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地震勘探论文_黄小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上地震勘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上,资料,偏角,罗经,震源,正交,物探。

海上地震勘探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刚[1](2019)在《浅谈海上压缩感知地震勘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缩感知对于提高地震采集效率、降低地震采集成本、改善地震处理效果都有重要作用。在介绍和分析了海上压缩感知地震采集设计和评价的基本原理、实现方式以及降本增效意义的基础上,给出了海上压缩感知地震采集设计和评价的基本方案,并用模型数据展示了海上压缩感知采集的效果;简要介绍了不同压缩感知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针对传统压缩感知规则化难以处理规则假频的问题进行了方法改进(主要是在变换域进行了加权处理),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应用结果证明了改进方法的应用效果良好。最后总结了压缩感知在同时震源炮集分离、地震噪声压制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对压缩感知地震勘探在采集设计、资料处理及时移地震油藏监测等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9年02期)

张金淼[2](2018)在《海上双正交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海中深层复杂地质目标勘探面临的构造成像差、储层横向变化大等难题,在对渤海某靶区地震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宽方位地震采集参数论证与优选,偏移距、方位角、迭加响应及DMO覆盖次数等观测系统属性的均匀性分析表明双正交宽方位采集优于常规海底电缆采集;同时,设计了点震源气枪阵列,使不同频率下各个方向的能量分布更加均匀。实际资料采集和初步处理效果表明,双正交宽方位采集达到了高覆盖次数和富角度照明的效果,因此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能大幅提高中深层勘探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8年04期)

杜向东[3](2018)在《中国海上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正面临着从浅层目标向中深层、由构造油气藏向复杂岩性油气藏转移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勘探难度的不断增大,对地震勘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迫切需求,在全面分析深水油气勘探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海上地震勘探技术的新进展:在地震采集方面,研发了高精度拖缆采集装备和"犁式"宽频地震采集技术等;在地震处理解释技术方面,研发了τ-p域"犁式"宽频数据鬼波压制技术、宽频数据逆时偏移成像技术等;在开发地震方面,研发了海上时移地震关键处理解释技术等,尤其是在海上"犁式"宽频地震勘探技术和海上时移地震技术两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中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接替区—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实现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8年03期)

[4](2017)在《海上石油地震勘探采集装备研制获重大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琪教授、曹平副教授课题组在我国海上石油地震勘探系统成套装备产业化研制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与以往系统不同的是,该套拖缆采集系统直接瞄准深水作业能力和自主装备的产业化,具备全新的体系架构、系统协议和电路结构,具有技术指标高(关键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同类产(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7年12期)

姜丹,麻志国,刘立群,李君君[5](2017)在《海上地震勘探采集现场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场处理质量控制是海上地震勘探采集过程中关键环节。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地震采集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一直是现场处理工作中技术难题。针对仪器系统、震源系统、导航系统和地震数据的不同问题,对海上地震采集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制定出一套可行的现场质量控制方法。此方法为现场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一个新思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谢越越,胡天跃[6](2018)在《1.5维逆散射级数法消除海上地震勘探资料中的鬼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2维逆散射方法计算量大、对观测系统要求高等问题,将2维逆散射级数方法降维,得到1.5维逆散射级数消除鬼波的算法。资料处理结果表明,1.5维方法减少了计算量,降低了对观测系统的要求,不需要地下介质信息以及子波估计,适用于各种复杂的介质情况和低信噪比数据,可以有效地消除海上地震资料的鬼波,提高分辨率,补偿陷波频率处的能量,提升地震资料的低频成分。(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谈顺佳,程大祥,何彬[7](2016)在《海上浅层地震勘探气泡震源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震源一直以来都是地震勘探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目前,水上震源由于条件受限,一般多使用气枪震源、电火花震源等非炸药震源。但是气枪震源由于需要空气压缩机,设备笨重,搬运不方便;电火花震源充放电时间较长,放电不彻底,能量不足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介绍了由劳雷公司和美国FSI公司联合投资研发出的HMS-620电磁气泡震源系统,在浙江以及福建某海域的海底起伏刻画、基岩面等特征的勘查中,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一)——专题43: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44: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期刊2016-10-15)

陈胜红,米立军,施和生,朱明,汪瑞良[8](2016)在《海上一体化地震勘探技术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恩平凹陷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Ⅱ级构造带评价及含油性预测等海上一体化地震勘探技术,探索珠江口盆地东部恩平凹陷油气勘探有利构造区带。结果揭示恩平凹陷存在6个Ⅱ级构造带,其中"EP17洼南部隆起翘倾断裂构造带"为恩平凹陷油气勘探最好的Ⅱ级构造带,具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经钻探,在上述Ⅱ级构造带获得了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先后发现、落实和升级油田5个,建立了珠江口盆地东部第一个自营油田群。"EP17洼南部隆起翘倾断裂构造带"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揭示恩平凹陷的EP17洼为富生烃洼陷,预示同为EP17洼含油气子系统的"EP17洼西部古隆起翘倾断裂构造带"具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应为下一个油气勘探的最有利地区。(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邓元军,乔秀海,李江,王哲[9](2016)在《声学定位网络在海上拖缆叁维地震勘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表明,声学定位网络在海上拖缆叁维地震勘探中会受到环境、设备、处理方法、人为因素等影响而降低声学定位精度,降低地震采集资料的质量。通过对多个海上地震采集工区的声学定位网络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优化和改进声学节点间距设置、门限选择、插值处理、网络平差的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够减少外界对声学定位网络的影响,提高拖缆声学定位网络定位精度,获得更高品质的地震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6年02期)

易昌华,韩华,方守川,曹国发,张瑞天[10](2015)在《海上地震勘探罗经鸟数据对拖缆空间位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拖缆地震勘探是海洋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拖缆地震勘探中电缆罗经鸟的作用和空间分布;阐明了基于罗经鸟数据确定拖缆空间形态的拟合和积分方法;分析了磁偏角改正和子午线收敛角改正对电缆空间位置的影响。在对现场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后认为:磁偏角和子午线收敛角对拖缆的定位计算具有重要意义,在定位网络计算中须对每个罗经鸟的方位数据进行精确的磁偏角改正和子午线收敛角改正,以提高拖缆空间位置精度,满足现场地震数据采集部署及安全作业的需要。(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5年05期)

海上地震勘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近海中深层复杂地质目标勘探面临的构造成像差、储层横向变化大等难题,在对渤海某靶区地震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宽方位地震采集参数论证与优选,偏移距、方位角、迭加响应及DMO覆盖次数等观测系统属性的均匀性分析表明双正交宽方位采集优于常规海底电缆采集;同时,设计了点震源气枪阵列,使不同频率下各个方向的能量分布更加均匀。实际资料采集和初步处理效果表明,双正交宽方位采集达到了高覆盖次数和富角度照明的效果,因此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能大幅提高中深层勘探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上地震勘探论文参考文献

[1].黄小刚.浅谈海上压缩感知地震勘探[J].石油物探.2019

[2].张金淼.海上双正交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研究与实践[J].中国海上油气.2018

[3].杜向东.中国海上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J].石油物探.2018

[4]..海上石油地震勘探采集装备研制获重大突破[J].石油化工应用.2017

[5].姜丹,麻志国,刘立群,李君君.海上地震勘探采集现场质量控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7

[6].谢越越,胡天跃.1.5维逆散射级数法消除海上地震勘探资料中的鬼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谈顺佳,程大祥,何彬.海上浅层地震勘探气泡震源应用效果分析[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一)——专题43: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44: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2016

[8].陈胜红,米立军,施和生,朱明,汪瑞良.海上一体化地震勘探技术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恩平凹陷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邓元军,乔秀海,李江,王哲.声学定位网络在海上拖缆叁维地震勘探的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16

[10].易昌华,韩华,方守川,曹国发,张瑞天.海上地震勘探罗经鸟数据对拖缆空间位置的影响[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5

论文知识图

海上地震勘探原理图海上地震勘探系统海上地震勘探示意图海上地震勘探工作模式一13实际使用的压电陶瓷检波器另一种可...海上地震勘探系统示意图

标签:;  ;  ;  ;  ;  ;  ;  

海上地震勘探论文_黄小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