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飞:英国社会组织反网络欺凌实践研究——以“反欺凌联盟”为例论文

冯达飞:英国社会组织反网络欺凌实践研究——以“反欺凌联盟”为例论文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校园欺凌扩展到虚拟空间,中小学网络欺凌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据此,各国纷纷制定相应政策,保护本国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欺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使得本国网络欺凌发生率近三年来逐年降低。其中以“反欺凌联盟”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收效明显。以网络欺凌为切入点,在梳理“反欺凌联盟”形成背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其为防治网络欺凌进行的实践。通过对域外相关做法的考察,以期为寻求我国中小学网络欺凌问题的解决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网络欺凌;社会组织;反欺凌联盟;英国

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其中6-19岁网民超过1.78亿,占网民总体数量的20.9%。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访问时间:2019年10月24日。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校园欺凌从现实扩展到虚拟空间,网络欺凌应运而生。被称作“数字原住民”且数量庞大的“零零后”群体在利用网络开阔视野、愉悦身心的同时,也面临网络欺凌的风险。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适合中小学生的清朗网络空间迫在眉睫。

网络欺凌作为世界性难题,已经引起各国高度重视。为了有效治理网络欺凌,各国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本国开展欺凌防治项目。英国政府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收效明显,2018年青少年网络欺凌发生率降至10.1%,低于2017年24.3%和2016年32.5%。② Ditch the Label,“RESEARCH PAPERS.2018”,https://www.ditchthelabel.org/research-papers/,accessed May 20,2019.英国社会组织以其自身灵活性、专业性等特点,在本国网络欺凌治理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反欺凌联盟(ABA)”。当前,我国政府积极构建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体系,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无疑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网络欺凌为切入点,在梳理“反欺凌联盟”形成背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其为防治网络欺凌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通过对域外相关做法的考察,以期为寻求我国中小学网络欺凌问题的解决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生性好强的他不甘心安贫守旧,通过培训学习,眼界开阔了,思路也宽了,他想自己创业,他根据团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的创业思路和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他的农资店在团部开张了。

一、“反欺凌联盟”形成的历史背景

“反欺凌联盟”的出现与英国国内大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政府反欺凌法律的出台、教育部相关政策的颁布以及各地中小学积极参与反欺凌行动,均为“反欺凌联盟”的形成和出现创造了条件。

科技企业孵化器业务运作模式研究——以绵阳市Z公司为例 ……………………………………………………… 杨 艳(6/22)

(一)政府相关法律的出台,为“反欺凌联盟”的出现提供有利契机

为将网络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剑桥公爵(the Duke of Cambridge)牵头,将若干科技公司、非政府组织和独立顾问聚集在一起,成立了英国皇室预防欺凌特别工作组(Royal Foundation Taskforce),“反欺凌联盟”加入其中。“反欺凌联盟”于2017年11月的反欺凌周期间,启动了该工作组的反网络欺凌专项行动计划,其中包括编制确保儿童和青少年在社交媒体和游戏平台上安全的行为指南,同时承诺加深儿童、家长和其他有影响力的成年人对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育部反欺凌政策的颁布,为“反欺凌联盟”的形成创设舆论环境

2017年7月,教育部颁布《预防和应对欺凌--给校长、教务人员和各级管理机构的指导建议》(Preventing and tackling bullying--Advice for headteachers,staff and governing bodies)。建议拿出单独篇幅着重介绍了网络欺凌和互联网安全,此举表明网络欺凌已经引起教育部的高度关注。此后,《网络欺凌--给校长和学校工作人员的指导建议》(Cyberbullying:Advice for headteachers and school staff)出台。作为治理网络欺凌的专门文件,建议在分析英国中小学网络欺凌现状的基础上,给出防治策略,逐一解答遭遇网络欺凌后的处理方法和求助途径等具体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作为教育工作的行政主管机关,教育部颁布的反欺凌政策深化了国民对网络欺凌的认识,同时也为“反欺凌联盟”的出现创设舆论氛围。

(三)中小学积极参与反欺凌,为“反欺凌联盟”的最终落地提供可能

2014年9月,“网络安全”在英国首次被纳入法定计算机课程。这意味着所有接受计算机课程的中小学生,都将在该门课程中接触到网络安全知识。不仅英国政府重视网络欺凌问题,各类中小学校也纷纷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校的网络安全规章制度。德比摩尔中学(Derby Moor Secondary School)处理网络欺凌的“校警联动”模式堪称典范,即学校与警方密切合作,让学生意识到网络欺凌不可接受,其中一些行为甚至违法;当校方发现不能容忍的网络行为时,由警察负责和与学生探讨此类行为的法律界定;学生可能被处以“恢复性惩罚”(例如写一封道歉信)或参加“恢复性拘留”(以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服务制裁,如捡垃圾、除草和清理涂鸦等)。各级中小学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反欺凌行动的支持,使得各种社会组织有了发挥作用的舞台,为“反欺凌联盟”的最终落地提供可能。

在上述背景下,“反欺凌联盟”由一群热心公益事业、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组织和个人联合组建而成,以“停止欺凌,创造更安全的环境,让儿童和年轻人能够生活、成长、玩耍和学习”为组织愿景,迄今已经成为英国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反欺凌社会组织。

为了确保组织内部团结一致反对欺凌,“反欺凌联盟”制定了所有成员都认同的价观。第一,认为任何形式的欺凌都是错误的,不应被容忍,任何鼓励欺凌或歧视、漠不关心欺凌受害者的外部环境均不可接受;第二,相信欺凌是一种行为选择,任何人都可以被鼓励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放弃实施欺凌;第三,确信所有的儿童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承认并认可他们的独特性和自主性;第四,提出儿童有权感到安全和有价值,为其创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和处理欺凌事件是联盟的职责所在;第五,支持积极应对欺凌的策略,反对通过使用羞辱、恐惧、嘲笑和其他类似的方式减少欺凌。

二、“反欺凌联盟”反网络欺凌的主体思想

(一)“反欺凌联盟”的目标

大食与唐朝交往密切。唐开元四年(716)“七月,大食国黑密牟尼苏利漫遣使上表,献金线织袍、宝装玉洒池瓶各一”。大食国黑密牟尼苏利漫即白衣大食第十代哈里发苏莱漫(sulaiman,715-717),而“金线织袍”实物在都兰大墓所出织金锦似乎得到了证实。

(二)“反欺凌联盟”的价值观

路径的经济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各因素并非一成不变,如运价会随着燃料价格、政策等的变化而变化;受内部或外界的影响,货主集装箱运输需求也会波动.本文选取集装箱运输需求量和运价对路径经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三)“反欺凌联盟”目标的实现方式

“反欺凌联盟”目标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首先,对政府部门制定的反欺凌政策进行及时有效地宣传,扩大反欺凌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在鼓励开展科学研究和反欺凌项目有效性评估的基础上,广泛搜集被实践检验过且行之有效的校园欺凌干预措施,同时予以大力推广;最后,与其他反欺凌社会组织进行深度合作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推动英国反欺凌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反欺凌联盟”反网络欺凌活动的形式及内容

(一)反网络欺凌活动的主要形式

乐清市纪委调查后发现,市残联在开展“两补”工作时,以文件落实文件,行动少、落实差,未能按上级文件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没有开展有效的宣传和督促指导,致使应补尽补政策落实不到位。同时,市残联工作漂浮,对申请对象审核搞形式、走过场,没有实行应退则退的动态管理机制,直接造成部分已故人员仍在享受补贴。2017年4月,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陈成磊,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所所长陈慧慧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鲍平桂受到诫勉谈话处理。

1.策划反欺凌周(Anti-Bullying Week)

标准理想的试验状态为设计点100%转速,此状态下盘心温度为760℃,叶片温度为790℃~810℃;停车状态转速为0。而实际进行试验时,温度的增减变化比较复杂,且根据试验器的性能状态,一般在常温下进行试验,其中标准理想状态下的温度载荷在实际试验时会以提高离心载荷的形式进行补偿,因此实际常温下的试验,在试验前需要确定试验的上限、下限转速,来形成一个循环。

每年十一月“反欺凌联盟”都会组织声势浩大的反欺凌周活动,以此扩大反欺凌运动在英国国内的影响力。2018年的主题是“选择尊重” (Choose Respect),在反欺凌周的周四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沉默以示声援”(Stop Speak Support)的反网络欺凌主题日。在活动周内,联盟成员围绕“选择尊重”的主题,开发了多项学校资源、课程计划,并且发布了关于儿童如何看待网络欺凌和互联网尊重的调查数据。这些数据出现于多家主流媒体,广泛传播了反欺凌思想。2019年的反欺凌周将在11月11日拉开帷幕,预计于15日结束。

其中,Ai表示车组Ti是否可以安排车次,当Ai=0时,代表该车组Ti暂时不能安排车次;当Ai=1时,代表该车组Ti可以安排车次。

2.实施反欺凌项目(Anti-Bullying Programme)

“反欺凌联盟”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聚焦于欺凌行为具体细节的反欺凌项目,例如针对中小学制定的欺凌干预项目--《齐心协力》(All Together:whole school programme for schools)项目和《学习平等、平等地生活》(Learn Equality,Live Equal)项目。《齐心协力》项目涵盖的所有线上资源都将免费提供给英国国内的学校,主要包括反网络欺凌实施效果的检验、应对网络欺凌的资源、学生幸福感问卷调查以及应对网络欺凌的必备技能等模块。《学习平等、平等地生活》项目主要关注同性恋、双性恋以及跨性别恐怖障碍群体所遭受的网络欺凌,旨在为少数人群创设较为温和的舆论环境,力争使其免受或少受欺凌。

1. 认识网络欺凌

2006年英国政府出台的《教育和检查法》(Education and Inspections Act 2006)规定“学校有责任为所有学生提供安全和健康的环境,并且必须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欺凌行为, 包括网络欺凌。”① Aiman El Asam,Muthanna Samara. Cyberbullying and the law: A review of psychological and legal challeng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5 (2016).这部法律明确了学校应当履行阻止网络欺凌发生的的义务。2013年颁布《诽谤法》(Defamation Act 2013),该法案规定,任何本质上具有诽谤性的陈述,对索赔人的声誉造成实际或可能的严重损害,都必须接受法律制裁。② Aiman El Asam,Muthanna Samara. Cyberbullying and the law: A review of psychological and legal challeng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5 (2016).此法内容更多侧重于声誉因素,因此,如果网络欺凌包含的内容不真实,且对被欺凌者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也适用于本法。2014年颁布的《教育(独立学校标准)条例》(Education (independent school standards)regulations)指出,学校务必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反网络欺凌策略,切实防止或减少网络欺凌的发生。有关法律的相继出台,表明英国政府对包括网络欺凌在内的校园欺凌的足够重视,反欺凌行动有法可依,为“反欺凌联盟”的出现做好铺垫。

4. 参与成员组织的反欺凌活动

迄今为止,“反欺凌联盟”已经拥有超过一百五十个成员组织,它们共同致力于减少英国的校园欺凌。任何组织和个人只要赞同“反欺凌联盟”的价值观,都可以申请加入。联盟的会员分为两类:核心成员(Core Membership,适用于在处理欺凌问题上有重大职权的机构)和联合成员(Associate Membership,适用于支持联盟愿景的机构及个人)。每年除去自身组织的反欺凌活动,“反欺凌联盟”还会积极参与成员主办的各类反欺凌项目,与其共同为英国的反欺凌事业做出贡献。

在建设项目中,给排水管道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否做好相关工作,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保护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考虑到当前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工程的安排必须要更加谨慎严格。由于对给排水工程的需求在生产和生活中非常大,有必要完善给排水系统质量管理和控制,除了关注居民日常生活,还应该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利用,同时做好自然资源产生危害的防御措施。

“反欺凌联盟”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目标:首先,提高公众对欺凌的认知水平,使人们对“欺凌严重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这一理念具有更加清晰、深入的认识;其次,在英国全国范围内,创造一种人人都认为“欺凌不可接受”的舆论氛围;最后,通过联盟开展的一系列反欺凌活动,确保教师、青年从业人员、家长、保育员、儿童和青年人具备有效应对欺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欺凌易感人群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反网络欺凌活动的主要内容

3.加入特别工作组(Royal Foundation Taskforce)

“反欺凌联盟”对网络欺凌作出明确规定,提出“网络欺凌是通过使用电子媒体设备(如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游戏机)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欺凌”。同时,网络欺凌具有区别于传统欺凌的如下特征:第一,全天候性。在线活动的性质意味着欺凌受害者可以随时被联系;第二,传播的广泛性。传统欺凌事件的知晓者通常范围有限,但网络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因此对欺凌受害者身心造成的伤害更大;第三,证据的易获得性。网络欺凌事件允许卷入者实时保留证据,例如截屏;第四,身份的可匿性。网络欺凌的实施者可以隐藏身份,这往往增加了事件的处理难度,同时使其难以目睹自身行为造成的恶劣影响,从而缺乏对受害者的同情心。

2.了解网络欺凌的危害

在抵制网络欺凌的实践中,“反欺凌联盟”通过纸质印刷品和网站的线上资源,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不同角度,向公众广泛宣传网络欺凌的巨大危害。首先,被欺凌者方面,网络欺凌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网络欺凌受害者的健康问题风险显著高于常人,① ABA,“Focus on: Bullying and mental health. 2015”,http://www.anti- bullying alliance.org.uk/media/34591/ ABA-mental-health-brie ng-Nov-15.pdf,accessed March10,2019.他们表现出一系列情绪困扰和同伴交往困难,并且面临头痛、尿床和胃痛等身心疾病的高风险。② Sourander, A., et al.,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yber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10. 67(7).与此同时,受害青少年身患抑郁的可能性显著增加。③ Gámez-Guadix, M., et al., Longitudinal and reciprocal relations of cyberbullying with depression, substance use,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mong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13. 53(4).此外,他们无法像以往一样正常使用互联网,进而可能转而欺凌其他无辜网民。网络欺凌的遭遇几乎使受害儿童自杀的风险提高了一倍。其次,欺凌者方面,网络欺凌者本身也处于危险之中。欺凌他人可能为其带来短暂的快感,但长远来看,欺凌者自杀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1.5倍。④ Gámez-Guadix, M., et al., Longitudinal and reciprocal relations of cyberbullying with depression, substance use,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mong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13. 53(4).由此可见,网络欺凌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3. 指导家长学会应对子女被欺凌

“反欺凌联盟”开展反网络欺凌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四种,即策划反欺凌周、实施反欺凌项目、加入特别工作组以及参与成员组织的反欺凌活动。

“反欺凌联盟”通过发布家长行动指南手册等方式,向中小学生家长和养育者普及网络欺凌的相关知识,其中涉及的常见问题包括“如果您的孩子遭遇了网络欺凌或者您认为他们被网络欺凌,您会怎么办”、“如果您的孩子对其他人实施了网络欺凌,您会怎么办”、“您作为家长,对待网络欺凌的态度”、“您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帮助和支持”等。此外,“反欺凌联盟”在官方网站上开设专区,解答家长的常见疑问,例如“经历了网络欺凌之后,孩子会出现哪些征兆和反常举动”、“孩子被指控对他人实施了网络欺凌后该如何处置”等。这些举措为父母们提供了一个快速了解网络欺凌的途径和渠道,受到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4. 对学校及教师的建议

“反欺凌联盟”非常重视学校和教师在处理欺凌事件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教师,不应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抱有偏见或歧视,教师应该意识到网络欺凌事件可能对当事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工作人员必须严肃对待儿童报告的网络欺凌事件,并及时做好安抚工作。“反欺凌联盟”开设了线上CPD免费培训课程(CPD online training),这套课程针对残疾儿童和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群体的欺凌问题制定,但适用于所有儿童。其中专门设计了网络欺凌的相关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处理欺凌事件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和其他校务工作人员可以免费获取相关资源,提高自身教育儿童远离网络欺凌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1)合作互动、优势互补原则:教师和家长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应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家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指导、共同提高。

5. 对儿童和年轻人群体的建议

“反欺凌联盟”告诫青年群体理性使用网络,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不能对随之而来的风险掉以轻心。联盟通过各种途径在儿童和青年人中间,广泛宣传遭遇网络欺凌后的“应急处理五步法”:第一步,不要急于回应或采取报复行动;第二步,通过截屏或拍照等方法及时保存证据;第三步,找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倾诉;第四步,向警察或者老师报告发生的一切;最后,要始终坚信欺凌者的行为是错误的,过错不在于受害者一方,不要对自身产生怀疑。此外,“反欺凌联盟”特别强调,经历网络欺凌后,一定不要保持沉默或冒然采取反击行动,要勇敢地揭发检举,这样才是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四、“反欺凌联盟”反网络欺凌活动的特征

(一)线上资源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形式灵活多样

“反欺凌联盟”的网站资源丰富,主要包括联盟概况介绍、工具及信息、反欺凌周等几大板块。在这里,无论访客是教师、家长或者学生,都可以便捷地查阅到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在传统的校园欺凌介绍结束后,联盟在每个部分的结尾都拿出单独篇幅对网络欺凌进行详细讲解,从网络欺凌的界定、特征、危害到如何处置一应俱全,极大地方便了浏览者获取信息。除去线上资源,“反欺凌联盟”最盛大的活动当属一年一度的反欺凌周。作为英国大众耳熟能详的反欺凌活动,反欺凌周自2012年创办以来,至今已经开展了七年,历年的活动主题依次是“没有欺凌我们会更好”(We’re better without bullying)、“未来属于我们:安全、有趣、互相联系”(The future is ours:safe, fun and connected)、“让我们停止欺凌”(Let’s stop bullying for all)、“为欺凌大声疾呼”(Make a Noise about bullying)、“善的力量”(Power for Good)、“虽不同、但平等”(All Different All Equal)以及“选择尊重”(Choose Respect)。借助每年十一月的反欺凌周和常态化的反欺凌项目,反欺凌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反欺凌联盟”积极推动英国社会形成“欺凌是不可接受的”舆论氛围,极大地推动反欺凌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覆盖学校、教师及儿童,反欺凌内容丰富

“反欺凌联盟”开展的各项活动覆盖面十分广泛,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和年轻人群体,都是联盟关注的对象。首先,针对中小学校。结合国家颁布的法律和政策,“反欺凌联盟”通过发布行动指南和制定反网络欺凌项目的方式,在向学校管理者提出重视网络欺凌问题建议的同时,为其构建欺凌治理体系和具体实施步骤,富有建设性。其次,针对教师及教育工作人员。以网络学习的方式对其进行培训,考虑到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繁忙,联盟开放了随到随学的免费线上课程,同时在网站主页开设专区,列举出教师在处理网络欺凌事件时可能遇到的困惑和棘手的问题并逐一解答,让教务工作者利用碎片化时间也可以接触到网络欺凌的相关知识,切实提高自身处置欺凌事件的能力。再次,针对学生和年轻人。鉴于个性和年龄特点,“反欺凌联盟”通过漫画、视频以及微电影等形式向年轻群体,传递网络欺凌的相关知识,尝试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实现教育功能。生动的案例分析让网络欺凌卷入者体验到被理解,充满关怀的问题设置和解答让其感受到温暖,这些细节都极大提升了预期的宣传和教育效果。

(三)预防与治理并重,关爱受害者的同时关注欺凌实施者

“反欺凌联盟”在设计反网络欺凌的项目时,兼顾预防与治理。对于尚未卷入或经历网络欺凌的人群,联盟的工作重点在于向其普及网络欺凌的相关知识,让其意识到欺凌就在身边、并不遥远,当网络欺凌真正发生时,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正在经历网络欺凌的人群,联盟认为首先应规劝其放弃报复的念头,及时留存相关证据,并把事件报告给教师或警察,才是自我保护的恰当做法。同时,学校和教师应该启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网络欺凌,及时对卷入者和旁观者采取援助计划,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并将危害降至最低。值得关注的是,“反欺凌联盟”倡导在关爱网络欺凌受害者的同时,没有忽略实施者,提出欺凌者实际上也是受害者,欺凌事件可能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他们需要被关注。对欺凌者援助的重点是使其意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性,激发同理心。对被欺凌者,工作的重点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抛弃否定自我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避免转而对他人进行网络欺凌。对待网络欺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同时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施以人性化关怀,周全的考虑最终使得“反欺凌联盟”的实践收效良好。

收稿日期:2019-09-20

作者简介:冯达飞,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威海职业学院基础课教学部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7年度一般课题“中小学校园欺凌预防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BEA170111)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 张晓冰)

标签:;  ;  ;  ;  ;  ;  ;  ;  ;  ;  ;  ;  

冯达飞:英国社会组织反网络欺凌实践研究——以“反欺凌联盟”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