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免疫系统论文_黄丽华,李俊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免疫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工免疫,算法,免疫系统,阴性,重臂,卡诺,网络。

人工免疫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华,李俊丽[1](2019)在《基于人工免疫PSO算法的球杆系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球杆系统非线性不稳定的特性,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和True Time工具箱设计了人工免疫PSO算法网络控制系统。当网络控制系统存在一定的时延和滞后时,对人工免疫PSO算法的网络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人工免疫PSO算法的控制器的系统输出曲线超调量更小,调节时间更短,鲁棒性也优于一般PID控制器。(本文来源于《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期刊2019年01期)

齐永磊,陈西宏,谢泽东[2](2018)在《基于人工免疫粒子滤波算法的MIMO-SCFDE系统信道估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经典粒子滤波(PF)算法在MIMO-SCFDE系统时变信道估计中出现权值退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粒子滤波(AIPF)算法的MIMO-SCFDE系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将人工免疫的思想引入到PF算法中,有效缓解了PF算法权值退化的问题,提高了信道估计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LS算法,Kalman滤波算法以及经典PF算法,AIPF算法在高斯分布噪声环境以及非高斯分布噪声信道环境下均可以得到较低误码率(BER)以及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而且在非高斯分布噪声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顽健性,可以有效提高MIMO-SCFDE系统信道估计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胡东方,李奕辰,李彦兵[3](2018)在《基于卡诺和人工免疫系统的顾客需求产品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全方位地满足顾客对于产品特性的需求,提出基于卡诺的工程特征映射模型和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产品设计模型。利用卡诺模型将需求转化为产品设计的工程特征参数,并进行考虑顾客偏好的参数排序调整;采用改进的人工免疫算法对输出的工程特征参数进行编码,经过选择、交叉、变异和免疫应答更新现有记忆细胞库。对抗原进行免疫选择,得到产品的工程参数,从而获取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设计方案。以全钢化真空玻璃的客户需求设计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8年10期)

王昆鹏[4](2018)在《钢管制造执行系统中人工免疫本体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受生物免疫相关理论的启发,设计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制造系统扰动和风险监控方法,可检测扰动、识别风险以及提出应对决策建议,还结合钢管制造企业案例,证明了该方法在MES中监控扰动和风险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期刊2018年10期)

王鹤[5](2018)在《基于人工免疫的网络设备管理及故障诊断Web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业务网络化,然而随着网络用户的急剧增长,网络系统的规模更加庞大,网络结构也变得更为复杂。这使得企事业单位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和故障排查在技术、资源和空间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智能故障诊断功能的网络设备管理系统,以便有效且及时地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针对对企业需求的实际调研分析,探究了如何使用前端技术、服务端技术和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开发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网络设备管理Web系统,系统的研究实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开发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网络设备管理的内容和研究现状,同时分析了网络故障诊断和网络设备管理Web系统的主要内容。(2)同时从总体上研究了人工免疫系统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阐述了常用的免疫算法和智能网络故障诊断技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工免疫算法对网络故障进行诊断,使用克隆扩充方法对传统的DynamiCS算法进行改进,使成熟检测器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分析了基于人工免疫的故障诊断方法在网络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过程,阐述了通过SNMP协议获得网络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3)结合网络管理人员对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界面需求,确定了系统的整体架构、用户角色划分及技术选型。分析了具有人工免疫故障诊断功能的网络设备管理Web系统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模块。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系统设计开发时需要遵守的原则,然后详细地设计了本系统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模块,并构建了响应前端请求,以完成业务需要的RESTful API。(4)研究使用AngularJS框架、MongoDB数据库、RESTful API构建技术、Jersery框架和包括ECharts、NeXt UI在内的前端可视化工具库构建网络设备管理Web系统,实现了系统各个主要功能模块。将基于人工免疫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在网络设备管理Web系统中,使其具备了智能故障诊断功能。(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8-05-31)

任敏[6](2018)在《人工免疫系统在塔机起重臂损伤识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作为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基础设备,工程机械在国家建设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型工程机械塔式起重机是工程项目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运输设备。塔机属于事故多发的特种设备,塔机的超期使用易造成其钢结构疲劳,使塔机的关键部位或焊缝处出现裂纹。调查资料显示,因结构的断裂破坏而引发的事故占机械零件事故80%以上的比例,事故的发生给国家的财产造成了损失,对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的威胁。因此及时对塔机进行结构健康检测,做好损伤识别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目前已被提出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塔机起重臂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塔机起重臂基于有限元理论的结构简化原则及单元选择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塔机起重臂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塔机起重臂的应力进行了分析,获取典型工况下塔机起重臂的最大应力单元,以及塔机工作循环中中应力变化较大的单元,以此作为后续损伤识别研究中塔机起重臂的危险损伤位置。模拟变幅小车在塔机起重臂上行驶的工况,对塔机起重臂施加移动载荷,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塔机起重臂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取变幅小车在移动时产生的加速度响应信号,为后文提取损伤特征指标提供基础依据。其次,简要介绍了主成分分析及小波包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所获得的多测点位置的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分析降维,同时利用小波包分解构造的能量变化率作为损伤识别的特征向量,对小波基进行选择,同时对小波包分解层数进行确定,并阐述了应用小波包分析的实现步骤。最后介绍了免疫算法的基本理论及主要的人工免疫算法的实现过程,通过aiNet免疫网络来判断塔机起重臂损伤的位置,在得到损伤位置的基础上再运用免疫神经网络来实现对塔机起重臂损伤程度的识别。结果表明aiNet免疫网络能准确的识别出塔机起重臂的损伤位置,同时,免疫神经网络也能较好的对塔机起重臂的损伤程度进行识别。(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尹中川[7](2018)在《基于人工免疫系统原理的发电设备故障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故障诊断是根据设备运行信息查找故障源并做出相应决策的科学。研究各种先进适用的故障诊断技术并将其运用于电厂主辅设备故障诊断,不仅符合故障诊断理论的发展方向而且是生产过程所急需。目前,发电设备故障诊断普遍存在着数据量大、故障样本缺乏、诊断方法缺少连续学习能力导致设备故障异常趋势不易判断、检测效率低等问题。基于生物免疫机制发展的人工免疫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人工免疫系统中阴性选择算法为主,围绕阴性选择算法中“自体空间的确定”和“检测器的生成”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aiNet人工免疫网络在数据分布上的优化以及Voronoi图与免疫检测器的优化组合,分别提出了aiNet人工免疫网络模型与阴性选择结合算法和基于Voronoi检测器的阴性选择算法。针对自体空间边界分布不均衡和数据冗余以及自体空间描述难以确定、过于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先用aiNet人工免疫网络模型对自体数据空间进行免疫压缩,将数据密度降低或提高到合适的程度,且数据大体均匀分布于自体数据空间,然后以此数据集的边界数据作为自体数据空间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aiNet人工免疫网络模型优化的阴性选择算法。新算法简约了自体空间的描述,减少了检测器生成的计算时间。针对一般人工免疫检测器覆盖率低,存在“孔洞”和冗余的问题,本文提出了Voronoi检测器的概念和基于Voronoi检测器的阴性选择算法。该算法利用Voronoi图对空间的划分优势,同时避免了检测器的“孔洞”和冗余问题,从而避免了冗余检测器的计算时间,提高了检测器的覆盖率。基于UCI数据集中的Iris数据和电厂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试验,同已有RNSA算法和V-Detector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Voronoi检测器的阴性选择算法识别异常数据精度更高、速度更快。最后使用Qt开发框架,实现了基于人工免疫原理的发电设备故障检测模拟平台系统的开发,从工程角度对免疫算法应用于故障检测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8-04-01)

胡东方,雷若楠[8](2018)在《基于实例推理与人工免疫系统的工程产品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快速、准确地设计出最大程度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工程产品,分析实例推理(CBR)与人工免疫系统(AIS)的应用特点,提出将二者结合的工程产品设计方法及模型。根据客户对工程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提取相关技术特征参数,依据实例推理进行工程产品的技术特征参数检索,快速得到相似实例。利用人工免疫系统进行相似实例的修改,将相似实例作为免疫算法初始种群进行算法的初始化,分析待解决问题并提取特征信息作为免疫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和免疫选择后实现相似实例的快速、准确优化,获得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的工程产品。以全钢化真空玻璃保温性能的设计为例,验证了模型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8年01期)

杜慧娟[9](2017)在《基于人工免疫的车联网车辆异常行为检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车载自组网(VANETs,简称车联网)中,车辆节点拥有强大的通讯能力。图谋不轨的破坏份子可能利用这种便利的网络模式对车联网实施恶意攻击,从而破坏车辆的安全行驶及道路交通的正常秩序。相比移动自组织网(MANETs),车联网中的车辆节点具有高移动性、分布广泛等特性。车联网的安全与驾驶员及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这对网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基于车联网中车辆行为的异常检测方法缺乏对大范围、分布式车联网环境的整体分析与监控,检测效率较低,无法适应车联网车辆节点众多、高速移动等特性。基于对人工免疫系统(AIS)和车联网的理解,本文对比了两者在系统结构及安全方面的众多相似性。免疫系统保护机体不受外来有害物质入侵,在多变环境中仍能保持鲁棒性的特点,正满足了车联网的安全需求。本文模仿生物的免疫机制,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阴性选择算法(NSA)的智能车联网车辆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将该检测系统分布式地部署在每个车辆节点上,考虑到车联网中车辆行为特性众多的特性,本文采用实值向量表示待检测数据,采用变长的检测器检测,最大程度提高检测器的覆盖率;采用欧氏距离计算检测器的“亲和度”,简化计算复杂度,满足时是性需求。然后,利用克隆优化算法优化检测器,提高检测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准性,适应大范围、分布式的车联网环境,本文设计了基于人工免疫树突细胞算法(DCA)的车辆异常行为检测系统。该系统结合了树突细胞算法多信号辅助的检测机制,是一个动态、并行、分布式的检测系统。基于树突细胞算法的车辆异常行为检测系统覆盖了车辆节点信息收集、异常检测、及后续追踪等不同检测阶段,可以对车联网中的多种车辆异常行为进行划分,实现更高效的全局监控。最后,本文通过交通模拟器VanetMobiSim和网络仿真器NS-2进行仿真实验,证明基于阴性选择算法和基于树突细胞算法的车辆异常行为检测系统都很好地契合了车联网中车辆行为特征众多的特性,具有高精确度,且基于树突细胞算法的检测系统具有更低的误报率。据我们所知,本文提出的基于人工免疫的车联网车辆异常行为检测系统,是首个针对车联网的基于生物启发计算智能的车辆异常行为检测系统。(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9-01)

周月,阮秀凯,刘莉,戴瑜兴,周志立[10](2017)在《MIMO通信系统盲均衡的人工免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体系统的直接盲均衡算法。首先利用接收数据正交补投影和发送信号属于有限字符集的先验知识,构造一个可直接盲检测发送信号的二次规划问题,进而转换成优化问题并将其与人工免疫算法相结合,然后运用人工免疫算法来恢复出所有用户的信号。该算法的目的是以较小的计算量,尽可能多的搜索到目标函数的极值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智能算法只需较短的接收信号序列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第28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 2017)暨纪念中国过程控制会议30周年摘要集》期刊2017-07-30)

人工免疫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经典粒子滤波(PF)算法在MIMO-SCFDE系统时变信道估计中出现权值退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粒子滤波(AIPF)算法的MIMO-SCFDE系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将人工免疫的思想引入到PF算法中,有效缓解了PF算法权值退化的问题,提高了信道估计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LS算法,Kalman滤波算法以及经典PF算法,AIPF算法在高斯分布噪声环境以及非高斯分布噪声信道环境下均可以得到较低误码率(BER)以及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而且在非高斯分布噪声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顽健性,可以有效提高MIMO-SCFDE系统信道估计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免疫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黄丽华,李俊丽.基于人工免疫PSO算法的球杆系统仿真研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9

[2].齐永磊,陈西宏,谢泽东.基于人工免疫粒子滤波算法的MIMO-SCFDE系统信道估计方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8

[3].胡东方,李奕辰,李彦兵.基于卡诺和人工免疫系统的顾客需求产品设计[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8

[4].王昆鹏.钢管制造执行系统中人工免疫本体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

[5].王鹤.基于人工免疫的网络设备管理及故障诊断Web系统[D].东华大学.2018

[6].任敏.人工免疫系统在塔机起重臂损伤识别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7].尹中川.基于人工免疫系统原理的发电设备故障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

[8].胡东方,雷若楠.基于实例推理与人工免疫系统的工程产品设计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8

[9].杜慧娟.基于人工免疫的车联网车辆异常行为检测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17

[10].周月,阮秀凯,刘莉,戴瑜兴,周志立.MIMO通信系统盲均衡的人工免疫方法[C].第28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7)暨纪念中国过程控制会议30周年摘要集.2017

论文知识图

论文组织结构图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传感器节点结构细胞、抗体及抗原作用机理无线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的构成

标签:;  ;  ;  ;  ;  ;  ;  

人工免疫系统论文_黄丽华,李俊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