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官僚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官僚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官僚,政治,日美,代表性,韦伯,理性,君主制。

官僚制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劳伦斯·E,林恩,Jr,韩升,高健[1](2019)在《官僚制范式的神话: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真实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10年,公共行政学文献一直在叙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一领域的定位从旧范式向新的范式转换。尽管关于"新公共管理"这一新范式还存在许多质疑,但没有人否认曾经存在过一个传统范式。人们把这种根深蒂固和目光狭隘的思想模式称作"官僚制范式",而且通常认为这种旧范式脱胎于传统公共行政学。然而,经过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文献的仔细阅读,我们发现所谓"官僚制范式"不过是对传统行政学思想的失真概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歪曲。相比顾客导向的新管理主义及其变体,传统行政学思想实际上展现了对法律、政治、公民、价值理念更多的重视。不过,由于没能对修正主义进行有效批驳,公共行政学作为一个专业领域过分忽视自己的传统,遗弃了至关重要且富有意义的深刻论断,以至于默许了对学科的诽谤。尽管这些"诽谤"包含着少量的事实,但却毁坏了一个珍贵的学术遗产,结果导致公共行政学成了"无根之木",同时在研究上也出现了分析的疏忽。在此情况下,模棱两可的反民主或假民主观念到处流传,而责任管理这一基本问题却未得到解决。(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赵鼎新[2](2019)在《价值缺失与过度有为:从古今异同看当前官僚制的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僚制传统的强大和管理模式的误用从管理学角度讲,政府管理有许多"理想型"模式,官僚制只是众多模式中的一种。理想型官僚制的最重要特征是做什么事都讲规章程序。这类管理模式非常适合处理一些常规性的日常事务。正因为大量的政府事务都具有常规性,官僚制也就成了现代国家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管理模式;但是,并非所有政府事务都适合用官僚制处理。(本文来源于《文化纵横》期刊2019年05期)

柯贵福[3](2019)在《官僚制的内在矛盾与官僚主义的多重面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僚制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过程。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与各种政府机构发生联系,而且在各种主动或被动形式中与官僚制不断相遇,分享着一种对其既怨恨又依赖的情绪。如果想有效地改善官僚制、限制官僚主义,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官僚制的"客观性",历史性地理解官僚制产生与运行的内在原理,寻找官僚制与其政治经济背景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由此,才能进一步定位由官僚制派生出的官僚主义问题,探讨官僚制的适用边界以及官僚制与其他类型的组织形式、协作形式的互动方式,以期创造适应当下社会生活的良性治理模式。(本文来源于《文化纵横》期刊2019年05期)

肖琳琳[4](2019)在《韦伯的官僚制在分析中国国家发展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主要是基于对权威理论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由此产生叁种不同形式的官僚制类型,即魅力型领导对应下的神秘组织,传统型领导对应下的传统型组织,合理合法基础上衍生出的合理合法型组织。叁种权威的类型在一个组织中可以相互并存,事实上,在中国的国家发展中,这叁种权威几乎都是相互依存,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总是有明显的一项占着优势地位,总体趋势是从魅力型权威转向传统型权威最后走向合法合理型权威。(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7期)

陈涛[5](2019)在《家产官僚制的永恒复归——以大革命前的法国绝对君主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韦伯以家父长制和由此转化而来的家产制来把握东西方各大文明在前现代社会中普遍处于的传统型支配。尽管如此,本文认为,他在使用家产制概念时,试图把握的首要现象正是大革命前后的绝对君主制,尤其是从它到现代国家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一个行政理性化或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自发转变过程。法国大革命前的绝对君主制虽然已经通过行政技术上的改革完成了现代官僚制的建立工作,但是它仍然受缚于家产官僚制的精神和内在困境,因而最终仍然无法突破自身,迈入现代国家。有关这一困境的思考在间接上有助于我们把握现代国家在构建自身时所面临的困难。(本文来源于《广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刘开君[6](2019)在《运动式治理的运行逻辑与现代化转型——基于中国式官僚制组织视角的整体性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僚制组织的弊端及治理困境催生了运动式治理。依据治理目标(教化、执行)和治理对象(体制内、体制外)两个维度,可以将运动式治理划分为官僚教化型、部门协同型、社会教化型和社会动员型等四种典型类型。由于应用上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运动式治理逐渐演变为制度化的非正式治理策略,成为治理实践中的常规机制与常用工具,在克服中国式官僚制组织的弊端及治理困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运动式治理可能会偏离预设目标和轨道,演变为侵害公共利益和公民正当权益的异化形态,甚至变异为阻碍国家管理体制和官僚机器正常运转的极端形态,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运动式治理的客观功用与历史贡献。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风险社会的双重叙事背景下,运动式治理还将发挥积极作用,并遵循差别化的路径进行现代化转型。(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19年07期)

陈俊杰,陈梦愉,胡盼[7](2019)在《性别效应、阶梯倒置与优势固化——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代表性官僚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代表性官僚制理论提出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检验,但在中国此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潜力巨大。在新近一项引人关注的研究中,Zhang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对教师的性别代表性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启发性的探讨,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引入新的数据和方法,在其基础上继续推进代表性官僚制在中国基础教育部门的适用性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教师的性别代表性在数学和英语两个科目上对女生的成绩变动有显着的积极影响,作用机制既源于主动代表性也源于象征代表性,对男生则在全部科目上都不显着。在进一步的讨论中,本文发现仅以学业成就而言,女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全面领先于男生,传统认知上的性别阶梯在基础教育部门发生倒置。同时,教师的性别代表性在女生这一优势群体中比例更高、效应更强,固化了倒置后的性别优势;而在处于弱势的男生群体中,则呈现出相反的模糊化态势。(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聪,吕云涛[8](2019)在《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以理性主义哲学精神为基础,强调超越经验与传统价值的理性精神,一切管理制度与方法的设计以形式理性为根本原则。官僚制的工具理性主义导致了学术界对其的猛烈批判,但不可否认的是,以理性精神为核心的官僚制理论在当代公共行政制度设计方面仍具有基础性地位。我们应重新审视与反思理性官僚制,重视理性精神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价值。(本文来源于《管理观察》期刊2019年17期)

俞祖成[9](2019)在《日本的官僚制与“官僚下凡”》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月,日本媒体纷纷揭露文部科学省长期参与“有组织的官僚下凡斡旋”。围绕该事件,文部科学大臣松野博一于2017年2月21日对外公布了事件调查中期报告,承认有关“官僚下凡”的违法事例总数多达27起。对此,《日本新华侨报》刊文称:“最近,随着官员‘下(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5-16)

白智立,邹昀瑾[10](2019)在《论代表性官僚制在日本的应用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代表性官僚制的主要功用在于调整公务员结构,促进公众利益和需求的满足。从消极、被动的代表性和积极的人事行政政策角度看,虽然日本近年来改进公务员代表性的政策卓有成效,但仍存在着学校出身、所学专业、国籍等层面的代表性问题。就日本女性公务员代表性问题来看,其地方公务员的代表性要好于国家,但是在领导干部层面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日本促进女性公务员代表性的举措主要从提高女性公务员录用和干部选拔比率,以及改善女性职业发展的职场管理和职场环境两方面进行,其政策出发点则是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本文来源于《日本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官僚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官僚制传统的强大和管理模式的误用从管理学角度讲,政府管理有许多"理想型"模式,官僚制只是众多模式中的一种。理想型官僚制的最重要特征是做什么事都讲规章程序。这类管理模式非常适合处理一些常规性的日常事务。正因为大量的政府事务都具有常规性,官僚制也就成了现代国家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管理模式;但是,并非所有政府事务都适合用官僚制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官僚制论文参考文献

[1].劳伦斯·E,林恩,Jr,韩升,高健.官僚制范式的神话: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真实立场[J].河南社会科学.2019

[2].赵鼎新.价值缺失与过度有为:从古今异同看当前官僚制的困境[J].文化纵横.2019

[3].柯贵福.官僚制的内在矛盾与官僚主义的多重面向[J].文化纵横.2019

[4].肖琳琳.韦伯的官僚制在分析中国国家发展中的运用[J].山西青年.2019

[5].陈涛.家产官僚制的永恒复归——以大革命前的法国绝对君主制为例[J].广东社会科学.2019

[6].刘开君.运动式治理的运行逻辑与现代化转型——基于中国式官僚制组织视角的整体性探析[J].江汉论坛.2019

[7].陈俊杰,陈梦愉,胡盼.性别效应、阶梯倒置与优势固化——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代表性官僚制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王聪,吕云涛.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J].管理观察.2019

[9].俞祖成.日本的官僚制与“官僚下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10].白智立,邹昀瑾.论代表性官僚制在日本的应用实践[J].日本学刊.2019

标签:;  ;  ;  ;  ;  ;  ;  

官僚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