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叶结构及通风设备,所述风叶结构包括连杆,连接固定在所述连杆上均匀排布的多个风叶,安装在所述连杆一侧的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上的通电电路,在所述通电电路触发开启的状态下向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通电;其中,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在通电后温度变化至额度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多个风叶沿指定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多个风叶所形成风口的大小。如此,本实用新型风叶结构不再像现有的通风设备中的风叶结构一样,需要依赖于步进电机来带动其进行往复运动,故能够至少有效克服现有通风设备所存在的功耗大,结构复杂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风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结构包括连杆,连接固定在所述连杆上均匀排布的多个风叶,安装在所述连杆一侧的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上的通电电路,在所述通电电路触发开启的状态下向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通电;其中,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在通电后温度变化至额定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多个风叶沿指定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多个风叶所形成风口的大小。
设计方案
1.一种风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结构包括连杆,连接固定在所述连杆上均匀排布的多个风叶,安装在所述连杆一侧的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上的通电电路,在所述通电电路触发开启的状态下向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通电;
其中,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在通电后温度变化至额定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多个风叶沿指定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多个风叶所形成风口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通电电路上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接收的触发指令来触发开启所述通电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指令为通过物理按键输入的触发指令或通过远程网络传输得到的触发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风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为钛合金丝或钛合金导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风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额定温度的取值范围为40℃~50℃或7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风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时长为毫秒级。
7.一种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设备包括通风口和固定在所述通风口上的风叶结构;所述风叶结构包括连杆,连接固定在所述连杆上均匀排布的多个风叶,安装在所述连杆一侧的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上的通电电路,在所述通电电路触发开启的状态下向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通电;
其中,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在通电后温度变化至额度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多个风叶沿指定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多个风叶所形成风口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通电电路上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接收的触发指令来触发开启所述通电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指令为通过物理按键输入的触发指令或通过远程网络传输得到的触发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为钛合金丝或钛合金导片。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叶结构和通风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空气净化器、空调或电风扇在内的众多通风设备的通风口上均设置有风叶结构,以起到导风的作用。在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下,步进电机旋转带动风叶结构进行往复运动来进行导风,从而实现冷热空气的对流。
然而,现有的通风设备主要依赖于步进电机旋转来带动风叶结构进行往复运动,故至少存在功耗大,结构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了解决现有通风设备所存在的功耗大,结构复杂的问题,创造性地提供一种风叶结构和通风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叶结构,所述风叶结构包括连杆,连接固定在所述连杆上均匀排布的多个风叶,安装在所述连杆一侧的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上的通电电路,在所述通电电路触发开启的状态下向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通电;其中,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在通电后温度变化至额度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多个风叶沿指定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多个风叶所形成风口的大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风叶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通电电路上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接收的触发指令来触发开启所述通电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触发指令为通过物理按键输入的触发指令或通过远程网络传输得到的触发指令。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为钛合金丝或钛合金导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额定温度的取值范围为40℃~50℃或7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通电时长为毫秒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通风设备,所述通风设备包括通风口和固定在所述通风口上的风叶结构;所述风叶结构包括连杆,连接固定在所述连杆上均匀排布的多个风叶,安装在所述连杆一侧的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上的通电电路,在所述通电电路触发开启的状态下向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通电;其中,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在通电后温度变化至额度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多个风叶沿指定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多个风叶所形成风口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风叶结构及通风设备,所述风叶结构包括连杆,连接固定在所述连杆上均匀排布的多个风叶,安装在所述连杆一侧的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上的通电电路,在所述通电电路触发开启的状态下向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通电;其中,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在通电后温度变化至额度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多个风叶沿指定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多个风叶所形成风口的大小。如此,本实用新型风叶结构不再像现有的通风设备中的风叶结构一样,需要依赖于步进电机来带动其进行往复运动,故能够至少有效克服现有通风设备所存在的功耗大,结构复杂的问题。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并不需要实现上面所述的全部有益效果,而是特定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特定的技术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还能够实现上面未提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叶结构的一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叶结构的另一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风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叶结构的一组成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叶结构主要包括:连杆10,连接固定在连杆10上均匀排布的多个风叶11,安装在连杆10一侧的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12,以及设置在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12上的通电电路13。
这里,在通电电路13触发开启的状态下向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12通电。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12在通电后温度变化至额定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连杆10带动多个风叶11沿指定方向运动,以调节多个风叶11所形成风口的大小。其中,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12的结构形态通常为钛合金丝或钛合金导片。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12的结构形态也可以为其他任意可能的结构形态,具体结构形态的设置可以根据风叶结构的组成结构需求确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通电电路13的具体组成结构可以为任意具有供电性能的电路组成结构,这里不再具体阐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风叶结构还包括连接在通电电路13上的控制单元14,控制单元14用于根据所接收的触发指令来触发开启通电电路13。
这里,控制单元14所接收的触发指令可以为通过物理按键输入的触发指令;控制单元14所接收的触发指令还可以为通过远程网络传输得到的触发指令。
在一工作状态下,当风叶结构需要调整风口的大小时,可以通过人为操作来直接触控风叶结构上所预先设置的物理按键向控制单元14输入触发指令;控制单元14根据所接收的触发指令来触发开启通电电路13。进一步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12在通电后温度变化至第一额定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连杆10带动多个风叶11向下运动。此时,由于每个风叶11为片状结构时,所述多个片状结构的风叶11之间不断靠近,使得彼此之间的缝隙逐步减小,从而逐步缩小多个风叶11所形成风口的大小,以减少通风设备所在周边环境内外空气的不断导流。
在又一工作状态下,当风叶结构需要调整风口的大小时,可以通过对远程控制器,如与风叶结构所在通风设备存在网络通信连接的遥控器或其他智能终端设备的触控操作来远程网络传输相应的触发指令至控制单元14;控制单元14根据所接收的触发指令来触发开启通电电路13。进一步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12在通电后温度变化至第二额定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连杆10带动多个风叶11向上运动。此时,由于每个风叶11为片状结构时,所述多个片状结构的风叶11之间不断远离,接近平行排列,使得彼此之间的缝隙逐渐变大,从而逐步增大多个风叶11所形成风口的大小,以增加通风设备所在周边环境内外空气的不断导流。
这里,可以根据通电电路13向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12所通电大小的不同,来控制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12所达到的额度温度的不同取值,以使得风叶结构处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通风设备的不同导流情况。比如控制第一额度温度的取值范围为40℃~50℃,第二额度温度的取值范围为70℃。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控制第一额度温度可以的取值范围为70℃,第二额度温度的取值范围为40℃~5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通风设备的需求,预先在对智能钛合金开关12的工艺制作时,调整其所对应的额度温度至理想温度值,如40℃~50℃和\/或70℃。
另外,由于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12的感温性能超强,故在通电电路13触发开启的状态下,通电的时长为毫秒级的情况下,智能钛合金开关12即可迅速升温至额度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多个风叶沿指定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多个风叶所形成风口的大小,从而提升整个风叶结构所在通风设备的空气导流效率,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上文所提及的如图1或2所示的风叶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风设备,如图3所示,通风设备包括通风口301和固定在通风口301上的风叶结构302;风叶结构302包括如图1所示的组成结构。其中,所述风叶结构302包括连杆,连接固定在所述连杆上均匀排布的多个风叶,安装在所述连杆一侧的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上的通电电路,在所述通电电路触发开启的状态下向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通电;其中,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在通电后温度变化至额度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多个风叶沿指定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多个风叶所形成风口的大小。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通风设备中风叶结构的描述,与前述图1或图2所示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前述图1或图2所示的风叶结构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实用新型通风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实用新型前述图1或图2所示的风叶结构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风叶结构及通风设备,所述风叶结构包括连杆,连接固定在所述连杆上均匀排布的多个风叶,安装在所述连杆一侧的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上的通电电路,在所述通电电路触发开启的状态下向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通电;其中,所述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在通电后温度变化至额度温度,发生收缩形变,以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多个风叶沿指定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多个风叶所形成风口的大小。如此,本实用新型风叶结构不再像现有的通风设备中的风叶结构一样,需要依赖于步进电机来带动其进行往复运动,故能够至少有效克服现有通风设备所存在的功耗大,结构复杂的问题。而且,由于构成智能钛合金驱动单元的钛合金材料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故可以提升整个风叶结构的抗腐蚀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4847.5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279367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F24F 13/15
专利分类号:F24F13/15;F24F13/14;F24F11/89;F24F11/79;F24F11/76;F24F11/58;F04D25/08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杭州天启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杭州天启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泰极路3号103C
发明人:刘武健
第一发明人:刘武健
当前权利人:杭州天启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杏;白瑞强
代理机构:1173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连杆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