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论文_朱长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控件,智能,虚拟仪器,振动筛,系统,建模,动态。

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论文文献综述

朱长林[1](2010)在《组态技术在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软件即仪器”概念提出以来,虚拟仪器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提高制造业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又称秦氏模型虚拟仪器,是一种新的仪器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非智能虚拟控件经“功能赋予”后与仪器功能进行“测试融合”,从而形成“智能仪器单元”——智能虚拟控件,将这些智能虚拟控件进行积木式拼搭即可直接在PC机内形成用途各异的虚拟仪器。VMIDS(Virtu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Development System)系列开发系统是基于该思想成功开发的面向用户的柔性综合集成零编程开发系统。本文借鉴工控组态软件的实现方法,对组态技术在VMIDS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组态技术是随着工业监控系统软件及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而产生的,本文论述了组态软件的体系结构及其内部图形组态、功能组态、数据组态和设备组态各模块运行机制和实现方法。组态软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将软件的基本部分和工具固定,而与应用有关的部分转变为利用系统中工具或模块能够生成的数据文件。本文依据组态软件实现方法以秦式模型及岩石模型理论为指导升级开发了VMIDS4.0开发系统。构建了基于组态技术的软件体系结构及事件、数据流双驱动机制;设计了功能库组织结构及其实现方法和整个系统通用的功能统一接口;改造了前期版本中的控件库,使控件接口与功能接口匹配;实现了基于组态技术的“功能赋予”新方法;提出了基于功能重组的自定义功能创建、保存及调用方法。基于新的功能库组织形式组建了声振分析功能库,拼搭了仪器实例并进行了实验。VMIDS4.0与前期版本相比具有以下改进:①增加了数据流驱动执行机制。②功能不局限于仪器范围之内,可在全系统通用。③建立了可视化数据统一管理模块,用户可随时观察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并且数据可在仪器间流通。④“功能赋予”过程中可进行功能参数配置,虚拟控件的单个“触点”可以“赋予”组合功能。⑤可创建基于功能重组的自定义功能,自定义功能具有与系统中原有功能相同的特性。文章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0-04-01)

黄胜坡[2](2010)在《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数据交互与显示模块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处理在虚拟仪器中至关重要,整个仪器运行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数据的处理与显示的过程。岩石模型是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有界无限”仪器库组建及集成的理论,利用使用智能控件可以组建出大量的虚拟仪器,用于分析测试。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前期几个版本不能满足通用性要求。解决通用性问题,首先要解决数据的共享与显示问题。本文围绕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中数据采集、数据管理以及数据显示展开工作。①智能控件的相关理论包括智能控件的概念、秦氏模型、岩石模型,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构成,确定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中数据变量定义的格式、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块等。②支持多种采集卡的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虚拟仪器分析的数据来源是通过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因此一个完整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需要有一个功能完善的数据采集模块,便于实现数据的采集。采集功能是否丰富,很大程度上影响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应用与推广。本文借鉴其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处理数据采集的方案,提出了适合VMIDS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案,使用VC++编程,开发了数据采集功能与采集助手,通过数据采集功能的接口函数或采集助手均可实现对采集卡的设置,实现数据采集。③研究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相关理论与智能虚拟显示控件的开发研究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相关理论,利用可视化工具开发出功能强大、便于用户操作的通用智能虚拟显示控件。包括多种数据类型显示、多种显示模式(波形图、柱状图、XY图)间的切换、色谱图显示,以及放大/缩小、光标捕捉、坐标变换、位图输出等丰富的人机交互功能。④基于岩石模型的阶比分析功能库的研制阶比分析是旋转机械故障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很多虚拟仪器软件也将其纳入了虚拟仪器开发系统中,本文结合前期的理论成果,将阶比分析功能库加入到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中,并给出了实例。文章的最后对论文工作做了总结,并给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0-04-01)

吴宏钢,尹爱军,秦树人[3](2008)在《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建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智能虚拟控件及其仪器的有关概念、原理;讨论了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建模的五元模型;通过对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及其开发系统的深入研究,将基于计算机的系统五元模型引入到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系统建模,提出并详细论述了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模型。该模型从原理上实现了智能虚拟控件的基本思想,检验了该构想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同时,这一模型功能强大,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可操作性,利于系统的继承和分工开发。(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08年08期)

吴江桥,朱华,李艳萍,张明洪[4](2006)在《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在MN-1动平衡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的特点,基于VMIDS系统的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设计方法,及其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机械》期刊2006年10期)

李艳萍,吴江桥,张明洪[5](2006)在《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的振动筛动态特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振动筛动态特性测试的必要性,基于秦氏模型的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的概念和原理,将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这一全新的概念引入振动筛的动态特性检测过程中。并以振动筛阻尼系数、固有频率和振型为例,介绍了基于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技术的钻井振动筛动态特性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技术》期刊2006年04期)

尹爱军,秦树人,毛永芳[6](2006)在《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的模型化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智能虚拟控件及其仪器的有关概念、原理,并讨论了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建模的五元模型。通过对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及其开发系统的深入研究,将基于计算机的系统五元模型引入到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系统,提出并详细论述了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系统的统一模型。该模型为控件化虚拟仪器的开发和使用提供了统一的规则和方法,规范了控件化虚拟仪器的开发。(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6期)

李艳萍,常永昌,吴江轿,张明洪[7](2006)在《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及其在钻井振动筛动态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基于秦氏模型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的概念、仪器开发系统和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的开发等,阐明了这类仪器的开发过程和方法,并给出了其在钻井振动筛固有频率和筛箱运动轨迹动态检测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石油仪器》期刊2006年03期)

周传德,尹爱军,汤宝平[8](2005)在《秦氏模型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系统及其本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虚拟仪器开发模式,与目前流行的图形式虚拟仪器环境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提供了不同的产品。通过简单图形化平台的开发,基于LabVIEW的仪器组建,以及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集成开发环境VMIDS的介绍,详细剖析了主流的图形化工作环境和全新模式的智能虚拟控件两者的工作原理、本质特征和使用方法等,通过比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国产的秦氏模型智能虚拟控件和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05年07期)

汤宝平,秦树人[9](2004)在《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基于智能虚拟控件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研究的意义,论述了智能虚拟控件的原理及其叁个重要的概念:功能赋予、测试融合和积木式拼搭;设讨了以框架协议集成开发系统为核心的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讨论了该开发系统的动态演化。(本文来源于《第五届海峡两岸计量与质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4-10-01)

[10](2003)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简介——面向机械测试的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11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组织专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机械测试的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系统的研究”(批准号:50135050)进行了中期检查。评审组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进展、学术研究等6个报告,参观了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的现场演示。经过认真讨论,形成如下意见。(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12期)

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据处理在虚拟仪器中至关重要,整个仪器运行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数据的处理与显示的过程。岩石模型是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有界无限”仪器库组建及集成的理论,利用使用智能控件可以组建出大量的虚拟仪器,用于分析测试。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前期几个版本不能满足通用性要求。解决通用性问题,首先要解决数据的共享与显示问题。本文围绕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中数据采集、数据管理以及数据显示展开工作。①智能控件的相关理论包括智能控件的概念、秦氏模型、岩石模型,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构成,确定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中数据变量定义的格式、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块等。②支持多种采集卡的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虚拟仪器分析的数据来源是通过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因此一个完整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需要有一个功能完善的数据采集模块,便于实现数据的采集。采集功能是否丰富,很大程度上影响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应用与推广。本文借鉴其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处理数据采集的方案,提出了适合VMIDS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案,使用VC++编程,开发了数据采集功能与采集助手,通过数据采集功能的接口函数或采集助手均可实现对采集卡的设置,实现数据采集。③研究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相关理论与智能虚拟显示控件的开发研究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相关理论,利用可视化工具开发出功能强大、便于用户操作的通用智能虚拟显示控件。包括多种数据类型显示、多种显示模式(波形图、柱状图、XY图)间的切换、色谱图显示,以及放大/缩小、光标捕捉、坐标变换、位图输出等丰富的人机交互功能。④基于岩石模型的阶比分析功能库的研制阶比分析是旋转机械故障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很多虚拟仪器软件也将其纳入了虚拟仪器开发系统中,本文结合前期的理论成果,将阶比分析功能库加入到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中,并给出了实例。文章的最后对论文工作做了总结,并给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论文参考文献

[1].朱长林.组态技术在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

[2].黄胜坡.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数据交互与显示模块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10

[3].吴宏钢,尹爱军,秦树人.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建模的研究[J].测控技术.2008

[4].吴江桥,朱华,李艳萍,张明洪.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在MN-1动平衡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机械.2006

[5].李艳萍,吴江桥,张明洪.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的振动筛动态特性检测[J].中国测试技术.2006

[6].尹爱军,秦树人,毛永芳.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的模型化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7].李艳萍,常永昌,吴江轿,张明洪.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及其在钻井振动筛动态检测中的应用[J].石油仪器.2006

[8].周传德,尹爱军,汤宝平.秦氏模型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系统及其本质特征[J].测控技术.2005

[9].汤宝平,秦树人.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研究[C].第五届海峡两岸计量与质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简介——面向机械测试的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系统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3

论文知识图

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概要模型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统一模型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的形成过程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形成过程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概要模型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系统

标签:;  ;  ;  ;  ;  ;  ;  

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论文_朱长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