药品剩余量。如患者的药品剩余量符合医嘱要求(即每月漏错服药物<2次)即为完全依从,如患者的药品剩余量符合医嘱要求的80%即为部分依从,反之为不依从。治疗依从性为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的总和。②CD4+T淋巴细胞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细胞计数上升程度能够准确反映出服药依从性是否达标,上升速度比预计缓慢则为依从性不良[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用χ?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综合干预前后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干预的服药依从性84.6%显著优于一般干预的服药依从性5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实施一般干预和综合干预服药依从性比较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年艾滋病感染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而且我院接诊的艾滋病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有较高的比例[4]。老年患者受到记忆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耐受性低、行动不便、接受能力差等因素影响,导致丢失、漏服、多服药物等情况的发生,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治疗失败[5]。

如何提高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降低耐受性和传染性是我们急需解决的医学命题。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就是提高老年感染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沟通是提高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关键,也是治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对老年人进行抗病毒治疗前要对其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严格遵循“全或无”的原则[6],即如果无法保证患者治疗依从性,就不能进行抗病毒治疗。医务人员要联合家属、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作用,共同参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干预的服药依从性84.6%显著优于一般干预的服药依从性5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通过有效的综合干预,使感染者和家属认识到治疗的意义及按时按量用药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提高老年感染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保障老年人抗病毒治疗的可持续性和治疗效果[7]。HIV患者治疗效果评估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如果感染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CD4+T淋巴细胞细胞计数上升程度符合治疗周期,则证明治疗有效,反之则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干预后的CD4+T淋巴细胞细胞计数显著优于对照组,也不排除药物治疗效果和少许的CD4细胞平台波动阶段。由此可见,患者通过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后会使机体免疫功能重建,综合干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也可能使CD4+T淋巴细胞细胞计数升高,减少病毒耐药性的出现,使抗病毒药物作用更加持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在老年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进行综合性干预,能够保证长期的治疗效果,延长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徐六妹,吴宝红,李莎茜,陈素青,李桂英,王辉.持续随访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耐受性及依从性[J].护理学杂志,2014,23(12):29-31.

[2]葛锐,罗建勇,徐文贤,朱武通.嘉兴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OL].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25(16):35-36.

[3]王慧群,俞曦,范春红,徐艳.整体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OL].中外医疗,2015,19(25):123-125.

[4]肖寒,张利霞,罗永燕,刘尹正泽,邵婕。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对检查依从性及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8):560-561.

[5]徐六妹,吴宝红,陈素青,李桂英,翁丹英,曾文英,王辉.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08(28):587-590.

[6]舒彬,牛姬飞,张胜男,徐六妹,郭聪锐,刘莹,庄厚雄.深圳市福田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相关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10(8):1180-1183.

[7]王建华,吴云生.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依从性教育对治疗效果的影响[J/OL].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6,25(05):181-182.

标签:;  ;  ;  

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