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活动方式”:“真正的共同体”的实践前提

“共同活动方式”:“真正的共同体”的实践前提

论文摘要

"共同活动方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中,人类的"共同活动"无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从而构成了"真正的共同体"的实践基础。人们的"共同活动方式"表现为生产与生活两个方面,而生产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则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实践底蕴。"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在"共同活动方式"中凝聚着人类改造世界的"合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否定之否定的意蕴中重申了"命运与共"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重新确立了全人类携手共进的奋斗目标。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也在实践探索中开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崭新途径,为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创造了条件。

论文目录

  • 一、“真正的共同体”:理论的底蕴与精髓
  • 二、“共同活动方式”:理论的内容与实质
  •   (一)“共同活动方式”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的联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存续的动力渊薮
  •   (二)“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在“共同活动方式”中凝聚着人类改造世界的“合力”
  •   (三)“共同活动方式”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必然产物,浸润于其中的共同性凝聚为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实践前提
  •   (四)所谓“共同活动方式”,包含着人类社会在生产与生活两个方面的共同活动,只有二者的协调并举才能奠定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
  • 三、“共同活动方式”理论的当代回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   (一)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首先表现为中华民族自身的团结统一,表现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否定之否定的意义上重申了“命运与共”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重新确立了全人类携手共进的奋斗目标
  •   (三)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更加深刻地彰显着人类“共同活动方式”的决定性作用
  •   (四)毋庸置疑,以合作共赢为价值取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理想境界中的“真正的共同体”,但却是人类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重要实践步骤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康渝生,边飞飞

    关键词: 真正的共同体,共同活动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单位: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黑龙江大学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编号:13bks002)

    分类号: D820

    页码: 9-16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38K

    下载量: 47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共同活动方式”:“真正的共同体”的实践前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