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论文和设计-陈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由多个防爆墙组成的防爆总墙体,所述防爆墙均包括墙本体、防爆板、一端铰接于墙本体上并与其倾斜设置的缓冲杆、与缓冲杆的另一端铰接的滑块以及设置于墙本体与防爆板之间的缓冲防爆装置,两所述缓冲杆镜像布置于墙本体与防爆板之间,所述滑块定向滑动于所述防爆板上,在所述防爆墙本体外侧设置有泄压总墙体,所述泄压总墙体由多个泄压墙组成,且在顶部的所述泄压墙上设置有泄压机构;通过防爆总墙体、泄压总墙体以及泄压机构的相互作用,有效达到对防爆总墙体遭到破坏后减小废屑飞溅的作用,具有提高建筑防爆性能,减小爆炸后危害损伤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包括由多个防爆墙(11)组成的防爆总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墙(11)均包括墙本体(12)、防爆板(13)、一端铰接于墙本体(12)上并与其倾斜设置的缓冲杆(14)、与缓冲杆(14)的另一端铰接的滑块(15)以及设置于墙本体(12)与防爆板(13)之间的缓冲防爆装置(16),两所述缓冲杆(14)镜像布置于墙本体(12)与防爆板(13)之间,所述滑块(15)定向滑动于所述防爆板(13)上,在所述防爆墙(11)本体外侧设置有泄压总墙体(2),所述泄压总墙体(2)由多个泄压墙(21)组成,且在顶部的所述泄压墙(21)上设置有泄压机构(3)。

设计方案

1.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包括由多个防爆墙(11)组成的防爆总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墙(11)均包括墙本体(12)、防爆板(13)、一端铰接于墙本体(12)上并与其倾斜设置的缓冲杆(14)、与缓冲杆(14)的另一端铰接的滑块(15)以及设置于墙本体(12)与防爆板(13)之间的缓冲防爆装置(16),两所述缓冲杆(14)镜像布置于墙本体(12)与防爆板(13)之间,所述滑块(15)定向滑动于所述防爆板(13)上,在所述防爆墙(11)本体外侧设置有泄压总墙体(2),所述泄压总墙体(2)由多个泄压墙(21)组成,且在顶部的所述泄压墙(21)上设置有泄压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防爆装置(16)包括设置于防爆板(13)与墙本体(12)之间的缓冲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爆板(13)与墙本体(12)之间填充有缓冲泡沫,且在所述缓冲泡沫上喷洒有阻燃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板(13)为弧形板,且圆心布置于缓冲杆(14)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杆(14)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块(15)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块(151),在所述防爆板(13)的端面上开设有导向槽(131),所述导向块(151)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1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防爆墙(11)厚度小于侧边的防爆墙(11)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位于顶面的所述泄压墙(21)上开设有泄压口(22),所述泄压机构(3)包括固定设置于泄压口(22)处的固定导轨(31)、滑动设置于固定导轨(31)上的滑动导轨(32)以及设置于滑动导轨(32)的一末端的泄压盖板(33),初始状态时,所述泄压盖板(33)盖设于所述泄压口(22)上,且所述滑动导轨(32)位于所述防爆墙(11)与泄压墙(2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轨(32)延伸穿设于防爆墙(11),并与防爆板(13)抵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工业厂房如化学药剂仓库、可燃气体溶剂室、危险品仓库、锅炉房等易燃易爆厂房都随之而生,这些都是厂房安全最大的风险隐患之一。

建筑防爆是对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库房等建筑进行的防爆设计,目前有爆炸危险性的建筑宜为单层,当必须为多层时应将爆炸危险生产部位放在顶层,爆炸能够在瞬间释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室内形成很高的压力,为了防止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因强大的爆炸力遭到破坏,通常的办法是将防爆墙本体的顶部设计成薄弱泄压结构,针对薄弱泄压结构的设计上目前常见的方式是安装相应的天窗;但是天窗在发生爆炸的瞬间会产生大量飞溅的玻璃碎渣会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也存在次生伤害、连锁反应等,因此,有准备的运用各种技术与设施尽量减小爆炸产生的危害性是许多国家科研人员在探索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具有提高建筑防爆性能,减小爆炸后危害损伤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包括由多个防爆墙组成的防爆总墙体,所述防爆墙均包括墙本体、防爆板、一端铰接于墙本体上并与其倾斜设置的缓冲杆、与缓冲杆的另一端铰接的滑块以及设置于墙本体与防爆板之间的缓冲防爆装置,两所述缓冲杆镜像布置于墙本体与防爆板之间,所述滑块定向滑动于所述防爆板上,在所述防爆墙本体外侧设置有泄压总墙体,所述泄压总墙体由多个泄压墙组成,且在顶部的所述泄压墙上设置有泄压机构。

如此设置,当防爆总墙体内发生爆炸时,爆炸在瞬间释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使防爆总墙体内形成很高的压力;首先,压力作用于防爆板上,当防爆板发生形变时,进而作用于缓冲杆上,滑块处于防爆板上滑动,缓冲防爆装置受压吸能,实现对防爆总墙体内压力进行缓冲吸能的作用;当防爆总墙体内压力过大时,使得防爆总墙体内压力通过泄压机构进行释放;通过防爆总墙体、泄压总墙体以及泄压机构的相互作用,有效达到对防爆总墙体遭到破坏后减小废屑飞溅的作用,具有提高建筑防爆性能,减小爆炸后危害损伤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缓冲防爆装置包括设置于防爆板与墙本体之间的缓冲弹簧。

如此设置,通过布置于防爆板与墙本体之间缓冲弹簧,在防爆板受压产生形变时,使得缓冲弹簧压缩,实现对防爆总墙体内压力进行吸能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缓冲弹簧设置有多个。

如此设置,提高缓冲防爆装置的吸能缓冲性能。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防爆板与墙本体之间填充有缓冲泡沫,且在所述缓冲泡沫上喷洒有阻燃剂。

如此设置,通过缓冲泡沫有效达到防爆板与墙本体之间的吸能缓冲作用,同时通过设置相应的阻燃剂,当防爆总墙体炸裂时,通过阻燃剂可达到一定的阻燃效果,减小爆炸后的危害损伤。

进一步设置:所述防爆板为弧形板,且圆心布置于缓冲杆的一端。

如此设置,将防爆板设置为弧形板,使得在防爆板受压时,通过防爆板产生的形变,实现对防爆总墙体内压力进行吸能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建筑防爆性能,减小爆炸后危害损伤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缓冲杆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

如此设置,在缓冲杆处于防爆板上滑动时,使得拉伸弹簧拉伸,实现对防爆总墙体内压力进行吸能的作用,具有提高建筑防爆性能,减小爆炸后危害损伤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滑块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块,在所述防爆板的端面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如此设置,滑块通过导向块处于防爆板的导向槽内定向滑动,提高缓冲杆处于防爆板与防爆墙之间滑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提高建筑防爆性能。

进一步设置:位于顶部的所述防爆墙厚度小于侧边的防爆墙厚度。

如此设置,当防爆总墙体内发生爆炸时,爆炸在瞬间释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室内形成很高的压力,当防爆总墙体内压力过大时,位于顶部的防爆墙先破裂,使得防爆总墙体内压力通过泄压机构进行快速释放,减小爆炸后危害损伤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在位于顶面的所述泄压墙上开设有泄压口,所述泄压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泄压口处的固定导轨、滑动设置于固定导轨上的滑动导轨以及设置于滑动导轨的一末端的泄压盖板,初始状态时,所述泄压盖板盖设于所述泄压口上,且所述滑动导轨位于所述防爆墙与泄压墙之间。

如此设置,当防爆总墙体内发生爆炸时,防爆总墙体内压力作用于弧形状的防爆板上,通过防爆板发生形变时,防爆总墙体与泄压总墙体之间的压力增大,促使泄压盖板脱离泄压口,滑动导轨处于固定导轨上,防爆总墙体与泄压总墙体之间的空间与外界相通,使其泄压总墙体顶端的泄压墙上的泄压口达到泄压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动导轨延伸穿设于防爆墙,并与防爆板抵触。

如此设置,压力作用于弧形状的防爆板上并使防爆板发生形变时,防爆板作用于滑动导轨,促使滑动导轨处于固定导轨上滑动,将泄压盖板脱离泄压口,使其泄压总墙体顶端的泄压墙上的泄压口在防爆板产生形变时就与外界相通,达到快速泄压的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弧形设置的防爆板发生形变,一方面,防爆板作用于滑动导轨,促使滑动导轨处于固定导轨上,将泄压盖板脱离泄压口,使其泄压总墙体顶端的泄压墙上的泄压口与外界相通;另一方面,进而作用于缓冲杆上,滑块处于防爆板上滑动,缓冲防爆装置受压吸能,拉伸弹簧拉伸吸能,实现对防爆总墙体内压力进行缓冲吸能的作用;

2、通过将位于顶部的所述防爆墙厚度小于侧边的防爆墙厚度,当防爆总墙体内压力过大时,位于顶部的防爆墙先破裂,使得防爆总墙体内压力通过泄压机构进行释放,泄压总墙体有效达到对防爆总墙体遭到破坏后减小废屑飞溅的作用,具有提高建筑防爆性能,减小爆炸后危害损伤的效果;

3、通过多个布置于防爆板与墙本体之间缓冲弹簧以及两缓冲杆之间的拉伸弹簧,在防爆板受压产生形变时,使得缓冲弹簧压缩,拉伸弹簧拉伸,实现对防爆总墙体内压力进行吸能的作用;

4、通过导向块处于防爆板的导向槽内定向滑动,提高缓冲杆处于防爆板与防爆墙之间滑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提高建筑防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防爆设计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2为建筑防爆设计结构中泄压机构开启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建筑防爆设计结构中防爆墙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防爆总墙体;11、防爆墙;12、墙本体;13、防爆板;131、导向槽;14、缓冲杆;15、滑块;151、导向块;16、缓冲防爆装置;17、拉伸弹簧;2、泄压总墙体;21、泄压墙;22、泄压口;3、泄压机构;31、固定导轨;32、滑动导轨;33、泄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由多个防爆墙11组成的防爆总墙体1以及由多个泄压墙21组成的泄压总墙体2,且泄压总墙体2罩设于防爆总墙体1的外侧并与其间隔布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防爆墙11均包括墙本体12、防爆板13、一端铰接于墙本体12上并与其倾斜设置的缓冲杆14、与缓冲杆14的另一端铰接的滑块15以及设置于墙本体12与防爆板13之间的缓冲防爆装置16;两缓冲杆14镜像布置于墙本体12与防爆板13之间,且两缓冲杆14处于防爆板13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墙本体12之间的间距。

如图2和图3所示,防爆板13为弧形板,且圆心布置于缓冲杆14的一端;同时,在滑块15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块151,在防爆板13的端面上开设有导向槽131,导向块151滑动设置于导向槽131内,使其滑块15处于防爆板13上定向滑动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缓冲防爆装置16包括多个设置于防爆板13与墙本体12之间的缓冲弹簧,在防爆板13与墙本体12之间填充有缓冲泡沫,如玻璃棉、聚氨酯泡沫,且在缓冲泡沫上喷洒有阻燃剂,如磷酸三丁酯、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同时,在同一墙本体12上的两缓冲杆14之间均设置有拉伸弹簧17。

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顶部的防爆墙11厚度小于侧边的防爆墙11厚度,使其产生爆炸后,位于顶部的防爆墙11先于侧边防爆墙11炸裂;在位于顶面的泄压墙21上开设有泄压口22,且在泄压口22处设置有泄压机构3。

如图1和图2所示,泄压机构3包括固定设置于泄压口22处的固定导轨31、滑动设置于固定导轨31上的滑动导轨32以及设置于滑动导轨32的一末端的泄压盖板33;初始状态时,泄压盖板33盖设于泄压口22上,且滑动导轨32延伸穿设于防爆墙11,并与防爆板13抵触。

工作原理:当防爆总墙体1内发生爆炸时,爆炸在瞬间释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使防爆总墙体1内形成很高的压力;首先,压力作用于弧形状的防爆板13上,通过防爆板13的形变,实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当防爆板13发生形变时,一方面,防爆板13作用于滑动导轨32,促使滑动导轨32处于固定导轨31上,将泄压盖板33脱离泄压口22,使其泄压总墙体顶端的泄压墙21上的泄压口22与外界相通;另一方面,进而作用于缓冲杆14上,滑块15处于防爆板13上滑动,缓冲防爆装置16受压吸能,拉伸弹簧17拉伸吸能,实现对防爆总墙体1内压力进行缓冲吸能的作用;当防爆总墙体1内压力过大时,位于顶部的防爆墙11先破裂,使得防爆总墙体1内压力通过泄压机构3进行释放,泄压总墙体2有效达到对防爆总墙体1遭到破坏后减小废屑飞溅的作用,具有提高建筑防爆性能,减小爆炸后危害损伤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10730281.9

申请日:2019-08-08

公开号:CN110439330A

公开日:2019-11-12

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授权时间:主分类号:E04H 5/02

专利分类号:E04H5/02;E04B2/00;E04B1/98

范畴分类:36C;

申请人:温州市工业设计院

第一申请人:温州市工业设计院

申请人地址:325000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垟儿路71号

发明人:陈凡;应作霆;郭幸;朱善春;林云;张佳俊;周文武;杨迈;张帆

第一发明人:陈凡

当前权利人:温州市工业设计院

代理人:郑博文

代理机构:1150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建筑防爆设计结构论文和设计-陈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