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列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梁架和安装在所述梁架下方的顶板,所述梁架的两对称端安装有可沿竖直方向进行周转的顶板承托组件,且所述梁架上开设有用于盛纳所述顶板承托组件的收纳腔;设有顶板承托组件,顶板承托组件可以对顶板进行承托,且当顶板承托组件转动一定角度时,实现与顶板的脱离,从而实现了方便拆卸的功能,由于刚性承托板可以在顶板进入的方向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这样在安装时,直接将顶板向上托,当顶开刚性承托板后,顶板上的承接部可以卡在刚性承托板的上端面,这样就实现对顶板的限位,不仅安装方便,也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危险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梁架(100)和安装在所述梁架(100)下方的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架(100)的两对称端安装有可沿竖直方向进行周转的顶板承托组件(2),且所述梁架(100)上开设有用于盛纳所述顶板承托组件(2)的收纳腔(101),所述顶板(3)的两端上端面固定有两个与所述顶板承托组件(2)配合的承接部(31);所述顶板承托组件(2)包括刚性转轴(21)以及可沿所述承接部(31)进入方向翻转一定角度的刚性承托板(24),且所述承接部(31)搭放在所述刚性承托板(24)的上端面。

设计方案

1.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梁架(100)和安装在所述梁架(100)下方的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架(100)的两对称端安装有可沿竖直方向进行周转的顶板承托组件(2),且所述梁架(100)上开设有用于盛纳所述顶板承托组件(2)的收纳腔(101),所述顶板(3)的两端上端面固定有两个与所述顶板承托组件(2)配合的承接部(31);所述顶板承托组件(2)包括刚性转轴(21)以及可沿所述承接部(31)进入方向翻转一定角度的刚性承托板(24),且所述承接部(31)搭放在所述刚性承托板(24)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转轴(21)的外壁固定有两个平行分布的下限位板(23),所述下限位板(23)上端面与所述刚性转轴(21)端面平行,所述刚性承托板(24)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下限位板(23)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板(23)的上端面固定有轴套(231),所述刚性承托板(24)的一端固定有与所述轴套(231)配合的销轴(241),所述刚性承托板(24)的宽度大于两个所述下限位板(23)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31)呈“厂”字形,且所述承接部(31)为刚性件,所述承接部(31)的宽度大于所述刚性承托板(24)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转轴(21)的底端固定有锁头(22),所述锁头(22)转动连接在所述梁架(100)两对称端的底部,所述梁架(100)两对称端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顶板(3)贴合的顶板连接部(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转轴(21)的外壁套设有轴承(25),所述刚性转轴(21)通过所述轴承(25)与所述梁架(100)转动连接,所述锁头(22)的端面开设有锁孔(221),且所述锁孔(221)的外侧具有限位标(2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架(100)的内侧设有用于对所述刚性承托板(24)进行限位的弹性限位柱(11),所述弹性限位柱(11)固定在所述梁架(100)上且与所述刚性承托板(24)对应分布。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列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要,近几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已开始进入高铁时代,人们对高铁动车的方便、快捷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乘坐高铁动车的安全、舒适、可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高铁动车的顶板不仅需要抗击住高铁动车速较高时车身震动带来的应力和高风压,还需要拥有好的阻燃性能和降噪隔音性能。一般的高铁动车的顶板选用玻璃钢材质。

虽然玻璃钢能够保证车体的强度和刚度,但是其本身的重量较重,在对顶板进行安装时,一般采用螺钉对其进行固定,整个过程不仅安装耗时长,且存在掉落的风险,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具有安装方便,可以降低掉落的风险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梁架和安装在所述梁架下方的顶板,所述梁架的两对称端安装有可沿竖直方向进行周转的顶板承托组件,且所述梁架上开设有用于盛纳所述顶板承托组件的收纳腔,所述顶板的两端上端面固定有两个与所述顶板承托组件配合的承接部;所述顶板承托组件包括刚性转轴以及可沿所述承接部进入方向翻转一定角度的刚性承托板,且所述承接部搭放在所述刚性承托板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刚性转轴的外壁固定有两个平行分布的下限位板,所述下限位板上端面与所述所述刚性转轴端面平行,所述刚性承托板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下限位板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下限位板的上端面固定有轴套,所述刚性承托板的一端固定有与所述轴套配合的销轴,所述刚性承托板的宽度大于两个所述下限位板之间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承接部呈“厂”字形,且所述承接部为刚性件,所述承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刚性承托板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刚性转轴的底端固定有锁头,所述锁头转动连接在所述梁架两对称端的底部,所述梁架两对称端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顶板贴合的顶板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刚性转轴的外壁套设有轴承,所述刚性转轴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梁架转动连接,所述锁头的端面开设有锁孔,且所述锁孔的外侧具有限位标。

优选的,所述梁架的内侧设有用于对所述刚性承托板进行限位的弹性限位柱,所述弹性限位柱固定在所述梁架上且与所述刚性承托板对应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有可以在梁架的两对称端转动的顶板承托组件,顶板承托组件可以对顶板进行承托,且当顶板承托组件转动一定角度时,实现与顶板的脱离,从而实现了方便拆卸的功能,而顶板承托组件主要由刚性转轴以及刚性承托板组成,由于刚性承托板可以在顶板进入的方向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这样在安装时,直接将顶板向上托,当顶开刚性承托板后,顶板上的承接部可以卡在刚性承托板的上端面,这样就实现对顶板的限位,不仅安装方便,也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危险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刚性承托板和顶板上的承接部实现对顶板的安装固定,这样顶板在安装时,就避免使用螺栓以及其配套工具,避免了安装螺栓时需要对孔、以及需要同步安装的要求带来的高难度以及危险性,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安装作业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板承托组件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板承托组件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锁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梁架;101、收纳腔;11、弹性限位柱;12、顶板连接部;2、顶板承托组件;21、刚性转轴;22、锁头;221、锁孔;222、限位标;23、下限位板;231、轴套;24、刚性承托板;241、销轴;25、轴承;3、顶板;31、承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梁架100和安装在梁架100下方的顶板3,梁架100的两对称端安装有可沿竖直方向进行周转的顶板承托组件2,且梁架100上开设有用于盛纳顶板承托组件2的收纳腔101,顶板3的两端上端面固定有两个与顶板承托组件2配合的承接部31;顶板承托组件2包括刚性转轴21以及可沿承接部31进入方向翻转一定角度的刚性承托板24,且承接部31搭放在刚性承托板24的上端面。

本实施方案中:梁架100的两对称端安装有可沿竖直方向进行周转的顶板承托组件2,顶板承托组件2可以在梁架100的两对称端上进行竖直方向的转动,且转动需要通过与锁头22配合的钥匙才可以进行转动,且梁架100上开设有用于盛纳顶板承托组件2的收纳腔101,若顶板承托组件2转动至收纳腔101内后,则顶板承托组件2不再具有对顶板3的承托作用,此时,可以将顶板3拆除,在非拆除状态时,顶板承托组件2的角度一直处于向着顶板3进入的容腔方向上,顶板3的两端上端面固定有两个与顶板承托组件2配合的承接部31,通过顶板3上的承接部31可以与顶板承托组件2进行配合,可以保证整个车厢的美观性;顶板承托组件2包括刚性转轴21以及可沿承接部31进入方向翻转一定角度的刚性承托板24,且承接部31搭放在刚性承托板24的上端面,在安装过程,将顶板3整体向上托动,直到顶板3将要到达顶板连接部12高度时,承接部31触碰到刚性承托板24,并将其顶开,使其偏转一定的角度,直至承接部31能够到达刚性承托板24远端的上方,然后刚性承托板24自动下落,再将顶板3稍稍下移,承接部31落在刚性承托板24上,这样就实现了对整个顶板3的固定。

具体的,刚性转轴21的外壁固定有两个平行分布的下限位板23,下限位板23上端面与刚性转轴21端面平行,刚性承托板24转动连接在两个下限位板23的上端面;通过刚性转轴21的外壁固定的下限位板23,可以实现对刚性承托板24的支撑作用,并实现了刚性承托板24的转动以及限位的作用,并以此实现对整个顶板3的固定。

具体的,下限位板23的上端面固定有轴套231,刚性承托板24的一端固定有与轴套231配合的销轴241,刚性承托板24的宽度大于两个下限位板23之间的间隙;刚性承托板24通过销轴241在下限位板23上的轴套231中转动,这样就实现了刚性承托板24自由转动的功能,可以在顶板3安装过程中被承接部31顶开,并使刚性承托板24在向上翻转一定角度后再次落下。

具体的,承接部31呈“厂”字形,且承接部31为刚性件,承接部31的宽度大于刚性承托板24的宽度;通过承接部31“厂”字形的结构,可以实现在顶板3安装过程中,将刚性承托板24顶开向上翻转一定角度后再次落下,并可以通过承接部31卡在落下后的刚性承托板24上进行支撑。

具体的,刚性转轴21的底端固定有锁头22,锁头22转动连接在梁架100两对称端的底部,梁架100两对称端的底部还设有与顶板3贴合的顶板连接部12;通过转动锁头22可以带动刚性转轴21进行转动,以此控制顶板承托组件2的位置,通过顶板连接部12可以方便实现在顶板3安装过程中对顶板3进行位置的校对,保证安装的准确性。

具体的,刚性转轴21的外壁套设有轴承25,刚性转轴21通过轴承25与梁架100转动连接,锁头22的端面开设有锁孔221,且锁孔221的外侧具有限位标222;锁孔221与现有列车上的门锁孔一致,可以实现工具的多用途,且通过限位标222方便对刚性转轴21的位置状态进行直观的观察。

具体的,梁架100的内侧设有用于对刚性承托板24进行限位的弹性限位柱11,弹性限位柱11固定在梁架100上且与刚性承托板24对应分布;通过弹性限位柱11可以对刚性承托板24的翻转角度进行控制,防止刚性承托板24翻转超过九十度,无法下落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顶板承托组件2可以在梁架100的两对称端上进行竖直方向的转动,且转动需要通过与锁头22配合的钥匙才可以进行转动,若顶板承托组件2转动至收纳腔101内后,则顶板承托组件2不再具有对顶板3的承托作用,此时,可以将顶板3拆除,在非拆除状态时,顶板承托组件2的角度一直处于向着顶板3进入的容腔方向上,通过顶板3上的承接部31可以与顶板承托组件2进行配合,可以保证整个车厢的美观性;在安装过程,将顶板3整体向上托动,直到顶板3将要到达顶板连接部12高度时,承接部31触碰到刚性承托板24,并将其顶开,使其偏转一定的角度,直至承接部31能够到达刚性承托板24远端的上方,然后刚性承托板24自动下落,再将顶板3稍稍下移,承接部31落在刚性承托板24上,这样就实现了对整个顶板3的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89374.8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9(沈阳)

授权编号:CN209757105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61D17/12

专利分类号:B61D17/12

范畴分类:32A;

申请人:沈阳蜂巢轨道交通配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沈阳蜂巢轨道交通配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10121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北大街123-21号

发明人:杨宁;宋光;于小强

第一发明人:杨宁

当前权利人:沈阳蜂巢轨道交通配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荣亮

代理机构:21107

代理机构编号: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高铁列车顶板防掉落安装固定结构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