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交联论文-张灵,何伟,王彬,吉泓光

延迟交联论文-张灵,何伟,王彬,吉泓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延迟交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硼延迟交联剂,A,B剂,制备,性能评价

延迟交联论文文献综述

张灵,何伟,王彬,吉泓光[1](2018)在《一种新型有机硼延迟交联剂A/B剂体系的研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出有机硼延迟交联剂主剂(A剂)配方:35.1%甘油+3%氢氧化钠+20%硼砂+0.003%硫酸亚铈+3.1%葡萄酸钠+37.8%水,辅剂(B剂)配方:20%氢氧化钠+5%酒石酸钠+75%水。通过调整AB剂的比例,使交联时间在1~3min的范围内可调,且得到的冻胶压裂液悬砂性能好,500kg/m~3的砂浓度条件下静止4h无沉降,流变性能较好,在100℃,170s~(-1)下剪切60min后的粘度为179m Pa·s,胶体恢复性好,变剪切曲线重复性良好。破胶液粘度低,为1mpa·s,破胶液表面张力为28.3m N/m,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交联剂体系配制的瓜胶压裂液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强,施工平稳,最高砂浓度达到480kg/m3,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天然气》期刊2018年02期)

祝纶宇,伊卓,张文龙[2](2017)在《有机硼高温延迟交联剂的制备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用于中高温油藏压裂作业的有机硼交联剂,并与羟丙基胍胶压裂液组成了有机硼交联冻胶体系。研究了合成条件对交联时间的影响,考察了有机硼交联冻胶体系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有机硼交联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130℃、络合剂醇胺质量比4∶2。制备的有机硼交联剂冻胶体系适用于90~120℃的中高温地层压裂作业。破胶剂添加量为0.2%~0.3%(φ)可满足不同的施工工艺参数要求。有机硼交联冻胶体系可在110~120℃下保持表观黏度稳定大于100 mPa·s,并在作业后120~240 min实现破胶水化。(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7年11期)

贾静,段辉彬,陈丽丽[3](2017)在《掩蔽剂对瓜尔胶压裂液的延迟交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掩蔽剂的延迟交联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加掩蔽剂时瓜尔胶与交联剂15s成胶,每100 m L压裂液中分别引入0.6mL的25%叁乙醇胺水溶液、20%丙叁醇水溶液、12%调节pH后的EDTA水溶液,交联挑挂时间可达91s,62s,181s,且引入掩蔽剂后,冻胶的耐温抗剪切性、破胶后的表面张力与粘度符合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7年04期)

刘文静,贾寒,曹金园,张立萍,刘雪辉[4](2016)在《一种延迟交联铬冻胶的研制及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成胶时间可调、耐温抗盐性能好的高强度铬冻胶,通过加入能显着改善成胶效果的添加剂研制了能满足50数90℃油藏温度的铬冻胶调剖剂。采用强度代码GSC法和突破真空度法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交联剂重铬酸钠(Na_2Cr_2O_7)加量、还原剂Na_2SO_3和硫化物HN质量比、温度和矿化度等因素对铬冻胶成胶时间和冻胶强度的影响,并考察了冻胶体系对岩心的封堵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随HPAM加量的增大,冻胶成胶时间缩短,强度增大;随Na_2Cr_2O_7加量的增大,冻胶成胶时间缩短,强度先增加后降低;随Na_2SO_3和硫化物HN质量比的降低,冻胶成胶时间延长,强度降低;铬冻胶的最佳配方为:0.5%HPAM、0.24%Na_2Cr_2O_7、0.16%Na_2SO_3和0.30%HN;体系中添加HN后,成胶时间由5 h延长至17 h,冻胶强度(突破真空度BV值)由0.076降至0.070 MPa;温度升高,冻胶成胶时间缩短,BV值增加;矿化度增加,冻胶成胶时间延长,BV值降低;对高渗管的封堵率大于96%,可提高原油采收率21.6%数22.8%。冻胶的耐温抗盐性良好,热稳定性较好,适合矿化度低于50 g/L、温度为50数90℃油藏的调剖堵水。(本文来源于《油田化学》期刊2016年02期)

王桂龙[5](2016)在《锦16区块二元复合体系原位延迟交联调驱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元复合驱技术是目前解决老油田开发难度大、剩余油开采系数低等问题的一种有效办法。目前,该项技术被各大油田广泛采用,取得了显着的效果,提高了原油产量。锦州采油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自投入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由于锦16二元驱区块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严重,在二元体系注入过程中,已经出现井间窜流,驱油效果不理想。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对这部分井进行单井调剖,但是驱油的同时又增加调剖措施,势必会大幅度增加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研究了二元复合体系原位延迟交联调驱技术,即通过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和注入工艺,利用二元复合体系中的聚合物在储层孔道中原位进行延迟交联成胶,增加驱替液粘度,扩大波及体积,起到调驱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节约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辽河油田锦16区块开发实际需求和储层的地质特点,通过室内成胶性能测定,对适合辽河油田锦16区块水质和油藏温度的二元复合体系的延迟交联剂进行了筛选;通过对温度、矿化度、表面活性剂浓度、除氧剂浓度等影响因素实验及成胶速度、强度、热稳定性、剪切恢复程度等性能评价,优化了延迟交联剂浓度及添加剂种类和浓度,确定了二元复合体系原位延迟交联调驱剂的配方;通过室内岩心模拟实验,评价了二元复合体系原位延迟交联调驱剂的封堵和驱油性能,最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辽河油田锦16区块的二元复合体系原位延迟交联调驱技术。研究表明,利用所研制的二元复合延迟交联调驱体系,封堵和驱油效果理想,最佳注入调驱剂体积为0.3PV,封堵率达到96%以上,累计原油采收率为45%左右,相比初始水驱油时原油采收率提高了22%左右,相比聚表二元体系驱油时累计原油采收率提高了14%左右。(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6-05-21)

宋奇,王彦玲,王志明,杨蕾,王建华[6](2015)在《高温延迟交联型交联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氧氯化锆、乳酸及木糖醇等原料制备了一种延缓交联的交联剂——有机锆交联剂ECA-1,将有机锆交联剂ECA-1加入到稠化剂ECA-180配制的稠化酸中得到一种高温延迟交联型交联酸,考察了交联剂反应条件、交联剂和稠化剂浓度对交联酸性能的影响,评价了交联酸的高温流变性能。实验发现,当物料配比为氧氯化锆∶乳酸∶木糖醇=1∶1.25∶0.020 8(质量比),反应温度为50~55℃,反应时间为4 h时交联酸具有较好的耐温抗剪切性能,调节交联剂和稠化剂加量可改变酸液的延缓交联时间。(本文来源于《天然气与石油》期刊2015年03期)

陈星光,代加林[7](2014)在《包裹金属离子延迟交联凝胶堵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合物网络束缚高价金属离子,再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包裹法制备高价金属离子包裹颗粒,双重作用达到缓慢释放高价金属离子的目的,再与堵水主剂HPAM延缓成胶得到一种凝胶堵水材料。使用旋转粘度仪测定包裹颗粒/HPAM交联体系的成胶性能。结果显示包裹颗粒/HPAM交联体系的表观粘度与微胶囊用量有关,随微胶囊用量增加而增加;包裹颗粒/HPAM交联体系的成胶时间与温度和壁材含量有关,随温度的降低和壁材含量的增加而延长。交联体系成胶时间可以由包裹前的20h延缓到50h,表明包裹颗粒缓释性能良好,达到了延缓成胶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4年06期)

杨方政,李春月,侯帆,方裕燕[8](2014)在《延迟交联冻胶酸酸压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研究形成了一套延迟交联冻胶酸,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和滤失低、携砂性能好等特点。根据塔河油田外围区块储层特点,将延迟交联冻胶酸深穿透改造技术应用于塔河油田A井超深超高温储层,并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证实了该工艺技术在塔河油田外围区块溶洞型或裂缝-孔洞型储层应用的可行性,对超深、超高温储层的改造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工中间体》期刊2014年08期)

李超[9](2014)在《新型延迟交联压裂液在连续油管当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油管已经在国外的成功应用,我们辽河油田在这个领域还是一个空白。连续油管的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一趟管柱连续的对地层进行改造,这样就可以大大的降低压裂的成本费用。为了能够配合连续油管压裂这一先进的技术,我们对压裂液体系进行了改造。连续油管压裂液必须满足以下的特点,一、连续油管压裂液必须在泵注当中摩阻要低,二、在进入喷砂孔时必须抗剪切。本论文主要对压裂液的这两个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新型延迟交联剂的研制,和配比浓度的选择,来达到连续油管压裂的需求。(本文来源于《油气藏改造压裂酸化技术研讨会会刊》期刊2014-08-04)

于浩然[10](2014)在《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延迟交联凝胶液流调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油气开采的重要接替对象,注水开发是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油层渗透率低,吸水能力差,需要较高的压力梯度方可注得进,而注水压力一旦超过油藏中裂缝的张启压力,裂缝的开度及长度均增加,注入水沿裂缝高渗通道突进,造成油井高含水或水淹。针对该问题,本文以延长东部油田为例,分析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储层宏观非均质特征及微裂缝的发育特征,明确了储层非均质性、储层裂缝、油水井人工裂缝是导致水淹、水窜的本质原因。开展了延迟交联凝胶性能评价实验,分别从交联剂浓度、聚合物浓度、pH值、矿化度、温度五个方面评价了延迟交联凝胶的性能,结果表明延迟交联凝胶体系可有效解决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油水井间水窜水淹问题。论述了凝胶多段塞液流调控方法的基本思想及机理,多段塞液流调控方法利用凝胶体系封堵水窜通道,提高地层压力梯度,从而提高流体速度、采油速度、波及体积以及驱油效率,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通过延迟交联凝胶液流调控实验,研究了凝胶在不同缝宽内的流动运移规律、凝胶封堵不同宽度裂缝的特点以及水驱速度对凝胶突破后流动通道的影响规律。采用单裂缝及多裂缝模型实验,验证了凝胶多段塞液流调控方法的可行性,实验表明多段塞多轮次凝胶注入可有效提高水驱压力梯度,且优于单段塞连续注入凝胶。矿场试验表明,凝胶多段塞液流调控方法可有效控制水窜通道,注水井压力上升明显,单井日注入量为8m3,注入压力为8.5MPa,油井平均含水率从90%以上已降至71.7%,凝胶多段塞液流调控技术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为同类油藏的增油降水提供有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4-06-01)

延迟交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成了用于中高温油藏压裂作业的有机硼交联剂,并与羟丙基胍胶压裂液组成了有机硼交联冻胶体系。研究了合成条件对交联时间的影响,考察了有机硼交联冻胶体系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有机硼交联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130℃、络合剂醇胺质量比4∶2。制备的有机硼交联剂冻胶体系适用于90~120℃的中高温地层压裂作业。破胶剂添加量为0.2%~0.3%(φ)可满足不同的施工工艺参数要求。有机硼交联冻胶体系可在110~120℃下保持表观黏度稳定大于100 mPa·s,并在作业后120~240 min实现破胶水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延迟交联论文参考文献

[1].张灵,何伟,王彬,吉泓光.一种新型有机硼延迟交联剂A/B剂体系的研制与应用[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8

[2].祝纶宇,伊卓,张文龙.有机硼高温延迟交联剂的制备及其性能[J].石油化工.2017

[3].贾静,段辉彬,陈丽丽.掩蔽剂对瓜尔胶压裂液的延迟交联[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

[4].刘文静,贾寒,曹金园,张立萍,刘雪辉.一种延迟交联铬冻胶的研制及性能评价[J].油田化学.2016

[5].王桂龙.锦16区块二元复合体系原位延迟交联调驱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

[6].宋奇,王彦玲,王志明,杨蕾,王建华.高温延迟交联型交联酸研究[J].天然气与石油.2015

[7].陈星光,代加林.包裹金属离子延迟交联凝胶堵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精细石油化工.2014

[8].杨方政,李春月,侯帆,方裕燕.延迟交联冻胶酸酸压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J].化工中间体.2014

[9].李超.新型延迟交联压裂液在连续油管当中的应用[C].油气藏改造压裂酸化技术研讨会会刊.2014

[10].于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延迟交联凝胶液流调控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标签:;  ;  ;  ;  ;  

延迟交联论文-张灵,何伟,王彬,吉泓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