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浅析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毛太兰(四川省小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24200)

【摘要】目的通过控制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发现并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保证检验数据准确可靠的目的。方法控制好实验室内部的质量。结果使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对试验室的质量控制,使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艾滋病初筛试验室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032-01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指为保证试验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每一次试验过程中都必须采取的各种措施。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建立必须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1],此外还要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遵循此体系,以保证HIV初筛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及准确性。本试验室自取得HIV初筛资格依赖,以接受咨询人数3000多人,共确诊4例。本文就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体会进行阐述。

一、人员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是保证一切工作质量的核心,因此,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上岗前接受相关的技术培训,并且获得合格证书方可入职。

二、试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的措施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艾滋病的危害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严重而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一旦检测结果准确性稍有偏差,就会在受检者及其家人的心理和精神上带来伤害,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做到尽早发现,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显得尤为重要,绝对不允许有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出现。所以,要做好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必须要求实验室人员、设施、环境、设备等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管理办法》[2]进行。

1.管理制度

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且要求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制度,让实验室工作能够保持正常进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得玩忽职守。

2.设施与环境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要按照一级生物实验室的要求分区建设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等。工作区必须要独立,并且要控制好该区域的湿毒、温度等环境。

3.仪器以及设备

为了保证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必须制定维护及校准制度,并在使用后要做好使用记录。新购的仪器应该进行常规性的仪器的鉴定,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能够正常使用。

4.检验方法

正常检测工作要严格遵循《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3]的要求。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5.质量控制

每进行一次实验,都要包含外部对照质控血清和内部对照质控血清。试剂盒内提供的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叫做内部对照质控血清,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内部对照质控血清是每一次检测都必须作为对照用到的;外部对照质控血清是由实验设置的对照血清,其作用是为了监控试剂盒批间或孔间差异以及检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一般只设置一个从卫生部临检中心购买的弱阳性对照。

实验结束后,实验者应对检测结果为阴性反应的样品做出“HIV抗体阴性”报告,对结果为阳性反应的样品应填写阳性复检单,并送达上级实验室进一步确证。与此同时,在报告和复检单上要有实验者和审阅人的签字。还应设立专柜,以让保存各种重要记录资料得到妥善保存,保存时间一般为15年。

三、讨论

做好可以使检验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得到保证。实验中的任何一步差错都会导致质量控制的失控,如仪器设备没有做定期检测和校准、试验室温度和湿毒等环境的影响、检验人员对有关技术不够纯熟以及质控血清反复冻融等。失控一旦出现后,要立即停止其他检测,并耐心查找和纠正其原因,然后进行重复测试。

要做好艾滋病初筛试验室的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建立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要做到全面系统,实验必须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具有特殊性,因此,在管理和要求上更应该严格,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一定要保持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各种制度;其次,要把生物安全管理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以达到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普及安全防护意识,所有操作程序必须严格按照各种标准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让每一个检验人员都做好个人防护;最后,日常管理工作的加强,包括登记样品、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及按期维护、实验后产生的废弃物处理、针对检测数据的原始记录等,整理好相关数据记录,并设立专柜进行妥善保管[4]。

此外,对于上级部门举办的质控考核、实验室能力验证等活动要积极参与,同时还要与其他兄弟单位多进行交流学习活动,互相分享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质量控制措施,在交流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补正,使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

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和意义,因此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应得到重视,从各方面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技能,使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得到保证,尽量避免漏诊、误诊的情况发生,真正担负起艾滋病防治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S].2006.

[2]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管理办法[S].2006.

[3]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S].2009.

[4]尚金花.武红果.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质量考核工作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3):548.

标签:;  ;  ;  

浅析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