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论文和设计-蒋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压迫带、右侧压迫带、固定设置在左侧压迫带与右侧压迫带之间的止血机构,所述止血机构包括下止血体、与下止血体可拆卸连接的上止血体,所述下止血体包括圆环柱状的环体,所述环体内侧面固定设置有一圆环状的棉垫托,所述棉垫托的上方可分离的连接有医用棉垫;所述环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医用双面胶;所述上止血体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设置有一顶紧螺栓,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一加药箱,所述盖体下方内部设置有一伸缩密封套,所述伸缩密封套的底部设置有一均药器;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够进行按压止血,另一方面可根据需要加入止血药物,使用方便,止血效果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压迫带、右侧压迫带、固定设置在左侧压迫带与右侧压迫带之间的止血机构,所述左侧压迫带的自由端与右侧压迫带的自由端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止血机构包括下止血体、与下止血体可拆卸连接的上止血体,所述下止血体包括圆环柱状的环体,所述环体内侧面固定设置有一圆环状的棉垫托,所述棉垫托的上方可分离的连接有医用棉垫;所述环体的外侧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左侧压迫带、右侧压迫带连接的拉扣;所述环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医用双面胶;所述上止血体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内侧下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卡接有密封圈,所述盖体通过密封圈与环体密封连接,所述盖体的上端设置有一顶紧螺栓,所述盖体上在所述顶紧螺栓的一侧设置有一加药箱,所述盖体下方内部设置有一伸缩密封套,所述顶紧螺栓伸入伸缩密封套内并在伸缩密封套内上下调节,所述伸缩密封套的底部设置有一均药器,所述均药器的侧壁上方位置通过一加药管道与加药箱下端位置相连通,所述加药管道上设置有一加药阀,所述均药器设置为圆台状空腔结构,所述均药器的下端均匀布置有若干出药孔,所述均药器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一导流结构,若干所述出药孔上均设置有分液管,若干所述分液管的高度相同;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一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单向排气阀。

设计方案

1.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压迫带、右侧压迫带、固定设置在左侧压迫带与右侧压迫带之间的止血机构,所述左侧压迫带的自由端与右侧压迫带的自由端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止血机构包括下止血体、与下止血体可拆卸连接的上止血体,所述下止血体包括圆环柱状的环体,所述环体内侧面固定设置有一圆环状的棉垫托,所述棉垫托的上方可分离的连接有医用棉垫;所述环体的外侧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左侧压迫带、右侧压迫带连接的拉扣;所述环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医用双面胶;所述上止血体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内侧下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卡接有密封圈,所述盖体通过密封圈与环体密封连接,所述盖体的上端设置有一顶紧螺栓,所述盖体上在所述顶紧螺栓的一侧设置有一加药箱,所述盖体下方内部设置有一伸缩密封套,所述顶紧螺栓伸入伸缩密封套内并在伸缩密封套内上下调节,所述伸缩密封套的底部设置有一均药器,所述均药器的侧壁上方位置通过一加药管道与加药箱下端位置相连通,所述加药管道上设置有一加药阀,所述均药器设置为圆台状空腔结构,所述均药器的下端均匀布置有若干出药孔,所述均药器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一导流结构,若干所述出药孔上均设置有分液管,若干所述分液管的高度相同;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一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单向排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螺栓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药器的下端面设置有一软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环体的外侧壁上在两拉扣的上方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体与环体之间通过内外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设置为一倾斜固定在均药起内壁上的扇形导流板,所述扇形导流板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导流槽,多个所述导流槽的下端设置在两分液管中间的位置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箱的上方密封连接有一箱盖,所述加药箱的一侧通过软管连通有充气气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压迫带和右侧压迫带均包括第一尼龙连接段、弹性松紧段和第二尼龙连接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压迫带的第二尼龙连接段与右侧压迫带的第二尼龙连接段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刺面和毛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方式多采用加压包扎并采用砂带压迫2-4h,加压包扎后对术侧肢体制动24h,防止出血现象,现有的止血方式,止血效果较差,效率低,需要很多浪费很多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压迫带、右侧压迫带、固定设置在左侧压迫带与右侧压迫带之间的止血机构,所述左侧压迫带的自由端与右侧压迫带的自由端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止血机构包括下止血体、与下止血体可拆卸连接的上止血体,所述下止血体包括圆环柱状的环体,所述环体内侧面固定设置有一圆环状的棉垫托,所述棉垫托的上方可分离的连接有医用棉垫;所述环体的外侧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左侧压迫带、右侧压迫带连接的拉扣;所述环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医用双面胶;所述上止血体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内侧下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卡接有密封圈,所述盖体通过密封圈与环体密封连接,所述盖体的上端设置有一顶紧螺栓,所述盖体上在所述顶紧螺栓的一侧设置有一加药箱,所述盖体下方内部设置有一伸缩密封套,所述顶紧螺栓伸入伸缩密封套内并在伸缩密封套内上下调节,所述伸缩密封套的底部设置有一均药器,所述均药器的侧壁上方位置通过一加药管道与加药箱下端位置相连通,所述加药管道上设置有一加药阀,所述均药器设置为圆台状空腔结构,所述均药器的下端均匀布置有若干出药孔,所述均药器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一导流结构,若干所述出药孔上均设置有分液管,若干所述分液管的高度相同;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一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单向排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顶紧螺栓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垫。

进一步的,所述均药器的下端面设置有一软垫。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环体的外侧壁上在两拉扣的上方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体与环体之间通过内外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结构设置为一倾斜固定在均药起内壁上的扇形导流板,所述扇形导流板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导流槽,多个所述导流槽的下端设置在两分液管中间的位置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加药箱的上方密封连接有一箱盖,所述加药箱的一侧通过软管连通有充气气囊。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左侧压迫带和右侧压迫带均包括第一尼龙连接段、弹性松紧段和第二尼龙连接段。

其中,所述左侧压迫带的第二尼龙连接段与右侧压迫带的第二尼龙连接段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刺面和毛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包括左侧压迫带、右侧压迫带和止血机构;止血机构包括下止血体的环体与上止血体的盖体可拆卸连接,盖体的上端设置有一顶紧螺栓和加药箱,盖体内设置有伸缩密封套及均药器,环体内可分离的设置有棉垫,使用时,在加药箱内加入用于止血的液体药物或其他根据具体情况医生需要使用的药物,先将环体下的医用双面胶黏贴在人体上,将左侧压迫带、右侧压迫带绕过患者肢体,将左侧压迫带、右侧压迫带的自由端连接,将棉垫放置在棉垫托上,将盖体盖在环体上;打开单向排气阀进行排气,通过顶紧螺栓向下运动,推动均药器,均药器推动棉垫向下,将棉垫贴向患者肌肤,并排出盖体与环体内的多余气体;可根据需要,打开加药阀,加药箱内的液体药物通过均药器均匀的喷洒在棉垫上,由棉垫吸收并渗入棉垫与患者皮肤接触位置,药物进行止血,一方面能够进行按压止血,另一方面可根据需要加入止血药物,使用方便,止血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止血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左侧压迫带;101、第一尼龙段;102、弹性松紧段;103、第二尼龙段;104、毛面;105、刺面;2、右侧压迫带;3、下止血体;31、环体;311、外螺纹;312、拉扣;32、棉垫托;33、棉垫;34、双面胶;4、上止血体;41、盖体;411、内螺纹;412、密封圈;42、顶紧螺栓;421、防护垫;43、伸缩密封套;44、均药器;441、软垫;45、加药管道;451、加药阀;46、扇形导流板;47、分液管;48、排气管;481、单向排气阀;49、加药箱;491、箱盖;492、充气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为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包括左侧压迫带1、右侧压迫带2、固定设置在左侧压迫带1与右侧压迫带2之间的止血机构,所述左侧压迫带1的自由端与右侧压迫带2的自由端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止血机构包括下止血体3、与下止血体3可拆卸连接的上止血体4,所述下止血体3包括圆环柱状的环体31,所述环体31内侧面固定设置有一圆环状的棉垫托32,所述棉垫托32的上方可分离的连接有医用棉垫33,可行的,在下止血体3固定在患者肢体上后,将医用棉垫33放置在棉垫托32上;所述环体31的外侧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左侧压迫带1、右侧压迫带2连接的拉扣312,可行的,所述左侧压迫带1、右侧压迫带2通过缝制的方式固定在环体31的外侧面两端;所述环体31的下端面设置有医用双面胶34,在未使用时,医用双面胶34上黏贴有一覆盖层,当需要使用时,揭掉覆盖层,将医用双面胶34黏贴在患者肢体上;所述上止血体4包括盖体41,可行的,所述盖体4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411,所述环体31的外侧壁上在两拉扣312的上方设置有外螺纹311,所述盖体41与环体31之间通过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盖体41内侧下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卡接有密封圈412,所述盖体通过密封圈412与环体31密封连接,所述盖体41的上端设置有一顶紧螺栓42,可行的,所述顶紧螺栓42上方设置有一手轮,便于顶紧螺栓42的上下拧动;所述盖体41上在顶紧螺栓42的一侧设置有一加药箱49,可行的,所述加药箱49与盖体4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盖体41下方内部设置有一伸缩密封套43,所述顶紧螺栓42伸入伸缩密封套43内并在通过螺纹配合在伸缩密封套43内上下调节,可行的,所述伸缩密封套43与盖体41一体成型,所述伸缩密封套43上端设置有一供顶紧螺栓42上下移动的螺纹孔,所述伸缩密封套43的底部设置有一均药器44,可行的,所述均药器44的上端面与伸缩密封套43的底部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均药器44的侧壁上方位置通过一加药管道45与加药箱49下端位置相连通,可行的,所述加药管道45与盖体41为一体成型结构,加药管道45穿过盖体41,加药管道45的一端套接在均药器44上端的接口上,另一端套接在加药箱49下端的接口上,所述加药管道45上设置有一加药阀451,所述均药器44设置为圆台状空腔结构,所述均药器44的下端均匀布置有若干出药孔,所述均药器44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一导流结构,可行的,所述导流结构设置为一倾斜固定在均药起内壁上的扇形导流板46,所述扇形导流板46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导流槽,多个所述导流槽的下端设置在两分液管47中间的位置的上方,可行的,所述导流结构与均药器44内壁为一体成型结构。若干所述出药孔上均设置有分液管47,若干所述分液管47的高度相同;分液管47与均药器44的出药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盖体41上还设置有一排气管48,所述排气管48上设置有单向排气阀481,排气管48及单向排气阀481用于在向下锁紧顶紧螺栓42时,排出下止血体3与上止血体4内的空气,排出空气后关闭,减少与外部细菌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包括左侧压迫带1、右侧压迫带2和止血机构;止血机构包括下止血体3的环体31与上止血体4的盖体41可拆卸连接,盖体41的上端设置有一顶紧螺栓42和加药箱49,盖体41内设置有伸缩密封套43及均药器44,环体31内可分离的设置有棉垫33,使用时,在加药箱49内加入用于止血的液体药物或其他根据具体情况医生需要使用的药物,先将环体31下的医用双面胶34黏贴在人体上,将左侧压迫带1、右侧压迫带2绕过患者肢体,将左侧压迫带1、右侧压迫带2的自由端连接,将棉垫33放置在棉垫托32上,将盖体41盖在环体31上;打开单向排气阀481进行排气,通过顶紧螺栓42向下运动,推动均药器44,均药器44推动棉垫33向下,将棉垫33贴向患者肌肤,并排出盖体41与环体31内的多余气体;可根据需要,打开加药阀451,加药箱49内的液体药物通过均药器44均匀的喷洒在棉垫33上,由棉垫33吸收并渗入棉垫33与患者皮肤接触位置,药物进行止血,一方面能够进行按压止血,另一方面可根据需要加入止血药物,使用方便,止血效果好。

优选的,为防止顶紧螺栓42对伸缩密封套43造成损坏,所述顶紧螺栓42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垫421,所述防护垫421套接在顶紧螺栓42底部并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顶紧螺栓42上。

优选的,为对人体进行保护,避免人体收到均药器44压迫造成的不适感,所述均药器44的下端面设置有一软垫441,所述软垫441上设置有与出药孔位置及孔径适配的孔,用于药物排入到棉垫33上,且软垫441采用防水医用材料做成。

优选的,所述加药箱49的上方密封连接有一箱盖491,所述加药箱49上方的一侧通过软管连通有充气气囊492,加药箱49上密封连接有箱盖491有利于药物的保存卫生,增加充气气囊492,通过充气气囊492充气,将加药箱49内的液体药物压入均药器44,并通过均药器44的出药孔,喷洒在棉垫33上,加药的效率高,能够根据需要控制加药的计量并进行定时加药,使用方便。

优选的,为便于使用人员,将盖体41在环体31上锁紧和拆卸,所述盖体4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止血装置所用范围广,且增加止血装置与患者肢体接触的紧密性,所述左侧压迫带1和右侧压迫带2均包括第一尼龙连接段101、弹性松紧段102和第二尼龙连接段103。

其中,所述左侧压迫带1的第二尼龙连接段103与右侧压迫带2的第二尼龙连接段103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刺面105和毛面104,通过魔术贴的毛面104和刺面105进行连接的方式,连接方便。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7443.9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47293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A61B17/132

专利分类号:A61B17/132;A61M35/00

范畴分类:申请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第一申请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申请人地址:226019 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20号

发明人:蒋伟;陆齐;陈晓阳;陈楚

第一发明人:蒋伟

当前权利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代理人:徐思波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后止血装置论文和设计-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