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动力学分析论文_杨全欧,秦远田

导读:本文包含了展开动力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桁架,天线,优化设计,结构,栅格,方程组。

展开动力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全欧,秦远田[1](2019)在《多模块空间天线展开动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型多模块大型可展开空间天线进行动力学研究,分析展开过程中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展开路径随时间的变化。采用Adams对天线展开过程进行仿真,用杆件代替反射面,扭簧作为天线展开动力源,对比七块反射面在展开过程中不带绳索和带两根绳索的两种情况,得到带绳索下可以对总体展开速度的控制,减小了对接锁定时的接触力,以及有效控制多块天线面板混乱运动的现象。天线的带绳索展开方式通常每块板对应一根绳索,板数越多则绳索越多,而仅带两根绳索的方式可以减少绳索数量以及相应机构的质量。此结果可作为大型卫星天线、空间太阳能充电面板展开过程的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11-09)

陈方正,于剑桥,沈元川,马安鹏[2](2019)在《筒射串翼无人机展开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折迭串翼无人机发射展开过程的动力学分析是无人机总体设计和展开机构设计的关键。基于Newton-Euler方法建立描述串翼无人机展开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嵌套动网格方法计算机翼展开过程中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并与稳态气动参数进行比较。结合展开过程的气动特性变化和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机翼展开速度和展开顺序对发射展开段弹道扰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机翼展开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对展开段弹道有较大扰动,当展开速度过快时惯性力起主要作用,当展开速度较慢时气动变化起主要作用;同时,前翼先展开、后翼后展开不利于初始发射段弹道的稳定,而前翼后展开、后翼先展开有利于初始发射段弹道的稳定;采用前后机翼同时展开且展开时间为0. 20 s的展开方式能够满足尽量减小对弹道的扰动要求。(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然,魏承,武云丽,赵阳,崔祜涛[3](2019)在《柔索电动帆航天器自旋展开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帆柔索动力系统以太阳风动压为动力源是一种颇具前景的无工质推进方式,由末端质量在自旋运动中产生的离心力带动展开。由于大变形、大转动柔索具有较强的几何、材料非线性,刚体运动与变形之间出现强耦合等特性,为了对柔索电帆展开过程中的整体姿态变化进行准确模拟仿真,本文采用基于有限段离散化方法建立了多刚体加柔性连接的柔索模型,实现了电帆柔索展开机构的柔性体建模。针对不同驱动展开角速度以及末端质量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柔索伸长速率、末端运动相位、绳内张紧力等的变化特点,分析展开过程中柔索动态特性及影响因素。其中驱动角速度影响展开速率以及柔索运动相位的变化,末端随半径的增加产生的离心力也越大,可能使柔索出现反向缠绕的现象;对更大长细比的柔索,增加末端质量能够增加电帆自旋展开的稳定性。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柔索电帆机构设计、柔索展开控制及帆面保持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邵春收,秦丽华,单喜军[4](2018)在《飞行器弹射及展开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空间飞行器虚拟样机模型,对弹射及展开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飞行器运动过程分析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8年29期)

林叁春,阎军,潘旭,刘金峰,王欣[5](2018)在《无阻尼杆式栅格翼展开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理论方法、ADAMS刚体仿真方法、ABAQUS弹性体仿真方法 3种途径研究无阻尼杆式栅格翼展开动力学特性,以典型工况为例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通过无阻尼杆式栅格翼地面展开试验进一步验证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对比分析可得,弹性对栅格翼展开动力学特性影响较小,ADAMS仿真分析方法保证了准确度的同时又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其计算结果对实际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李娜[6](2018)在《基于展开动力学分析的索网结构设计及展开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星载可展开天线的展开过程受人为干预能力有限,需要在设计阶段对其进行详细、准确的分析设计。作为典型的星载可展开天线结构,本文以周边桁架式网状可展开天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索网结构影响下的天线展开驱动索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索网结构与驱动索收纳过程进行优化设计来改善展开过程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索网结构影响下的展开驱动索力。首先推导了索网作用力对桁架做功的表达式,从功的角度分析了索网结构对天线桁架展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虑了驱动索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引起的耗散能以及天线桁架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推导了天线展开过程中的驱动索力表达式,然后针对2m周边桁架式网状可展开天线,根据天线结构参数求解了展开驱动索力,进一步分析了索网结构对展开驱动索力的影响。2.为了降低天线展开驱动索力峰值,提出了基于展开动力学分析的索网结构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了索网结构的后网面高度与索段设计张力对展开驱动索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展开动力学分析,以索段张力及后网面高度为设计变量,最小化展开驱动索力峰值与后网面最大张力比、最大化天线展开结构刚度为目标的索网结构优化模型。最后针对2m周边桁架式可展开天线,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索网结构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3.为了降低天线的展开功率峰值,同时减小天线展开过程中的冲击,提出了基于展开动力学分析的驱动索收纳过程优化方法。首先利用Bezier函数描述天线展开过程中驱动索收纳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建立了以该长度变化曲线的控制参数为设计变量、最小化天线展开功率峰值为目标、并约束展开角加速度大小的优化模型。然后针对优化前后的驱动索收纳过程,进行2m样机的展开过程试验,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志男[7](2018)在《基于祖冲之类算法的空间可展结构展开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展开结构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由于其大型化轻型化的特点,通常具有一定的柔性特征。在展开过程中,结构低频率的刚体转动和高频率的弹性变形相互耦合,同时,柔性体之间存在大量的铰约束,其展开动力学方程为刚性(stiff)的微分-代数方程组(DAEs)。刚性方程对数值稳定性要求较高,而微分-代数方程组要求不能发生约束违约问题。本文基于祖冲之的思想,保证约束在时间格点上精确满足,放松时间格点内的约束条件,采用保辛算法求解动力学方程。空间可展开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桁架结构,在结构展开与组装过程中起着支撑与稳定的作用。本文对剪式可展桁架结构展开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采用时间有限元与祖冲之的思想求解微分代数方程组,时间有限元保辛,祖冲之的思想保证无约束违约问题。大量研究发现,基于小转动小变形假定的传统多体动力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描述具有大转动大变形相互耦合的柔性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需求,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的非线性有限元法不以转角作为广义坐标,而是采用节点位置和斜率矢量作为广义坐标,具有常数质量阵,无科氏力项和离心力项等优点,十分适合用于对柔性大变形大转动系统进行建模。使用柔性双摆例题证明了基于祖冲之类算法的辛龙格库塔法求解强非线性刚性微分代数方程组的有效性,并采用该方法对空间可展开板结构的展开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的二维二节点剪变梁单元,采用Udwadia-Kalaba方法对柔性结构进行轨迹跟踪控制,将目标轨迹看作系统约束,不引进拉格朗日乘子项,便可以得到伺服控制力的解析表达式。数值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对存在大变形的柔性结构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4-26)

王帅,王碧,常汉江,田强[8](2017)在《拼装式空间索网天线展开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航天任务功能及载荷的发展,对大型柔性空间结构在轨展开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的研究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是是模块化桁架索网天线,其最大特点在于可通过改变模块的尺寸和数量可以得到不同口径的抛物面天线。此外,这种形式的天线还具有收纳率大,刚度高,装配时间短和制造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本文首先基于力密度法提出了适用于该类型反射器网面的找形方法——渐近迭代力密度法,并编程实现了单模块的网面找形。然后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方法和等几何方法建立了完整的带索网单模块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展开过程的仿真输出结果。图1给出了某时刻的带索网单模块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展开构型。另一方面,为研究模块拼装后对整体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基于商业软件Recurdyn建立了多模块空间展开天线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输出的仿真结果,对模块间的几何协调性、主驱动弹簧参数的选择、受控展开过程的驱动力、驱动滑块轨迹的规划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工程实践中的模型设计提供了指导。图2给出了某时刻的七模块支撑桁架多刚体动力学分析的展开构型。(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9-22)

谭玉华,赵成岩,姜成浩,邓洁[9](2016)在《矩形盘式钢球展开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矩形盘式钢球展开机构对钢球表面进行展开动力学分析。利用UG软件对参与动力学仿真的主要构件建立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已有模型进行钢球展开动力学仿真。通过对仿真动画和搓球板位移时间图像以及钢球上Marker点速度时间图像进行分析,得出钢球在展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最终得出改善钢球展开具体方法及优化曲线。(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期刊2016年12期)

王碧,赵真[10](2016)在《一种一维展开太阳电池翼展开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尺寸柔性太阳电池翼分步展开动力问题,建立考虑结构弹性和展开装置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预示。分析过程根据模态试验和铰链力学试验结果,建立太阳电池翼基板柔性模型、同步机构数学模型、铰链摩擦模型等,对两侧斜对称安装太阳翼展开过程对卫星本体的姿态影响进行仿真,分析结果与地面试验展开时间误差在10%,根部弯曲载荷误差在20%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研究方法可普遍适用于一维太阳翼的展开动力学分析,并能有效提供在轨状态预示。(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23)

展开动力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折迭串翼无人机发射展开过程的动力学分析是无人机总体设计和展开机构设计的关键。基于Newton-Euler方法建立描述串翼无人机展开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嵌套动网格方法计算机翼展开过程中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并与稳态气动参数进行比较。结合展开过程的气动特性变化和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机翼展开速度和展开顺序对发射展开段弹道扰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机翼展开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对展开段弹道有较大扰动,当展开速度过快时惯性力起主要作用,当展开速度较慢时气动变化起主要作用;同时,前翼先展开、后翼后展开不利于初始发射段弹道的稳定,而前翼后展开、后翼先展开有利于初始发射段弹道的稳定;采用前后机翼同时展开且展开时间为0. 20 s的展开方式能够满足尽量减小对弹道的扰动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展开动力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杨全欧,秦远田.多模块空间天线展开动力学特性分析[C].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2].陈方正,于剑桥,沈元川,马安鹏.筒射串翼无人机展开动力学分析[J].兵工学报.2019

[3].王然,魏承,武云丽,赵阳,崔祜涛.柔索电动帆航天器自旋展开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9

[4].邵春收,秦丽华,单喜军.飞行器弹射及展开动力学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

[5].林叁春,阎军,潘旭,刘金峰,王欣.无阻尼杆式栅格翼展开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8

[6].李娜.基于展开动力学分析的索网结构设计及展开规划[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7].李志男.基于祖冲之类算法的空间可展结构展开动力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8

[8].王帅,王碧,常汉江,田强.拼装式空间索网天线展开动力学建模与分析[C].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7

[9].谭玉华,赵成岩,姜成浩,邓洁.矩形盘式钢球展开动力学分析[J].机械制造.2016

[10].王碧,赵真.一种一维展开太阳电池翼展开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C].第二届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论文知识图

天线横杆速度变化曲线一ori折迭膜方案悬架展开过程中车体加速度变化曲线空间精密展开机构的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天线横杆加速度变化曲线展开过程驱动力矩变化曲线

标签:;  ;  ;  ;  ;  ;  ;  

展开动力学分析论文_杨全欧,秦远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