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采集装置论文和设计-付常青

全文摘要

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支撑支架、光源、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线、控制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安装于所述支撑支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胶片采集设备与数字采集设备,所述胶片采集设备与所述数字采集设备分别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同一端,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源,所述控制器用于所述控制胶片采集设备和\/或数字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实现使用一套光源对两种采集设备进行光源的提供,提高双重采集的精准性与效率。

主设计要求

1.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支架、光源、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线、控制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安装于所述支撑支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胶片采集设备与数字采集设备,所述胶片采集设备与所述数字采集设备分别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同一端,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源,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胶片采集设备和\/或数字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

设计方案

1.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支架、光源、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线、控制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安装于所述支撑支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胶片采集设备与数字采集设备,所述胶片采集设备与所述数字采集设备分别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同一端,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源,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胶片采集设备和\/或数字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胶片采集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数字采集设备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数字采集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胶片采集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拍摄物的可移动工作台,所述可移动工作台包括移动装置与工作台本体,所述工作台本体通过所述移动装置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区域内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工作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本体的玻璃,且所述拍摄物放置于所述玻璃与工作台本体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以所述工作台本体的一侧边为转轴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遥控器与计算机,所述胶片采集设备通过所述遥控器进行控制拍摄,所述数字采集设备连接所述计算机,通过所述计算机进行控制与传输所述数字采集设备获取到的图像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片采集设备包括红外接收器或蓝牙接收器;所述遥控器通过红外或蓝牙方式控制所述胶片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滑轨,所述工作台本体沿所述滑轨滑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最佳拍摄区域。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片采集设备与数字采集设备采用同一焦段的光学镜头,所述光源采用不含紫外线的500瓦闪光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物的图像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对艺术品或文物的采集一般分为两部分:胶片采集与数字化采集。胶片采集需要使用胶片相机,而数字化采集使用的数码相机。现有技术中没有设备可以实现微缩胶片与数字化的同时采集,只能单独分开进行。使用两套采集设备,则需要两套闪光灯进行适配,会导致两次采集的数据色彩还原出现偏差、灯光输出光电也会有一些变化,影响采集的质量,且采集的时间、财务成本增加,更多的是会对文物或艺术品造成多一次的损伤。现需一种设备,进行胶片采集与数字化采集的过程中减少对文物或艺术品的损伤以及时间、财务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采集装置,通过两次采集使用同一套光源,减少对图像采集对文物或艺术品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支撑支架、光源、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线、控制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安装于所述支撑支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胶片采集设备与数字采集设备,所述胶片采集设备与所述数字采集设备分别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同一端,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源,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胶片采集设备和\/或所述数字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当所述胶片采集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数字采集设备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数字采集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胶片采集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放置拍摄物的可移动工作台,所述可移动工作台包括移动装置与工作台本体,所述工作台本体通过所述移动装置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区域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工作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本体的玻璃,且所述拍摄物放置于所述玻璃与工作台本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以所述工作台本体的一侧边为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遥控器与计算机,所述胶片采集设备通过所述遥控器进行控制拍摄,所述数字采集设备连接所述计算机,通过所述计算机进行控制与传输所述数字采集设备获取到的图像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胶片采集设备包括红外接收器或蓝牙接收器;所述遥控器通过红外或蓝牙方式控制所述胶片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滑轨,所述工作台本体沿所述滑轨滑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最佳拍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胶片采集设备与数字采集设备采用同一焦段的光学镜头,所述光源采用不含紫外线的500瓦闪光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装置,连接线一端分线后,连接图像采集设备,另一端连接和触发光源,实现使用一套光源对两台采集设备进行光源的提供,任何一台采集设备按下快门均可触发光源的目的。两台采集设备使用同一套光源,采集的图像显色率、色彩还原、曝光指数一致,提高双重采集的文物或艺术品的质量、精准性。且使用同一套光源,减少了两次采集需要两套光源所需要的空间,降低采集图像所需要的成本,节约时间,提高采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中:1、光源;2、胶片采集设备;3、数字采集设备;4、连接线;5、工作台本体;6、玻璃;7、滑轨;71、滑轨起点;72、滑轨终点;8、最佳拍摄区域;9、支撑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支撑支架9、光源1、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线4。图像采集设备安装于支撑支架9,光源1与图像采集设备电连接,图像采集设备包括胶片采集设备2与数字采集设备3,连接线4一端分线后分别连接两台采集设备,连接线4的另一端连接光源1。控制器用于控制胶片采集设备2和\/或数字采集设备3的工作状态。

通过连接线4一端分线连接两台图像采集设备,另一端连接和触发光源1,实现使用一套光源1对两台采集设备进行光源1的提供,任何一台采集设备按下快门均可触发光源1的目的。两台采集设备使用同一套光源1,采集的图像显色率、色彩还原、曝光指数一致,提高采集的文物或艺术品的质量。且使用同一套光源1,减少了两次采集需要两套光源1所需要的空间,降低采集图像所需要的成本,节约时间,提高采集的效率与质量。

为实现两个采集设备更好的拍摄,还包括一个长0.5m的可移动工作台,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5与移动装置,工作台本体5在两台采集设备的拍摄区域内移动。移动装置可为通过工作人员搬动、或拉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在工作台本体5底部设置滑轨7,使用电子马达装置对滑轨7进行驱动使得拍摄物在图像采集设备的最佳拍摄区域8内移动,具体可滑轨起点71移动到滑轨终点72,共1.1m。使用滑轨7是避免人工搬动无法精确的放置于最佳拍摄区域8,且容易对拍摄物,即文物造成损伤。在光源1布置后,形成一个光照均匀、光质量最好的区域,即为最佳拍摄区域8,此区域覆盖两台采集设备的范围。具体的,如图2所述,工作台本体5沿滑轨7滑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最佳拍摄区域8。

工作台本体5还包括一玻璃6,可绕工作台本体5的一侧边为转轴转动,拍摄物放置于玻璃6下方,用于压平拍摄物,同时防止光源1的紫外线对文物的损害,使采集的数据质量更好。在本实施例中,玻璃6采用德国进口的防紫外线肖特玻璃6,保护文物的安全,且提高采集质量。

本实施例的光源1如图1所示,位置、高度、数量固定不变,使用两支闪光灯左右配合使用。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一套采集设备对应一套光源1,因此在本申请中利用机械技术与弱电技术原理,将连接线4远离光源1一端分线,连接两台采集设备,达到任何一台采集设备按下快门均可触发闪光灯的目的。具体的,连接线4为引闪线。在胶片采集设备2进行拍摄时,利用闪光同步的原理,确保闪光灯在拍摄的快门完全开启时触发闪光,避免采集图像的闪光量不足,影响采集质量。当胶片采集设备2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机械限制,所述控制器控制数字采集设备3处于关闭状态。反之,数字采集设备3拍摄,胶片采集设备2停止拍摄,避免误触发闪光,造成采集的图像不精准且对文物造成损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本实施例中,胶片采集设备2与数字采集设备3使用同一品牌的相机,且光学镜头均为同一焦段,具体是Nikon 50MM标准光学镜头,光源1为不含紫外线的康素500瓦秒闪光灯。通过相同的相机、镜头、光源1,确保采集的焦段、视野率、感光度、显色率灯参数一致,达到微缩胶片与数字化双重采集的精确性。

更多的,通过控制器对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控制,控制器可为遥控器,图像采集设备包括红外接收器、蓝牙接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红外、蓝牙方式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具体为包括遥控器与计算机,遥控器可通过蓝牙或红外等无线连接方式连接胶片相机,计算机连接数字相机。当滑轨7移动到胶片采集设备2的正下方时,使用遥控器控制胶片采集设备2进行拍摄,此时数字采集设备3不工作;当滑轨7移动到数字采集设备3进行拍摄时,使用计算机控制数字采集设备3进行拍摄,此时胶片采集设备2不工作。同时,数字采集设备3通过音频线连接计算机,进行数字档案的采集与数据传输,且可随时查看采集图像,确保采集的质量。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图像采集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1043.5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642788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H04N 5/225

专利分类号:H04N5/225;H04N5/232;H04N5/235;G08C17/02;G08C23/04;G03B15/05

范畴分类:39C;

申请人:广州汉阈数据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汉阈数据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麓苑路42号大院2号楼118房(仅限办公用途)

发明人:付常青

第一发明人:付常青

当前权利人:广州汉阈数据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罗晶;高淑怡

代理机构:44288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图像采集装置论文和设计-付常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