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廷破坏圣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拜占廷破坏圣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拜占廷破坏圣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拜占庭,帝国,圣像,罗马,修道院,教皇,语词。

拜占廷破坏圣像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钟艳如[1](2014)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拜占廷时期圣像破坏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拜占廷时期圣像破坏运动表现出人类对图像的恐惧,其本质是语词与图像的争夺、抵抗、控制与较量,也就是语词与图像的权力争霸。圣像依《圣经》而造,即图像由语词而来,圣像从属于语词,其目的是为君主专制政权服务。然而在视觉政体机制和圣像神话学的共同作用下,圣像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当圣像的力量挣脱语词的控制,并压倒其地位时,语词便开始对圣像进行破坏。本文是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中展开对圣像破坏运动的研究,拟从美术学、美学、心理学、符号学四个维度出发,对拜占廷时期圣像破坏运动进行本质剖析。论文正文部分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关键词解析”。这一章是对“圣像”、“圣像类型”、“圣像破坏运动”进行解析,使我们对拜占廷时期圣像破坏运动有一个宏观把握。第二章“拜占庭时期圣像的美术学剖析”,是从美术学角度考察圣像的审美形式与神学意义。具备神学与艺术双重属性的圣像,拥有超凡脱俗的神圣性,这为圣像凝视的可能奠定了基础。第叁章“拜占庭时期圣像的视觉政体研究”:从美学、心理学角度探讨圣像视觉政体机制的形成。教徒在观看圣像时,形成了拉康所说的“双向凝视”:教徒对圣像的观看乃是主体的观看,需要观者开启心灵之眼,由外在的肉眼感官进入到内觉视像。而客体的凝视即圣像的凝视,不可见之神企图通过圣像的凝视将自身的欲望转变为主体的欲望,继而感动甚至煽动教众。第四章“圣像引发的恐惧与焦虑”,是从心理学角度论述圣像引发的恐惧与焦虑以及主体的应对机制。面对圣像,教徒产生的是对原罪的焦虑,为洗涤罪孽,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神的崇敬之心。如此又会造成当局者的现实性焦虑,因为圣像凝视引发的集体无意识是无法规训的,这会直接威胁到当局者的现实利益,其结果就是对圣像的破坏。第五章“圣像神话学的建构”,是从符号学角度解释圣像神话学的建构。依照罗兰·巴特的图像分层学,圣像包含了叁种讯息,而政治意识形态以内涵讯息的身份潜伏在外延讯息当中,企图通过主体的观看,将这种意识形态灌注到主体心中。但圣像居然遮蔽了这种政治意识形态,不再为政治权力所用,反而成为它的阻碍。第六章“拜占庭时期圣像破坏运动的本质:语-图权力争霸”,拜占廷时期语词与图像关系微妙,语词在能控制的范围下使用图像,在无法控制时破坏图像,两者时而和平共处、时而相互抵牾,但谁也不能真正将对方取而代之。结语部分指出圣像破坏运动的语图关系对当下的启示,图像根本不可能脱离于语词而独立存在,语图早已千丝万缕地缠绕在一起,身处图像时代的我们,不是茫然的焦虑恐惧,也不是对语词地位的刻意抬升,将两种强大的工具合而为一,才能更好地动社会文明的发展。本文从精神分析法和符号学角度入手,借助拉康的“凝视”观点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揭示出视觉政体机制下圣像中隐藏的权力意识形态,从而破解了圣像破坏运动的本质,为拜占廷时期的圣像破坏运动研究开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4-10)

叶欣然[2](2011)在《拜占庭帝国圣像破坏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社会、政治和宗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圣像破坏运动作为基督教第一次分裂的原因之一,其整个发展过程具有相当的历史及宗教意义。以往人们多注重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圣像”本身以及其所引发的神学问题则很少加以关注。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组成。绪论重在指出论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且将论文的参考资料作出相应的概述。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促使圣像破坏运动发生的种种原因;第二部分详述了整个圣像破坏运动的发展过程;第叁部分总结了圣像破坏运动的历史影响;第四部分则着重讨论基督教对于圣像的看法,探讨基督教会内部对于是否支持圣像所做出的神学解释,并对其中主要政治人物及宗教人士的理论及神学见解进行介绍并分析;总结这些神学解释对于基督教后来发展的影响。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对圣像破坏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整理,和对不同时期基督教不同派别对于圣像的不同神学解释的考察,揭示圣像对于罗马公教会、希腊正教会和基督新教派的不同意义,使得人们更好的区分基督教的叁大派别。本文的研究成果包括:概括圣像破坏运动在拜占庭帝国最初萌芽、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解析圣像的基本概念与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基督教会接纳圣像的原因;分析并归纳支持或反对圣像双方的神学理论;总结这一神学争论对于基督教发展、分化的影响。本文的贡献在于:概述了圣像在基督教会的发展历程;分析基督教会反对圣像的原因及神学根据;分析基督教会支持圣像的原因及神学根据,并以大马士革的约翰的理论为例进行重点分析;将罗马公教会、希腊正教会和基督新教派对于圣像的不同理解进行探讨总结。(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李丽[3](2009)在《也谈拜占庭帝国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圣像破坏运动是公元八九世纪拜占庭教俗统治集团发动的禁止使用和崇拜圣像的社会斗争。这场运动涉及面广,影响极大。这场运动首先从经济上打击了教会和修道院的实力,加强和巩固了世俗权力。其次,加速了拜占庭帝国封建化的进程。第叁,对帝国军事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成效的。第四,对帝国文化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有近期的也有长远的。第五,宗教上的得失对帝国来说可谓意义深远。(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09年12期)

李丽[4](2000)在《圣像破坏运动时期拜占廷帝国的军事和外交》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圣像破坏运动的研究,西方学者已作了大量工作,但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本文试从圣像破坏运动与拜占廷帝国的军事和外交关系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这场运动以皇帝利奥叁世(717-741)于公元726年夏季颁布《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为开端,至公元843年幼(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00年05期)

李丽[5](1999)在《拜占廷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拜占廷圣像破坏运动直接影响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影响了军事上的成败,甚至影响了拜占廷帝国与西方各国和罗马教皇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6期)

李丽[6](1996)在《试论拜占廷帝国的圣像破坏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的圣像崇拜是导致反圣像崇拜的历史原因。教会,修道院经济势力的过分膨胀,严重危机到国家的存在。新兴军事贵族与教会封建主矛盾的加深。持续几个世纪之久的自下而上的自发的反圣像崇拜思潮的影响为运动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拜占廷破坏圣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圣像破坏运动作为基督教第一次分裂的原因之一,其整个发展过程具有相当的历史及宗教意义。以往人们多注重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圣像”本身以及其所引发的神学问题则很少加以关注。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组成。绪论重在指出论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且将论文的参考资料作出相应的概述。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促使圣像破坏运动发生的种种原因;第二部分详述了整个圣像破坏运动的发展过程;第叁部分总结了圣像破坏运动的历史影响;第四部分则着重讨论基督教对于圣像的看法,探讨基督教会内部对于是否支持圣像所做出的神学解释,并对其中主要政治人物及宗教人士的理论及神学见解进行介绍并分析;总结这些神学解释对于基督教后来发展的影响。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对圣像破坏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整理,和对不同时期基督教不同派别对于圣像的不同神学解释的考察,揭示圣像对于罗马公教会、希腊正教会和基督新教派的不同意义,使得人们更好的区分基督教的叁大派别。本文的研究成果包括:概括圣像破坏运动在拜占庭帝国最初萌芽、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解析圣像的基本概念与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基督教会接纳圣像的原因;分析并归纳支持或反对圣像双方的神学理论;总结这一神学争论对于基督教发展、分化的影响。本文的贡献在于:概述了圣像在基督教会的发展历程;分析基督教会反对圣像的原因及神学根据;分析基督教会支持圣像的原因及神学根据,并以大马士革的约翰的理论为例进行重点分析;将罗马公教会、希腊正教会和基督新教派对于圣像的不同理解进行探讨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拜占廷破坏圣像论文参考文献

[1].钟艳如.视觉文化语境中拜占廷时期圣像破坏运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叶欣然.拜占庭帝国圣像破坏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社会、政治和宗教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李丽.也谈拜占庭帝国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J].学术交流.2009

[4].李丽.圣像破坏运动时期拜占廷帝国的军事和外交[J].社会科学战线.2000

[5].李丽.拜占廷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

[6].李丽.试论拜占廷帝国的圣像破坏运动[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

标签:;  ;  ;  ;  ;  ;  ;  

拜占廷破坏圣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