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合理用药浅析

儿童合理用药浅析

许溧娟(辽宁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12200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儿童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减少许多由于药物应用不当给儿童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儿童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047-02

儿童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与成年人相比较而言,各器官发育还不成熟,肝脏的代谢功能以及肾脏的排泄功能也不完善,对很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较差,所以作为一个特殊的用药群体,儿童的合理用药相当关键,应当引起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1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一般而言,儿童使用抗菌药物首选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对于病原菌较明确的常见感染患儿,可根据细菌敏感或耐药情况,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依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但是某些抗菌药物儿童应避免使用,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等[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第八对脑神经可产生特有的损害,可引起前庭与耳蜗损害。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对于眩晕或耳鸣很难正确表达,所以造成耳毒性在早期较难察觉,最终造成听力损害甚至耳聋。由于儿童的个体性差异很大,所以即使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剂量小、疗程短,也存在产生严重耳毒性的可能。只有当具有临床明显应用指征且有无其他可选的抗菌药物时,才能选择该类药物,如耳毒性、肾毒性较低的奈替米星。用药期间需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用于泌尿系感染、胃肠道感染及呼吸系统感染等的治疗。该类药物对于儿童的危害主要是:损害幼儿关节、并能导致关节软骨产生水泡及变性。喹诺酮类的软骨毒性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性,所以儿童的年龄越小,所造成的关节损伤越迅速、越严重。因此,基于该类药物对骨骼的不良反应,18岁以下未成年人应避免使用。

另外,可导致脑性核黄疸级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物和呋喃类药物、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药物,儿童都应避免使用。

2合理使用退热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通常情况下,只有腋温高于38.5℃的患儿才应用药物退热。由于注射剂可造成过敏、虚脱等不良反应,所以凡能口服给药的患儿应口服给药或使用栓剂[2]。

作为一种应用多年的解热镇痛类药物,阿司匹林在婴幼儿中应禁止使用,因为报道称,该药可能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肚脐出血、呕血和便血等不良反应。国内外近年来也有小儿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士综合征的报道,因此在患流感和水痘后忌用阿司匹林。

2个月以上的儿童发热时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因为其不仅起效快,而且较少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用时,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为10~15毫克/千克体重,一日不能超过4次。2个月以下婴儿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时需遵医嘱。

布洛芬虽为阿司匹林的类似药物,但由于其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司匹林,而且起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等原因,可以作为可靠的儿童解热镇痛药物使用。具体使用时,需根据患儿的病情而定。除单独应用外,布洛芬也可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与葡萄糖酸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同时应用等。

在患儿急性高热、病情重时,若没有其他解热药可供选择,安乃近可以使用,用于紧急退热,但是安乃近可引起粒细胞缺乏、肾损伤及过敏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该药物一般不作为首选药。

3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是目前抗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该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血浆半衰期短,用于治疗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和免疫抑制儿童的原发性水痘。该药的不良反应较少见,报道的有皮肤过敏、血小板减少等。

更昔洛韦的药效较阿昔洛韦强50倍以上,其不良反应包括肝肾损害、血小板减少等,一般情况下,12岁以下儿童在应用时需调整剂量。

利巴韦林属于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现在临床应用广泛。尹文杰等研究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中提出两方面看法,一是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无论全身或是局部用药中都有发生,但局部和口服用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二是利巴韦林虽有可能发生多种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只要临床医师对该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并对可能发生的后果给予充分的重视,随时观察患者的体征,及时作出正确判断,采取适当措施,就能把该药不良反应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这就提示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时,要明确患儿的疾病情况,避免不合理的选用,同时在输液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儿的情况,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患儿不必要损伤[3]。

中药注射剂如喜炎平、炎琥宁等也是现在儿科抗病毒的常用药,但由于中药注射液成分较复杂,其所含的大分子物质进入体内,形成抗原会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在临床使用时需要谨慎。需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剂量,选用合适的溶媒和合理的稀释浓度,单独给药,不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4]。

4合理使用消化系统药物

蒙脱石散是一种吸附病原体、加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消化道黏膜保护药,对消化道黏膜有极强的覆盖能力和吸附作用,能较好的治疗儿童急性腹泻。需要注意的是,该类药物服用时应使用温水充分稀释,不可将本品直接倒入口中吞服,也不可调成糊状后服用[5]。

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可以调节肠道正常菌群,治疗腹泻、肠道菌群失调等疾病。该药药物需要在2~10℃冷藏保存,在服用时水温也不能过高,需低于40℃。另外,该类药物也不能同抗菌药物、保护胃黏膜类药物同时服用,服药间隔在1小时以上。

原则上,一岁以下的婴儿不能服用多潘立酮等促胃动力药,因为此时婴儿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由于该类药物加速胃排空的作用可使经胃吸收的药物吸收减少,经小肠吸收的药物吸收增多,儿童在服用促胃动力药物时,需在餐前15分钟服用。

胃、十二指肠溃疡在儿童期也可发病,可给予抗酸药治疗。在用抗酸药物时,不能与胃蛋白酶或维生素C酸性药物或酸性果汁和饮料同服。药师应向患儿家属交待清楚上述内容。另外,服用该类药物期间,患儿应忌食脂肪、豆类及刺激性食物。

5合理使用维生素

由于维生素A、D能促进钙的吸收,为了预防儿童佝偻病,现在主张在给儿童补钙的同时,适当加服维生素A、D[6]。但维生素A、D不易大剂量服用,因为维生素A、D易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反应,维生素A与骨骼的生长有关,儿童体内蓄积可影响骨骼发育。

参考文献

[1]王洪静.儿童患者如何选用抗菌药物.《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第11卷第11期:371-372.

[2]汤美霞.小儿退热药物的合理使用.《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第8卷第16期:1338-1338.

[3]李超.利巴韦林在儿童中使用情况分析.《医药导报》,2009年第28卷第4期:521-522.

[4]张海霞.彭翠英等.125例儿科中药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儿科药学杂志》,2011年第17卷第1期:46-47.

[5]胡松浩,田祥康等.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合理用药指导.《医药导报》,2006年第25卷第5期:426-427.

[6]马维莉.儿童慎用的常见药物.《首都医药》,1999年第6卷第3期:58-59.

标签:;  ;  ;  

儿童合理用药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