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论文和设计-黄文昌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属于生料带生产技术领域,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包括打坯挤出机组、用于向打坯挤出机组提供原料的进料机组,打坯挤出机组包括液压缸、设于液压缸下方的打坯挤出一体缸、设于打坯挤出一体缸内部的打坯挤出推杆,打坯挤出推杆的顶端与液压缸的推杆相连接,进料机组包括原料罐、一端与原料罐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输料管、设置在输料管上的输料泵,打坯挤出一体缸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输料管的出料一端与进料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打坯和挤压出料合为一体,一次行程即可完成两道工序,且原料添加更加快捷,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主设计要求

1.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坯挤出机组(1)、用于向所述打坯挤出机组(1)提供原料的进料机组(2);所述打坯挤出机组(1)包括液压缸(11)、设于所述液压缸(11)下方的打坯挤出一体缸(12)、设于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12)内部的打坯挤出推杆(13);所述打坯挤出推杆(13)的顶端与所述液压缸(11)的推杆相连接;所述进料机组(2)包括原料罐(21)、一端与所述原料罐(21)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输料管(22)、设置在所述输料管(22)上的输料泵(23);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120),所述输料管(22)的出料一端与所述进料口(120)相连通。

设计方案

1.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打坯挤出机组(1)、用于向所述打坯挤出机组(1)提供原料的进料机组(2);

所述打坯挤出机组(1)包括液压缸(11)、设于所述液压缸(11)下方的打坯挤出一体缸(12)、设于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12)内部的打坯挤出推杆(13);所述打坯挤出推杆(13)的顶端与所述液压缸(11)的推杆相连接;

所述进料机组(2)包括原料罐(21)、一端与所述原料罐(21)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输料管(22)、设置在所述输料管(22)上的输料泵(23);

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120),所述输料管(22)的出料一端与所述进料口(120)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口(120)位于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上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坯挤出机组(1)还包括多个支撑主柱(14);

多个所述支撑主柱(14)上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上梁板(15)、中梁板(16)、下梁板(17);

所述液压缸(11)固定在所述上梁板(15)上;

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中梁板(16)上,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梁板(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顶端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凸缘(121);

所述中梁板(16)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阶梯孔(160);

所述第一连接凸缘(121)连接在所述第一阶梯孔(160)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坯挤出机组(1)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12)底端的出料端头(18);

所述出料端头(18)的内部中空,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内部与所述出料端头(18)的内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端头(18)的内部空腔呈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偏平锥形状;

所述出料端头(18)的底端出料口(180)呈扁平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端头(18)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底端相适配的卡抵槽(18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抵槽(181)的底壁上设置有垫片(182);

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底端抵接在所述垫片(182)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端头(18)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凸缘(183);

所述下梁板(17)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阶梯孔(170);

所述第二连接凸缘(183)连接在所述第二阶梯孔(170)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坯挤出推杆(1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块(130);

所述连接块(130)通过螺栓与所述液压缸(11)的推杆端部相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料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生料带是液体管道安装中常用的一种辅助用品,用于管件连接处,增强管道连接处的密闭性,是一种新颖理想的密封材料。由于其无毒、无味、优良的密封性、绝缘性、耐腐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天然气、化工、塑料、电子工程等领域。

在生料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常需经过混料制得聚四氟乙烯流体,再经一定压力打坯成粗条状,再将粗条状坯料挤压成细条状,打坯和挤压出料往往需在两个腔体中进行,并通过两台缸体施压,打坯完成后需将粗条状坯料再转移至另一个缸体进行挤压出料,设备结构复杂且设备制造成本较高,同时,打坯和挤压出料都需多个人员分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且在打坯前需人工操作将原料加入设备打坯缸体中,加料时缸体需停止工作,等待原料添加的时间长,耗时耗力,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打坯和挤压出料合为一体,一次行程即可完成两道工序,且原料添加更加快捷,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包括打坯挤出机组、用于向所述打坯挤出机组提供原料的进料机组,所述打坯挤出机组包括液压缸、设于所述液压缸下方的打坯挤出一体缸、设于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内部的打坯挤出推杆;所述打坯挤出推杆的顶端与所述液压缸的推杆相连接,所述进料机组包括原料罐、一端与所述原料罐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输料管、设置在所述输料管上的输料泵,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输料管的出料一端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的上端部。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坯挤出机组还包括多个支撑主柱,多个所述支撑主柱上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上梁板、中梁板、下梁板,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所述上梁板上,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中梁板上,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梁板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的顶端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凸缘,所述中梁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连接凸缘连接在所述第一阶梯孔中。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坯挤出机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底端的出料端头,所述出料端头的内部中空,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的内部与所述出料端头的内部相连通。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端头的内部空腔呈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偏平锥形状,所述出料端头的底端出料口呈扁平状。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端头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的底端相适配的卡抵槽。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抵槽的底壁上设置有垫片,所述打坯挤出一体缸的底端抵接在所述垫片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端头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凸缘,所述下梁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连接凸缘连接在所述第二阶梯孔中。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坯挤出推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与所述液压缸的推杆端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通过设置包括液压缸、打坯挤出一体缸、打坯挤出推杆的打坯挤出机组和包括原料罐、输料管、输料泵的打坯挤出机组,通过在打坯挤出一体缸的侧壁上直接设置进料口,原料罐中的原料混好后,由输料泵将原料经输料管,从原料罐直接输往打坯挤出一体缸中,无需人工逐次添加原料,打坯挤出推杆在下压后回程至打坯挤出一体缸顶端时,输料泵即时动作向打坯挤出一体缸中泵送原料,打坯挤出推杆无需抽离打坯挤出一体缸而长时间等待加料,原料添加更加快速、便捷,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液压缸工作带动打坯挤出推杆在打坯挤出一体缸中下压原料,原料受压,从打坯挤出一体缸底端的出料端头直接输出扁条状坯料,从而实现打坯和挤压出料合为一体,打坯挤出推杆一次行程即可完成两道工序,极大地提高了生料带的生产效率;

通过设置出料端头的底端出料口呈扁平状,可直接挤出扁条状坯料,方便下一压延拉伸工序进行时,将扁平状坯料均匀地压延拉伸,可保证所制生料带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打坯挤出机组;2、进料机组;11、液压缸;12、打坯挤出一体缸;13、打坯挤出推杆;21、原料罐;22、输料管;23、输料泵;120、进料口;14、支撑主柱;15、上梁板;16、中梁板;17、下梁板;121、第一连接凸缘;160、第一阶梯孔;18、出料端头;180、底端出料口;181、卡抵槽;182、垫片;183、第二连接凸缘;170、第二阶梯孔;130、连接块;131、挤压活塞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包括打坯挤出机组1、用于向打坯挤出机组1提供原料的进料机组2,打坯挤出机组1包括液压缸11、设于液压缸11下方的打坯挤出一体缸12、设于打坯挤出一体缸12内部的打坯挤出推杆13,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内部为打坯挤压腔体,打坯挤出推杆13的顶端与液压缸11的推杆相连接,打坯挤出推杆13的底端固定有挤压活塞头131,挤压活塞头131与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内壁滑动连接,进料机组2包括原料罐21、一端与原料罐21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输料管22、设置在输料管22上的输料泵23,输料泵23为气动隔膜泵,便于对高粘度流体的输送,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120,进料口120位于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上端部,输料管22的出料一端与进料口120相连通,打坯挤出机组1还包括连接在打坯挤出一体缸12底端的出料端头18,出料端头18的内部中空,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内部与出料端头18的内部相连通,出料端头18的底端开设有细出料口。工作时,将聚四氟乙烯、助挤剂等原料添加进原料罐21,搅拌混合均匀获得熟化物料后,由液压缸11动作,使打坯挤出推杆13带动挤压活塞头131上移至进料口120上方,输料泵23启动,将原料由原料罐21的出料口经输料管22从进料口120输入打坯挤出一体缸12,在原料输送达到预定量后输料泵23停止,液压缸11启动,液压缸11的推杆下推,带动打坯挤出推杆13下压,使挤压活塞头131挤压原料,原料受压而从打坯挤出一体缸12底端的出料端头18输出细条状坯料,从而实现打坯和挤压出料合为一体,无需打坯成粗条状坯料后再经另一缸体挤压出细条状物料,打坯挤出推杆13一次行程即可完成两道工序,极大地提高了生料带的生产效率,通过在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侧壁上直接设置进料口120,原料罐21中的原料混好后,输料泵23将原料从原料罐21经输料管22直接输往打坯挤出一体缸12中,实现自动加料,无需人工逐次添加原料,且打坯挤出推杆13在下压后回程至进料口120上方时,输料泵23即时动作向打坯挤出一体缸12中泵送原料,打坯挤出推杆13无需抽离打坯挤出一体缸而长时间等待人工加料,原料添加更加快速、便捷,极大地提高了生料带的生产加工效率,且混合好的原料不经其他罐体中转而直接输入打坯挤出一体缸12中,可避免原料与外界接触而受污染,保证所制生料带的质量。

进一步地,出料端头18的内部空腔呈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偏平锥形状,出料端头18的底端出料口180呈扁平状,物料在打坯挤出一体缸12中受压后,可直接从底端出料口180挤出扁条状坯料,方便下一压延拉伸工序进行时,将扁平状坯料均匀地压延拉伸,可保证所制生料带的质量,防止现有的通过挤压出条状坯料再经压延压薄而使生料带中部与边缘受力不均导致的生料带质量较差问题出现。

为保证打坯挤出机组1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打坯挤出机组1还包括多个支撑主柱14,本实施例中优选支撑主柱14为四个,分设四角,围成正方形,多个支撑主柱14上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上梁板15、中梁板16、下梁板17,上梁板15、中梁板16、下梁板17的四角均设置有用于支撑主柱14贯穿的通孔,支撑主柱14呈阶梯状,且每段上设置有螺纹,便于上梁板15、中梁板16、下梁板17的固定,上梁板15、中梁板16、下梁板17套设在四个支撑主柱14上后通过螺母固定,液压缸11固定在上梁板15上,液压缸11的推杆贯穿上梁板15,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上端固定在中梁板16上,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下端固定在下梁板17上,可稳定支撑液压缸11和打坯挤出一体缸12,保证打坯挤出推杆13稳定在打坯挤出一体缸12中挤压原料。

为便于打坯挤出一体缸12与中梁板16的安装拆卸,进一步地,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顶端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凸缘121,第一连接凸缘121与打坯挤出一体缸12为一体化成型,中梁板16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阶梯孔160,第一连接凸缘121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阶梯孔160中,便于打坯挤出一体缸12与中梁板16之间的安装及拆卸,便于不同规格的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更换。

为便于出料端头18的安装拆卸,进一步地,出料端头18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凸缘183,下梁板17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阶梯孔170,第二连接凸缘183连接在第二阶梯孔170中,可实现出料端头18与下梁板17的快速连接及拆卸,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底端出料口180的出料端头18,以便于挤压出不同粗细及形状的坯料。

为便于打坯挤出一体缸12与出料端头18之间的快速连接,进一步地,出料端头18的顶端设置有与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底端相适配的卡抵槽181,在将出料端头18安装在下梁板17上后,将打坯挤出一体缸12穿过第一阶梯孔160,将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底端直接卡抵在卡抵槽181中,实现打坯挤出一体缸12与出料端头18之间的快速安装,之后再将第一连接凸缘121与中梁板16相连接,卡抵槽181的底壁上设置有垫片182,打坯挤出一体缸12的底端抵接在垫片182上,可保证打坯挤出一体缸12与出料端头18连接处的密封性。

为便于打坯挤出推杆13的拆卸及安装,进一步地,打坯挤出推杆1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块130,连接块130通过螺栓与液压缸11的推杆端部相连接,可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打坯挤出推杆13,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打坯挤出一体缸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2257.4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466692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B29D 29/00

专利分类号:B29D29/00;B29K27/18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福建省邦手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省邦手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成功科技工业区

发明人:黄文昌;李智勇

第一发明人:黄文昌

当前权利人:福建省邦手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超

代理机构:36129

代理机构编号: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生料带自动打坯挤出一体化系统论文和设计-黄文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