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定子论文-何佳丽,周江涛,吕德国

山定子论文-何佳丽,周江涛,吕德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山定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定子,镉,富集,抗氧化物

山定子论文文献综述

何佳丽,周江涛,吕德国[1](2019)在《镉胁迫对山定子幼苗生长、镉积累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当年生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幼苗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了50μmol·L~(-1)的Cd胁迫处理10 d和20 d对山定子幼苗生长、Cd积累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期为山定子耐Cd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Cd胁迫显着抑制了山定子幼苗的生长发育,且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加剧。山定子根系Cd含量、富集总量以及生物富集系数(BCF)均大于茎和叶片,表明Cd主要在根中积累。Cd胁迫明显提高了各组织超氧阴离子(O■)、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酚和抗坏血酸含量。(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6期)

丁海滨[2](2019)在《苹果属山定子MbNAC25与MbNAC29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山定子(Malus baccata(L.)Borkh)中成功得到两个新的NAC类胁迫应答因子,根据与其它植物的NAC基因的同源性,将这两个应答因子分别命名为MbNAC25和MbNAC29。通过测序发现MbNAC25和MbNAC29的开放阅读框均为1122bp,在使用DNAMAN 8.0软件将MbNAC25和MbNAC29的基因序列翻译后发现,MbNAC25和MbNAC29基因负责编码373个氨基酸,二者都含有一个NAC结构域。预测MbNAC25和MbNAC29的蛋白质理论分子质量分别为41.488 kDa和41.985 kDa,理论等电点pI分别为8.70和9.10,平均亲水系数分别为-0.684和-0.579,这表明了两个蛋白都是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结果表明MbNAC25和MbNAC29蛋白均定位在细胞核上。利用MEGA 5.0软件构建MbNAC25和MbNAC29蛋白与其它物种NAC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MbNAC25和MbNAC29都与苹果(Malus domestica)的同源性最高。半定量PCR结果显示,MbNAC25和MbNAC29基因的表达在山定子的不同部位中具有特异性,在使用正常的Hoagland培养液培养时(0 h),MbNAC25在新叶和茎中的表达较高,而MbNAC29在新叶和老叶中的表达较高。在逆境胁迫中,MbNAC25和MbNAC29基因在新叶和根中表达量都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低温处理时,两个基因在新叶中3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根中12 h达到最高;在盐处理中MbNAC25和MbNAC29基因在新叶中在12 h时达到最高,根中在6 h时达到最高;干旱处理中MbNAC25和MbNAC29在新叶中24 h时达到峰值,根中在12 h时达到最高;高温处理中两个基因在新叶中12 h时达到最高,根中在24 h时达到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正常的Hoagland营养液培中(0 h),MbNAC25基因在新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分别是茎、老叶、根;而MbNAC29基因的表达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新叶、老叶、根和茎。在低温(4℃)、盐胁迫(200 mmol/L~–11 NaCl)、干旱(15%PEG)和高温(38℃)的处理中,MbNAC25和MbNAC29基因在新叶中的表达量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低温、高盐和干旱处理中MbNAC25和MbNAC29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4 h、12 h和24 h时达到最大值,而在高温处理中,两个基因分别在24 h和12 h达到峰值。MbNAC25和MbNAC29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同样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低温、高盐、干旱和高温处理中MbNAC25和MbNAC29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12 h、6 h、12 h和24 h时达到最大。构建MbNAC25和MbNAC29基因的超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转化野生型拟南芥,最终得到转MbNAC25和MbNAC29基因拟南芥。经过低温胁迫鉴定(-4℃),野生型拟南芥出现明显的萎蔫现象,而转MbNAC25和MbNAC29基因拟南芥表现正常,即转基因拟南芥的抗冻能力极显着高于野生型;在盐胁迫条件下,野生型拟南芥表现出明显的黄化现象,而转基因拟南芥的黄化现象不明显,MbNAC25和MbNAC29基因提高了拟南芥的抗盐碱能力。在低温和盐胁迫下转MbNAC25和MbNAC29基因拟南芥除MDA之外,其他的生理指标诸如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SOD、POD和CAT的活性都显着高于野生型拟南芥。综上所述,过表达MbNAC25和MbNAC29基因可显着增强拟南芥的抗寒性和耐盐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陆晓晨,李丽杰,胡小鹿,马怀宇,吕德国[3](2019)在《根区亚低温胁迫下外源GABA对山定子根系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当年生山定子实生苗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土培试验,模拟根区亚低温(5℃)条件,设置亚低温(L)、亚低温+外源γ氨基丁酸(LG)和亚低温+氨己烯酸(LV)处理,分别于处理后0、12、24、48、96和144h后剪取白色幼嫩根系,测定山定子根系内源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根区亚低温下GABA对山定子根系抗氧化系统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1)根区亚低温下,山定子根系内源GABA含量略高于对照,渗透调节物质也不同程度积累,超氧阴离子(O_2~-·)含量、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显着升高,膜脂过氧化程度加深。(2)外源施加GABA进一步促进了内源GABA的积累,明显增加根系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Pro)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着提高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酶活性,最终使得山定子根系中H_2O_2等的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缓解。(3)GABA专一性抑制剂VGB处理后的效果与外源GABA处理结果相反。研究表明,GABA代谢对山定子根系抵御亚低温胁迫引发的氧化胁迫有积极作用,外源GABA具有通过诱导内源GABA代谢提高根系抗氧化能力的生理效应。(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侯倩倩,田义,张彩霞,张利义,韩晓蕾[4](2018)在《山定子与早花山定子开花相关基因表达及MbAP1启动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定子和Y系山定子(早花山定子)为试材,分析苹果花发育相关基因MbFT1、MbFD、MbMADS12、MbAP1及MbSOC1在两者的芽及韧皮部中的表达模式,为探究早花山定子的早花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MbAP1仅在早花山定子芽中高表达,MbAP1的表达模式及表达量可能是影响早花山定子早花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山定子和早花山定子中MbAP1基因启动子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山定子和早花山定子MbAP1启动子序列存在碱基差异位点,其中在-388bp位置的碱基由C变为G,导致顺式作用元件由山定子的生长素响应元件TGA-element变为早花山定子的水杨酸响应元件TCA-element。推测MbAP1基因在山定子和早花山定子中表达模式的不同可能与两者启动子的碱基差异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2018年05期)

郎冬梅[5](2018)在《外源葡萄糖在根区土壤碳组分中分布及山定子植株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苹果园多建于土壤有机质(SOM)贫乏、土壤基础肥力较差的山坡、丘陵等地区。SOM是土壤有机碳(SOC)和植物所需养分元素的来源,活性SOC是总SOC中在土壤碳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的那部分SOC,可以快速地反映农艺措施或人为操作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外源有机物料输入是调控土壤SOC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提高SOC可以改善土壤质量,调节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进而实现苹果优质、高效生产。目前,外源有机碳源在苹果园生态系统的土壤活性碳库组分中的分布方式及对植株作用的机制尚未得到清晰的阐述。因此,本研究以小分子葡萄糖代替生产中难以同位素标记的大分子有机物料作为碳源,以山定子实生苗为试材,以SOM含量仅为0.78%的砾质土壤为栽培基质,探明外源葡萄糖-C对山定子根区SOC以及土壤活性组分的影响及分布规律,揭示其调控植株代谢、生长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13)C同位素标记技术,发现~(13)C-葡萄糖处理显着提高了砾质低碳土壤的总SOC、水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颗粒有机碳(POC)含量及δ~(13)C值,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碳库组分的碳含量基本在处理的第7 d达到峰值。在整个处理期间,除POC外,葡萄糖-C对SOC、DOC以及MBC的贡献率始终高于土壤原SOC。外源葡萄糖处理后SOC、DOC、POC以及MBC的平均滞留时间(MRT)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基本均呈现等倍本体土壤MBC含量的碳源(GLC1)显着高于5倍本体土壤MBC含量的碳源(GLC2)处理。在处理结束时,GLC1和GLC2处理后SOC、POC、DOC以及MBC中~(13)C-葡萄糖所占比例分别为79.81%、5.73%、9.41%、5.03%和85.05%、5.77%、4.72%、4.46%。GLC1处理的葡萄糖-C对总SOC以及活性组分的贡献率以及总SOC的残留率高于GLC2处理,而~(13)CO_2的释放量以及MRT则表现相反的结果。由此可知,GLC1处理更能大部分并入低碳砾质土壤的原SOC中,更有助于提高SOC,从而维持土壤碳水平;而过量的碳源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对提高低碳土壤有机碳库的作用效率较低。2.外源葡萄糖处理后山定子的根系活力和根系总呼吸速率提高;糖酵解、磷酸戊糖以及叁羧酸循环呼吸途径占总呼吸的比例增加。外源葡萄糖促进了山定子根系糖酵解及叁羧酸循环途径关键酶活性,提高根系中有机酸含量及ATP水平。外源葡萄糖促使根系中NO_3~--N和NO_2~--N含量增加,降低了NH_4~+-N含量;提高了根系中氮同化关键酶NR、GS、NADH-GDH、NADH-GOGAT以及转氨酶GOT和GPT的活性,促使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提升。外源葡萄糖显着增加了根系中内源生长素(IAA)和玉米素(ZT)含量,降低脱落酸(ABA)含量。GLC1对IAA含量的增加程度显着高于ZT含量。外源葡萄糖提高了山定子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使株高增加,促进生物量的累积,但对茎粗无明显作用。GLC1处理对山定子幼苗根系碳-氮代谢能力及生长状态的促进作用显着高于GLC2处理。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组分的碳含量与根系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呈正相关;另外,外源葡萄糖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N、P、K含量。由此可知,外源葡萄糖可以通过改善土壤SOC水平,加速SOC周转以释放植物生长所需的速效养分来改善山定子的代谢能力,改变激素含量,提高光合能力,促进生物量的累积。3.通过研究GLC1(GLC)、0.09 g·kg~(-1)吲哚乙酸(IAA)、0.06 g·kg~(-1)叁碘苯甲酸(TIBA)、GLC+IAA和GLC+TIBA处理对山定子生长及根系碳-氮代谢的变化,发现GLC、IAA和GLC+IAA处理根系发育过程SHY2、LBD11、ALF4基因均显着上调,而SHR基因的表达量下降,使得根系分枝增多,根系形态得到改善。GLC、IAA和GLC+IAA处理均显着上调了生长素合成关键基因YUCCA8、TAR2、TAA1以及生长素转运相关基因LAX2、PIN1以及AUX1的表达量,进而显着提高了根系中内源IAA的含量。GLC、IAA和GLC+IAA处理均提高了根系活力及有氧呼吸速率;提高了根系C-N代谢过程的关键酶(PEPC、ME、ICDH,NR、GS、GDH、GOGAT)的活性、基因表达量以及中间产物有机酸、氨基酸含量,提高光合性能,促进生物量的累积。与之相反,尽管TIBA处理上调了生长素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量,但其显着下调生长素极性运输基因的表达,降低了根系中IAA的含量;尽管对根系发育过程基因表达量无显着作用,但抑制了山定子根系的生长以及C-N代谢能力;而外源GLC供给(GLC+TIBA)可以缓解TIBA的抑制作用。GLC、GLC+IAA以及GLC+TIBA处理显着提高土壤SOC及速效N、P、K含量,而IAA处理对其无明显作用,这说明在低碳砾质土壤中葡萄糖在调控山定子生长及根系代谢过程起着比IAA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外源葡萄糖可以通过促进山定子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与极性运输过程基因的表达来调控内源IAA含量,进而调控根系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根系的生长,提高根系的C-N代谢能力,促进植株的生长。综上,在低碳砾质土壤中,外源葡萄糖主要分布在SOC中,等倍葡萄糖-C比5倍葡萄糖-C更稳定,效率更高,更优先参与低碳砾质土壤中稳定态SOC的形成,进而为根系生长、发育提供更加优越的土壤条件;外源葡萄糖促进土壤有机碳库的周转,为植株生长提供额外的氮素养分,同时调控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及转运显着地提高内源IAA含量,促使根系趋于多分枝型,更有利于吸收土壤中养分,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9-20)

李宏建,王宏,刘志,于年文,宋哲[6](2019)在《‘岳阳红’/‘77-34’/山定子砧穗组合的苹果树体结构、果实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掌握高纺锤形‘岳阳红’/‘77-34’/山定子苹果幼树至结果树树体结构参数、枝类组成比例、产量、果实品质形成的动态规律,为该自主知识产权良种良砧组合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定子作基砧、分别嫁接‘77-34’和‘GM256’矮化中间砧并嫁接‘岳阳红’苹果品种为试材,调查2种砧穗组合树体在栽植后第2~7 a(年)的树体生长量、枝类比例、产量、果实品质的年生长动态变化。【结果】‘77-34’和‘GM256’中间砧对‘岳阳红’苹果树体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2010—2016年‘77-34’中间砧树高、冠径、覆盖率和主枝数量增长速率高于‘GM256’中间砧;‘77-34’中间砧品种/矮化砧木干周粗度比值高于‘GM256’中间砧。与‘GM256’中间砧相比,‘77-34’中间砧总枝量增长速度高于‘GM256’中间砧,2015年(7 a生)‘77-34’中间砧总枝量与2016年(8 a生)‘GM256’中间砧总枝量相近;2种砧穗组合苹果树均在2012年开始结果,‘77-34’中间砧连续5 a的产量均高于‘GM256’中间砧,不同冠层高度内果实品质存在差异,上层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固酸比、色差值等指标优于下层,相同冠层高度内,‘77-34’中间砧单果质量、硬度、固酸比、色差值等指标高于‘GM256’中间砧。【结论】‘77-34’中间砧致矮性弱于‘GM256’中间砧,总枝量和短枝比例高于‘GM256’中间砧,早果性与‘GM256’中间砧相当,但丰产性和果品质量优于‘GM256’中间砧。综合各性状指标,认为高纺锤形‘岳阳红’/‘77-34’/山定子砧穗组合综合表现优于‘岳阳红’/‘GM256’/山定子。(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玉芳[7](2018)在《苹果属山定子MbERF11与MbERF1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果树之一。影响植物生长与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低温、盐胁迫等逆境,由于冻害与盐碱地所引发的损失情况愈加异常严峻。培育优质的抗寒耐盐新品种便成为了当务之急。本研究以抗寒苹果砧木山定子(Malus baccata(L.)Borkh)为试材,以从中克隆得到两个新的乙烯应答因子(ERF)为研究对象,提取山定子的RNA,将其反转录成单链cDNA,PCR扩增得到山定子ERF基因,利用DNAMAN 5.2软件对这两条基因进行比对发现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38%,将这其分别命名为MbERF11和MbERF12,其开放阅读框均为483 bp,推测MbERF11和MbERF12基因负责编码由16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预测MbERF11蛋白质的理论分子质量MW=17.967 kDa,理论等电点pI=9.27。预测MbERF12蛋白质理论分子质量MW=17.918 kDa,理论等电点pI=9.3。对MbERF11和MbERF12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显示MbERF11和MbERF12蛋白均定位在细胞核中。利用MEGA 7软件构建MbERF11和MbERF12基因与其它物种里同源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MbERF11和MbERF12都与苹果(Malus domestica)MdERF011-like的同源性最高。半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正常Hoagland营养液培养时(0 h),MbERF11和MbERF12在所有的检测部位都表达,且在新根和茎里的表达丰度高。在低温处理时,MbERF11和MbERF12基因的表达量在胁迫的第3 h开始到第24 h,新叶中的表达持续增强,在新根中从第3 h开始增强直到第12 h达到峰值,第24 h时均降低;高盐处理过程中MbERF11和MbERF12基因在新叶与新根中的表达量都是先升高再降低,分别在12 h和6 h时达到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当正常Hoagland营养液培养时(0 h),MbERF11和MbERF12基因在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为:新根表达量最高,次之是茎、新叶与成熟叶。在盐胁迫(200mM NaCl)、低温(4~°C)和乙烯利(500μL/L)处理时,山定子新叶中的MbERF11和MbERF12基因表达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高盐处理12 h、低温24 h和乙烯利处理4 h时达到最大。在山定子新根中,在高盐、低温和乙烯利处理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MbERF11和MbERF12基因表达量同样显示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高盐处理8 h、低温12 h和乙烯利处理2 h时达到最大。与半定量PCR结果一致。在本研究中,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山定子MbERF11和MbERF12基因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分别得到了3个转基因株系,经NaCI处理7天后,盐胁迫处理后的野生型比转基因拟南芥表现出明显的黄化现象;经抗寒性鉴定,转MbERF11和MbERF12基因拟南芥的抗冻能力均极显着高于野生型。我们检测的与植物抗性相关的生理指标显示,转MbERF11和MbERF12基因的拟南芥各株系中脯氨酸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均较未处理组升高,MDA含量较对照组变化不大,叶绿素含量降低,且和对照组有极显着差异。说明在低温和盐处理后转MbERF11和MbERF12基因拟南芥植株受损伤程度较小,对低温和盐胁迫的抗性增强。综上所述,过表达MbERF11和MbERF12基因都可以增强转基因拟南芥对低温及盐胁迫的耐受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寇刚[8](2018)在《变温胁迫下外源物质对山定子叶片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模拟沈阳地区生长季早期的温度变化特征,以山定子幼苗为试材进行变温处理及外源物质(CaCl_2、α-酮戊二酸、CsA、AsA、EGTA)处理,处理后每隔1 d取样,共处理11 d。通过测定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含量、线粒体功能和结构参数、呼吸代谢途径及关键酶活性、抗氧化主要酶活性等,研究叶片线粒体和叶绿体对大幅度变温的响应特征,以及钙离子在二者互作过程中的调节效应,探讨变温处理下山定子叶片温度适应性表达的生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在变温处理过程中,除EGTA处理外其它处理均保护了山定子叶片捕获和利用光能的能力,抑制了光合色素的降低。变温处理导致山定子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在变温处理过程中α-酮戊二酸处理显着提高了Pn、Gs和Tr;CaCl_2、抗坏血酸(AsA)和环孢菌素A(CsA)在变温处理后期显着提高了Pn、Gs和Tr,而EGTA处理则显着降低了这叁个光合参数。变温处理下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整体呈升高趋势,EGTA处理的Ci在处理的中前期显着高于变温处理,其它处理的Ci则在处理的中后期显着低于变温处理。2.在变温处理过程中,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同时抗氧酶(SOD、POD、CAT、APX、GR、DHAR和MDHAR)活性和抗氧化物质(AsA和GSH)含量下降,α-酮戊二酸、As A、Ca Cl_2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显着增强,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与变温处理相比显着降低。EGTA处理对抗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在处理的中后期更显着,进而使活性氧(ROS)过量积累。3.变温处理下的总呼吸速率处于较低水平,除了EGTA和CsA处理外其它外源物质处理的总呼吸速率均显着高于变温处理。EGTA处理后,TCA途径呼吸活性受到抑制,EMP途径呼吸活性较高;其它外源物质处理皆不同程度提高了TCA途径呼吸活性,以CaCl_2和α-酮戊二酸处理较为显着。4.与变温处理相比,CaCl_2、α-酮戊二酸、CsA和As A处理降低了线粒体膜透性,提高了线粒体膜电位。EGTA处理则增加了膜透性,降低了线粒体膜电位。与变温处理相比,CaCl_2等处理提高了细胞色素途径(CP)活性,而EGTA处理则降低了CP活性,提高了交替途径(AP)活性。5.与变温处理相比,EGTA处理加强了变温处理对植株相对生长速率的抑制作用,其它外源物质处理对植株相对生长速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CaCl_2处理的促进效果最显着。CaCl_2处理的叶中干物质量的分配比率最大,EGTA处理最小;AsA处理的根中干物质量的分配比率最大,α-酮戊二酸处理最小;EGTA处理的茎中干物质量的分配比率最大,AsA处理最小。(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城志[9](2018)在《生物炭缓解山定子盐胁迫的生理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炭由于其具有多孔和内含多种物质,不仅能够吸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还可以分解出一些必需元素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有研究表明,生物炭对于土壤改良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活化土壤、持留土壤养分、增进土壤肥力,进而提高植株的发芽率、幼苗植株的存活率和植株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因此本试验研究添加生物炭对盐胁迫下山定子的影响。试验以当年生山定子实生苗为试材,设置短期高浓度盐处理(0.4%)和长期低浓度盐处理(0.2%),研究生物炭(20%)缓解山定子植株盐胁迫的生理基础。测定的指标分为两个方面,地上部分包括植株的生长量和叶片光合荧光;地下部分包括根系形态、活性氧清除系统、谷胱甘肽循环、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试验结果如下:1.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明显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显着升高,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下降,生物炭处理中Pn提高了36.0%,Ci降低了16.8%,Tr提高了25.0%,Gs提高了25.9%。在低浓度盐胁迫下,Pn明显下降,Ci浓度升高,Tr和Gs下降,生物炭处理中Pn提高了12.5%,Ci降低了2.6%,Tr和Gs分别提高了10.7%和25.4%。2.在高浓度盐胁迫下,根系活力明显降低,根系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生物炭处理中根系长度提高了12.0%,根尖数目提高了21.9%,根系均直径提高了7.0%,分叉数提高了10.3%,根系活力提高了12.0%,根系丙二醛含量降低了70.9%。在低浓度盐胁迫下,根系长度、根尖数、根均直径、分叉数的生长均受到抑制;生物炭处理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山定子根系形态的影响,根系长度、根尖数、根均直径、分叉数分别提高了7.6%、15.2%、9.0%和6.0%。3.在高浓度盐胁迫下,根系抗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生物炭处理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约一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了20.0%,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了14.5%,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了43.8%,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升高了8.1%,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升高了12.8%。4.在高浓度盐胁迫下,根系谷胱甘肽循环的酶活性下降,生物炭处理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升高了43.9%,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升高了2.6%,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升高了10.7%,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升高了14.8%。5.在高浓度盐胁迫下,除钠元素外根系对其他矿质元素的吸收都受到明显的抑制,对钠元素的吸收呈上升趋势。生物炭处理显着降低了根系对钠元素的吸收;而对于其他元素的吸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显着提高了对钾、磷、铜、镁、锰的吸收,分别提高了90.0%、90.0%、90.0%、80.0%和80.0%,明显提高了对锌、钙、氮、铁的吸收,分别提高了45.0%、48.0%、53.8%和60.0%。6.在低浓度盐胁迫下,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主要表现为株高、茎粗、植株的增长量均受到抑制;生物炭处理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山定子形态指标的影响,能够使株高、茎粗分别提高3.3%和2.0%,而根、茎、叶的增长量分别提高了36.6、68.0%和45.0%。(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朱紫檀[10](2018)在《外源葡萄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山定子根系氮素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SOC)在调控土壤肥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苹果园多建于SOC贫乏的山地、丘陵;另外,生产中长期过量施氮肥降低植株对土壤中有效氮的利用率。外源碳能够增强土壤肥力,有利于植株对氮素的吸收,进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因此,本研究以辽宁地区典型的低碳砾质土和黏土为栽培基质,以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为试材,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研究与土壤本体微生物量碳(MBC)等倍(G1)和5倍(G2)碳量的葡萄糖-C处理对根区土壤有机碳库周转、植株生长状态及氮素代谢能力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外源葡萄糖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两种浓度的葡萄糖处理均显着提高砾质土与黏土的有机质(SOM)及MBC、易氧化有机碳(ROC)、水溶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含量,并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时间趋势。砾质土中G1处理的促进作用最显着,而黏土中G2处理的促进作用最显着。葡萄糖处理后显着提高砾质土与黏土中土壤酶活性。在砾质土中,G1对β葡萄糖甘酶、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的提高显著高于G2处理。在黏土中,G2处理显着高于G1处理后β-葡萄糖甘酶、蔗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2.外源葡萄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葡萄糖处理后显着提高砾质土与黏土中AWCD值。在砾质土中G1处理后,Shannon、Simpson和Mclntosh指数以及土壤微生物对六类碳源的利用率均显着提高,且处理效果显着高于G2处理,说明砾质土微生物群落结构易受G1诱导。在黏土中G1、G2均显着高Shannon指数,但无明显差异,G2处理较G1处理更能提高微生物Simpson和Mclntosh指数,以及对六类碳源的利用率,说明G2更有利于提高黏土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3.外源葡萄糖对山定子植株生长及氮素代谢的影响葡萄糖处理均显着促进砾质土与黏土中山定子的生长。在砾质土中,G1处理比G2处理显着提高了山定子根系总长度、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促进根系生物量的累积,增强光合能力。在黏土中则为G2处理对山定子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G1处理。葡萄糖处理改变了山定子根系中硝态氮、亚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提高了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在砾质土中,G1处理对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促进作用高于G2处理,说明G1处理更能有效地促进砾质土壤中山定子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和同化,促进无机氮向有机氮的转化;而在黏土中则以G2的促进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山定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从山定子(Malus baccata(L.)Borkh)中成功得到两个新的NAC类胁迫应答因子,根据与其它植物的NAC基因的同源性,将这两个应答因子分别命名为MbNAC25和MbNAC29。通过测序发现MbNAC25和MbNAC29的开放阅读框均为1122bp,在使用DNAMAN 8.0软件将MbNAC25和MbNAC29的基因序列翻译后发现,MbNAC25和MbNAC29基因负责编码373个氨基酸,二者都含有一个NAC结构域。预测MbNAC25和MbNAC29的蛋白质理论分子质量分别为41.488 kDa和41.985 kDa,理论等电点pI分别为8.70和9.10,平均亲水系数分别为-0.684和-0.579,这表明了两个蛋白都是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结果表明MbNAC25和MbNAC29蛋白均定位在细胞核上。利用MEGA 5.0软件构建MbNAC25和MbNAC29蛋白与其它物种NAC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MbNAC25和MbNAC29都与苹果(Malus domestica)的同源性最高。半定量PCR结果显示,MbNAC25和MbNAC29基因的表达在山定子的不同部位中具有特异性,在使用正常的Hoagland培养液培养时(0 h),MbNAC25在新叶和茎中的表达较高,而MbNAC29在新叶和老叶中的表达较高。在逆境胁迫中,MbNAC25和MbNAC29基因在新叶和根中表达量都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低温处理时,两个基因在新叶中3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根中12 h达到最高;在盐处理中MbNAC25和MbNAC29基因在新叶中在12 h时达到最高,根中在6 h时达到最高;干旱处理中MbNAC25和MbNAC29在新叶中24 h时达到峰值,根中在12 h时达到最高;高温处理中两个基因在新叶中12 h时达到最高,根中在24 h时达到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正常的Hoagland营养液培中(0 h),MbNAC25基因在新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分别是茎、老叶、根;而MbNAC29基因的表达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新叶、老叶、根和茎。在低温(4℃)、盐胁迫(200 mmol/L~–11 NaCl)、干旱(15%PEG)和高温(38℃)的处理中,MbNAC25和MbNAC29基因在新叶中的表达量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低温、高盐和干旱处理中MbNAC25和MbNAC29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4 h、12 h和24 h时达到最大值,而在高温处理中,两个基因分别在24 h和12 h达到峰值。MbNAC25和MbNAC29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同样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低温、高盐、干旱和高温处理中MbNAC25和MbNAC29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12 h、6 h、12 h和24 h时达到最大。构建MbNAC25和MbNAC29基因的超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转化野生型拟南芥,最终得到转MbNAC25和MbNAC29基因拟南芥。经过低温胁迫鉴定(-4℃),野生型拟南芥出现明显的萎蔫现象,而转MbNAC25和MbNAC29基因拟南芥表现正常,即转基因拟南芥的抗冻能力极显着高于野生型;在盐胁迫条件下,野生型拟南芥表现出明显的黄化现象,而转基因拟南芥的黄化现象不明显,MbNAC25和MbNAC29基因提高了拟南芥的抗盐碱能力。在低温和盐胁迫下转MbNAC25和MbNAC29基因拟南芥除MDA之外,其他的生理指标诸如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SOD、POD和CAT的活性都显着高于野生型拟南芥。综上所述,过表达MbNAC25和MbNAC29基因可显着增强拟南芥的抗寒性和耐盐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定子论文参考文献

[1].何佳丽,周江涛,吕德国.镉胁迫对山定子幼苗生长、镉积累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

[2].丁海滨.苹果属山定子MbNAC25与MbNAC29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9

[3].陆晓晨,李丽杰,胡小鹿,马怀宇,吕德国.根区亚低温胁迫下外源GABA对山定子根系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9

[4].侯倩倩,田义,张彩霞,张利义,韩晓蕾.山定子与早花山定子开花相关基因表达及MbAP1启动子分析[J].中国南方果树.2018

[5].郎冬梅.外源葡萄糖在根区土壤碳组分中分布及山定子植株响应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6].李宏建,王宏,刘志,于年文,宋哲.‘岳阳红’/‘77-34’/山定子砧穗组合的苹果树体结构、果实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J].果树学报.2019

[7].王玉芳.苹果属山定子MbERF11与MbERF1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8

[8].寇刚.变温胁迫下外源物质对山定子叶片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9].刘城志.生物炭缓解山定子盐胁迫的生理基础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10].朱紫檀.外源葡萄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山定子根系氮素代谢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8

标签:;  ;  ;  ;  

山定子论文-何佳丽,周江涛,吕德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