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医院感染的防控作用

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医院感染的防控作用

(蓝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永州425800)

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1月我县中心医院接收的8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给药,研究组则通过微生物检验技术检验结果给药,统计各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在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是6.98%,对照组是23.26%,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投诉事件发生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分别是2.33%和4.65%,对照组分别是16.28%和20.93%,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防控期间,通过微生物检验技术有助于感染发生率降低,确保良好的控制管理效果。

关键词:医院;感染;微生物检验技术

医院感染指的是患者住院过程中获得的感染,其又被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特征以感染人员必须在医院内部感染,而且其是由于感染菌造成的临床病症[1]。因为医院感染病原菌存在潜伏期,因此,不一定全部都是医院诱发的临床病症,有些则可能是院内获取病菌但是院外感染。近些年来,由于临床用药越来越复杂,介入性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等被应用于医学中,进而提高了患者耐药性,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率[2]。医院感染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也与患者生理及心理存在紧密联系。所以,应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关注。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报告。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次研究86例住院患者均为2018年3月-2018年11月本院接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患与女患例数比为23:20;年龄20岁-75岁,均值(40.21±3.12)岁;研究组中,男患与女患例数比为25:18;年龄22岁-73岁,均值(41.02±3.09)岁;在基线资料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治疗期间,患者未进行微生物检验,医师需要对患者症状表现密切观察,联合临床经验对药物进行选择。

1.2.2研究组

在根据临床经验对药物进行选择的同时联合微生物检验技术,例如尿路感染患者,首先集中培养中段尿液标本细菌,将大肠埃希菌分离出来,提纯后,通过生化法了解细菌种类。然后实施药敏试验,联合微生物分析仪,将ESBLs初步筛选出来,后利用K-B纸片法明确诊断,予以患者头孢他啶联合克拉维酸,若抑菌环直径超过5mm,则表示形成ESBLs。

1.2.3质量控制对策

全面落实临床检验标准,菌株鉴定率超过99%,以NCCLS范围依据开展药敏试验。检验期间,全面落实说明书规范,将室间质量控制工作做好。

1.3观察指标

准确记录医院感染状况及感染控制管理效果。感染程度包括三个层次,轻度、中度和重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数据准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值分别是(x±s)和t值,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值分别是率(%)和x2,两组比较采用P值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

在感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同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微生物检验与医院感染

宿主与病原菌两者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医院感染,诱发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首先,主观因素,例如,医院内部为全面落实无菌操作,未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进行;未密切监测灭菌效果;医护人员及患者并未全面认识医院感染等;其次,客观因素,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侵入性操作逐渐增多,包括动静脉插管、气管切开等,其为病原菌机体入侵奠定了基础;此外,抗生素及技术等药物,促进了菌群耐药性提高,同时也导致感染风险提高[3]。

微生物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详细来讲,利用微生物检验,不仅能够将感染源部位清楚显示出来,对传染范围进行控制;同时也可以掌握传播途径,以便更好的控制感染;此外,有助于明确容易感染人群,尽可能的降低感染危害。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感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是6.98%,对照组是23.26%,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对策

3.2.1密切监测细菌耐药性

据有关资料显示,抗生素对抗细菌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因此耐药特征也不同,而且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抗菌药物种类越来越多,致使耐药性逐渐复杂。基于此,微生物检验科室应在特点时间对标本耐药性进行监测并总结,并将结果上传至感染控制部门,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针对多重耐药菌株,进一步关注耐药菌株,以便及早预防、发现和控制。

3.2.2密切监测感染传播

首先,对感染源进行控制,感染源包括病原菌携带人员、已经感染人群等,在规定时间监测换药室、病房及手术室微生物学,保证消毒、卫生符合标准;其次,将身体检出、空气、医疗设备、食物及水源等传播途径阻断。基于此,利用空气细菌监测法对病房内部空气监测,消毒、灭菌医疗器械,与此同时,分析DNA染色体及细菌耐药性,以便更好的防控感染。再次,对容易感染人群进行保护,例如老年患者、免疫能力较低及婴幼儿等患者。除此之外,密切监测胃肠道细菌、呼吸道细菌及环境细菌等。

3.2.3建立健全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内部需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三级管理控制制度,成立感染管理小组、感染管理科室及委员会。由管理小组根据管理科室要求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合理划分每位医护人员职责,并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全面落实无菌操作原则。

总而言之,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应用效果明显,其有助于感染发生率降低,使预后效果改善。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刘政军.临床微生物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9):148-149.

[2]饶冠利,黄春芬.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640-641.

[3]赵文杰.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6):117-118.

标签:;  ;  ;  

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医院感染的防控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