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杨敏周润华(通讯作者)莫汉有(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血红蛋白(Hb)的关系及其在PSS贫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为PSS合并贫血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3例PSS贫血患者、4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和46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EPO水平,分析EPO与H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3组受检者EPO及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分别与PSS贫血组、IDA组比较EPO明显降低,Hb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S贫血组较IDA组EP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S贫血组及IDA组的Hb与EPO均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pss=-0.778,ppss<0.01;rIDA=-0.678,pIDA<0.01)。结论PSS贫血患者EPO水平相对缺乏,且其EPO分泌对贫血反应迟钝,EPO分泌不足可能是PSS合并贫血的发病机制之一,监测EPO对PSS合并贫血治疗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贫血红细胞生成素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117-0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ögren'ssyndrome,PSS)是一种以侵犯全身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外分泌腺受累外,还伴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血液系统是PSS常见受累系统之一,其中贫血最为常见。目前,PSS合并贫血机制不甚明确,有学者认为,PSS患者体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相对缺乏可能在贫血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测定PSS贫血患者的EPO与血红蛋白(Hb)水平,分析其与Hb的相关性,探讨EPO在PSS贫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为PSS合并贫血治疗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PSS患者、IDA患者及健康人群分别来自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血液科及体检中心。

1.2分组情况A组:43例,PSS合并贫血患者;B组:IDA患者,40例,C组:46例,健康对照组。

1.3纳入标准(1)PSS患者诊断符合2002年PSS国际诊断分类标准[1];(2)年龄18-71岁,病例资料完整;(3)贫血的定义为Hb<100g/L;(4)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5)知情同意。

1.4排除标准:(1)继发因素所致干燥综合征(SS);(2)最近3个月有失血情况;(3)近两个月使用过EPO或类似药物;(4)PSS贫血患者合并IDA;(5)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Coombs试验阳性);(6)未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5检测方法采集外周血,检测Hb浓度。血清EPO检测采用上海彩佑生物发展有限公司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个样本均数比较方差分析;Hb与EPO水平的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组别患者Hb及血清EPO水平比较3组受检者EPO及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C组)分别与PSS贫血组(A组)、IDA组(B组)比较EPO明显降低,Hb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S贫血组(A组)较IDA组(B组)EP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不同组别患者Hb及EPO水平比较

组别例数Hb(g/L)EPO(IU/L)

A组4383.8±12.7*103.5±79.4*△

B组4079.1±15.7*168.8±121.3*

C组46145.3±13.882.6±34.5

注:与C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2.2PSS贫血组及IDA组患者Hb与EPO水平的关系PSS贫血组及IDA组的Hb与EPO均呈直线负相关(rpss=-0.778,ppss<0.01;rIDA=-0.678,pIDA<0.01)。回归方程分别为EPOpss=2.3642-0.0168Hb和EPOIDA=4.5306-0.0328Hb。

3讨论

P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PSS患者合并贫血是其血液系统受累的最常见表现,其发生率为31%-48%[2-3]。EPO是产生于肾脏的一种糖蛋白,具有促进原始红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维持外周血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恒定作用,是主要的红系造血调控因子,贫血、缺氧均可致肾生成、分泌EPO增加,贫血病因不同,EPO有不同的变化[4]。PSS患者合并贫血是否伴随体内EPO分泌变化,至今未见相关报道。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IDA来观察EPO对贫血的正常反应,进而评价EPO对贫血反应是否迟钝以及估计EPO是否相对缺乏已成为广泛共识,即认为当患者EPO水平低于同一Hb水平下IDA患者的EPO水平,提示EPO对贫血反应迟钝,即可能存在体内EPO相对不足[5]。本研究对PSS贫血患者、ID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提示,对照组分别与PSS贫血组、IDA组比较EPO明显降低,Hb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S贫血组较IDA组EP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PSS合并贫血患者体内EPO水平较正常人上升,但不如IDA患者升高的明显,PSS合并贫血患者EPO对贫血的反应能力明显低于IDA患者。陈宗铠[6]等研究表明,感染性贫血与铁利用障碍、EPO生成减少及骨髓对EPO反应性减低有关。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说明贫血患者体内EPO分泌增加,PSS合并贫血患者EPO分泌相对不足。本研究结果还证实PSS贫血组及IDA组的Hb与EPO均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rpss=0.778,ppss<0.01;rIDA=0.678,pIDA<0.01),从各自的回归方程可以看出,PSS贫血组Hb-EPO回归线斜率(bpss=-0.0168)及在Y轴上的截距(apss=2.3642)均小于IDA组(bIDA=-0.0328,aIDA=4.5306)。这也说明在同一Hb水平情况下,PSS贫血组EPO水平明显低于IDA组,提示PSS合并贫血患者存在EOP分泌相对缺乏,且PSS贫血组EPO水平随Hb减少而增高的程度不及IDA组,PSS贫血组患者EPO分泌对贫血反应迟钝。

综上所述,PSS合并贫血患者EPO水平相对缺乏,且其EPO分泌对贫血反应迟钝,这可能是PSS合并贫血的发病机制之一,监测EPO对于PSS合并贫血治疗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VitaliCBombardieriS,JonssonR,etal.ClassificationcriteriaforSjogren'ssyndrome:arevisedversionoftheEuropeancriteriaproposedbytheAmerican-EuropeanConsensusGroup.AnnRheumDis,2002,61(6):554-558.

[2]青玉凤,周京国,杨明辉,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2):118.

[3]ZhouJG,QingYF,JiangL,etal.ClinicalanalysisofprimarySjögren'ssyndromecomplicatinganemia.ClinRheumatol.2010,29(5):525-9.

[4]刘红,李晓明,李发菊,等.几种主要类型贫血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测定及其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8,11(4):157.

[5]周鑫莉,林果为,周嘉陵,等.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临床研究[J].上海医学,2000,23(5):269.

[6]陈宗铠,翟德佩,舒麟荪,等.贫血患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7,18(11):595.

标签:;  ;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